判官的欲望和快樂

活了這麽多年,才發現自己是這麽的感性,讓我的眼睛帶著你的心去飛。
個人資料
正文

學語言易,學文化難,學懂自己最難------從學英文的幾個問題講開去 之一

(2007-11-08 18:19:04) 下一個

學語言易,學文化難,學懂自己最難------從學英文的幾個問題講開去 之一

          判官的母親是中學英文教師,本人也是從初一到高三的英文科代表。學了十年的英文,二十三歲獨闖美國的時候,想半天才能開口,講出來也結結巴巴。和別人對話,老半天才對上來,一群人在一起,隻有聽和猜的份。我問自己:到底怎麽了,這麽多年的工夫花哪兒去了?

          現在看回去,漸漸有了些感觸。那天小妹問,給點學英文的建議,今天又有朋友問出這個問題,就想把自己的經曆講講,供大家參考。

          語言不是數理化,它是藝術,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去熟悉,最好背誦,而不是用語法加死記硬背的詞匯去推衍,或用左腦去推敲。能做到“熟讀百遍,其義自現”是最好的,但每天的事那麽多,頭腦裏能專注裝東西的時候就那麽幾個小時,如何能觸類旁通呢?

學習一門藝術,除了少數天分極高的曠世奇才如仲永如凡高外,都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在此基礎上,才是運用。而學習,不是坐在書桌前才叫學習,一葉知秋,喜鵲叫春的敏銳,對應水寒水暖魚自知的逍遙,都來自於對多彩的生活體驗。學語言也是這樣,來自生活,又回到生活,就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如每個人的母語。也是這樣,才能懂得在美國人麵前要用A piece of cake而在英國人麵前要說“Don’t show me how to suck an egg”,聽不到中國人和墨西哥人在用各自的母語在餐桌上說Let’s share但常聽美國人在餐廳裏這樣講。因此,total immersion是最好的辦法,在走著,坐著,躺著,趕公車,看電視都是在學習。

講起母語,我們中國人就吃虧不少了,一是我們沒有耳濡目染的語言環境。我有個從摩洛哥來的朋友,能講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拉丁文和家鄉的本地語言。我問他會不會張冠李戴用錯詞,他說有時會,但一次覺察到了以後就很少犯了,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是情景記憶和抽象記憶並用,有語言環境時記得的是當時的表情,情緒,色彩,事件外加打了個愣的尷尬以及引起打愣的語言錯誤。沒有語言環境,就必須由機械記憶到抽象記憶,如同單腿跳與雙腿跑的人比賽,盡量不要信息超載累壞自己就不錯了,如何奢談勝出呢?其二是我們母語的語言習慣,已經形成了我們從生活裏看問題的視角,即“弱水三千,吾取一瓢而飲”的定向思維和思維方式。中文的哲學思辨味很重,語言裏既有剛烈的“打落牙和血吞”,也有圓滑的“英雄不吃眼前虧”,兩者共存於一人胸中而不覺得有何不和諧,看問題自然看到太多地處灰色地帶的變數而不能斷然肯定黑白,因此,being assertiveexplicit不足而ambiguous有餘。寫文章也習慣了這一心理定勢,不喜直白,簡單的直話直說。如“一鴉鳴於樹,兒以石擊之。父曰何以擊鴉。”這樣一句簡單的文言,英文的翻譯至少有兩種:

Literal: A crow called in a tree. A boy took rock and hit it. His father said, ‘Why did you hit the crow?’

Idomatic:A crow called from a tree and a boy threw a rock hoping to hit it. The boy’s father said, ‘Why would you want to hit a crow?’”“於”和“擊”的不同理解造成英文翻譯風格上的分野。但中文原文並未提及烏鴉在樹上還是在樹中,也無所謂到底小孩打沒打到它,細節的是非曲直受限於單音節詞的不可細分,也淹沒在簡明的寫意風格裏去了,隻留給讀者去判斷,埋藏了解讀上各執一端的可能。

第三個我們母語讓我們吃虧的地方是剛提到過中文本身結構。同樣一個模糊,英文裏字跡模糊不清是smear,眼睛模糊是blur,因編碼混亂導致的理解模糊是garble。雖然雞肉chicken,鴨肉duck,牛肉beef,羊肉lamb/mutton,豬肉pork簡單得在“肉(meat)”的前麵直接加“雞,鴨,牛,羊,豬”而不用費勁地去記每一個單詞,去牛排館不知道sirloin, Filet, prime rib, ribeye,New York Strip(porterhouse),T-bone Steak並不妨礙我們吃飽吃好,可以自豪地講掌握了幾千字的中國高中生就可以大致讀懂地質專業的博士生論文,卻也要看到模糊給我們帶來的麻煩。不說一詞多義在行文裏的麻煩,擴展空間狹小。講個親曆過的笑話來說明單音節組詞的麻煩:有一天在家宴客,想做個蘿卜排骨湯,打電話叫一個朋友順道買兩斤蘿卜過來,他也聽得慌慌張張,買來的是兩斤菠蘿。讓我們大笑了一番,從此也知道了叫他辦事要寫下來。

羅嗦了一大堆,下麵按1.發音,2.聽力,3.語法,4.詞匯,5.字典,6.俚語,7.學習方法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學習英文的經驗。

學好英文簡單講是一句話:“多聽多講多鬼混”。多聽多講不用多說,多鬼混不是叫大家去棄明投暗,自毀前程,而是廣交朋友,在任何場所學習。見多識廣語言才有味多彩,也如上文所講,情景,抽象記憶並用,記得牢,記得久,記得全。

1.                        a. 任何人學外文都會有口音,這完全正常。因為有些音,母語裏沒有,就用相近的發音來代替(所幸我在中學學第一課的時候,老師就先告誡大家不要用中文字來給整個單詞注音養成的習慣----用音標學英文,不幸的是國內教的是英國音,也沒教好)。隻要不影響理解,如無求完美之心,其實並無大礙,但自己要鬧出如印度人I’m thirty I’m dirty的笑話就不大好笑了。中國人發不大好的音如thank youth, snowslow的前後鼻音,very裏咬下嘴皮的v音。其中最難的可能是發短音的弱讀元音,如fillfeel。這個現象在長單詞裏因為這牽扯到整個單詞的節奏感,涉及語感和口腔肌肉,校正時間特別持久,不是用知道了就可以避免的。有個ABC朋友一天說,分辨在美國還是在國內長大的中國人很容易,叫他們說shit。把中間那個i拖得老長的一定是後者。這讓我想起了Russell Peters開的那個玩笑,開雜貨店的老中在討價還價說no時拖得老長,長到誇張,成為民族特色。

b.    其他關於發音的是不要忘了長單詞裏的每個音節一定都要發,如government裏的n。也不要因為重讀前麵就把單詞尾部的音給弱獨或吞了,如orange裏如何用力發也永不過分的g---這種情況在想講快卻快不起來的學習階段特別明顯,我稱之為“偷工減料”。我自己用過一套叫Accent Reduction的學習資料,很好。當時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在屋裏跟著讀半小時才洗漱,花了半年。現在我把課本掃描成jpg格式,錄音帶轉為mp3,和American Heritage的電子版一起做成光盤,遇見英文不是母語的朋友就給一份。(如果哪個網友需要,又知道如何放到網上供大家下載,不要猶豫請和我聯係。有了自己用就好了,不要涉及版權法律糾紛)

2.聽力一直是中國學生的弱項,因為不像讀,可以停下來查字典,過去就過去了。但因為美語的強勢,國內也可以看到許多地道的美國影視作品。那天我就很驚訝,剛到美國的小妹居然說《越獄》越拍越無趣,我可一季也沒看過,還說喜歡《老友記》裏的Russ,看來美劇的泛濫,給她學英文帶來了不少的便宜。我知道《Friends》的語言實用簡潔有趣,情景也隨意很生活化,朋友間的溫情同我國文化有幾分相似,也推薦大家用來練聽力和口語。上網一查,發現好些人走在了前麵:

(方法見http://www.chuguolu.com/a/96665.html 

下載見電驢網http://lib.verycd.com/2006/03/29/0000096430.html )強的是網上有大家學習《老友記》互動區,互通有無,暴強的是有人把整個前八季的每集學習筆記,典故,文化背景知識,討論和劇本匯在一起做成一個10M大小的文件供下載,學得這麽用心,我汗,我汗,我汗汗汗,看來我也要加緊學習了,不然哪天下崗做小鬼。但我一時找不到這個文件的下載鏈接,請自行查找。(如果需要請和我聯係,但請教我上載的方法,大家才能都得到)當然看雙語電影也是個一舉多得的好主意(電驢網上有兩輯幾十部高質量的雙語片大家可以去自己找來下),但要與自己的英文水平相當,不要饑不擇食,如果選到《兔子洞裏有什麽》一類的就慘了你。也要注意翻譯水平上的良莠不齊,有一天看到一部什麽片裏中文把“a match”很明顯應為“一場比賽”錯譯為“一根火柴”;《老友記》第一季第一集大概在8”30’的時候Monica阻止Joey的那句“Stop hitting on her”譯為“別乘虛而入了”就非常貼切。印象裏最強的一句是007的有一集裏那女郎的名字被James Bond有意無意聽為“脫光”而讓我笑了三天。把《老友記》當聽力教材用熟了後也可以當口語教材,拿個mp3錄音機一邊聽,一邊錄自己,再比較自己的和劇中的發音,隻要做到細致,出來的一定是好口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CarolZhou 回複 悄悄話 I like your blog
判官卯 回複 悄悄話 己將AR打成350M,AH打成400M的包,應該很快就可以供大家下了
alaazz 回複 悄悄話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As for your "Accent Reduction" and "American Heritage", you can upload them to sharebig.com or megaupload.com. Hope to get your mp3 !!!!!

Thanks again and best wishe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