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哲學家與物理學家的一個區別。。。

(2022-04-12 07:22:32) 下一個

戴榕菁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有一個既定的偏見,認為物理學家都是基於科學事實,因為物理學是經驗科學,而哲學家則慣於空想,因為哲學是形而上的學問。過去一年裏,因為我比較專注於自然領域裏的形而上的分析,因而接觸的物理學界的進展較多。結果發現,物理學家們的假想也非常豐富。

首先聲明一點,我同意說目前的主流哲學界基本上都在空想,這是主流哲學敗落的一個特征,我很幸運地沒有與他們為伍。

在認清了主流專業哲學已經徹底衰敗的現實後,再來拿過去一年裏我所寫的所有在自然領域的哲學分析文章與當今物理界的潮流相比,我發現一個特點:我所有的文章中(包括思想實驗)沒有做過一個假設,所有的分析都是基於現有的被認為成熟的基礎理論進行的,哪怕是為了找出現有理論的缺陷也都是從現有的理論出發來推出它們的缺陷;與之相對比的是,今天的物理學界的前端探索的文章根本離不開假設,連屬於經典力學範疇的Chain Fountain的分析文章裏居然都能整出莫名其妙的假設來。可以說,今天的理論物理的前端探索的特點就是一大堆誰也說不清的假設。不僅如此,那些習慣於假設的專業物理學界的人已經不具備閱讀我所寫的沒有任何假設完全基於現有理論所進行的邏輯分析的能力了!

可見,經曆長期對形而上學的否定和批判之後,不但是主流哲學界,連物理學界的邏輯分析和閱讀能力都已大大衰退。物理學界數學好的人確實有,而且今天的實驗設備也越來越精致,但是如果你拿今天物理學界的文章與一百年前的文章相比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不同:一百年前的人們既有數學和實驗,更是有成篇的抽象邏輯探討,而今天的文章基本就是數學加實驗,然後進行隻要了解它的數學背景就幾乎是不用費勁就能讀懂的所謂討論。

地球人正以可怕的速度在喪失著經曆的數千年發展進化出的形而上的分析能力。今天的人們夢想著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為的抽象分析,這是一種自我淘汰的可怕心理。。。且不說人工智能是否能真正取代人類的抽象思維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本人一貫對這種可能性持否定的態度),就算能夠做到,那也是人類自身被取代的開始。所以,如果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類的抽象思維,那麽以目前人類的形而上思維能力衰退的速度來看,人類很快會失去麵對自然挑戰時更上一層樓的關鍵能力;假設人工智能能取代人類的抽象思維,那也是人類文明被機器取代的開端。總之,形而上能力的急速退化,對人類文明來說是一個可怕的征兆。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我的哲學分析文章中,不論是對社會還是對自然,哪怕是直接觸及物理學界根基的文章,都沒有任何假設!而今天的理論物理學界哪怕是處理屬於經典力學範疇的問題,都離不開假設,這預示著繼專業哲學的看來難以逆轉的衰敗之後,或許我們需要為理論物理學擔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alifornian 回複 悄悄話 物理是探求物質世界的道,哲學是探求人類世界的道。程序猿們天天琢磨怎麽用數學模型把這些道顯形,他們是潛在的哲學家。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貼出後發現走題了,不是我最初想寫的了。回到主題。提假設是物理學的基本特點,不是什麽不好的事,而是物理學家們的一個基本手段,甚至是他們的職責,而哲學家則不應提假設,因為哲學家的職責是抽象。今天的哲學家早已忘了自己的職責,失去了抽象的能力,以至於包括物理學在內的其它學科也都出現排斥哲學的傾向,因為,哲學對他們似乎沒什麽幫助。而我對於自然與社會所做的哲學分析的文章所具有的不做任何假設的特點可以提醒世人哲學在科學研究中所應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哲學家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假設的情況下指出科學的缺陷或科學發展的潛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