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明德“老醬鋪”的創業曆史

(2008-10-06 01:39:10) 下一個

明德豆瓣醬、甜麵醬

  如今台灣市麵上所吃的炸醬麵、方便麵,其內附的醬料,有80%都自“明德”出品。
  
  岡山豆瓣醬在台灣遐邇聞名。整個岡山鎮有10來家豆瓣醬專賣店,但在岡山鎮誌裏榜上有名的,卻隻有開山祖師——“明德豆瓣醬”一家。

  1950年成立的“明德”食品,如今已由第三代接手。“明德”在導入新的經營觀念後,將發酵食品推陳出新,並通過網絡係統銷售,這幾年已晉升為符合ISO標準的現代食品廠,還積極拓展外銷,於2004年通過美國FDA認證,正式進軍美國市場。

  從早期家庭式經營至今,“明德豆瓣醬”已經成為台灣岡山鎮老字號的代表。嚴格挑選的原料與紮實的釀造工序,讓台灣南部一些食品企業也主動與它合作。如今台灣市麵上所吃的炸醬麵方便麵,其內附的醬料,有80%來自“明德”出品。
  
  發跡故事如豆瓣醬“五味雜陳”
  
  “明德豆瓣醬”發跡的故事,就像豆瓣醬般“五味雜陳”。

  創辦人劉明德為河南人,當年隨“國民黨”到台灣後,居住在岡山空軍基地附近的眷村。後因得罪軍方,被免去職務,全家也被逐出軍營。

  劉明德帶著妻小不知何去何從,加上台語完全不通,無法到眷村以外的地區討生活,一時間愁雲慘霧籠罩全家,隻好買入綠豆靠孵豆芽來謀生。

  孵豆芽雖然簡單,但每兩個小時便要澆水保持濕潤,夫妻倆輪流熬夜看守,掙得的錢還不足以糊口。

  妻子想到當年曾在四川學會釀造豆瓣醬,劉家於是決定以剩餘的積蓄釀製辣豆瓣。

  夫妻倆憑著記憶,將大豆、蠶豆、辣椒等主要原料發酵後,依比例調勻釀製,再由劉明德挑著扁擔,在眷村裏挨家挨戶沿街叫賣。

  令人懷念的家鄉味,讓眷村媽媽們趨之若鶩,爭相購買,口碑逐漸創建。

  劉明德意外找到了生財之道。
  
  機械化設備結合古法釀製
  
  第二代的劉炳榮現年已經60多歲,1969年服完兵役後,便回老家幫忙。

  一開始,劉炳榮對傳統家庭式經營的既沒效率,也缺乏衛生,相當不習慣。接手後,他立即引進機械化設備,采用真空殺菌方法,並以更好的包裝來延長食品的風味保持期。
 
  作為台灣第一家製造豆瓣醬的食品廠,“明德”有何獨門秘方,得以成為岡山的鎮山之寶?“就是真材實料,時間到了才賣。”劉炳榮一語道破“天機”。

  要釀出上等的豆瓣醬,取材自然不能馬虎,劉家挑選美國生產、飽滿精實的大豆,以及素質頗佳的澳大利亞蠶豆,辣椒則是來自嘉義、台東、屏東地區的上等紅辣椒,每年產季都需要選購二三百噸的辣椒,才足夠應付這一年的需求。

“明德豆瓣醬”口味偏川味,初聞有濃鬱的芝麻香氣,嚐起來甘甜不膩口,隻需極少用量即可為食材畫龍點睛。

  此外,一甕上好的豆瓣醬,全賴古法融入時間釀造而來。首先,大豆、蠶豆、辣椒要分別發酵,曆經8個月至一年的曝曬期,再依比例加上五香粉混和調製,最後注入純芝麻油才告完成。芝麻油具有調味及防腐的作用,所以“明德”的豆瓣醬完全不需摻入人工防腐劑。

  雖然生產流程已逐步機械化,但最關鍵的原料釀造過程中,每天都要有專人頂著烈陽,一甕甕地分別使勁攪拌,好讓其發酵得更均勻透徹。曝曬場上,近百個大甕依照日期排序進行發酵,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香氣,場麵非常壯觀。
  
  第三代打開網絡銷售渠道
  
  磨醬磨了30年,劉炳榮已呈半退休狀態,大小事皆由兒子劉宇邦處理。劉宇邦接手經營,同樣做了一番革新,除在2002年將食品廠提升至ISO等級外,為了讓自家產品可在美國及全世界各地銷售,奮鬥多年,2004年終於通過美國FDA認證,外銷訂單才明顯增加,營業額成長10%。

  劉宇邦於2006年8月設立了“老醬鋪”網絡站點,結合網絡行銷“明德”旗下所有商品,當前一個月約賣4萬多罐,營業額每年維持在近3000萬元左右。

  豆瓣醬在中國菜的地位有如味噌醬在日本料理的運用,除此之外,“明德食品”還研發出約30種的醃製產品,包含麻辣蘿卜幹、榨菜、醬花瓜、蒜辣椒、甜麵醬、豆腐乳、豆豉香魚等,還生產極受歡迎的麻辣鍋底醬。

  “明德豆瓣醬”從早期夫妻倆胼手胝足沿街叫賣,到今天邁向企業化的經營,也猶如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為了確保“明德豆瓣醬”的品質與傳統風味,“明德食品”所堅持的“古法釀製”,50年延續下來的釀醬精神,始終維持不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