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介石和國府要人致新四軍的嘉獎電

(2008-07-07 11:03:40) 下一個

蔣介石和國府要人致新四軍的嘉獎電

抗戰初期,國民黨當局表現出一定的抗戰熱情,督其所屬部隊與敵作戰,且能做到賞罰分明。對接受改編的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所取得的戰績,能從抗戰大局出發,予以充分肯定,通報褒獎。

    即使對後來在皖南事變中被取消“番號”的新四軍,許多國民黨要員於抗戰之初,聞悉新四軍取得殺敵戰果,亦感“殊堪嘉慰”、“至為欣慰”,並曾屢屢發出嘉獎電文,鼓勵新四軍將士再接再厲,奮勇殺敵。

    這裏,輯錄有一組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到地方軍事長官致新四軍領導人的嘉獎電令,從中足以看出新四軍抗日衛國精神是如何的忠誠。

1938年初,中共領導下的南方各省紅軍遊擊隊奉命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後,於4月間挺進華中抗日前線,揭開了華中敵後抗戰的序幕。

    5月12日,新四軍第四支隊與日軍首次接觸,在蔣家河口伏擊日軍汽艇,全殲日軍一個守備隊共20餘人,繳獲步槍10餘支,創新四軍對日作戰勝利之首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聞悉後,於21日致電新四軍軍長葉挺稱:“葉軍長勳鑒,電悉該部第四支隊,勇敢殺賊,殊堪嘉慰,希飭屬繼續努力,為要。中正。”

6月1日,蔣介石在得知新四軍挺進江南、江北敵後,進襲日軍,破壞敵人交通,阻緩進攻武漢日軍部隊行動,有力地策應國民黨軍的正麵作戰之詳報後,甚感欣慰,特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勳鑒,××電悉,該軍屢有斬獲,至堪嘉慰,仍希繼續努力,破壞交通,使兵力無法轉運,為要。中正。”

6月17日,新四軍先遣支隊進入南京近郊,破壞日軍占領區公路、鐵路和電話線。在粟裕指揮下,設伏於衛崗附近,襲擊日軍車隊,擊毀日軍汽車4輛,斃日軍13名,內有少佐、大尉各一名,繳獲步槍10餘支,日幣若幹。蔣介石聞悉,隨即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勳鑒,××電悉,所要(屬)粟部,襲擊衛崗,斬獲頗多,殊堪嘉慰,仍希飭屬繼續努力,達成任務。中正。”

6月中旬,新四軍第一支隊一部破壞敵鐵路和橋梁,摧毀地方偽政權。26日,蔣介石聞悉後又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勳鑒,××電悉,以有進無退之決心,昭示部屬,足證精忠報國,至堪嘉慰。中正。”

7月5日,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接獲新四軍深入敵占領區,不斷襲擊敵人之捷報,電複新四軍軍部稱:“該軍深入敵人後方,破壞交通,摧毀偽政權,殊堪嘉尚,仍盼督飭、繼續努力,特複。”

1939年1月30日,西南行營主任白崇禧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勳鑒,××電悉,屢屢挫敵氛,至堪嘉慰,仍仰督率所部,乘虛襲擊敵人為盼。崇禧。”

2月6日,蔣介石致電葉挺稱:“該軍襲擊敵成果甚佳,殊堪嘉慰,仍仰所屬,繼續努力,為要。中正。”

3月23日,白崇禧致電葉挺稱:“葉軍長挺勳鑒,××電悉,該軍各部,屢立戰績。殊堪嘉慰,上元莊一役予敵重創,尤屬可嘉,除傳令獎勉,希繼續努力外,著將陣亡各員,呈報顧(祝同)長官,援例,以慰英靈,為要。崇禧。”

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布嘉獎電稱:“涇縣新四軍葉軍長、項(英)副軍長:號午恭電悉。當我各戰場正在積極反攻敵人之際,該軍能相機策動,予敵人重大打擊。殊堪嘉獎。仍仰轉飭所屬繼續努力,以竟全功為要。”

6月26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陳誠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希夷兄:××電均敬悉,貴部官兵,作戰英勇,迭有斬獲。至為欣慰。陳誠。”

9月21日,第50軍軍長郭勳祺致電新四軍第三支隊副司令員譚震林稱:“譚副司令勳鑒:×電悉,查傅(秋濤)團官兵,奮勇遊擊,破壞敵交通要害,並擊沉其運輸船2隻,殊堪嘉尚,除轉報外,望飭屬繼續努力殺敵,予敵重創。是盼。郭勳祺。”
10月16日,第三戰區江南指揮官冷欣得悉新四軍在丹陽毀敵列車數列,傷亡日軍百餘戰報後,致電粟裕稱:“粟司令××電悉,貴支隊×日實施大破壞,顛覆列車,破壞要道交通,炸毀汽車,斬獲特多,全賴吾兄指揮有方,將士用命,殊堪嘉許,當已轉請,代予賞獎,用資激勵。冷欣。”

11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勳鑒,××電敬悉,貴軍遊擊江南,殺敵頗眾,積小勝為大勝,佩慰無似,向前線將士,代我慰勞。玉祥。”

12月11日,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勳鑒,××電悉,該軍遊擊努力,斬獲獨多,甚慰。”

同日,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致電葉挺稱:“葉軍長勳鑒,據新四軍葉軍長電轉,據第一支隊司令陳毅電,節稱:齊晨寶堰敵約百人,向我6團進攻,適時3團王團長親率一營趕至,我官兵奮勇向敵夾擊,敵傷亡慘重,敵複由丹陽增援200餘人,繼續猛攻;當時我2團2營,亦參加戰鬥,反複肉搏,激戰至9日午刻,始將敵大部殲滅。是役俘敵3名,傷斃敵約300餘,繳獲輕重機槍共6挺,步槍160餘支,擲彈筒3個,及其它軍用品甚多;我亦傷亡團副吳餛,營長劉玉林,營以下官兵200餘人等情。查該部遊擊努力,繳獲獨多,應予傳令嘉獎,以資鼓勵。除分電並飭將本役傷亡官兵及有功人員,匯請恤獎外,希傳飭周知,為要,顧祝同。”

國民黨要人嘉獎電令不斷,新四軍赫赫抗日戰績由此可見一斑。

    須知,新四軍的輝煌戰績,是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取得的。國民政府中總有一部分人千方百計地打壓新四軍。

    如同新四軍領導人陳毅所雲:“言經費本軍待遇最薄,言任務則本軍負荷最重,言紀律本軍嚴明為蘇皖各軍之冠,言賞罰則本軍獨受忌刻。”然而,新四軍抗日戰績難以抹煞,對其若是視若無睹,國民政府豈不有失“領導風度”?因此,“上峰前後嘉獎電文數十餘通,即顧祝同、上官雲相等亦俯首貼耳,甘拜下風,屢電馳賀者再,此因事實之昭然,非可以浮詞粉飾也。”(陳毅:《論皖南事變及新四軍的態度》)

然而到1939年底後,這樣的“嘉獎電”很少見了。查遍新四軍戰史資料,僅見有新任第50軍軍長範子英於1940年3月24日致譚震林的一嘉獎電。電稱:“譚副司令勳鑒:××電悉,貴部克複繁昌,血戰寅夜,足見該支隊指揮得力,將士同心,殊堪嘉尚。範子英。”

眾所周知,從1939年起,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活動迅速擴展,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並開始將反共摩擦的重點逐漸轉向華中,新四軍這支“異軍”已成為其眼中釘、肉中刺。

    國民黨當局似乎不再“仍仰所屬”抗日殺敵,重要的是要尋找軍事殲滅新四軍的機會。

    至1940年底,終於大興問罪之師,製造出親痛仇快的皖南事變,新四軍番號被撤銷,軍部被摧毀,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被害,新四軍將士9000餘人僅有2000餘分散突圍,其餘的壯烈犧牲、被俘或失散。

對於中共領導下的如此“精忠報國”的一支抗日軍隊,國民黨當局竟下如此毒手,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全國人民群起譴責下,國民黨當局陷於空前孤立之境地。

    也許是考慮到自己曾對新四軍有過不少“嘉獎電”,並被“傳飭周知”,強加新四軍“遊而不擊”、“叛軍”等罪名,既難自圓其說,又是對己的一大諷刺,蔣介石為了緩和國共緊張關係,後來也隻得輕描淡寫,說“新四軍問題”純屬“軍紀”問題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