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經曆,願與你分享。
正文

天堂的墳墓

(2008-11-11 02:33:32) 下一個

上一篇文章提到過最近去翡濟的一個小島小住一周,那兒風景宜人,氣候溫和,民俗素樸,實在是賞心悅目,洗心養神之地。然而,誰曾想到這樣一個遠離紅塵,與世隔絕的一個小島,卻曾是中國人擁有?是的,一戶中國廣東中山人家曾在這個島上生活了一百多年,下麵給你講一個麥克黃的故事。


夜色中的椰子樹

上島的第二天,吃中飯時,一位貌似本地人的員工突然上來跟我們打招呼,並用中文說:“你好,你好,”一邊說一邊摸我倆孩子的頭,我以為這小島遊客多,工作人員會說幾句中文並不稀奇,並沒有多注意他,後來,酒店的白版上登出一活動 - “徒步遊島, 兩點在前廊集合,麥克”,我很想看看這酒店以外的小島是什麽樣子,便把這活動記在心裏。

到了那天,我兩點準時到前台等候,老公因為要看孩子沒去,我隻身前往。到了前庭,不見任何遊客,隻見那天跟我們用中文打招呼的員工在那兒,原來他叫麥克,我便上前跟他打招呼,看來今天隻有我一人對遊島感興趣,其他的遊客因天熱都去遊泳池或海邊了。

就這樣,麥克一邊走一邊跟我說了他的令我震驚的,有關他家族的故事。


麥克在組織兒童活動,你看他象中國人嗎?

原來麥克的曾祖父黃某人是廣東中山人,後去了香港, 1950 陶金熱高潮時,黃先生隨船飄洋過海,誰知船沒有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卻漂到了澳洲東邊的翡濟島國,開始黃老先生在大島南迪( Nadi ),後來,據麥克說,是當時的翡濟人把這個馬嘍嘍( Malolo )島給了黃老先生,讓他和家人在這個島居住和開發的,黃老先生和家人(黃老先生還把老家的親戚朋友都帶出來了)用小島的自然資源和優勢,把椰子曬幹做成椰子肉,把捕到的魚薰幹,然後運往中國,香港賣,麥克指給我看薰工廠的舊址,還蠻大的。

黃老先生生下麥克的祖父,然後麥克的祖父生下麥克父親,都還是純種中國人,到了麥克父親這一代就不同了,麥克的父親娶了當地人做老婆,生下麥克和兄妹三人,怪不得我一時沒看出麥克有中國血統,在他的身上,可能母親的基因多一些,再加上長年累月島上生活的風吹日曬,麥克的皮膚特別黑和粗糙,一點看不出他有一半是黃種人,但是等麥克講完他的故事再仔細看他時,卻可以看出他身上中國人的影子了。

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麥克的父輩已有不少移居別處,比如阿姨回去香港,叔叔移居加拿大,後來麥克的父親也決定移居加拿大,便把馬嘍嘍島賣給了兩個西人,這兩個西人便在島上蓋了兩個酒店,主要給西方國家的遊客渡假居住。我們這次就住在其中的一個,而麥克呢,過不慣加拿大豐衣足食的生活,便跑回馬嘍嘍小島,寧可給人打工,跑腿,按麥克的話說,這兒的人活著就為了生存,但他們日子過得開心,誰到誰家坐下就吃飯,都不用打招呼,生活簡單,但沒有壓力。


芒果樹上結芒果

一路上我光顧聽麥克的故事,也沒大注意島上有什麽特別景觀,隻見一排一排的椰子樹高聳入雲,芒果樹上碩果累累,但還是綠的,沒熟,說著說著,隻見麥克一下就鑽進樹叢中去,不一會兒手上拿一個金黃金黃的木瓜出來,他把木瓜給我,說“ this is very good food,” 還說他早上就拿木瓜當早餐,哈,他不愧為廣東人啊,廣東人最喜歡木瓜了,說木瓜是涼性。果然,他說他爸爸就特喜歡木瓜,他和他爸一天可以吃三個!他還說他爸爸最喜歡海鮮,來海島就是為了吃海鮮,這又是廣東人的一大特征,我問麥克他是否會去加拿大,他說他還拿不定主意,他父母已經給他下馬令了,讓他回加拿大幫家裏打理餐館,並且給他限時到明年六月,如果明年六月他還不回去,“你就不要回來了”他們說。 我感覺麥克心裏很矛盾,似乎能感覺到他的痛苦,這裏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他對整個島了如指掌,整個小島就是他的家園,他在這裏如魚得水,自由自在,在酒店工作也很自由,組織一些活動,每天接觸來自天涯海角的遊客,因為他對小島的了解和知識,遊客都喜歡和他聊天,他也受到人們尊重。他去加拿大能幹什麽呢?在餐館當跑堂?服務員?接待?對於他這樣一個習慣大自然戶外生活的人,我看他是會悶死的。他提到過去加拿大做機場行李搬運工,“工資很高”他說,可是我不能想象他會就此安心。

晚上麥克和樂隊一起唱歌

過了兩天,酒店白版上又登出活動 -- “跟麥克遊中國墓地,” 我馬上又報名參加,這一回人多了好幾個,至少有七八個遊客隨行。從酒店走半個多小時,麥克把我們帶到一個小山丘,遠遠看去有大約十來個墓碑,走進一看,墓碑上寫著都是中國字,麥克指著最高處的一座墓碑說,這是我曾祖父的墓,我看到墳主姓黃,卻不知道到底葬於那一年,因為碑上用的是民國年號,我不會算(哪位朋友可以幫算一下嗎?)我問他旁邊的那些墓是誰的,他說應該是曾祖父的兄弟姐妹或親戚吧,麥克也搞不清楚墓裏埋葬的到底是誰,隻知道他們是他家族的,我數了一下,這裏一共有十二個墳墓, 有一個墓上有 1954 年的數字,估計這該是最後一個黃家人士葬於此地,看著這些墓,我覺得很悲哀,廣東中山縣的中國老鄉,怎麽會離鄉背井來到這個遠離世界的小島,最後死在這裏,葬在這裏?現在這一家族還有麥克一人留在這小島,去給他們掃一下墓,可是麥克本人不懂中文,看不懂墓碑上的字,對這十二個中國家人,麥克有的是模糊的記憶,等麥克去了加拿大(不久的將來我想他終歸是要去的),這個小島就沒有中國人了,這些墳墓會慢慢倒塌,這十二個墓碑和被埋葬的人就會慢慢被世人遺忘。我不禁聯想到自己和我們這些留學生,一百年以後,我們的後人還會給我們掃墓嗎,還是我們也慢慢會被遺忘?

    
麥克家祖墳之一,哪位朋友算一下年份?                                  倒塌了的墳墓。

世界之龐大,大自然永存,人太渺小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janex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可不是嗎?哪兒都有中國人!
zoude 回複 悄悄話 我們的祖輩真厲害,到處開花結果!
janex 回複 悄悄話

• 好故事!中國人在遠離故土的時候才更有中國人的意識。 -為人父- ♂ (110 bytes) (14 reads) 11/11/08
• 是啊,人真應該回去過最簡單的生活,物質越多,奢望月多。 -janex- ♀ (0 bytes) (3 reads) 11/11/08
• 頂好文。 -揮一揮手- ♂ (0 bytes) (3 reads) 11/11/08
• 謝揮手。 -janex- ♀ (0 bytes) (2 reads) 11/11/08
• 好象不是傳統作用的中文數字,193?年? -yymimmo.- (0 bytes) (3 reads) 11/11/08
• 是傳統的中文數字,香港菜市還在用--是1938年 -江上一郎- ♂ (0 bytes) (4 reads) 11/11/08
• 謝翻譯,1938應該差不多。 -janex- ♀ (0 bytes) (2 reads) 11/11/08
• 真的!!!!!??開眼啦~~~~~~~~~ -yymimmo.- (0 bytes) (4 reads) 11/12/08
• 在那地方呆久了,你會覺得城市文明有很有些荒唐之處。 -呆霸王- ♂ (0 bytes) (3 reads) 11/11/08
• 同意,簡單,樸實與真誠相連,人之希望。 -janex- ♀ (0 bytes) (2 reads) 11/11/08
• 大頂好文。 -季葉蝶- ♀ (0 bytes) (4 reads) 11/11/08
• 謝樓上各位閱讀。 -janex- ♀ (0 bytes) (2 reads) 11/11/08
• 喜歡這樣的文章和故事。 -RPV- ♂ (0 bytes) (3 reads) 11/11/08
• 謝謝你。我喜歡這樣的經曆。 -janex- ♀ (0 bytes) (2 reads) 11/11/08
• 回複:天堂的墳墓-善良人的歸宿 -醜女的大地- ♀ (0 bytes) (2 reads) 11/11/08
• 頂!所以要活得開開心心有意義。多吃芒果海鮮~~ -xingfu^^- ♀ (0 bytes) (3 reads) 11/12/08
• 哈,這兩樣我都愛吃!這次小島木瓜吃了個夠!! -janex- ♀ (0 bytes) (2 reads) 11/12/08
• 簡簡單單,開開心心,這樣的生活最令我向往 -雪映梅花- ♀ (0 bytes) (3 reads) 11/12/08
• 欣賞了。讓我想到了亞當夏娃的故事。 -胡渙- ♂ (36 bytes) (6 reads) 11/12/08
• 嗬嗬,我以為你要說木瓜就是禁果呢,那我可吃了不少。 -janex- ♀ (0 bytes) (0 reads) 11/12/08
• "1950"應該是 "1850"吧? 好像也不對,是"1900"年? -qtfy- ♂ (0 bytes) (3 reads) 11/12/08
• 謝指正,是1850年陶金時代。 -janex- ♀ (0 bytes) (0 reads) 11/12/08
• 羨慕麥克的生活。 -瞧一瞧- ♀ (0 bytes) (3 reads) 11/12/08
• 簡單平淡而滿足。 -阿二- ♀ (0 bytes) (3 reads) 11/12/08
• 人都這樣多好! -janex- ♀ (0 bytes) (0 reads) 11/12/08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