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聶隱娘(3)鏡子裏的同類

(2016-04-15 08:44:07) 下一個

昨天晚上看天天逗文濤,正好是講聶隱娘,裏麵有一句話我很讚同。

他說過了這麽多年,有的導演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導演了,比方張藝謀已經不是張藝謀,陳凱歌也不是陳凱歌,但是候孝賢依然是那個侯孝賢。

挺有意思.

讚的,說他堅持自己的風格,不為"媚"觀眾而委屈自己。貶的,說他固步自封,不能與時俱進,已經過時。

所有的藝術,音樂,繪畫,文學,電影,其實都為了一個目的-- "表達自己"。

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傾訴和交流的願望,一種尋找"懂我的人"的願望。

侯導的聶隱娘, 就是一部拍給同類看的電影。

這篇影評,也是寫給同類的。如果您還在跟讀,我鄭重地感謝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回講到電影裏的聶隱娘和嘉誠公主是虛實相輔的。

其實,嘉誠公主在電影裏是出現過的,而且給了一段特寫。

這一段,是在影片的一開頭。知道道姑要送聶隱娘回家之後,給了三個女人三段不同的鏡頭。

一個是她母親聶田氏對鏡梳妝(心情複雜),一個是她奶媽給她安排洗澡水。

還有一個,就是一女人在白牡丹叢中彈琴. 

她還講了一個小故事。

“罽賓國王買得一鸞,欲其鳴,不可致,飾金繁,饗珍饈,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夫人曰: ‘嚐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衝霄一奮而絕。”

 

那個時候,  我們觀眾還無從得知這個女人是誰,為什麽要講這麽一段莫名其妙貌似毫不相關的段子?

電影裏接下來,聶田氏給聶隱娘講了嘉誠公主的往事,講了公主死,白牡丹萎謝。

這時候特別聰明的觀眾也許能猜到,剛才那彈琴女人也許是公主?(反正我沒猜到,根本沒往那上麵想)。

沒猜到的朋友,也不必擔心,因為咱們還有一次答題機會。

在電影後半段快結束的時候,聶隱娘和精精兒在樺樹林對決,受了傷。

磨鏡郎給她背上敷藥。她的父親在牆角默默地看著她的背影。很安靜,隻有火塘裏火影搖曳,聶隱娘突然說:"公主娘娘教我撫琴,說青鸞舞鏡的故事。"

 

那麽聰明的觀眾,抓住這次機會,應該能把記憶刷地拉回影片開頭的那一段。

哢,完全對上了。牡丹花叢中撫琴講故事的女人必是公主無疑。

恭喜你,答對了。

對於其他大部分象我一樣的觀眾,看到後麵已經腦力大疲憊,忘了前麵,根本沒辦法聯接。

所以我建議你們先看了我寫的功略再去看電影。切切,切切。

閑話少說,回到正題。

當你把這兩段首尾呼應的情節聯接起來以後,就可以理出聶隱娘的成長和心路曆程了。

前麵出現的三個女人,在她幼年的時候,都扮演了一部分母親的角色。

聶田氏和女兒沒有肢體接觸,和女兒說話時正襟端坐,儀態莊嚴。代表著一種雖然愛兒女,卻保持距離感,是禮法上但不親近的母親。

奶媽是平常日子裏照顧衣食的瑣碎的母親。

如果允許我大膽地解讀, 公主是聶隱娘精神和心靈上的母親。

從上一回我們講到的,田季安的自述中我們知道,他是庶出被收養。可以推斷公主沒有親生的子嗣。

公主一個人孤身在藩鎮,又遣散了帶來的奴婢,沒有娘家人,聶田氏這個當年來迎親的小姑子,就是最親近的人了。小姑的女兒,自己的侄女,幼年乖巧,想必得到她許多寵愛和教養。

這也再次幫助觀眾理解,聶隱娘被自己最愛最親的人背叛和拋棄時的那種委屈和悲痛。

 

因為公主對聶隱娘的影響,加上兩人相似的身世和遭遇,聶隱娘成年以後,特別能夠理解公主當年講的這個青鸞舞鏡的故事。。。

一個人,沒有同類。

有的是”弦斷有誰聽”的寂寞 和 ”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蒼涼。。。

 

幸運的是,在聶隱娘回家行刺的這段日子裏,有機會聽到田季安回憶少年時的感情,知道他明了自己對他的心意,而且沒有忘記。

也感受到父親和母親對她的感情(母親每年給她親手縫衣,父親兩次表示後悔把她送走,其實是含蓄地請求原諒)。

她感受到了溫暖。

 

而且仆仆風塵中, 偶遇了這個磨鏡少年。

剛一出場,他陌路相逢就出手救人。是善,是俠義,是勇!

救了聶父後,晚上天涼露重,冷醒,他在火塘吹火,是暖。

給隱娘上藥,是體貼。

在村頭磨鏡,村裏婦孺環繞,是踏踏實實接地氣的平常人生。

聶隱娘被訓練成刺客,一襲黑衣,麵無表情。是冷。

可是她的內心,如果我們仔細探究,其實是溫暖的。

因小兒可愛不忍殺,是善。

田季安的回憶裏,"生風熱病,隱娘幾天幾夜的目光守候,任誰都拉不走。"是炙熱。

不忍殺了田季安後百姓經受戰亂,是仁義。

磨鏡郎和聶隱娘是同類人。

因為同類給予的溫暖,她開始思考,開始麵對自己的感情和願望,自我覺醒了。

所以在影片的最後,聶隱娘選擇了拜別師傅,和磨鏡郎遠走天涯。

 

表麵上看,有人可能說這是一個女人不忍心殺初戀情人,為愛遠走天涯的簡單故事。

其實講是一個人的內心孤獨和自我覺醒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加一小段花絮,感謝到現在還在繼續跟讀的知音和同類們。

 

想過沒有為什麽磨鏡少年是這麽個職業嗎?

 

青鸞舞鏡,在鏡子裏看到另一個自己,和自己很象的影子。:)少年磨的就是這個

古時候鑄鏡往往在鏡背鑄鸞鳥之形,稱鏡為“鸞鏡"。也暗示他們二人會結為夫婦,雖然電影裏麵沒有明說。

下集請看:聶隱娘(4)每個人的孤獨

敬請期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