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線空間

吾生也有牙,而雉也無牙,以有牙碎無牙,耶~!但是要記得刷牙,否則會有蛀牙,蛀牙導致無牙,無牙則置身碎於有牙之險境。。。
個人資料
正文

姚剛:為與無為 不平等與平等

(2008-11-23 00:36:49) 下一個
來源:http://www.blogchina.com/20081123631274.html


  我們習慣於作為,很難做到不作為。通常,我們總是要找很多事情讓自己忙碌起來,因為我們害怕孤獨,害怕寂寞,害怕空閑。我們有各種各樣理由讓各式各樣的事情來使自己充實,要不然我們就會恐慌。

  我們一直處在作為的狀態,作為的強大慣性作用,給我們造成一個印象,似乎作為本身有著某種天然的正當性。很少有人能夠覺察,我們過度的作為,建立在一個錯誤假設的基礎上,就是我與世界是不平等的,我是主人,乃至是救世主,世界是客人,乃至是仆人,我需要去把握和改變它們,世界才會更好,才更符合我的意願。它同時也導致了一個不易被我們覺察的結果,那就是雖然我們看似熱鬧地與世界打成一片,實際上我們的心與世界是分離的,也就是說,世界本來並不是我們想象的模樣,世界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我們去做什麽,尤其不需要我們過多地做什麽,我們卻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世界,致使我們與世界的關係的生疏和牽強。在自我內在情感體驗上,過度作為使我們感覺到的,多為緊張、懷疑、壓抑、和無力感。

  很少有人去覺察我們作為背後的心理動機,有些時候,我們的作為是為了逃避,我們做一件事情是為了忘記另一件事情;有的時候,我們的作為是為了尋找存在感及存在感帶來的安全感和滿足感-----把握和控製。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中國家庭多為三口之家,在中國家庭教育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家長的過度作為。表現在,家長[也包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幾乎包辦了孩子除生活及學習所需外的一切事情,很多家長想盡辦法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家務,沒有勞動,沒有缺憾,不要挫敗感和痛苦體驗的環境,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多采取命令-----“你要聽話”、“你必須”、“要不然”;和軟命令----"為你好"---的方式。我們遺憾地發現,在這樣的環境培育出來的孩子,較之實行計生政策前成長起來的人,自我意識,獨立性,情感,承受力,與人交流交往交往方麵並無優勢,而在愛心、感恩心、悲憫心等共情能力方麵較缺乏。

  可以說,過度作為對他人而言是一種成長權利的剝奪,也是對他人參與權利的剝奪。對自己來說,則是庸人自擾,無事找事。

  過度作為也很突出地表現在曆代中國民眾政治生活中,由於中國製度和文化把官員等權勢人物定位為主人,家長的角色,極容易致使權勢一方的過度作為,這種看似含情脈脈的製度文化,最終總是會導致權勢方排擠百姓最基本的的參與管理自己生活的權利,因此在曆史上卻無一例外地導致民眾與官僚的分離。

  可以看出,中國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都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人格上獨立、有自己感受、需要尊重的人對待,家長總是在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取代孩子的感受和選擇;而在傳統的政治生活中,權勢方同樣認為民眾是素質不高的人,是需要被代表需要替他們做選擇和決定的對象。事實是如果說百姓的素質不高,正是因為自己不能自主參與管理自己事務的結果。

  在博弈活動中,我們知道,平等地設計和尊重遊戲規則,尊重對象及其行為和選擇的結果,是真實有效博弈的基礎,也是決定博弈質量和博弈精彩程度的關鍵因素。生活也是這樣。我們不轉變對世界的態度,如果我們總懷有一種自我的優越感,我們不是平等真誠地對待世界,就很難做到不過度作為。

  與過度作為相對應的是無為和無為而為。無為容易被我們地理解為消極的不為,實際上無為是建立在對人生宇宙的很深的理解上。無為在與人的交往中,表現為,關注自己需要,尊重他人需要。無為在個人修養上,表現在對自己的充分了解,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需要,才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麽和不做什麽。

  為與無為,看似簡單的一念之間,其差別和結果,卻大大的不一樣。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