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線空間

吾生也有牙,而雉也無牙,以有牙碎無牙,耶~!但是要記得刷牙,否則會有蛀牙,蛀牙導致無牙,無牙則置身碎於有牙之險境。。。
個人資料
正文

李銀河:出訪東歐

(2008-10-27 17:56:24) 下一個
來源:http://www.blogchina.com/20081027620741.html


  這些日子到匈牙利和波蘭去做學術交流了。布達佩斯、華沙和克拉科夫非常美,尤其是老城。時值深秋,層林盡染,綠色、紅色和黃色雜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匈牙利社會科學院居然在皇宮所在的城堡山上,就像我們社科院設在故宮裏麵的意思差不多,高大的哥特式房子,三層樓有我們五層樓高,真讓人嫉妒。

  此行感想頗多,試舉幾例:

  中國人國際地位有提高。記得在1986年,我和小波漫遊歐洲,所到之處,不斷被人問:是日本人嗎?歐洲人根本想不到中國人有錢旅遊。最近看蔣雯麗講在美國屢次被人問到是不是日本人心裏的不是滋味,感覺很相似。這次雖然還有人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但是畢竟有人說我們是中國人了,許多地方有了中文的說明書,而在1986年,我在歐洲七個國家旅遊,隻有海德堡一地有中文說明書,當時猛然看到,感到心裏一熱。現在真的不同了,在克拉科夫歐洲著名的聖安娜大教堂買票參觀時,賣票的問我要什麽文的說明書,我抱著碰運氣的心理說要中文的,他居然就拿了出來。在匈牙利社科院的圓桌會議上,匈牙利的同事們也無意中說出“中國人有錢”這樣的話。我們的富裕程度雖然也許還超不過他們東歐國家,至少也持平了吧。

  意識形態也許沒有我們原來想的那麽重要。按照正式理論,東歐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從歡迎的角度叫革命、改革;從反對的角度叫變色、複辟、倒退),但是從社會生活角度看,他們和我們也許並沒有那麽大的不同。除了意識形態的區別(匈牙利有一個雕塑公園,把共產主義時期的街頭雕塑集中到一起,讓人參觀“共產主義暴政的恐怖”。我們當然沒去,我們對此沒有西方遊客的好奇心),社會從組織方式、社會結構到人民生活,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在意識形態之外,社會習俗、文化、生活方式的因素也許更加重要。如果這個立論可以成立,中國就完全可以用穩健、漸進的方式來改掉不好的東西,學習好的東西,用不著采用激烈的、革命的、大動亂的方式來加以改造。就像經濟改革的漸進方式被證明遠比蘇聯的“休克療法”成功一樣,政治改革也可以采取漸進的改良的方式,而不是把一切都打亂,從打鑼鼓另開張。

  文化多元化的啟示。與東歐同事談到家庭婚姻的狀況,有些現象讓人瞠目結舌:匈牙利從18歲到50歲人口中,隻有極小一個比例的人是結婚的,其餘為單身人(比例最大),同居者人群,和LAT(分開居住的固定伴侶)人群。在所有新生兒中,非婚生的比例大大超過婚生的。會見社會學所所長時,他說有一次他來中國,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學生聊天,他們都說不會選擇同居,而是會選擇結婚,他不知這些人跟他說的是不是實話。我告訴他,我相信這是中國青年的真實想法,雖然婚前性行為有上升趨勢,但是最終還是會選擇結婚,這點跟匈牙利青年們的選擇可是大大的不同。我能理解他為什麽會懷疑中國人沒跟他說實話,因為匈牙利的青年要是這麽回答就肯定沒說實話。在中國,我們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婚姻形式的危機,好像一切還都是天經地義別無選擇的。了解一下其他社會中巨大的文化差異,對自己的文化會有更清醒的認識和定位。

  總的來說,還算是不虛此行。但是,歲數不饒人哪。將來退休了要想遠遊還須盡早,再晚真是跑不動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