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元霸權與另外一種戰爭-zt

(2007-10-21 17:21:22) 下一個
 

美元霸權與另外一種戰爭

喬良,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授

10月4日上午,麵對市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幾乎座無虛席的聽眾,喬良以自嘲式的幽默開始了他的講座———“去年我到中山大學演講,老師告訴我要有心理準備 ———聽課的人可能不會太多。我說,比我頭上的頭發還少麽?老師說,不好說。今天中山的聽眾肯定要比我的頭發多得多,沒想到這麽多聽眾來聽一個似乎並不熱門的話題,我反倒覺得有些壓力了。為什麽要講這個話題?因為中國的經濟生活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我們必須了解美元霸權是什麽,為什麽會存在另外一種戰爭的時候了。”
&<60; 兩個半小時的講座,喬良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深厚的軍事、哲學理論造詣向中山聽眾揭示美國在世界經濟———這個無硝煙的戰場中施展其霸權行徑的更殘酷、更驚心動魄的場景。

【作者簡介】

喬良,我國著名軍旅作家,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授。1999年,他與王湘穗合著的軍事理論著作《超限戰》一書出版,驚動了美國五角大樓,被認為“所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理論在前蘇聯解體後遇到的首次強力挑戰”。

喬良的主要著述:
理論:《超限戰》(與人合作)、《全球軍事排行榜》、《軍官素質論》、《中國空軍攻防兼備要論》、《關於軍隊改革的思考》。

■ 現在誰最希望人民幣升值?

 前幾天,我去深圳演講。報紙上登了謝百山教授演講的消息,他演講的題目是《人民幣升值 股市就會大牛》。這似乎為股民們指出了一條致富之路,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並為之歡呼。但是,我要說,且慢!因為人民幣升值,你的腰包可能會鼓起來。但是,你願意看到你從股市裏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最後變成一堆廢紙麽?
 

誰最希望人民幣升值?當然是美國!人民幣和美元的比值今天已經升到7.5:1,中國購買美國的國債已經逾萬億美元。假設我國今天購買美國的國債是1萬億美元,即美國欠中國7.5萬億人民幣。假如人民幣一直升值,比值和美元為1:1時,美國就隻欠中國1萬億人民幣,6.5萬億人民幣全部蒸發掉了。試問,當人民幣升值,我國的海外財富流失掉了,你在國內股市上掙的一點錢,又有多大意義呢?


日元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10年間,日元對美元的比值從250:1升到80:1。一瞬間,日本人昏了頭,以為財富效應立刻顯現,自己是天下最有錢的國家。但是,結果怎麽樣?直到現在日本的經濟還持續低迷,如果沒有中國經濟的帶動,可能到今天還毫無起色。這就是升值帶來的結果。其中的玄機,我們一定要洞悉。


人民幣不是不可以升值,甚至有時候還必須升值。但要看是按誰的意願升值,什麽時候升值,在什麽情況下升值,如何升值,這才是我們要考慮的。

■ 美元的霸權邏輯

  美元現在已經是美國國家的最高利益。誇張點說,世界上現在哪個國家最窮?美國。美國是全世界欠債最多的國家,多達3萬多億美元。但是美國的日子仍然很好過。為什麽?這是因為全世界許多國家一起在幫美國。
什麽是美元霸權,就是美國憑借政府的信用,不斷實現錢生錢的過程。美國在一般項目上的逆差始終無法扭轉,但其資本項目的順差一直保持得很好,每年流向美國的各種資本非常充裕。它充分利用這筆錢還到期的債務,拿來打伊拉克,甚至下一步打伊朗,還可以賑災救助,把剩餘的錢投向其他的國家並控製他們。隻要大家看看《貨幣戰爭》、《裏根政府怎樣搞垮前蘇聯》、《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和《日本金融戰敗》這四本書,我們就知道,美國在維護美元霸權的方麵,做了多少事情,而所有這一切是不為我們所知道的。


很多事件的背後隱藏著這樣的動機。


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美國和英國將出兵的理由定為“人道主義幹預”———南聯盟在科索沃屠殺了9萬阿族人。這是一個非常聳人聽聞,但事後證明是騙局的理由。在這之前不過兩三年時間,盧旺達上百萬人被屠殺,為何不見美國實施人道主義幹預?其新聞發言人竟解釋說:“有的國際問題我們要善意地忽略。”


真正的原因是,1999年1月1日,是歐元作為歐洲統一貨幣啟動的日子。啟動之初,歐元和美元的比值為是1:1。科索沃戰爭一爆發,歐元走弱,美元迅速走強,變成1.3:1。這一仗,美國是衝著歐元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打擊歐元。


為什麽美國要打擊歐元?因為歐盟作為一個相當於26.7萬億美元的經濟實體,和北美經濟實體總量相當。歐元出現前,全世界大部分地區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每年光是鑄幣稅一項,美國就能進賬上千億美元。但是,歐元出現以後,情況就不同了。光是鑄幣稅一項美國就損失幾百億美元,更不用說當全世界其他國家也選擇歐元作為結算單位時,美國所要麵臨的損失。這對美元霸權是一個挑戰,所以美國毫不猶疑地在歐元啟動3個月後,發動了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爆發2個月後,又發生了美國人“誤炸”中國大使館的事件。與之非常“巧合”的是,科索沃戰爭爆發前,有7000多億美元熱錢在歐洲遊蕩。戰爭爆發後,4000億美元抽逃,其中2000億美元去了美國,另外2000億美元到了香港。香港是無法全部消化這筆熱錢的,一定會往中國內地跑。中國使館被炸後的1周內,這2000億美元再次抽逃,逃到了美國。不管這是不是一次“誤炸”,其結果是美國人獲得了充足的資本。


美國人為什麽這麽喜歡熱錢?有人計算過,美國每年至少要有7000億美元的流入,才能保證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拆東牆補西牆,所以它必須維護美元的霸權。於是用戰爭驅趕熱錢,用打仗打出國家的信用。假如有一天,這條資金鏈條斷了,美國定會轟然崩塌。但是,美國現在不必擔心,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都被它拴得緊緊的。美國不能崩塌,否則,數以萬億計的美元債務誰來償還?

■ 戰爭是美國驅趕資本的鞭子

  但是,美國總有危機出現的時候。2001年,9·11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當9·11發生的時候,我十分震驚,甚至認為那是不真實的。我在《超限戰》一書中的預言變成了事實。我不讚成恐怖主義,但是我研究它,就像一個喊“狼來了”的孩子,美國人不相信,於是狼就來了。
9·11的發生使美國的信用一下子受到了重創,幾個月的時間,幾千億美元從美國抽逃,美國的日子有些難以為繼。這使美國變得非常緊張,它急於要打一仗。


10月7號,阿富汗戰爭開始。在最近的10多年裏,美國發動了四場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除了阿富汗戰爭,其他三場戰爭都有半年的準備時間。


為什麽這麽急迫,僅僅在9·11後1個月內向阿富汗開戰?打到最後,美國的巡航導彈打光,不得不把核巡航導彈拿出來,換上常規彈頭運往阿富汗。美國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報複塔利班、本·拉登,而是為了打回所有外逃的資本。讓已經對美國喪失信心的投資家們重拾信心。美國這一仗打得很漂亮,隻用了20多天時間,把塔利班打垮了,資本立即開始回流。


美國的戰爭總是充分算計成本和收益,讓戰爭像鞭子一樣驅趕資本,把世界的資本驅趕到美國,把其他地方的環境打得動蕩、惡化,讓那裏兜裏揣著錢的人惴惴不安,然後跑去美國。


當然,戰爭不是美國驅趕資本的惟一方式,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保持高利息的國債,吸引投資家。如美國和日本、德國簽訂協議,保持利息差。一旦美國降息,其他兩個國家必須降息,以此保持美國國債的吸引力。這樣一來,美國就永遠能夠從全世界吸納資本。

■ 裏根政府利用外匯軟肋搞垮前蘇聯

我這裏有兩份材料,是裏根和戈爾巴喬夫的通信。戈爾巴喬夫給裏根的信中,處處充滿著幻想和期待。信中講到:“光陰流逝,日月金天,我們的關係將永存,希望能握手言歡,共同締造和平。”


這種關係僅僅存在了7年。打擊前蘇聯是美國維護美元霸權的重要步驟。時年54歲的戈爾巴喬夫判斷失誤,對形勢變化置之不見。裏根上台之初,便把其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叫到辦公室說:“我連一天都不想和這個邪惡的帝國(蘇聯)共處了。”


任務下達之後,威廉乘坐自己的專機飛向全世界各個角落,密謀讓前蘇聯垮台的計劃,而裏根是一位非常具有幽默感且有獨特個人魅力的“笑麵虎”,他一邊扮演著和善老人的角色,一邊研究打擊前蘇聯的方案。


當時,外匯是前蘇聯發展的軟肋。因為外匯是前蘇聯的血液,但其產品除了石油和軍火,其他產品在世界上沒有市場,很難賺來外匯。美國人發現,當石油好賣的時候,前蘇聯人的日子便好過,於是美國借前蘇聯石油輸出之機掐斷其外匯鏈條。


當時前蘇聯正在與歐洲國家簽訂協議,兩條天然氣管道從西伯利亞通向歐洲。美國便通過施加各種壓力,讓前蘇聯停止了一條管道計劃,另一條管道也要延期。當然,這一計劃並不能阻止前蘇聯的石油輸出。經過測算,美國發現一桶油降價1美元,前蘇聯便要損失外匯10億美元。美國找到了歐佩克的主席國沙特阿拉伯,通過內部交易讓歐佩克組織降低石油價格,使得石油價格從1983年的33美元1桶降到後來的10美元1桶以下。這樣一來,前蘇聯的外匯大大減少。此後,美國又通過切斷石油輸出鏈條以及“星球大戰”計劃等各種方式,迅速枯竭了前蘇聯的外匯儲備,直至前蘇聯解體。

■ 中國進入了第二個戰略機遇期

全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各個國家都在互相爭搶“蛋糕”,對於中國的崛起,作為世界“老大”,美國對中國充滿芥蒂和敵意。


美國國防部戰略評估室主任,美國戰略思想的教父馬歇爾,領導美國戰略評估組織搞了一個《2020年亞洲調查報告》裏說:“或許若幹年後,中國會改變其顏色,改變其政體,並有與我們相似的政治體製和意識形態,但中國仍然是我們的敵人。”


21世紀初期,布什總統入主白宮後,有關專家擔心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到西太平洋,針對中國。但是這次預言沒有實現, “9·11”的發生、所謂的“無賴”國家的騷擾、歐元的啟動等等轉移了美國人的注意力。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曆史時期,為中國爭取到了第二個戰略機遇期。


回過頭說,中國的第一個戰略機遇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的改革開放。可以說,十一屆三中全會給中國的心髒進行了一次電擊,但中國經濟要複蘇還需要輸血,輸血便需要外匯。


1975年,美國的越南之戰,在苦撐15年後,丟下近5萬具屍體,灰溜溜地離開了越南。1979年1月,中國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正是這一仗,給中國打來了源源不斷的外匯,為改革開放打下了基礎;正是這一仗,在戰略上打近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距離。1979年-1989年,美國與中國進入了長達10年的“蜜月期”。


如今,第一個戰略機遇期的曆史使命已經完成,盡管當前中美仍然還有衝撞性的鬥爭,而且這種衝撞也是必然的。但中國當前的發展,是要牢牢地抓住這第二個戰略機遇期的。

【與聽眾精彩對話】

不容美國喪失理智來和我們對抗

觀眾:您認為美國會利用台灣打擊中國嗎?
喬良:一般人認為美國打壓中國是依靠台灣問題,其實並不是這樣。美國對於“台獨”支持與否取決於美國的利益。當“台獨”對美國不利時,他就不會支持台獨。今天看來,“台獨”已經不是美國打壓中國的一個重要籌碼。因此美國正在讓台灣問題邊緣化。如今,陳水扁的任何表演都會遭到美國的痛斥。這是因為:一方麵,台灣的影響在減弱,另一方麵,日本對中國的牽製因素在上升。今天的日本已經不再爭奪世界第一的交椅,而是欲和中國爭奪亞洲第一。


另外,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主要在經濟、能源和資源方麵。但當美國發現無法輕易打垮中國時,就拉攏中國。美國一直在鼓勵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和美國一起分擔在國際的舞台上承擔的費用和責任。


我個人認為,在未來一段時期,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將進入一個良好的階段。有人認為台灣人正在等待美國大選,一旦民主黨上台,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可能轉冷,我認為不大可能。還有比小布什更荒唐的總統嗎?但是小布什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已經充分認識到中國的重要性。中國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容美國喪失理智來和我們對抗。對中國,美國是必須冷靜的,否則,中國若來一次魚死網破,1萬億美元的債務全部拋掉,美國經濟可能就會垮掉。

台灣問題的解決取決於中央的決心和信心

觀眾: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台海局勢?
喬良:目前的台海局勢並沒有像大家擔心的那樣大風險。一方麵,當前台灣問題的解決取決於我們的決心和信心,而當前中央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是非常大的。


另一方麵,從我們國家的軍事實力上看,有些人對國內的軍事武器以及訓練程度產生了一些信心上的不足,但事實上,僅僅對於武器的理解以及一些表麵上的判斷,是無法看到當前戰爭的製勝關鍵的。


    未來戰爭中,導彈比飛機顯得更加重要。中國空軍即便是對於美國也不是沒有勝算的機會的。

中國對熱錢的謹慎緣於金融經驗、技術不足

觀眾:美國的一場科索沃戰爭,打來了4000億美元的熱錢,它似乎很受用。當前,中國的經濟學家們估算我國市場上滾動的熱錢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但是中國政府好像對此非常敏感,您如何看待兩者的差異?


喬良:這像個蓄水池。中國的金融蓄水池不足以吸納這麽多熱錢。我們金融經驗不足,如何控製、使用這筆熱錢,我們沒有足夠的金融技術應對,所以始終懷有警惕。中國對於熱錢的擔心是:一是蓄水池不大,二是通道不暢,引導方式不夠成熟,這些方麵,中國是應該加強學習的。


美國是個老牌的金融國家,今天世界上金融的規則由它製定。美國不怕熱錢,流入的錢多多益善。美國人掙錢的方式,除了打仗,還用標準和規則來掙錢。他讓標準對自己有利,對後起的國家不利。舉個例子,當年,日元升值很快,日本在全世界開展金融擴張時,美國就提高銀行準備金,大大限製了日本的金融擴張,以此打擊日本。

人民幣遲早要成為比較強硬的貨幣

觀眾:人民幣在世界的地位、重要性如何,人民幣能稱霸嗎?
喬良:這是問周小川的問題。我隻能說現象:人民幣在東南亞幾乎是硬通貨,你們在中山感受比北方更清楚。人民幣在台灣也是潛在的硬通貨,在韓國可以直接使用。所以,我感覺,人民幣遲早要成為比較強硬的貨幣,這取決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人民幣的前景應該不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