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園

一夫的家園,古典詩詞,小說連載,生活印象,還有其它很多很多......
正文

秦腔記事 序

(2007-08-03 16:19:53) 下一個
秦腔記事 序
[ 2007-6-2 21:50:00 | By: xyyehe ]
 
序  

  秦腔是流行於西北五省的地方戲。既然是叫“秦腔”,當然以陝西的秦腔最為地道和正宗。解放前甚至直到文革前,西安還有易俗社,尚友社和三藝社等秦腔劇團,其中以易俗社規模最為龐大,名聲也最響。文革中改為秦腔一團,二團,專唱樣板戲。文革前根據秦腔拍成的電影有《火焰駒》和《三滴血》,也曾經風靡一時。其實秦腔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也可能是最老的),甚至連京劇的前身--二黃,也有秦腔的影子,至於後來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許多地方劇種,周圍的省份中一些地方戲,如山西的晉劇,都是在秦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若是聽過山西晉劇的人都會知道晉劇聽起來和秦腔很相象)。在陝西,秦腔主要在關中一帶極為流行,除此之外,西府一帶還有眉戶劇,東府還有碗碗腔,都是陝西的地方劇種,但是從規模上和流行程度上,就遠遠不如秦腔了。
 
  秦腔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粗獷”,所以有人說秦腔不是“唱”的,而是“吼”的。不喜歡秦腔的人也把秦腔歸為“世上三難聽”之一(三難聽是指三種最刺耳的聲音,伐鋸(金屬磨擦聲),鏟鍋(同前),驢叫喚)。單從劇目的名字上,也能看出秦腔的特點。如京劇叫《秦香蓮》,秦腔叫《鍘美案》,聽聽,老包用銅鍘鍘掉見異思遷的陳世美,光從劇名你就知道這戲的內容了。另外京劇的《寶蓮燈》,秦腔叫《劈山救母》,京劇的《楊門女將》,秦腔幹脆就叫《十二寡婦征西》。那十二寡婦?楊門八位媳婦,兩位姑娘,八姐九妹,再加上佘太君和宗保妻子穆桂英,可不是十二員女將嗎?從這名字不難看出楊家一門忠烈,共赴國難的忠勇之心,真是值得千古傳頌。彪炳史冊。  

  陝西作家賈平凹曾有一篇文章專講秦腔。可惜我手頭找不到。不過賈先生曾形象地用幾句話概括了陝西特征;“八百裏秦川塵土飛揚,兩千萬兒女都吼秦腔,吃一碗飯不放辣子就嘟嘟嚷嚷。”把陝西人的質樸的憨態描繪得十分形象。  說是兩千萬兒女都吼秦腔,這話一點都不誇張。小的時候在老家,從清晨到晚上,都能聽見有人在田間唱秦腔,陝西人把這叫“幹光光亂彈”,就是一個人在空曠的田野裏,盡著嗓子吼。這可以說是關中在一大奇景。常常見到那些左手扶犁,右手揮鞭的“打牛後半截”的關中漢子。一邊走著,一邊唱著:  
  “為王的打坐在金鑾殿上,  
   眾兒郎分左右侍立兩廂,  
   待為王下殿來仔細觀望……”

  然後一邊唱著還一邊自己用嘴給自己敲著梆子,“郎裏個兒當”地喊著過門,煞是好看,好聽。明明是打牛後半截的,卻開口就是“為王的”聽上去雖然滑稽,但是也非常有趣。

  其實,秦腔在關中的普及程度可以說是比任何東西都要廣泛。是秦人就能唱秦腔這句話一點兒都不誇張。幾乎每個村子都有“自樂班”。所謂的“自樂班”則是一些秦腔愛好者自發組織起來的組織。就如同北京的“票友”一樣,這些人中除了唱的,還有吹拉彈打敲的樂隊,通常在農閑的時候,晚上幾個人聚到一起,吼上兩嗓子,過把戲癮,卻也是樂事一樁。這種自樂班有時還為村民們演出。在關中,一般的人家中有了“紅白喜事”,為了熱鬧,常常請人來唱大戲,但一般的人家境並不寬裕,請不起正規劇團,那就請這種自樂班或是皮影戲來湊熱鬧。不過看官可能要問,啥叫“紅白喜事”?不就是婚喪嫁娶嗎,且慢,要說這婚嫁之類是喜事,這喪事出有因咋能叫喜事呢?這又是關中的一個特點。在關中,老人的死亡,尤其是高壽的老人過世,人們並不認為是哀事,也作喜事對待。我覺得這倒是老家人豁達的一個方麵。因為認識到了,人活百歲,總有一死,所以說,生活的態度是非常正確的。故鄉人認為人活七十古來稀,所以七十歲以上的人過世,不算是悲事。家父常說,人是“五年六月七日八時”意思是說人在五十歲的時候,是一年不如一年,六十是月,七十是天,八十就是每個時辰都不一樣,隨時都有過世的可能。所以老家有個講究,叫作“六十不出門,七十不留宿。” 若是老人到了天年,雖然說家人也是痛哭不已,穿白戴孝,哀哀欲絕,但仍然認為是一種喜事。入土前家人仍要用某種方式作紀念,過去有唱大戲的(一般少不了都要唱‘祭靈’這出戲),有放電影的(最多的是當時的電影豫劇“諸葛亮吊孝”),也有唱皮影戲和自樂班湊熱鬧的。

  一般來說,春節前後是各村唱大戲的最好時間,因為是過節,也有個節日氣氛。通常都是唱兩天三夜。(這和關中人家裏過事的規律一樣。一般來說在關中,大部分事情都是兩天三夜,連結婚鬧洞房也是要連鬧兩天三夜,而且還有個說法叫作新媳婦前三天沒有大小,即就是族中兄弟姐妹,伯,叔,嬸,姨都可不用計較。)白天早上一台本戲,下午一般都是折子戲,晚上再來一台本戲。一般最好的,拿手的戲都在最後一天晚上演出。那叫“壓軸”。當然頭天晚上也可能是該劇團最拿手的用來踢場子,吸引人的戲。記得文革時,隻能演那幾個樣版戲,即就是這樣,人們還是爭先恐後的去看,記得當時我們的那個地方有一個“馬家劇團”,第一天晚上必是以《紅燈記》開場。後來人們抓住這個規律,就編了一個順口溜,說是“馬家戲,你甭去,頭一晚就是紅燈記”。因為鄉下人愛熱鬧,當時愛看的戲首推《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和《沙家浜》。有趣的是當時不少人把《智取威虎山》聽成了《智取麥虎山》,覺著挺納悶兒,說是這麥虎山有啥好智取的呢?不是到車站上一喊就都跟隨著來了嗎。

  (注:關中一帶在麥收季節時候,常有大量的甘肅農民流到陝西,幫助陝西人收麥子。因為麥子成熟很快,叫作“麥黃一晌,蠶老一時”,一般喻為龍口奪食。有謂“穀黃麥黃,繡女下床”可見其重視程度。關中人一般將甘肅農工稱為‘麥虎山’)。

  演戲一般就在村外的空地上搭個戲台,觀眾就在台下的露天空地上。每次演戲,治安是最令人頭疼的事。因為那些青年人不願來得很早,坐在台下靜候,一般都在場外或是抽煙,或是聊天,等到戲一開幕,這些人就開始往裏麵擠,這些毛頭楞小子一擠,這台下就大亂了,俗話叫“挾起來了”,這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台中心那些婦女,小孩子,老人很容易受傷,這時就有專門維持秩序的,我們叫“掃把隊”因為這些人把掃帚拆了,一人手裏拿一大把竹子,就開始往下打。這是最原始的方法。尤其是在戲唱得不好的情況下,台下最容易發生這種混亂。若是那家的戲演得非常好,那場子下麵就會靜靜的一片,人們也就忘了要擠了。何謂好?就是說演員的功底好,主要的是唱得好,有嗓子。其實每個劇團都有一二個台柱子。有時台子下麵擠得不象話的時候,戲就暫停下來,把台柱子拉出來,唱上一段清唱,台下馬上就平靜下來了。其次就是箱子新,就是演員的服裝新,這一般都是一些較大的劇團。收費高,自然“箱子新”。而那些較窮的劇團,有時看上去跟叫化子一樣。自然收費就較低,演得也就差一些。

  小的時候,在鄉下聽了許多有關秦腔方麵的奇聞趣事。總想找個機會寫下來。一提筆卻說了不少的題外話,是以為序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