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我來自北京,住在加州。 酷愛音樂,喜歡唱歌。希望我的歌聲能給朋友們帶來一點美的享受。
個人資料
正文

聽Sumi Jo唱《魔笛》的花腔詠歎調

(2009-12-10 22:31:11) 下一個

Sumi Jo 用中文的漢字寫成的名字是曹秀美。我和女兒有時戲稱“小米粥”,她是南朝鮮(韓國)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出生於首爾(漢城)。曾獲得格萊梅音樂獎。我認為她是當今最優秀的花腔女高音之一,她在非常高的音域所表現的清脆,有時唱的可以像樂器一樣幹淨幾乎無人可以比。尤其她在演唱的莫紮特的寫作的歌劇《魔笛》第二幕中《仇恨的火焰》(也有人譯成《複仇女神》)時,將她的歌唱藝術天才表現的淋漓盡致。

《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極為華麗的花腔詠歎調,可以說是花腔女高音詠歎調中最難唱的名曲之一。它的難唱不僅僅在於這段詠歎調音樂本身的難度,同時也是對聲音質量的要求以及情感有極其微妙分辨的原因,所以,很多女高音歌手或者歌唱家都試圖駕馭這首詠歎調,但是,大多數都不能拿捏得當,留下很多遺憾。 Sumi Jo 則是比較成功演唱這首詠歎調的歌唱家之一。

聽這首歌必須從莫紮特寫這部歌劇說起。歌劇《魔笛》是莫紮特短暫一生中最後一部也是最偉大的一部歌劇。寫完這部歌劇的同年,他去世了。這部歌劇使用音樂語言深刻地闡述了一個神話故事。它的結構嚴謹,主題清楚,人物性格刻畫深刻。

   這部歌劇描述一位王子受夜之後的委托,帶著一支魔笛和一位捕鳥人去神廟解救夜之後的女兒。在這個過程中,王子認識了夜之後的險惡麵目,而且和少女曆經考驗後獲得了愛情。


   在《魔笛》中,猶如莫紮特的其他作曲一樣,充滿了純真與明快。反映了作曲家極高駕馭音樂語言的能力,我一直偏愛莫紮特的作曲,因為他的作曲總是貌似簡單,卻極為深刻,給人以純真之美,卻飽含著豐富的內涵。歌劇中有幾段非常著名的詠歎調,可以說是到達了詠歎調的登峰造極的水平,其中包括劇中人物夜之後唱的兩首詠歎調《年輕人別害怕》和《仇恨的火焰》。這兩首歌都是夜之後在激情澎湃而且心理複雜的情況下唱的,歌的音樂語言華麗同時非常難,樂句長時間停留在高音區,成為極為高難度技巧卻具有極強藝術魅力的曲目。

曆史上有很多女高音歌唱家演繹過這兩首詠歎調, Sumi Jo 則是我認為能夠達到比較完美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在唱到那段花腔時候,聲音幹淨的就像金屬發出的聲音,在高音區所表現出的穩定性很是少見。聽她唱這種花腔詠歎調絕對是一種享受,同時又得到一種高標準的欣賞尺度。唯一有時令人感到有點異樣的是這位“小米粥”有時隨意地把歌曲加上一點點“花”。特別是在演唱一些意大利古典作品例如, Caro Mio Ben Lascia Ch'io Pianga 的時候,她總要自由發揮一下。她或許認為這是一種再創造,其實,有點玉中加瑕疵的感覺,至少我這樣覺得。

Sumi Jo - Mozart - Die Zauberflote - Der Holle Rache Kocht "Der Ho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Conductor - Zubin Mehta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July, 199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