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清帝國的第一部憲法草案----讀史小劄(4)

(2014-01-25 12:52:09) 下一個

在慈禧光緒去世的前兩個月,1908年的827日(陰曆八月初一),做了兩年行憲的預備工作後,大清帝國推出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憲法草案,名稱是《欽定憲法大綱》。並向海內外宣告:以十年為期,成立國會,製定憲法,改變國體,實現君主立憲。別說,我們講了幾十年,慈禧是清統治集團中,不肯接受改革的死硬派首領;但清末的重大政治、經濟和文化改革,大多發生在慈禧掌權的時期。所以,把人臉譜化,或貼政治標簽,對客觀審視曆史,多是無益。

這個憲法大綱,是參照日本國的憲法製定的,基本上是個照葫蘆畫瓢的山寨。可不同的是,增添了比日本天皇擁有更大權限的條款。如日本憲法第五條,“天皇以帝國議會之協讚,行使立法權”。第九條:“天皇為執行法律,或為保持公共之安寧秩序及增進臣民之幸福,親發或使發必要之命令。但不得以命令變更法律”等,限製了天皇的立法權力。到了咱們這,相應的條款就變為:皇帝“欽定頒行法律及發交議案之權。凡法律雖經議院議決,而未奉詔命批準頒佈者,不能見諸施行”,立法權歸誰,這個根本問題上,彎彎繞,含糊不清。

再有,欽定大綱第十條:皇帝“總攬司法權”;在日本憲法上,找不到相應的條文。三權分立,是構成民主社會的一個主要原則。作為突出君權至高無上、總攬行政大權的“實位”皇帝,既然有了執法大權,又有權參與立法的過程,無論如何不能再把司法權也囊括在自己的權力範圍下。不然真就成了無法無天的獨裁者。這一大部憲法,不再是為了限製皇帝的權利,而是把皇帝的專製,用明文規定下來。這還能稱之為是立憲嗎!

除了不放司法權,連對皇帝的監督都不許有。十三條:“皇室經費,應由君上(皇帝)製定常額,自國庫提支,議院不得置議”;十四條:“皇室大典,應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議定,議院不得幹預”。這和不立憲的當下,有什麽區別呢?還要議會做何公幹。議院不能幹涉皇帝權限的還包括:“調遣軍隊及一切軍事”;“設官製祿及黜陟百司之權,用人之權,操之君上”;“宣戰、媾和、訂立條約及派遣使臣與認受使臣之權”;整個一個“憲法”保護下為所欲為的專權皇帝。

盡管憲法大綱在維護君權上,背離了立憲的初衷;但在保障公民(大綱寫為臣民)的基本權利上,還是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包括了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著作、出版和集會結社的自由,財產和居住不遭侵犯,不違法不遭逮捕、監禁和處罰,等等。也規定出了公民的義務:守法,納稅,服兵役等。這些對人民基本權利的確認,總算和進步人類有了接口的地方。

這個憲法大綱,遭到了來自朝野的批判和反對,也讓大家認清皇族願意接受立憲的真實目的:為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找到一個不被推翻的保障。立憲派和皇族在立憲的關鍵問題上,矛盾變得難以調和。大家都清楚,如果立憲失敗,清政府麵臨的唯一出路是革命。這時,立憲派人士開始和革命黨有了接觸,客觀上助長了革命黨的聲勢。隻是因為社會矛盾還沒尖銳到爆發全國或大範圍地區暴亂的程度,革命之火因此還缺少燃料。幾次的革命火花,都被迅速撲滅了。

慈禧光緒死後,1909年立憲運動最大的成績就是在全國各省成立了谘議局,為憲政後各省成立省議會奠定了基礎。同時,在中央,也籌備成立立憲的民意機構資政院,為日後成立國會做準備。盡管當時各省谘議局還不是立法的權力機構,但它不僅可以代表民意,監督皇家派到各省的統治者;而且日後資政院各省成員,要得到該省谘議局的推舉。所以,各省對谘議局的建立,非常熱心。又由於谘議局的議員要由選舉產生,所以全國二十二個省,有二十一個(新疆除外)舉辦了谘議局議員的選舉。這是別開生麵的民意代表選舉,實為中國曆史上的首次。成果是推動了全國範圍內的立憲運動,也給清廷和派往各省的督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下一年(1910年),全國各省谘議局成員四次在京請願成立國會,和武昌起義後推動各省督軍起義反清,都顯示了立憲運動發展到地方後,對中央的反作用力有多麽的強大。從朝廷推出的憲法大綱上,可以看出他們多麽不願順應民意;這種立場固然頑固,卻不能阻止曆史發展的潮流。可惜的是,他們還沒認識到這一點,繼續為延緩立憲和保護皇家私利做不懈努力,下篇再談。

回到憲法大綱。這個遭舉國反對的憲法大綱,並沒有最終成為中國的第一部憲法。三年後武昌起義槍響,皇家為挽回最後的頹勢,又發出了一個稱為“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的“修正案”,並立即宣誓實行。十九條對原來大綱中的皇家特權,做了大幅度修改。如:“第三條, 皇帝之權,以憲法所規定者為限”;“第五條, 憲法由資政院起草議決,由皇帝頒佈之”;“第八條,。。。。皇族不得為總理大臣及其它國務大臣並各省行政長官;“第十五條, 皇室經費之製定及增減,由國會議決”;“第十六條, 皇室大典不得與憲法相抵觸”。皇家徹底放棄了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並接受憲法和立法機構指導監督;從權力無邊的“實位君主”,轉向了隻保有皇室空名的“虛位君主”。這麽重大的讓步,離武昌起義,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此時,清皇室的尊嚴無存,信用消失。全國上下,從立憲派到革命黨,從省督軍到老百姓,誰還在乎保存這個把自己送進曆史的皇權呢?立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讓中國緩慢有序地改革,從專製走向多元;革命,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保持對改良的壓力,完成對共和的催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lager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共產黨就是當今皇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