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陽光高地,人神共祭----2013法國遊之六

(2013-11-09 19:18:40) 下一個

還是在吃玉米麵的年代,就從學習偉大導師著作《法蘭西內戰》中,聽到了巴黎蒙馬特高地這個名字(Montmartre)。當然,那時隻講公社社員多麽神勇,在高地上奪炮,開始了革命;也講公社社員多麽無畏,堅守高地直到公社被鎮壓,全部壯烈犧牲。那時年輕,對英雄們崇拜無限,心裏有中說不出的獻身衝動。真想哪天也能像公社社員那樣,真刀真槍,和統治者玩命。。。啊,我這是說到哪了。

所以,蒙馬特高地在我心中已經有四十多年了。以後,又學到新的知識:蒙馬特高地上不光有公社社員獻身,也有被槍斃的政府軍高級指揮官,甚至還有巴黎的主教神父大人。難能可貴的是,公社革命後,有人提議在高地上建立一個教堂,祭奠在這場革命中犧牲的人們:把巴黎城北這個軍事上能控製全城的戰略高地,變成精神上能感化全城人民的神祗高地。這個建議很快就被巴黎市議會采納了。於是從19世紀70年代起,經過四十多年建造,於一次世界大戰後完工,曆時四十多年:在高地的最高處,聳立起了名為聖心(Sacré-Cœur)的大教堂,全名: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聖心,就是上帝之子耶穌的心。為了拯救人類,上帝貢獻了自己的兒子,耶穌慘遭殺害。用在這個特定的環境,用聖心祭奠那些在這場革命中犧牲的人們,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在凡人的眼裏,代表自己利益犧牲的是烈士,敵對自己的是死有餘辜。但上升到宗教的層麵,死去的人們,不再是敵友;而是一顆顆的心,跟隨聖子獻身的心。這個教堂神壇上方的大型馬賽克壁畫上,耶穌的心髒處,是耀眼的金光光環。

其實,蒙馬特高地早在巴黎公社和聖心教堂建立之前,已經是巴黎著名的地段了。公元三世紀羅馬統治時,基督教還沒成為國教。當時地下教會的主教丹尼斯(Denis),在蒙馬特被羅馬統治者砍下頭顱。神奇的是,他並沒有立即死亡,而是手捧著自己的頭走了十公裏,去完成未竟的事(對很多相信神奇傳說的朋友,我勸你們也信這個傳奇)。他最終倒下的地方,是現在的聖丹尼斯大教堂的所在地。很多年後,在蒙馬特高地上,人們建造了教堂紀念丹尼斯,就在現在是聖彼得(Saint Pierre)教堂的前身。這個教堂在聖心教堂後麵,不很顯著。一進門,能看到丹尼斯抱著自己頭顱的立像,這個造型在巴黎其它教堂也能看到,巴黎聖母院就有,不過多了幾個天使陪伴著他。丹尼斯在法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和1聖女貞德一樣,被封了聖的。而促成丹尼斯成名的地方,就是蒙馬特高地。

現在的蒙馬特高地,成為了旅遊和休閑的聖地,遊人如織。不光有遊人,更有藝術家現場獻藝:可聽各類音樂演奏,可看畫家素描人物風景。藍天下,抬眼近處是雪白的教堂,放眼遠方是朦朧的巴黎。再也聽不到革命的隆隆炮響,卻可感受到聖心的綿綿溫情。

通往蒙馬特高地的石階道。我們把車停在小街上,開始尋找上山的路。兒子眼尖,一下子就看見路邊的標誌牌。沒繞道,直直地就上去了。

街頭的藝術家們,占據了整整一條街。不能輕視他們,不知哪天就是為出名的大畫家。有一幅他給你畫的肖像,值老錢了,不是?

禮品店生意興隆。看到店名的法文字母,St.Pierre (聖彼得)Montmartre(蒙馬特),就算是不認路,也知道沒走錯。

這個是聖彼得小教堂,就是在聖心教堂後麵的那個。雖不如聖心宏大,卻是當地的老古董----早過聖心教堂八百年。

拿著自己頭的丹尼斯。法國人叫丹尼斯的很多,根在這。

聖彼得教堂的大堂,很樸實的感覺。

聖心大教堂的英姿。離得太近,隻能照仰視。整個教堂的外表是用當地出產的石灰石裝飾的。這種石頭的一個特點是,能自行分泌石漿清洗自己。所以,不論多久,都能保持潔白的顏色。我在前幾篇登過塞納河穀的照片,那裏河岸山上的懸崖,總是雪白的,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種建築風格被成為新巴洛克式,感覺很現代。不過,它也的確不老舊,正式開放還不到一百年的時光。

再從正麵仰視一下。上麵左右的兩個青銅騎馬人,一個是聖女貞德,一個是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兩個人都被天主教封為了聖人(路易九世是唯一一個被封聖的法國國王)。

聖壇上方的大型馬賽克壁畫。看耶穌的心口處,是象征神聖的金色光圈。這張照虛了。

大廳,非常有氣派的造型。

從教堂往下走,是幾個不同層次的廣場。人們在廣場上休息照相,音樂家在廣場演奏。整個蒙馬特高地,陽光、祥和、安寧;曆史在這裏終於翻過了暴虐、殘殺、複仇這一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