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給孩子們當導遊----重訪悉尼 (二)

(2010-08-24 20:26:05) 下一個

給兒子們導了兩天導遊後,太座和大兒子的女友飛來和我們匯合,史家旅行團開始了新行程。說實在的,盡管我們父子三人在前兩日玩得很開心,但由於太座沒來,大家都感到有些缺失;少了太座在場時的那種輕鬆,和諧和戲謔。她們一來,大家情緒頓時高昂。老大見到幾個月未見的女友,眉開眼笑;小兒子則開始了對媽媽言行的新一輪調侃。我還是一貫的做法,除了催還是催:“累不累?。。。不累?好,出門!” “去哪?”“當然是歌劇院了。”

悉尼聞名於世的是什麽?很多。但首當其衝的,一定是歌劇院---那個神奇的貝殼狀建築。在我所見過的現代建築中,沒有任何一個能產生出象悉尼歌劇院對我的震撼,對我的誘惑。記得還是在國門未開的年代,從一張畫報上,看到了歌劇院的照片,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它那神奇的外形,美麗的色彩,在藍天碧海中展現著夢幻般魅力,令我不能相信建築師竟有這樣奇特的思維和藝術造詣。從那時,我就希望有機會去悉尼,置身實地地觀賞它。兩年前,終於實現了自己多年的願望;在離開悉尼時,我曾對太座說,就是為了這個歌劇院,我會再來的。兩天前,帶兒子們再來了。今天,要去參加Tour,聽介紹,到歌劇院裏麵做更深入的觀賞。

從Tour裏,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也開了眼界。這個建築群的設計者,是丹麥建築師約翰伍宗(John Ulzon)。1955年,他以自己別具一格的設計,在幾百名世界級建築家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為建設新的歌劇院定了方案。評選專家隻知道他的設計比起眾多方的,圓的,多邊型的傳統設計要新穎得多,要風采得多;但根本不知道,他的方案基本上就是“天書”;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建造起這樣一個龐大複雜的夢幻劇場,不能說根本辦不到;但絕對是非常超前的。

無論是設計者本人,還是後麵支持他的政治家,或為這個“世紀設計”買單的澳洲人民,都為實現夢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工期從開始公布的三年,拖到八年,又拖到十二年;最後,跨了兩個年代後,以十七年的漫長工期,在1973年竣工。建築費用上,更是一漲再漲:工程造價從原來預算的700多萬美元,一再追加,直至最終的1.2億美元,超預算百分之一千六百。政治家為工程曠日持久,耗資昂貴而下台;最慘的卻是約翰伍宗本人,在支持他的總理下台後,被撤消了在工程中的一切職務,並被迫離開澳大利亞----到死,也未曾再見到過包含著自己全部心血,新出生的悉尼大歌劇院。

為什麽會拖這麽久?簡單講,就是當時的科學技術能力,還不足以滿足設計家的想象。舉兩個例子。一是貝殼型的外形:看起來好看,但做起來難上加難;當時沒有大型計算機,根本無法計算出每一處的應力和所對應的截麵形狀,隻好以實踐出真知的態度,邊幹邊算。但多少次的實驗都是以失敗告終。後來用了球麵設計,即每個殼片,都相當是從一個大球上切下的一部,才使工程得以繼續。二是建築的裏外結合。因為如何使貝殼狀的外形,和裏麵歌劇院,音樂廳的要求和拍,建築家們費盡心機,一籌莫展。最後,采取了裏外完全分離的設計:即裏麵是一個完全獨立於外殼的封閉建築;在它之外,罩上了貝殼形狀的外衣!

在二十世紀的建築實踐中,歌劇院是別具一格的奇跡。2003年,約翰伍宗因歌劇院的設計和建造,獲得了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世界建築設計師的最高榮譽。獎狀上寫到: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Sydney Opera House is his masterpiece. It is one of the great iconic buildings of the 20th century, an image of great beauty that has become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 a symbol for not only a city, but a whole country and continent.

不用翻譯了。想說的是,試想歌劇院如果不是如此的美麗,悉尼會有今天的遊客如潮嗎?有多少遊客不是慕名而來的呢?現在是悉尼的冬末春初,還遠不到旅遊的高峰季節,但每天從悉尼回溫哥華,舊金山和洛杉機的大型客機,如波音747,777,班班客滿,一票難求。我們Tour的美女導遊說了這樣的話:歌劇院導致了悉尼今天的繁榮。

看照片吧。



坐船在海上可看到歌劇院的全景。


下麵四張,是在不同地方拍歌劇的不同局部。













這是與主建築分離的一個小貝殼,裏麵是飯店和咖啡店




歌劇院是總名稱。裏麵有歌舞院,還有音樂廳,演藝廳,小歌舞廳等。這是音樂廳,不許拍照舞台和內部。出來時,問導遊小姐,就拍個背景,回去給朋友們看,行嗎?她看我態度誠懇,就答應了。這裏舞台上的管風琴,據說是世界最大的,用了七年才安裝調試完畢。




這是歌劇院的前廳,就在貝殼的正下方,隻許照這個方向。從大玻璃窗往外望去,美麗的海灣和大橋,盡收眼底。




歌劇院坐落在環型碼頭(Circular quay)的東岸半島上。在東岸這一側,有很多餐館和酒吧,都是露天的。明媚的陽光下,欣賞著藍天,大海,港灣,城市,真讓人陶醉了。也不敢相信,現在還是冬天。




這隻小海鷗不怕人,是隻帥鳥。




再看一遍歌劇院。如果以後有機會,我還會再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江上一郎 回複 悄悄話 喜見老友回書架---問候您全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