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去倫敦,看兒子 (三)

(2010-04-20 20:48:47) 下一個

過去幾天,一直在關注冰島火山爆發和歐洲機場關閉的新聞。直接的感覺是,我們很幸運。按我們原先的計劃,這次倫敦之行,應該在過去的這個周末,在大兒子完成了公司培訓之後。隻是因為老板要他培訓後立即回新加坡工作,不得已我們才把旅遊提前到複活節那個周末。沒想到這一改變竟幫了大忙:要不然,我們何時能等到去倫敦的飛機開飛呢?

在倫敦時,和大多數遊客一樣,我們去了“必不可缺”的很多景點,如西敏斯特和國會大鍾樓,王宮,大英博物館,泰晤士河岸和“倫敦眼”大轉輪,聖保羅大教堂,塔橋和塔橋博物館等。要一一把這些景點寫進遊記,真得有十篇八篇,還不見得能介紹全麵。好在網上信息充足,對一個景點的介紹,能找到幾十篇,甚至上百篇的文章,另人目不暇接。朋友們對倫敦有興趣,可查看那些文章。我的遊記短文,是以自己的故事和自己感受為主,希望以此能更能產生與網友相互交流的好效果。

這次旅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倫敦的市內交通,特別是地下交通,因為多數時候,我們乘坐地鐵,英文是Underground,也叫Tube。以前,一個朋友給我看過一張圖,上麵是十幾條不同顏色的線條,穿叉交錯如網如織。我能猜到這應該是城市的公交圖;但沒想到它是倫敦的地鐵示意。我當時的疑問是,用得了建這麽多條線路嗎?這次在倫敦親身體驗了一下,感受是,沒了這麽繁雜的網路,倫敦交通一定會癱瘓。我坐過的每一路車,到過的每一站,幾分鍾內(高峰期一兩分鍾),就會有同路的下一班列車到達,每列車掛有十幾節車廂。站台上,這班車的乘客還沒疏鬆完,下一班又進站了,每次都有幾百號人。想想這些人若每人一輛汽車,行駛在倫敦市區並不寬闊的街道上,結果肯定是所有的街道“水泄不通”了。

倫敦地鐵的另一個特點是票價低,而且有每天的消費上限:假如你預付一定數量的錢(10鎊,20鎊等),買名為“Oyster”的可多次使用票,當你一天乘地鐵的消費達到5.6鎊時,以下乘坐任何方向的地鐵車輛,都是免費了。這5.6鎊的車票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大花銷:市區內兩上兩下,就超過5鎊了。所以,我們每天奔波在倫敦城裏城外十來個小時,全家交通開銷,不到二十三鎊,和坐一次出租車差不多。坐不要錢的車,很刺激我們貪小便宜的心理。有時很晚了,也很累了,在去不去下一個看點而猶豫不決時,隻要一想到,坐車不要錢,不去白不去,全家人立馬精神十足。。。。

我們到倫敦機場後,按大兒子的“指示”,到地鐵站買“Oyster”。賣票的小姐詳細地講解了“Oyster”的效能和使用方法,並告訴我們,若票裏還有餘資,到任何一車站,可以退回剩餘的錢和3鎊的押金。我們順便了解到,從機場到市中心,票價才2.8英鎊。相對於這段距離,這應該是世界大城市中,去機場的最便宜的公交服務!

地鐵的每一路車,都有自己的鐵軌和車站。在含有不同線路的車站中,每路車都有自己獨立的站台,和我們這裏不同線路的車通用一個站台大不相同。我們經常換乘的一站叫“Bank”,是老金融區,火車站和商業區交匯之處,所以是個大站,好幾路地鐵的車都到。因為每路車都有自己的站台,所以,不僅占地寬闊,更是縱深無限。從地麵到最底下的一個站台,乘自動樓梯,要經過三段垂直高度超過20米的走廊(每段上有一個站台),下到50,60米的地下。每次經過,我的問題都是,假如這個自動樓梯壞了,是不是就要自己走上去?因為那幾個供殘疾人用的電梯,是承接不了這麽多人的上下的。要是發生了自然或人為災難呢?兒子們笑我操心太多。和兒子一樣,看來倫敦人並不操心這些:看看這些老舊的設施和狹窄的站台,當進出站的列車快速駛過時,和站台上的熙攘人群相距極近,卻無人害怕,談笑自若。我呢,一下車,趕緊走到最遠離列車的一側。嘴裏念叨著:“咱是屬黃花魚的,溜邊”。

對倫敦地鐵的總體印象是:經濟,方便,快捷,實用,這是好的一麵。差的方麵是:老舊,擁擠,很多應是曆史因素造成的。現在要大規模改建,顯然困難重重。一個例子是,有很多站台的地麵,比車廂的地麵低很大一截,不象現代新型車輛和站台,都在同一個平麵上,有利於老人,殘疾人和拉動行李的人上下車。我想這應是老站台與新車型設計的矛盾,真要改起來,工作量太大了。好在管理部門能認真對待,不斷進行常規檢修,大概每個周末都會關閉一些路段和車站,進行維修。他們對乘客很負責,提前幾天,將要修理關閉的地方,公告在每一站;並印發小冊子,放在車站裏,免費供人們拿取。周末在行進的列車中,到換車站前,廣播通知關閉路段,要人們改變換車方法。對不熟悉這個城市,看圖行路的人(如我們),確實是很有幫助的。對一個擁有一千三百萬居民,流動著近百萬遊客的城市,能把多數人生活所仰仗的交通命脈管理到暢通安全的境地,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倫敦地鐵圖。網上的資料說:它周日每日的載客量為340萬人。


下麵是乘地鐵去的著名景點:




白金漢宮,女王的宮殿。




王宮的大門。




王宮附近的聖傑姆斯公園(ST. James’s Park)。背景是大轉輪(London Eye)。




London Eye,現代科技下的新景點。一張普通票,18英鎊,挺宰人的。




紋絲不動的皇家衛兵,讓遊客開心。




“Big Ben”,大鍾樓,倫敦的標誌性建築,是西敏斯特宮的一部分。英國國會所在地,不對外國遊客開放。




西敏斯特宮的教堂,和著名的 Westminster Abbey 隔街相望。我們去的時候,Westminster Abbey已經關門了,以後沒時間再去。




這是倫敦另一個著名大教堂:聖保羅(St. Paul’s Cathedral)。我們專程去了這個教堂,並參加了Tour。它是很值得參觀的地方,盡管要買票進去,裏麵還不許照相。聖保羅不同於Westminster Abbey,不是王室的禦用教堂,但與英國的曆史,宗教,政治變革緊密相關。它初建於公元604年,以後的一千多年裏,幾經焚毀,又多次重建。現在的形狀,是在1697年最後重建的。聖保羅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英國人民爭取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的論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