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介石

(2007-09-03 06:36:25) 下一個

蔣介石

 


蔣介石(1887年—1975年),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中學讀書時即向家裏提出要求到日本學習軍事。赴日後,因非公費派遣,不能入軍校,隻能就讀於東京清華學校。這一期間,結識陳其美等。年底回國。次年,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炮兵。三十四年春被派往日本,入東京振武學校,由陳其美介紹,加入同盟會,參與反清革命活動。

宣統二年(1910年)冬畢業後,人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當士官候補生。
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受已任上海都督的陳其美的派遣,率先鋒隊百餘人赴杭州,參加光複浙江的戰鬥。隨後任滬軍團長,與陳其美及師長黃郛結拜為把兄弟。

1914年,孫中山在東京宣告成立中華革命黨,他被派往上海、哈爾濱,協助陳其美從事反袁世凱的革命活動。
1916年袁世凱死後,中華革命黨解散,他居上海,同流氓頭子黃金榮、杜月笙等有來往。
1917年,孫中山在廣東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後,
1918年至廣州,任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半年後任第二支隊司令,駐福建。因受排擠回上海,與戴季陶等合夥做交易所的生意。
1922年,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在永豐艦避難。蔣聞訊趕到廣州登艦護衛四十餘日,得到孫中山的信任。


1923年2月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參謀長。8月赴蘇聯考察,回國後滿口革命詞句,得到孫中山的器重。
1924年國共合作後,任黃埔軍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他在軍校,培植個人勢力,支持反共分子成立孫文主義學會,打擊共產黨人和左派學生。他組織領導黃埔軍校師生參加鎮壓廣州商團叛亂、東征討伐陳炯明等戰鬥,獲得聲譽。
1925年8月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10 月,率師進行第二次東征,殲滅陳炯明叛軍。
1926年1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2月兼任國民革命軍總監。
1926年3月製造“中山艦事件”,5月提出“整理黨務案”,打擊和排斥共產黨人。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在共產黨的推動和廣大工農群眾的支持下,國民革命軍打垮了軍閥孫傳芳和吳佩孚的部隊,光複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省,並繼續向浙江、江蘇、安徽、河南進軍。在北伐勝利的形勢下,他的個人獨裁野心也進一步膨脹。12月,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但蔣主張遷往南昌,企圖直接控製。隨後又唆使暴徒在江西、安徽製造一係列反共事件,肆意破壞孫中山製訂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在英美帝國主義和江浙財閥的支持下發動“四一二”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破壞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立。6月取得馮玉祥的支持,於7月實現寧漢合流。後因在同汪精衛、李宗仁等派係的矛盾中處孤立地位,被迫於8月下野。12月,拋棄妻妾,同宋美齡結婚,從而通過宋氏家族和宋美齡的姐夫孔樣熙家族,加強了同美國的聯係。


1928年1月,重任總司令。2月,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4月,與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組成四個集團軍北上,戰勝奉係軍閥張作霖,結束了北洋軍閥對中國北方的統治。10月,任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總司令。為實現個人獨裁,蔣介石企圖裁減馮玉祥等異己勢力的部隊,加劇了同他們的矛盾,接連發生蔣桂(李宗仁係統)戰爭、蔣馮戰爭、蔣馮閻(錫山)戰爭。他憑借英美帝國主義和江浙大資產階級的支持,采用收買拉攏、分化瓦解等手段和軍事上的優勢,逐個戰勝各派武力,又擊敗汪精衛、胡漢民等派係的對抗,鞏固了獨裁統治。
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蔣介石調集大量軍隊對江西、湘鄂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連續進行三次“圍剿”,都告失敗。
“九一八”事變後,他奉行不抵抗政策,阻撓軍隊和人民抗日,致使東北地區迅速淪陷。他頑固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一麵在日本侵略者麵前節節退讓,一麵又於1932年6月對工農紅軍實行第四次“圍剿”,失敗後又於1933年10月對中央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圍剿”。經一年激戰,紅軍被迫突圍長征。蔣介石又派兵進行圍追堵截,並繼續“圍剿”陝北等根據地。
 

蔣介石與毛澤東


1936年12月12日,奉他之命在西北“剿共”的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毅然將蔣介石扣押,實行兵諫,逼他抗日。在中共和各方調停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他被迫停止“剿共”,停止內戰,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
1937年“七七”事變後,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蔣介石積極部署和指揮中國軍隊先後在淞滬、忻口、南京、晉北、徐州、武漢、長沙、南昌等地同日軍作戰,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妄想。但由於他實行不發動人民群眾的片麵抗戰的路線和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因而不能抵禦裝備占很大優勢的日軍,華北、東南和華中大片國土失陷。
1938年10月武漢保衛戰結束後,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汪精衛等叛國投敵。蔣介石仍表示要繼續抗戰,但又對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的發展壯大感到不安,乃實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先後發動三次反共高潮,並不斷製造摩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英、美等同盟國推舉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派中國遠征軍到緬甸,與英美軍隊聯合對日作戰,打通了中印公路。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一麵依靠美國將其遠在西南和西北大後方的軍隊運往沿海地區,同時命令日偽軍在原地守備,以阻止在敵後堅持抗戰的人民軍隊收複國土;一麵同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重慶談判,並簽訂《雙十協定》。但隨即以“接收主權”為名,大量派兵到東北,搶占戰略要地。
1946年6月,他悍然撕毀《雙十協定》和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各項決議,發動全麵內戰,妄圖在三至六個月內消滅共產黨和人民武裝。調160萬正規軍,
1946年6月向解放區發動全麵進攻,在人民解放軍有力反擊下,頭8個月被殲72萬人。
1947年3月改為集中兵力向解放區東西兩翼的陝北、山東實施重點進攻,不久被粉碎。7月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蔣被迫於1948年1月和8月先後采取分區防禦和重點防禦的戰略方針。從9月起,在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中,他賴以發動內戰和維持統治的國民黨軍主力基本被消滅。
1949年1月,他被迫宣布“引退”,但仍在幕後操縱。4月,他拒絕接受國共雙方代表談判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解放軍乃渡過長江,向全國進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獨裁統治終結。12月,蔣介石退據台灣。
1950年3月在台灣“複職”重任“總統”,此後一再連任4屆,並連續當選國民黨總裁。他以“三民主義建設台灣”、“反共複國”相號召,維係他在台灣的統治;與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但是他反對“台灣獨立”、“國際托管”和“兩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的民族立場。
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故。

 

蔣介石晚年照



中國近代史上的梟雄蔣介石
 




20世紀20年代,蔣介石與陳潔如(資料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