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小傘的蒲公英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種子,撐著小傘走南闖北。如今降落在多倫多這快沃土,我願把我在這裏生活的甜酸苦辣講給大家聽。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故事。
個人資料
黑眼睛的蘇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城

(2014-01-18 12:00:55) 下一個
去過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城兩次了,都是在夏天,而且是開車去的。此次去這兩個地方主要是基於兩個想法,其一,想要在加拿大嚐嚐乘火車的感覺,其二,想要過一個不一樣的聖誕節。沒想到這個計劃讓我們免受了幾天冰雨災害,還真的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聖誕。

在多倫多中央車站乘上開往蒙特利爾的火車,發現沒什麽特別,車速很慢,與中國的高鐵相比肯定落後許多。車窗外是無邊無際的水晶樹林,看來冰雨的受災麵積很大。

火車抵達蒙特利爾時天已經黑了。出了車站,便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顯然下過很大的雪。路上行人稀少,路標又是法文,雖說我們入住的酒店離車站很近,但是我們茫茫然不辨南北東西,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中年黑人婦女,便趕緊抓住問路。此人甚是熱情,調轉方向把我們帶到酒店門口。讓我們感動了一把。想到她要在零下十幾二十度的寒風中多走一段路,讓我對黑人的好感又加了幾分。後來才知道我們完全不用出站,蒙特利爾像多倫多一樣,地下通道四通八達,走地下通道,到我們入住的酒店就幾步路而已,不但近,還不用受凍。

希爾頓酒店平時很貴,但聖誕節期間卻相當便宜。酒店設在一座高層建築的第十二層,讓人驚歎的是有一個露天的遊泳池,這遊泳池就建在樓頂,池邊有參天大樹,皚皚白雪環抱著一池熱水,熱氣冉冉升騰在冰天雪地裏,讓人覺得虛幻飄渺,仿佛天誕溫泉。由於沒有帶遊泳衣,無法領略在冰天雪地裏遊泳的滋味。我站在玻璃窗前看遊泳池中悠遊的人們,那一刻悔得腸子都青了。




聖誕夜我們在酒店的餐廳用餐,雖然都是西餐,但是這家酒店的菜肴非常精致,味道也很好,隻是量太少。環顧四周,用餐的人還真不少。都說法國人漂亮,此話真的不虛。就這個不大的餐廳,舉目望去,帥哥美女就一大把。法裔有著西方人清晰的輪廓,東方人柔和的線條,舉止優雅,穿著得體,看著很是舒服。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舉世聞名的諾特魯丹姆大教堂。雖說2005年去歐洲時遊覽過梵蒂岡、巴黎、米蘭、德國科隆的世界最有名的頂級大教堂,我們還是被諾特魯丹姆大教堂給鎮住了。








此教堂建於1829年,采用新古典主義風格,觀之大氣磅礴。走進教堂,與藍天一色的拱頂和背景,讓人覺得天堂就在眼前。教堂內裝飾的精美豪華令人歎為觀止。無論是用色還是手工,無處不精致、莊嚴而華貴,雖色彩繽紛卻高雅和諧。進得教堂,立馬讓人產生肅穆感,誰都不敢大聲說話,生怕驚擾了天堂裏的上帝。在那裏靜靜地坐一坐,靈魂似乎都得到了淨化。此教堂有全世界最大的管風琴,據說共有7000根風管,若是它們一起鳴奏,將是怎樣的氣勢!老公說他一定要去參加一次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在此教堂舉辦的莫紮特演奏會,可以想象7000根管風琴齊鳴的恢弘效果。

僅僅是這個教堂就讓人覺得不虛此行,若是在春夏秋三季,可看的景點就更多了。我們目的不在其它景點,看完大教堂就心滿意足地奔向魁北克城。我們在暮色中進入魁北克城。甫一進魁北克城,我們就被濃濃的聖誕氣氛包圍了。隻見每家每戶都用盡心機裝扮聖誕,每棟房子都豔麗無比,每棟房子都別致精彩,沒有雷同,五彩繽紛卻不雜亂,色彩豔麗卻不落俗套,真的打心眼裏佩服法裔的審美情趣了。

我們用餐的餐館,在這裏我們吃到了老祖母肉圓,與我們的四喜丸子相似。餐館的菜色一般,但愛極了它典雅的歐式風格,外觀像聖誕卡裏的景色,內裏是老祖母般的舒適溫馨。






看看這些窗口,夏日裏是鮮豔的鮮花,冬日裏是比鮮花還要豔麗的聖誕裝飾。無論是鮮花還是聖誕裝飾,都透著精致細膩,一絲不苟,處處都彰顯著一種品位。







看看這些街道,夏日裏是鮮花環繞的露天酒吧,人們坐在欄杆裏,手裏拿著各種形狀的杯子,杯中是各種顏色的飲料,悠閑地品著飲料,欣賞著滿街的帥男美女。這裏沒有匆匆的腳步,沒有緊鎖的眉頭,人們在細細地品咂生活的滋味,那是一種精致、優雅、閑適的風情,任光陰在杯中流淌,讓身心在200年前的巴黎小街中徜徉。心中羨慕著:這才叫生活。









這裏曾經是法國軍隊據守魁北克城的要塞。不遠處是寬闊的聖勞倫斯河,夏日裏河水清澈,碧藍色的河水伸向天際。站在這裏眺望遠方,讓我有站在鎮江的北固山眺望長江之感,若是辛棄疾站在這裏,定會吟出另一首千古名作。加拿大曆史不長,但是這裏也曾發生過改變曆史的戰爭。早在1535年,一個叫做Jacques Cartier的法國人代表法王法蘭西一世到北美探險。此後許多法國人沿著大西洋來到這裏,他們發現這裏有許多水獺,它們華貴的皮毛是法國貴夫人的最愛,於是大量商人來到這裏建立殖民地並成立新法蘭西公司。1663年法王路易十四取消新法蘭西公司的特許權,魁北克成為法國的行政省之一,這個行政省要大過法國本土。為了爭奪殖民地,從1756年開始,英法兩國就打得難解難分。1759年9月13日,由英國的Louis Joseph指揮的英軍在魁北克城要塞與由Marguis De Montcalm 指揮的法軍展開決戰,整場戰役一共打了30分鐘,卻結束了長達3個月的攻城戰以及改變了魁北克乃至加拿大的命運。這一仗英國人勝得僥幸,法國人敗得窩囊。此後不久魁北克就歸英國管轄。但是法國人一直不服,幾百年來魁獨勢力從未消停過。曆史上曾經有過兩次魁北克獨立的公民投票,最近一次在1995年。此公投於1995年10月30日舉行,49.42%選民認同魁北克應脫離加拿大,50.58%選民反對,反對方險勝。投票的數字如此接近,曆史的天平又一次微微傾向英裔。但是,失敗的一方沒有找茬鬧事,而是平靜地接受了公投的結果。贏方贏得磊落,輸方輸得大度,這就是公民的民主素質。要是放到民主政治不成熟的國家,還不知要鬧出多大動靜來。







到過的地方可謂多矣,然最愛的還是魁北克城。愛她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說她別致、精致、美麗、優雅。但是細細想來還有更重要的理由,就是這小城裏居民和遊客的素質,同樣是熙熙攘攘,這裏遊人雖多卻依然讓人覺得寧靜安詳,那是因為人們都不大聲喧嘩。同樣是商店林立,但是卻不讓人厭煩,那是因為商店不拉客。進得店裏,店主笑厴如花卻不主動推銷,給人們一種自由逛商店的悠閑。當然,無論是遊客還是居民,相貌端正、衣著得體、舉止優雅、態度祥和也是讓人感覺舒服的原因之一。



從西海岸的溫哥華到東海岸的愛德華王子島,我幾乎橫穿了6、7千公裏的加拿大東西兩岸,所到之處無處不美。我常想上帝何以如此厚愛這片土地,讓加拿大人擁有遼闊的國土,豐厚的資源,富饒的土地,豐沛的水源,難道是因為加拿大人侍奉上帝更殷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喜歡加拿。 準備回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