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小傘的蒲公英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種子,撐著小傘走南闖北。如今降落在多倫多這快沃土,我願把我在這裏生活的甜酸苦辣講給大家聽。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故事。
個人資料
黑眼睛的蘇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潭柘寺隨筆

(2008-12-05 15:05:35) 下一個

心儀潭柘寺久矣。說來慚愧,在北京住了近二十年,居然沒有去過潭柘寺。此次回京,終了此心願。金秋十月的一個下午,南與敏陪我出遊。那天天氣不太好,灰沉沉的天陰雲密布,霧氣加上汙染,空氣中彌漫著粘滯嗆鼻的氣體,眼前灰蒙蒙一片,我敏感的喉嚨很不舒服,象是堵著一根雞毛。我常戲稱自己的喉嚨是空氣汙染測試儀,隻要喉嚨不舒服,一定是空氣不清爽。

拜便利的現代交通工具所賜,讓我免受了路途顛簸之苦。雖說它距離京城也就七、八十裏地,遠了不說,當朱自清先生在1933年遊潭柘寺時,路途還甚是艱難。他先騎驢後步行。騎驢時遇上大風,險些把他與驢吹倒掉進山溝。先生記述這段路程的文字很有意思:“有一回幾乎讓風將驢吹倒;若走西邊,沒有準兒會驢我同歸哪。想起從前人畫風雪騎驢圖,極是雅事;大概那都不是上潭柘寺去的。驢背上照例該有些詩意,但是我,下有驢子,上有帽子眼鏡,都要照管;又有迎風下淚的毛病,常要掏手巾擦幹,當時真狠不得生出第三隻手來才好。”而今我坐在舒適的小轎車裏,車子輕快的在曲折的山路上蜿蜒,迷蒙的霧使沿途的景致都披上了一層妙曼的輕紗,南還用優美的口哨為這美妙的旅程配樂,一時間竟生出一種微醺感覺來,與朱先生相比就是與車同歸也是愉快的。

不到一個小時,我還沒有享受夠車裏車外的美妙,車子已經到達了潭柘寺。下得車來,抬眼四望,但見遠處屏障似的山巒下一片巍峨的殿宇,層層折折高上去,氣勢恢弘,果然不負小故宮的美稱。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民諺。

走進寺門,但覺神清氣爽,喉嚨中的雞毛不見了,呼吸也變得暢快。抬頭看天,天還是灰蒙蒙的,但空氣卻透著清新明澈。仿佛有一種氣場,使得寺內寺外宛如兩個世界。眼前的景色更是令人精神一振。

潭柘寺 -- 毗盧閣


隻見一座堂皇的廟宇掩映在綠樹叢中,廟宇前香煙嫋嫋,兩棵巨大的銀杏樹甚是搶眼。古樹枝繁葉茂,拔地而起直衝雲天。走近細看,見樹下立一石碑,記錄下這棵不尋常的古樹:

“在潭柘寺的古樹中,最著名的當屬這棵已有1400歲高齡的銀杏'帝王樹' ,此樹植於遼代,高達40餘米,直徑4米,須六七個人才能合抱”。

 這棵樹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在清代,每有一代新皇帝即位登基,從此樹的根部都會長出一枝新枝來,以後逐漸與老幹合為一體。乾隆皇帝來寺遊玩時,封此樹為帝王樹。20世紀60年代初期,已經成為普通百姓的愛新覺羅·溥儀也到潭柘寺遊覽過。當時,他手指著帝王樹東北側一根未與主幹相合的細幹,戲謔地說,“這根小樹就是我,因為我不成材,所以它才長成歪脖樹。”

有這樣參天的古樹,繁茂的綠葉產生出的氧氣使這裏的空氣自然清新,難怪我走進寺內會有神清氣爽的感覺。都說古物易見,古樹難尋,如今在大城市裏很難找到百年以上的古樹了。如果為了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把寶貴的古樹都砍光了,那城市的當權者恐怕連歪脖樹都不如。

在潭柘寺眾多的殿堂中,最壯觀的當屬毗盧閣和觀音殿。登上高大的毗盧閣,隻見眼前殿宇嵯峨,煙雲氤氳,整座寺院香煙繚繞,每座殿堂前的鐵焚爐、銅香爐內,成炷成把的高香燃盡一層又一層,煙霧升騰,彌漫全寺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正殿屋角上的鴟吻。

潭柘寺正殿屋角上的鴟吻:


這鴟吻來自有關潭柘寺的傳說,傳說華嚴和尚來到寶珠峰下,在一個名叫嘉福寺的小破廟裏住下。廟前有一個大龍潭,名叫青龍潭,這是一個海眼,從潭底能夠直通東海,在潭裏住著一條老龍,管理這一方土地上的行雲布雨。華嚴和尚天天在嘉福寺講經布道,聽眾人山人海,青龍潭裏的老龍也天天潛遊到潭邊,恭聽華嚴和尚講經。天長日久,老龍被佛理所感化,一天它跳上岸來,跪在華嚴和尚麵前,要拜他為師。華嚴和尚說自己要擴建嘉福寺,請老龍讓出龍潭,搬到別的地方去住,老龍點頭答應。這天夜裏,風雨大作,青龍潭裏巨浪滔天,雷光電閃之下,老龍騰上雲天,向北飛去。天亮之後,風雨平息,昨天還是黑水千丈的青龍潭變成了一塊平地,並從地上慢慢地拱出了一對巨大的琉璃鴟吻來,這是老龍的一對龍子,是老龍叫他們化作琉璃鴟吻,留下來保護潭柘寺的。

潭柘寺景點眾多。值得一看的還有石魚,大銅鍋,流杯亭,塔林,觀音洞等。潭柘寺依山傍水,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迥異。春賞古樹名花,夏聽飛泉夜雨,秋觀漫山紅葉,冬覽銀屏雪浪。這麽多的美景,哪裏是我這一兩個小時的匆匆遊覽可以領略到的。敏的攝影技術高超,我跟著她把相機按得哢嚓哢嚓響個不停,想要盡可能多的把美景留下。南已在催促離去。正當我依依不舍地走出寺廟的時候,寺院的鍾聲響起,這鍾聲在寺院內轟鳴,在寺院外山穀間回蕩,鍾聲深遠悠長,愈發顯出寺廟的寧靜,山穀的幽深。這鍾聲象一首告別曲,為我們送行。伴著悠悠的鍾聲,南吹起了口哨,曲子竟然是《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美麗的傳說不正是潭柘寺的傳說嗎?我就在這優美的樂曲和悠揚的鍾聲中依依惜別了潭柘寺。在邁出寺院大門的時候,我腳步遲疑,在門內門外徘徊不已。門外停著大大小小的汽車,他們是幾十裏外繁華紛擾的現代都市的代表。門內,是千年古刹,悠揚的鍾聲,悅耳的梵音,嫋嫋的香火,繁茂的樹木,巍峨的建築營造出一種清靜和諧的世外景象。無論外麵的世界多麽繁華,紛亂,寺院內的寧靜祥和亙古不變。在這片世外淨土中,厭倦了塵世紛擾的人可以找到心靈的歸宿;身心疲憊的都市人可以得到短暫的清靜。可惜的是,國內的許多寺院早已不是心靈的棲息地。彌漫在塵世間的銅臭味已然在寺院裏幽靈般的縈繞。人間的淨土是愈來愈少了,相比之下,潭柘寺感覺上還是幹淨的,至少沒有看見強賣香火的。在回程的車中,這古刹鍾聲還在我心中低回不已。我在心裏說,潭柘寺,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老禿筆 回複 悄悄話 每年回京必去檀柘寺。寫的真好。比那老清華還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