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馬英九下一步競選攻略

(2007-07-10 15:22:01) 下一個

  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可以說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已初步獲得黨內提名,參選下一屆台灣總統,馬英九用他一貫的言行和作風,已經獲得了大多數泛藍支持者的認可。接下來,馬英九除要獲得黨內的正式提名外,所要做的就是爭取更多的中間和淺綠選民的支持,同時拿出一定的智慧,掃除自己邁向總統寶座的一切障礙。

  作為一名近十年來一直關注台海局勢的大陸普通一員,鄙人認為,在競選新階段,馬英九應拿出更高超的政治技巧,靈活處理紛繁複雜的選舉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堅持的原則應是:“現在說過的不一定非要將來去做,將來要做的不一定現在非要去說,隻要有利於贏得選票就可以現在去說和做”。筆者認為,馬英九應從以下多方麵去努力:

  1、繼續深挖陳水扁的貪腐弊案。陳水扁是腐敗分子,陳水扁政權是貪腐政權,這幾乎已成為台灣人民的共識,甚至全球共識。之所以陳水扁家庭及身邊工作人員被查出與腐敗有牽連,本人認為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陳水扁及家庭貪腐行為已到了無以複加,毫無顧忌的地步,從而“多行不義必自斃”。二是陳水扁身邊有人或與陳水扁靠得較近的人,對陳水扁及其家庭的行為,實在看不下去,懾於陳水扁的淫威,又不好直接說出,隻好委曲求全,通過國民黨的邱毅委員對外公布。當然,現在揭露出的陳水扁的弊案也許是冰山一角。邱毅委員雖然被關了,但相信邱毅肯定作了很妥善的安排,所以作為國民黨和馬英九應利用邱毅留下的有價值的線索,繼續深挖陳水扁貪腐集團的弊案,從而為自己獲得更多的與陳水扁及民進黨集團鬥爭的籌碼。

  2、做好與王金平關係轉變的一切應對準備。2007年5月9晚,王金平與馬英九舉行了會晤,外界雖然不知會晤的具體內容,但從會談後的記者招待會,二人的講話,可以看出,馬英九是特別希望王金平表態,是否願意擔任其競選搭檔,但王金平幾乎拒絕了馬英九的請求。筆者認為,馬英九與王金平的這次見麵,有其背景,一方麵,民進黨在初選後迅速打掃戰場,展示團結姿態給他們增添了整合的壓力,實際上從王金平來說根本不願與馬見麵,但總得給外界特別是泛藍支持者留下自己不是泛藍整合的障礙的印象,同時5月8日馬英九庭審出現的對馬英九有利的轉機,也使想競選大位的王金平受到不小的打擊,而這也是馬英九急於要王金平表態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麵,馬英九希望早點得到王金平肯定或否定的答複,從而為下一步競選班子布局早日準備。不管王金平答應擔任競選搭檔與否,(現在看來不答應的可能性極大)馬英九必須要做好可能出現變化的一切準備,特別是做好王金平投入泛綠懷抱或者像當初李登輝一樣明挺“藍”暗中支持“綠”的準備。馬英九現在與王金平關係定位的最高目標應爭取王金平成為競選夥伴,最低目標是防止王金平與馬英九分道揚鑣,馬英九現在在爭取王金平的同時,應加強與張博雅和胡誌強等人的聯係,特別是爭取與張博雅的合作。

  3、與大陸保持一定距離,進一步向中間選民靠近。從最近的台灣選舉結果來看,凡是與大陸走得過近的泛藍候選人,盡管有些候選人提出的主張頗得工商業人士的支持,但老百姓對此好像並不太熱衷。所以,作為國民黨候選人的馬英九先生,不論接受這一觀點與否,必須承認這一現實,不能把泛藍候選人敗選的原因僅僅歸結為選舉中出現的意外,特別是民進黨候選人不按規則出牌。而且馬英九有大陸背景,不是出生在台灣,在存在大陸心結的當今台灣社會,尤其要保持與大陸中國共產黨政權的距離,所以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必須重新做出具有延續性的研討,從而提出既會給兩岸人民帶來放心又使大陸頗感沉重的政策,這就是在經濟上要保持聯係,但也強調有效管製,在政治上要保持距離,要把自己塑造為兩岸的“民主之父”,在言語上批評大陸的民主政策,進一步呼籲大陸領導改善民主,並提出在台灣人民的認同與支持之下,希望台灣將來有一天能在政治上統一中國。最好通過此舉能引發大陸產生一點反彈,從而進一步爭取選民支持。

  4、向陳水扁暗中表示一點善意。自從連戰半退出江湖後,台灣政壇的鬥爭說到底還是陳水扁與馬英九的鬥爭,而馬英九又是陳水扁的票房毒藥,加上馬英九在工作作風上又幾乎無懈可擊,特別是他在任法務部長時的硬朗作風,不免讓陳水扁擔憂自己下台後,如果政權被馬英九取得,那它將官司纏身,作為曾經是法律人的陳水扁,想到這些肯定會冷汗淋漓,因為隨著新領導人的上台,他的貪腐劣行可能會更多的暴露出來,而他自己本身就由於享有總統豁免權而免於起訴,下台後如果新領導人不給予一定特殊安排,陳水扁受牢獄之災應該確信無疑,所以陳水扁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撓馬英九當選。當然,謝長廷應該也是陳水扁擔心的,但官司已經向謝長廷逼近,而且他也極想在官司不太明朗的情況下獲得陳水扁的暗中支持,使自己順利當選,也使自己免除被官司纏繞的命運,所以盡管陳謝二人有心結,但相互利用,相互在政治上協助應是極有可能的。筆者認為,此時的馬英九,應拿出政治家應有技巧,向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學習,盡管他曾經直接或間接受到庫奇馬的政權的肉體傷害,使其倍受折磨,但尤先科還是履行了曾經給與庫奇馬的暗中承諾,使庫奇馬免遭牢獄之災,原因很簡單,因為尤先科的目標是實現其政治理念,在置庫奇馬於牢獄之中和實現其政治理念之間,孰輕孰重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作為泛藍支持的馬英九,參與競選的目標應不是針對陳水扁,而是為了實現其追求兩岸最終統一的政治理念,實現先父和先輩的遺願,所以從這一角度看,馬英九所追求的應是大理想,而不是“割喉”陳水扁等人。所以,在自己官司逐步明朗或向有利於自己轉變的時候,馬英九應通過一定的可靠渠道,轉告陳水扁,如果他上台,就會學習尤先科和普京一樣對待前一任領導人,當然,要注意這是私下,公開還必須繼續揭露陳水扁弊案,包括謝長廷的弊案。並以此操弄選舉議題。另外還應防止被陳水扁反咬一口,所以要做得相當隱蔽。

  5、提出台灣政改方案。台灣的民主改革,應該說對大陸並沒有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大陸老百姓並沒有好感,可能還起到了負麵作用,成為大陸黨和政府,穩進推行民主的考量因素。議員在立法院大打出手、政黨利益高於法律公義、為取得勝選不擇手段、政治人物與貪腐弊案和黑金脫補了幹係,這好像就是台灣的政治生態,甚至讓西方媒體都大跌眼鏡。如果這樣的政治病態繼續延續下去,勢必對將來的台灣發展不利,而精於使用不當手段獲取不當政治利益的謝長廷如果取得2008年大選勝利,那台灣的這種政治生態還會持續下去,這對台灣的發展極為不利。所以,作為泛藍推出的候選人——馬英九,形象清新,為人耿直,表裏如一,為維護自己的形象,也為台灣的形象,也藉以為大陸民主化樹立良好樣榜,馬英九應提出一係列的政改方案,促進政府權力陽光運行,打擊貪腐,促使選舉公開、公正進行,建議立法院議員像英國議員一樣,在院會活動中,應製定嚴格的言語和行為準則。

  6、提前做好因特別費被判刑的應對工作。馬英九如果在特別費案庭審中被判無罪,那政治明星的光環將重新戴到馬英九頭上,即使王金平不支持或暗中反對馬英九,馬英九勝選可能性極大。盡管現在特別費庭審向有利於馬英九的方向在轉變,但鄙人認為,馬英九仍要做最壞的打算,如果遭判刑,馬英九不能坐以待斃,而應有所作為,因為,兩岸中國人乃至世界絕大多數華人都把台灣的未來、兩岸的未來寄托在他身上,所以,馬英九必須有所作為,特別是要依靠人民的力量,筆者建議國民黨和馬英九現在就應該成立對策小組,成員應包括在馬英九被起訴後,為馬英九寫講話稿的楊度、馬英九競選工作室總負責人詹春柏、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等人,要充分利用中國人容易同情弱者的心態,同時要對陳水扁、謝長廷的弊案的性質作明顯的區割,讓台灣人民認識到,在兩者當中,馬英九更合適擔任台灣人民的領導人。

  7、提出未來兩岸關係決定論。兩岸關係不可冒進,也不可走得過遠。過分冒進,走得過近會喪失中間選民的支持,走得過遠會失去泛藍的支持,還會給兩岸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另外,走得過近或過遠,美國等西方國家也不歡迎,所以必須在近和遠之間做出選擇。當然,現在說的,將來可以不做。對於馬英九來說,如果前一階段,提出的與大陸立即開放“大三通”等政策,是為了順利獲得國民黨黨內提名的話,那麽現在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出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具有延續性的兩岸關係定位論。筆者認為,兩岸關係可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保持現狀;第二階段是在兩岸“對等、均富、民主”的前提下,實行邦聯製;第三階段是進行台灣全民公決,決定兩岸的未來是邦聯製還是聯邦製還是走向獨立。當然,馬英九先生如果執政後,推動兩岸交流,由於兩岸的地緣關係和文化傳統,台灣要獨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馬英九推出兩岸關係三階段論,不會對兩岸現狀改變起到影響作用,但可以給中間和淺綠選民給與一定的口頭慰籍。

  8、拿出具體的行動,推動國民黨黨產改革和保證上台後實行朝野和解。王金平曾經公開表示 “國民黨有‘恩庇侍從體製’,就是以少數政治族群的政治菁英控製中央政權,持續統治多數族群平民,如不正視,將直接影響立委、08選舉。”、“國民黨黨產問題、馬英九特別費案都讓選舉充滿不確定變數,國民黨應建立危機處理機製因應。”不論王院長說此話的目的是什麽,但,族群問題、黨產問題確實是國民黨能否取得2008年勝選的重要因素,鄙人認為,對於黨產問題應采取以下辦法來解決。一、製定專題片,宣傳國民黨政權到台灣後所作出的艱辛努力,給台灣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和民主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以緩衝和彌補民進黨操弄黨產議題給國民黨帶來的不利影響;二、進一步推動黨產改革,對此,一定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果敢與氣魄。族群問題,由於民進黨和李登輝的操弄,確實造成台灣社會的撕裂,但,隨著馬英九兩岸關係理論的最終確立,部分中間選民和少數淺綠選民應該說對馬英九的觀點還應是認可的,鄙人認為,馬英九應通過其工作室,公開宣布,為推動朝野和解,馬英九願意在得到安全保證的前提下,在競選期間和勝選之後,與社會知名人士包括民進黨大佬、李登輝、黃昆輝、李遠哲等人見麵,當麵向他們請教,如何推動朝野和解,促進台灣社會向上提升,而不是向下沉淪。如果他們願意,在勝選後,願意聘請他們擔任國策顧問,來共同推動台灣進步,使台灣放晴。

  當然,要打敗具有隱忍力、奸巧、號稱“智多星”的謝長廷,有時還需非常手段,即要“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深挖謝長廷與高捷弊案等政治弊案的聯係,有時不惜在投票前夕,放出讓老百姓深信不疑的消息甚至證據。另外,作為哈佛大學的高材生,馬英九還應將其理念進一步理論化,體現一點深度,這一點,謝長廷可以說做得不錯,馬英九應該向他學習。

  總之,筆者認為,隻要有利於勝選的,隻要有利於打敗謝長廷的方法和伎倆都可以采用。鄙人還將在今後提出自己的初淺想法。

  (中國江蘇如東 徐嘉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