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誘導子女練鋼琴

(2008-04-06 23:41:19) 下一個
當亮錚錚的鋼琴出現在家中時,孩子比家長還興奮,任由小手亂按瞎紮,這個大玩具的聲音從來不會讓人生厭。

培養音樂神童刻不容緩,找老師吧!該掏的錢得掏,流行術語叫智力投資。

不出仨月,很多注定不是天才的小東西們膩味了。再逼他倆月,鋼琴會成為小東西最厭惡的物品。發明鋼琴的人聰明啊!這麽大,那麽重,要是鋼琴和手機一般大小,當家長的每天準得和鋼琴玩捉迷藏的遊戲。實在找不著,就去垃圾收集站扒拉扒拉,一大把鋼琴全是琴童們偷偷塞進垃圾袋的。

感謝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傳統,華人子孫自幼秉承師道尊嚴天性,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如此。為了給鋼琴老師交作業,可憐的孩子每天度秒如年,心中的哀怨全流淌在指尖間那不和諧的琴聲中。當然,假以時日,水滴石穿,孩子的琴藝還是會不斷長進的。

如果孩子能夠心情輕鬆地練琴,效率將會大為提高。這個道理誰不懂呢?又有哪個家長不在這方麵花盡心思呢?可是效果又如何呢?

如果身為琴童父母的你們方法得當,祝賀你們和你們的孩子!如果尚未找到適當的方法,不妨嚐試一下本人經過實踐檢驗自認為有效的做法。

在陪孩子練琴的時間裏,本人讓自己的家長身份下崗,除了幫助糾正看錯的音符節奏外,真心地欣賞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這是一種享受的心態,也是一種心態的享受。在這種心態下,誇獎和鼓勵孩子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孩子坐在琴旁的分分秒秒裏,不必在意孩子彈了多長時間的琴,而是營造一種氣氛,一種寬鬆與輕鬆並存的氣氛。適時地打斷插話,免得孩子枯燥乏味。

國內學琴大多是從小湯拜爾起步的,有一個小曲子名為《走出森林》,孩子初練的時候難免斷斷續續,我問孩子,森林裏有路嗎?回答,有(鹿),還有大灰狼。我說,大灰狼在睡覺呢,我們放心大膽地走吧。不過森林裏可沒有讓人走的路,地上很多石頭,小心不要絆倒喲。孩子接下去彈的時候,一旦在不該停頓的地方打結了,馬上自言自語:唉,碰了塊石頭,看我把它們全踢開......

氣氛頓時輕鬆愉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