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浴血長平(五)戰爭不相信眼淚

(2007-07-10 12:02:42) 下一個

浴血長平(五)戰爭不相信眼淚

看過一個關於 62 年中印之戰的 VCD 。印度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抗爭,於 1947年從英國獨立出來。悠久文明和遼闊疆土自然讓新生的印度國民盟生了大國之夢。在這種思想的刺激下,他們和他們的鄰居,同樣有悠久文明和遼闊疆土的中國為邊界問題在 1962 年打了一戰。

估計世界上所有的人民都是愛國的。當時在新德裏的中國大使館人員回憶了那段時光。在戰爭期間,印度人天天都有人到中國大使館門前遊行抗議呼口號。還有很多人跪倒在廟中神靈麵前徹夜祈禱。可以想象,年輕的印度多麽想有一場戰爭的勝利來安慰他們心中幾百年飽經屈辱的傷痕。

可是這種活動突然有一天結束了,因為他們得到了前方的消息。他們的軍隊除少數潰逃成功外,都讓中國軍隊俘虜或殲滅了。更為可怕的是,中國軍隊已經越過了喜馬拉雅山,離印度的首都新德裏隻有 400 公裏,並且這 400 公裏沒有任何高山大河阻擋。中國坦克幾天之內就可抵達新德裏。

新德裏人哭了,印度人哭了,哭得連到中國大使館抗議都沒力氣了。那天,中國大使館接到中國中央政府的電報,說中國軍隊準備撤軍,並讓他轉告印度政府,希望他們回到談判桌上解決領土問題。駐印大使立刻驅車到印度總統府。印度總統以為中國大使是來索要戰爭投降書,竟然不敢接待。

哭泣的印度人除了考慮逃跑似乎沒有人關心戰爭後事的處理了。當有人叢中國電台中獲悉中國撤軍的消息時,垂頭喪氣的國會議員們和印度總統幾乎沒人相信,都以為是自己人製造的安慰印度人的謊言。直到一位記者,在印度機場看到了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並把這份報紙交給印度總統時,他們才急忙召見中國大使,那時他們才知道 3 天前中國大使是來告訴他們撤軍消息的。

由此可以想象到公元前 260 年,當被秦國釋放的 260 人從長平前線回到邯鄲給趙國人描述前方慘敗時,趙國人是何等的傷心。 失去了 46 萬精銳軍隊的趙國恐怕不隻是哭泣了。從國君到國民,他們都知道,這樣的創傷足以讓剛進小康還未能崛起的趙國從戰國列強中消失。而剛剛屠殺完他們親人的秦國軍隊隨時都可以駟馬邯鄲城了。

趙孝成王這次該無比懊悔了。他不能把這事情全推倒趙括身上,因為他知道這是他自己戰略決策的錯誤。這時他想起了那個丟掉將位滿臉委屈的廉頗。他想起了抱病上朝勸告他的藺相如。他也想起了爺爺和父親。伐齊,攻燕,滅中山,那個讓讓爺爺和父親無限風光的戰爭,現在又過來殘忍地蹂躪他了。

他又想起了那個談吐自如,躊躇滿誌的趙括。他現在詛咒魔鬼將趙括帶到他的視野裏。他甚至有點嫉妒趙括,趙括最後還是能像勇士一樣戰死在戰場,不用像自己這樣接受戰敗的屈辱了。

他需要給死去的 46 萬人一個交待,他必須讓趙括作為替罪羊。可是,這時他想到了一件事。在他任命趙括為將的時候,趙括的母親給他寫了封信,讓他不要派趙括擔任趙將。

後來,趙孝成王把老太太找來,問她為什麽這樣做。趙母回答說:“當初我嫁給他父親時,他父親正擔任趙軍的大將,親身端飯送湯,用師禮相待的有好幾十個人,以朋友之禮相待的有幾百人,大王和王室親族賞賜的東西他都送給部下和幕僚,臨出征時他對家事一概不管。現在趙括擔任大將就傲視部下,接受部下的朝拜,大王賜給的黃金綢緞都藏到家裏,怎麽能夠帶兵打勝仗?希望大王不要任用他。”

趙孝成王心裏一樂,真是婦人之見。選將也不是選五好模範。趙奢不貪財我知道,但貪財的難道就不能打好戰?也許在戰爭中貪婪一點更能捕捉戰機。所以他微笑著對老太太說:“你做母親的不要再管這件事了,我已經做了決定。” 趙母說:“大王一定要派趙括去帶兵,假如他不稱職,我和我的家族是否可以不受牽連定罪呢?” 趙孝成王當時沒過腦子就很痛快地答應了。

現在當趙孝成王回憶這件事的時候,他不由歎息了。這時候,他開始有點恨趙括了,他甚至懷疑他媽媽寫信可能都是趙括的主意。狡猾的趙括在臨行之前用詭計保護了他的母親和家族。

不過即使沒有那句諾言,趙孝成王也不忍心對功勳赫赫的馬奢的未亡人和家族下手。現在,隻好以這件故事來向國民解釋不追究趙括一家的責任了。

長平戰後,趙國,魏國和韓國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白起稍加休整,於公元前 259 年將秦軍一分為二,命王齕帶一隻軍攻陷皮牢,命司馬梗率一軍搞定太原。下麵就該是趙國都城邯鄲,魏韓的都城大梁和新鄭了。

魏韓兩國惶恐萬分了。尤其是趙孝成王,除了唉聲歎氣別無他法。正在他痛苦萬分一籌莫展的時候,平原君趙勝來了。趙勝說:“現在隻能是死馬當做活馬醫了,我想給秦國也來個離間計。如果成功,可讓趙國歇口氣。不過要損失一點錢財。”

趙孝成王:“這時候還考慮什麽錢財,隻要秦軍不來邯鄲,給啥都行。”

平原君趙勝派蘇代帶著厚禮來到鹹陽,拜見了秦國的相國應侯範睢。蘇代問:“武安君白起擒殺趙括了嗎?”

範睢回答說:“對呀。”

蘇代又問:“那下麵就要圍攻邯鄲嗎?”

範睢回答說:“那還用說,沒錯。”

於是蘇代說:“如果趙國滅亡,秦王就要君臨天下了,武安君白起當封為三公。白起為秦國攻占奪取的城邑有七十多座,南邊平定了楚國的鄢、郢及漢中地區,北邊殲滅了趙括的四十多萬大軍,即使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呂望的功勞也超不過這些了。如果趙國滅亡,秦王君臨天下,那麽武安君位居三公是定而無疑的,而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嗎?即使不甘心屈居下位,可已成事實也就不得不屈從了。秦軍曾進攻韓國,圍擊刑丘,困死上黨,上黨的百姓都轉而歸附趙國,天下百姓不甘作秦國臣民的日子已經很久了。如果把趙國滅掉,它的北邊土地將落入燕國,東邊土地將並入齊國,南邊土地將歸入韓國、魏國,那麽您所得到的百姓就沒有多少了。所以不如趁著韓國、趙國驚恐之機讓它們割讓土地,不要再讓武安君建立功勞了。”

聽了蘇代這番話,範睢為了自己的利益,便向秦王進言:“秦國士兵太勞累了,請您應允韓國、趙國割地講和,暫且讓士兵們休整一下。”

秦王估計這時候也有點怕白起太厲害以至於不聽自己話,就聽從了範睢的意見,割取了韓國的垣雍和趙國的六座城邑便講和了。第二年正月,雙方停止交戰。武安君白起得知停戰消息,就像看著被自己追逐的麋鹿從眼皮底下溜掉了,心裏十分惋惜。 當他聽說是範睢的主意,就對範睢產生想法了。

後來,趙國還真在這段寶貴的喘息時間內緩過點氣來。又一年以後,當秦軍再想攻邯鄲時,遇到了極大困難。白起後來對當時秦王放棄戰機頗有微詞,並一度稱病決絕擔任秦將。最後和秦王兩人鬧翻了。秦昭王一怒之下免了他的爵位,降為士伍,並把他趕出鹹陽城。白起當然不服氣,經常對國策指手畫腳。後來,秦王起了殺心,讓使者賜他一隻劍讓他自殺。

白起引劍將死之際,仰天長歎:“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突然,他想起了長平,想到了那些被坑殺的趙國降卒,最後白起流下了眼淚:“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另一位長平之戰的重要人物廉頗在長平一戰後又被任命為趙將。這位職業軍人並沒有因趙孝成王撤他職而耿耿於懷,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指揮著抵抗秦國後來對邯鄲的包圍。堅持了一年之久,最後終於等來了楚,魏等國的救軍,保住了邯鄲。

這位將軍有鮮明的人格魅力。當初在他在長平被撤職的時候,跟隨他的門客都離他遠去。等到後來複職,門客們又回來了。廉頗說:“你們都滾吧。”這些人還恬不知恥地狡辯:“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後來廉頗還帶領趙軍打了幾戰,都取得了勝利。等趙孝成王死後,兒子趙悼襄王用樂乘替換了廉頗。廉頗一氣之下,離開了趙國。後來他在魏國住了幾年,最後到楚國當了主將。不知道是年邁還是水土不服,竟沒有立下什麽戰功。臨死之際,他想到了讓他輝煌過的趙國士兵,感歎說:“我思用趙人。”我想在他想念的士兵中,肯定有哪些長眠在長平的昔日手下。

很多人對白起坑殺的趙軍人數進行了研究。合理的數字大約在 10 萬多人。也有人對坑殺的方式進行了研究,認為坑殺和活埋是不同的。實際上,坑殺就是“殺而坑之”。研究人員從長平秦軍坑殺趙軍的地方找到了大量的屍骨,屍骨上斷裂的痕跡證明了這一點。雖然沒有什麽特別意義,至少讓我們為那些可憐的趙國士兵能夠像人一樣死去有點安慰。

54 年後,強大的秦軍敗在項羽的軍威之下。不知是不是上天的安排,投降的秦軍也受到了坑殺的報複。公元前 206 年 10 月,收複了六國舊地的項羽,率領大軍開始向秦地進發。在這支進攻秦朝大本營的軍隊裏,收編著剛剛投降的 20 萬秦兵。為了防止這些秦軍回到親國會謀反,西楚霸王項羽下令將他們全部坑殺!



  被坑殺的長平趙軍事屍骨

當我們為戰爭的殘暴嗟歎的時候,當我們為失去生命的士兵們惋惜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白眼淚對於戰爭來說就如冰山上的薄霧一樣平淡而且冰涼。戰爭會讓人的一切情感都趨於麻木。當我們今天心平氣和的談論這幾十萬數字的時候,我們何能想象到當時的慘烈!

但願戰爭遠離我們的世界,無論是所謂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

(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讀後,深思,還想再讀!
sarget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好,史實明確,分析細致合理,古今結合的也好,期待下部大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