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鳳儀言行錄(2) 第一章 童年

(2007-08-21 13:45:25) 下一個
王鳳儀言行錄

卷一 王鳳儀善人行道實錄

第一章 童年(1864~1876)

  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初三日子時王鳳儀善人誕生。

  一、 身世

  王公鳳儀,諱樹桐(1864~1937年),清直隸省朝陽府,城南一百五十裏雲蒙山前樹林子村人。原籍河北省密雲縣石匣鎮,蒙族。九世祖遷居朝陽。父清和公,母李太夫人,弟兄四人,鳳儀公行二,世人稱之謂王老善人。我聽王善人這樣說過:
  我的家鄉,窮山惡水,地瘠民貧。小時候家貧,沒念過書,我是個愚人。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善人10歲

  二、 讓肚兜

  王善人天性淳厚,遇事總是為人著想,從小就很有孝心。從讓肚兜(又名腰子)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來。我聽王善人這樣說過:
  我媽看我赤身露體的,給我做了個肚兜遮醜。我三弟和四弟看見了,就非要不可。我媽又不肯給他們,惹得吵吵鬧鬧。我就對我媽說:“我不愛戴肚兜,給弟弟好了。”心裏暗自立誌——我一輩子也不戴肚兜,因為它使我媽為過難、流過眼淚。 

第二章 傭工(1877-1892)

  清光緒三年(1877年)王善人14歲,至光緒五年(己卯、1879年),王善人16歲,為人牧牛三年。

  三、 放牛

  我聽王善人說過:
  我是極愚極笨的人,又沒念過書,家裏有些山坡地,因為缺少糞土,打的糧食很少。我十四歲那年,就給村東頭王樹德家放牛。我上工時,東家(雇主)吩咐我說:“你每天上山放牛,要把牛放飽了,飲好了水。當心不要叫牛吃了人家的莊稼。晚上再燒好這十二鋪火炕,擋(關)好雞架和豬圈的門。”
  我就照著東家吩咐的話,每天上山放牛。我不和別的放牛的在一起放,因為他們把牛圈在一處,就隻顧自己去玩耍,也不管青草好壞,一有跑出圈的,就拚命毒打,都有打斷腿的。也有牛把牛抵傷了的,傷口化膿長蛆,還有因為吃不飽生病死的,看著實在不忍心。我專找草好的地方去放。給牛飲水的時候,飲完了不叫牛跑,怕它患了水受病。冬天生牛犢時,晚上我把牛犢抱到夥房(農家工人住的房屋)炕上,怕它凍死。所以我放的牛都吃得肥胖,毛色油光水滑的,生的小牛犢也沒有損傷。我常說:“因為有牛,東家才給我們飯吃。若是不愛護牛,就太沒有良心了!”
  我燒這十二鋪火炕時,總是留心考查,哪一鋪炕,犯什麽風,刮什麽風的時候倒煙,隨時修理。東家告訴我,冬天每鋪炕,燒兩捆秫秸(高梁杆)。我在天暖時燒小捆,天冷時燒大捆。老人住的炕,總是燒大捆,燒完了炕,把燒火門堵住,不讓冷風吹進炕洞裏去,好保住暖氣。凡是東家吩咐我做的事,我都盡心竭力地去做,不讓東家分心。我滿工時,東家對我說:“你做的太好了,你真忠誠可靠,將來一定能成人。”

  四、孝心

  王善人說過:
  我放牛時,每逢年節回家,我媽總給我留些好吃的東西,我都不肯吃。我對我媽說:“東家給吃的東西,咱家裏都沒有,我吃得太飽了,一口也吃不下去。給弟弟們吃吧。”因為我年紀小,在外給人家放牛,我媽本來就不放心,怕我在外吃不飽、睡不好。若是在我媽麵前狼吞虎咽的,不是更叫我媽不放心麽?我才一口也不肯吃,好叫我媽放心。
  我家裏窮,弟兄又多,我媽給我們做鞋,很困難,哥哥弟弟們,又都爭著要新鞋穿,因此我就天天光著腳上山放牛。有一天,東家叫我去給親戚家送禮錢,我本想回家去拿鞋,又怕我媽為難,就光著腳去了。第二天回家和我媽一說,我媽說:“你不穿鞋,就到親戚家去(王樹德是善人的族兄,所以王樹德家的親戚,也是善人家的親戚),不是叫人家笑話我麽!”我才知道錯了。
  小時候,有一天祖母在田間幹活(割大煙),叔伯姐姐和祖母吵罵,伯父在旁邊聽著,並不管教自己的女兒。我想——兒孫出生的時候,親友都道喜,可像我祖母得了我伯父和我叔伯姐姐那樣的兒孫,又有什麽可喜的呢?
  在家時天天聽兄嫂口角,心裏非常厭惡,感到很苦惱,便暗下決心,非逃跑不可。叨咕(自言自語)多次,媽媽知道我言出必行,便大哭起來。我知道有傷母心,便立刻給我媽叩頭,安慰我媽說:你老放心吧:我絕不跑啦!

  清光緒六年(1880年)王善人17歲

  五、學做活

  王善人說過:
  我十七歲那年,在家學作活(種田),有一天跟我爹鏟地(鋤田),我問我爹說:人們辛辛苦苦地過家,還有個頭(有完)沒有?我爹說:過家還有頭嗎!我爹一邊鏟地,一邊和我閑談。講起人生過日子的事,他老說:“我們朝陽人,每人有五畝地就保住命了。”當時我便暗自立誌,決不多貪求。

  清光緒六年(1881年)王善人18歲

  六、愛物

  王善人說過:
  有一天,我上樹林子裏去,找鐮刀把(柄),找了老半天,也沒找著。四弟問我:“你做什麽去了這半天?”我說:“我想找個鐮刀把,到底沒找著。”他立刻進樹林子裏,割來一棵小樹交給我說:“這不有的是麽?”我說:“你把一棵能成長大梁的樹苗給毀了!這太可惜了!我是想找一棵不成材的露根的小樹,帶根割下來,不用費工修製,又不損壞樹苗,那該有多好。”
  你們不要以為,荒山上一棵小樹,算不了什麽。人得知道,人有人道,物有物理。懂得人性,會用人,能享人的福;懂得物的性,能享物的福;懂得樹的性,能享樹的福。把物用對了有功,把人領成了有德。

  清光緒八年(1882年)王善人19歲

  七、 扛活

  我聽王善人這樣說過:
  我十九歲那年,給人家扛活(就是做長工)。初上工時,就留心考查東家的心理和活計的做法。看他的院子若是清潔,東西放得整整齊齊地,就知道東家好幹淨、整齊,以後做的時候,一舉一動,都要求幹淨整齊。看他的園子(菜園)和田裏,壟溝深,糞土肥,就知道東家做活切實,不論做什麽,都不能草率。若看東家院落零亂,東西放得躺豎臥地,做活時要是求整齊,他準說你誤工。若是看他糞堆不整,園子地裏荒草很多,就知道東家做活慌張,以後做活就要求快,若是求切實,他準說你做得慢。俗語說:“做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這話一點也不錯,必先摸透東家的心理,才能使他稱心滿意。

  八、 刻苦耐勞

  我聽王善人這樣說過:
  我們朝陽縣裏團山子村高石匠的女人,非常肮髒,雇不到做活的。就是雇到,做不了幾天也都不幹了。隻好出大工價雇人,我也是為了多掙幾吊錢,答應給他做工。別人都勸我說不中(不可以),我說不管怎的,我也要做完,決不能像別人那樣有始無終。
  上工時,到他家一看,實在太髒了!鍋台灶下肮髒得不像個樣子,一年到頭,也不淘(洗刷)一次水缸,都有了味道。還有三個孩子,在屋裏拉屎撒尿,遇到做活的(工人)回來吃飯,就拿東西蓋上,等吃完飯,才喚狗吃,也不擦一擦,臭烘烘地熏人,蒼蠅總是嗡嗡地。做的飯菜,不是酸了,就是臭了,簡直咽不下去!我頭三天,沒吃過一頓飽飯。後來我就立誌,吃飯的時候,不用眼睛看,不用鼻子去嗅,還自己說自己——我才做幾個月活,若是娶了這樣的女人,該怎樣呢?我每天到園子裏去,采些青菜充饑,還盡力做活。所以東家逢人便說:“我們家做活的,真是世上少有的人!”眾人都佩服我有耐性,爭著雇用我。

  清光緒九年(1883年)王善人20歲

  九、找好處

  春天旱,入夏以來卻鬧起連陰天,老不放晴,地裏長滿了雜草,不好鏟(鋤草)。東家隻好出大工價,多雇人工。我和幾個人鏟地,過路的人對我們說:“這地真愁死人啦!”有一個同夥的答言說:“哪兒的話呢?這才是賣工夫的養老兒子啊!”(有兒養老,生活無憂。草多工資高,生活也可無優,有如養老之子。)大家聽了,都哈哈一笑,我聽這話很有意思。我才知道凡事都有好處,正麵找不著,從反麵去找。能從反麵找著好處,才能免去煩惱。從這以後,我每逢遇到苦惱的事,就向反麵去找好處。不但自己沒有煩惱,還用這種找好處的方法,勸好了很多人。

  清光緒十年(1884年)王善人21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