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真正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

(2007-10-03 07:40:46) 下一個
收複多倫後,發生了幾件事情,徹底改變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形勢.


第一,日軍主力開始向熱河和察哈爾邊境集結,並且驅使李守信部向多倫進軍,準備進攻多倫.馮玉祥感到了很大的壓力,他知道自己這些烏合之眾對付不了日軍主力的.



第二,蘇聯方麵照例又釜底抽薪!在國民政府的蔣汪二人的壓力下,蘇聯通過中共表示拒絕通過外蒙古提供給馮玉祥軍火物資援助,要求馮部把部隊交給中央統一抗日.其實蘇聯人對馮玉祥本來就沒有任何好感,當年斯大林給了馮玉祥那麽多援助,之後還被馮反咬一口,這種人怎麽能信得過?

況且蘇聯從根本上來說,它需要的是一個強大完整的中國,來牽製東北的逐漸強大的日本人,保證蘇聯遠東的安全.在整個八年抗戰期間(隻1945年8月15日前,之後的事情再說),蘇聯援助過國民政府幾億美元的軍火物資,但是基本沒有援助過當時的中共任何武器.這個例子在此,別的還有什麽好說

在蘇聯眼中,馮玉祥隻是一個小軍閥而已,在日本的壓力下朝不保夕,支持馮玉祥10萬雜牌軍不符合蘇聯的利益.



第三,中央緊急派員趕赴察哈爾,說服馮玉祥放棄在察哈爾的武裝割據,把兵權讓給原察哈爾主席宋哲元,並且給了老馮很多中央的高官位子(最高檢察院院長,全國農林督辦等).

同時中央派人策反抗日同盟軍各部軍隊,告訴他們馮玉祥居心不軌,以抗日為名實則進行武裝割據!



馮玉祥開始不為所動,但是如西北軍,東北義勇軍,熱河軍等相當一部分紛紛準備倒向中央.不願意自立為王!



第四,中央派出西北軍,中央軍,晉軍向察哈爾邊境靠攏,通過強大部隊威懾馮玉祥部.



第五,也是相當重要的.馮玉祥感覺他已經開始控製不了中共實力在同盟軍內的擴大!

當時馮玉祥因為想借助蘇聯人,於是允許中共黨員共300人加入他的同盟軍,控製了宣傳等部分.中共沒有忽視這次機會,甚至連大名鼎鼎的柯慶施都派來了,並且成立了中共中央察哈爾總前委.柯此君在建國後如果不是突然去世,一度差點取代周恩來的總理位子.



早在進攻多倫之前,馮玉祥就通過部下密報得知, 中共臨時中央、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和中共河北省委指示在察哈爾的中共前委將在中共影響下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發展成為紅軍”,帶到河北、山西兩省交界界地我建立新的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



而在進攻多倫大勝的同時, 中共在察哈爾的前委又接到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和中共河北省委的聯合指示信。指示信強調指出:抗日同盟軍“要一步一步地發展成為紅軍,在河北、山西邊境地帶首先實行土地革命”。並明確要求前委改組成為秘密的革命軍事委員會,要求把一部分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拉走。7月初,中共察哈爾前委召開會議,討論中共中央代表和河北省委的秘密指示信.此時國軍已經在河北和察哈爾附近集結威懾同盟軍.中共前委此時卻不想想怎麽幫助馮玉祥支撐危局,反而決定在國民黨軍隊進攻察哈爾省會張家口時,將中共領導下的軍事力量拉到張北縣城去,但不離開河北和山西,爭取向南發展到蔚縣一帶,建立蘇區.



同時中共也知道馮玉祥在利用他們接近蘇聯,所以中共臨時中央一再指示察哈爾前委要警惕馮玉祥“不可避免的叛變”,要“防備敵人向我們進攻”,要注前委與馮玉祥保持“一種非正式關係”。據此,中共前委對馮玉祥等人采取不信任態度,認為馮玉祥等人組織抗日同盟軍隻是企圖利用群眾的革命情緒,以擴大個人勢力。這樣一來,原來由中共張家口特委與馮玉祥建立的合作關係已名存實亡。




因為上麵各種原因,在中央來員的說服下,原東北義勇軍鄧文部首先表示願意歸附中央.這些東北義勇軍都是真正抗日的隊伍,他們當年在東北的惡劣環境下,和日軍作戰了一年多,傷亡慘重也沒有動搖. 後來在熱河的潰敗,也是完全屬於實力和日軍相差太遠和張學良的胡亂指揮所致!

實事求是來說,東北義勇軍如果不是為了抗日,早就投降日軍成為偽滿洲國軍了,官兵一樣可以發財升官,絕對不會從東北一路曆經千辛萬苦的打到察哈爾來.


對他們來說,抗日當然要跟著中央政府走.當年東北人的觀念很簡單,不是政府軍就是胡子.東北義勇軍當然不願意作胡子!

另外,方振武從山西拉來的西北軍和29軍留在察哈爾駐守的佟麟閣部也紛紛準備靠攏中央.他們原本就是中央的部隊,在中央大員的說服下,他們很願意在中央領導下統一抗日!要知道長城抗戰山西的晉軍和西北軍和日軍血戰三個多月,傷亡了近二萬多人,殺傷日本正規軍4000多人,那才是真正的抗日!


馮玉祥這邊自然也聽到了風聲,老馮這次決定用西北人傳統的鐵血手段來解決!


在知道了義勇軍的最高領袖鄧文已經明顯表示準備投靠中央,馮玉祥派人在1933年7月31日把他殺死在一個妓院裏麵.當時鄧文正在妓院裏麵抽大煙,門口由幾個武裝衛兵保護.馮玉祥的士兵進來解除了沒有絲毫防備的鄧文幾個衛兵的武裝,當場將鄧文用大刀砍死!

老馮以為殺一可以儆百,但是他錯誤判斷了形式!

當時大多數軍官猶豫不定,這下子反而幫助他們下了決心!

這一手做的太蠢了,鄧文一死—抗日同盟軍人人自危.

鄧文的副手檀自新怕落個同樣下場,率領義勇軍3個師又二個旅迅速投靠中央一方!

之後,方振武從山西拉來的抗日救國軍的張人傑的三個師又二個旅和熱河軍的五個師隨即也投靠中央.

這樣一來,抗日同盟軍實力大減.

隻剩下吉鴻昌方振武的西北軍一萬多人,還有一些其他武裝一共五萬多人,兵力減少了近一半.

更重要的,馮玉祥此時發現,察哈爾兵團兵力太弱,劉桂堂和王英的土匪軍和蒙古武裝他本來就不太可靠.估計日本或者中央一來,他們立即會倒戈(實力上他們基本都在日本人來後,投降日軍作了偽軍).


打察東四縣主要靠的就是幾萬東北義勇軍和老馮直屬的吉鴻昌,方振武部.現在抗日義勇軍走了,原本聽命於馮玉祥的直屬部隊也出現了問題.


吉鴻昌部更多的受中共派到抗日同盟軍中的中共前委如柯慶施等人的控製.

此時老馮真正能夠控製的隻有老部下方振武部幾千人.

靠著方振武的幾千人,是無法對抗日本軍,也無法對抗中央的.


加上偽軍李守信部已經逼近到多倫,馮玉祥眼見雞飛蛋打,再不找退路,自己就要完蛋了.


老馮這個老軍閥一生都是利用他人,見風使舵,絕不想被他人利用!


現在發現勢頭不好,老馮自然首先要保住自己了!

7月28日,汪精衛,蔣中正發表時局通電向馮玉祥提出四點最後通諜(1)清除匪禍,充實國力。(2)不簽訂割讓或承認條約,逾此限度,不惜犧牲。(3)需求國際同情與協助,但不縱橫捭闔。(4)察事盼馮玉祥接受四項原則.勿擅立軍政名義,勿妨害中央邊防計劃,勿濫收散軍土匪,勿引用共匪頭目。

8月2日,馮玉祥發表聲明,表示不願意內戰,向中央政府示好!

8月3日,馮玉祥宣布取消他同盟軍司令的頭銜,把察哈爾省府張家口讓給原屬29軍的佟麟閣將軍(佟麟閣此時已經和宋哲元達成協議),迎接宋哲元回察哈爾收複權力.


8月6日,馮玉祥宣布將察哈爾權力全部交給宋哲元,自己退隱!


8月14日,馮玉祥乘車離開張家口,回泰山別墅,自此馮玉祥宣布不再對抗日同盟軍殘餘部隊負責.



中央隨即宣布了編遣方案,將抗日同盟軍納入中央部隊範疇.



(一)委阮玄武為商都警備司令。阮各部共編為2個團,富春部編1個團,歸其指揮;

(二)委張淩雲為康保、寶昌警備司令,乜玉嶺為副司令,所部編為2個團;

(三)委黃守中為察省遊擊支隊,所部編為2個大隊;

(四)委劉桂堂為察東遊擊司令,所部編為3個團;

(五)孫良誠部編為1個團,暫歸張允榮指揮,孫即日通電宋哲元,自解兵權離察;

(六)劉震東部編為1個團;

(七)唐聚五部編為1個團;

(八)張礪生由省府聘為顧問,所部解散歸還地方;

(九)檀自新、張人傑、李忠義各部均照軍分會規定編製;

(十)姚景川、蘇雨生、宋克賓、李子鐸各師擬分別編遣;

(十一)清鄉司令韓青芳部已下令解散;

(十二)馮玉祥部軍官隊4個大隊及佟麟閣部獨立旅約500餘人均已遣散。

另擬給方振武以名義,令其出洋,但他不願離開軍隊,令阮玄武與方商洽。


8月16日,方振武宣布接任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

李守信部3000偽軍在7日已經逼近多倫!

雖然根據李守信的回憶,當時日軍主力都在熱察邊境,而他的部隊和一個月前敗退走的一模一樣.

當時吉鴻昌他們還有好幾萬人,怎麽也對付的了李守信.

況且此時日軍怕李守信隨時可能倒戈,在李從多倫敗走以後,根本沒有給他任何補充.李守信的戰鬥力比在多倫時候還要弱!


直到他攻陷無人駐守的多倫以後,日本才賞了他10門大炮和100挺機槍!


此時抗日同盟軍的吉鴻昌部已經不敢和日軍正麵對抗,他們在15日連夜不戰放棄多倫,全軍轉移

從多倫轉移後,剩下的五萬抗日同盟軍也徹底瓦解.

其中主力全部為中央的宋哲元商震收編,這些部隊後來大多參加了1937年之前反攻察哈爾作戰,綏遠百靈廟大捷,還有一部參加了七七事變.


少數如原本土匪武裝王英部投靠日軍,成為所謂的大漢義軍.蒙古族武裝也投靠日軍成為,偽蒙古國軍隊.二者後來在綏遠的百靈廟大捷中,被傅作義殲滅.

至於土匪劉桂堂後來也投降日軍,在1943年在魯南被八路軍擊斃!


4. 抗日同盟軍怎樣轉變為討蔣聯軍

可以說,馮玉祥如此快的閃人是中共方麵沒有根本想到的.

看來老馮並非庸才,至少還是保住了自己.

此時同盟軍各部大多被中央收編,少數投降日軍!


到現在為之, 抗日同盟軍隻剩下吉鴻昌和方振武的二支武裝,大約1萬5000人.


此時吉鴻昌和方振武又發生了分裂,當時吉鴻昌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是一向和共產黨走得較近.


中共總前委由於在此事件沒有很好利用局勢,也沒有及時和馮玉祥決裂,被中共中央嚴厲批評. 原中共張家口特委成員及中共華北政治保衛局派往張家口的主要幹部或被撤職或被調離。負責和馮玉祥直接聯係的張慕陶先被撤銷工作,後在獨石口以師為單位召開的黨員大會上,被戴上右派帽子,開除黨籍。同時被開除黨籍的還有王霖、尹心田、周茂蘭和賈振中。


而方振武對共產黨既沒有接觸也沒有什麽好感.


當時方振武受劉桂堂湯玉麟等人的影響,他觀點是直接打到北平去,討伐蔣介石.


而吉鴻昌的中共前委書記柯慶施說是中共中央命令是:去河北省中部建立蘇區和紅軍,現實紅軍第一個在北方的武裝割據勢力.


方振武不願意和共產黨合作,表示各自分頭行動.

於是1933年8月24日, 中共在此次察哈爾事變中,終於走到前台.

中共前委在張北縣,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決定,正式公開共產黨在抗日同盟軍中的組織身份,並成立革命軍事委員會。常委由柯慶施、吉鴻昌、張幕陶、宣俠父、許權中等7人組成,柯慶施任書記,吉鴻昌任總指揮。同時決定部隊西開商都,然後出呼和浩特,再南下蔚縣,實現中央意圖--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建立新蘇區。


1933年8月26日,吉鴻昌和方振武分道揚鑣. 吉鴻昌率領3000多人試圖去商都同抗日同盟軍高樹勳回合,建立蘇區.


但是高樹勳已經歸附中央,並且連同晉軍出兵攔截.吉鴻昌先鋒部隊被晉軍趙承綏攔住,又有300人在戰鬥中投靠中央.


蘇區無法建立,吉鴻昌無奈,隻得回去找方振武,一同進攻北平.他們還提出了10月4日攻進北平城的口號(10月4日是當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當時提出的口號是”八月十五打到北平吃月餅”)


中共前委領導十八師為一路,吉鴻昌的五師與教導隊為一路,方振武部為一路,3路分別東進。部隊向懷柔、昌平、順義的中間地帶集結.

9月6日,宋哲元派人警告方振武,讓其把軍隊交給中央!


1933年9月10日,吉鴻昌,方振武,劉桂堂正式把抗日同盟軍改變為”討蔣聯軍”又叫做” 東亞聯合同盟軍”,要求攻下北平,討伐蔣賊.


自此,抗日同盟軍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抗日軍隊,而是一支內戰軍隊了.


之前中央政府隻是派出軍隊在察哈爾附近集結,進行威懾.實際沒有出動過一兵一卒和抗日同盟軍開戰過,沒有開過一槍!


但是對於這支試圖攻陷國民政府北方第一城市--北平的叛軍,中央絕對不會再留情!


當時近萬人的討蔣聯軍打到華北,9月21日,他們占領按照塘沽協定隻有中國警察駐守的非武裝區懷柔和密雲.


日本飛機投出傳單,限定討蔣聯軍三日之內離開,不然派兵剿滅.吉鴻昌他們果然在三天內離開這些地域!

10月,打到北平附近昌平的討蔣軍被中央軍,晉軍,西北軍合圍.


討蔣聯軍在中央軍威懾下不斷嘩變.10月2日,連中共前委書記柯慶都以赴北平匯報工作為由,私自離開討蔣聯軍逃走。


劉桂堂和湯玉麟此時都宣布不和吉鴻昌合作.最終吉鴻昌和方振武部下隻剩下一千來人,吉於10月15日派出使者去北平求和!


10月16日,北平商會會長冷家驥,奉蔣介石、何應欽之命,來到抗日同盟軍總部出麵調停。他們勸方振武、吉鴻昌兩位將軍,暫時離開部隊出洋考察,南京政府將給以名義並出錢資助;同盟軍營以上幹部送到保定軍校受訓,其餘部隊由晉軍32軍收編,傷員全部送到北平陸軍醫院救治。吉鴻昌方振武共有6000人先後投降!

吉鴻昌,方振武被迫接受招安,投降中央! 後吉鴻昌逃亡天津法國租界,方振武則逃亡香港.

綜上所述,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從成立開始並沒有和日軍作戰過,他的作戰對象隻是一萬多人偽軍和中央的軍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