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漢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素質”新考

(2012-02-05 23:14:24) 下一個

去國近十載,對於自己的身份,漸漸模糊,又終於清晰。看到國內內地和香港的口水戰,早沒有過去的熱情,去較真,去分辨。沒有對錯,沒有結論,對我來說,隻是一個素質問題。

讀者看到我提“素質”問題,一定是想必我要說的是語言的淨化問題,對罵人的言辭的不屑吧,其實也不是,我沒有著眼在那上麵,而是在想,我們動輒要提的“素質”,到底在這裏是什麽?是嘴巴不幹淨,還是手腳不幹淨?其實都不是,這些隻是素質不好的表現;同樣的表現,根據不同的素質,又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比如說罵人,我們最認可為大文豪的魯迅,就是一個最會罵的人,“走狗”的罵法是他的獨創,魯迅素質高嗎?還是低呢?自有說法。國人的一舉一動,在西人眼裏往往都是低素質的表現,但是我看,這也實在很是冤枉,這些事情,真的要取決於人怎麽看,用怎樣的態度看,用怎樣的心情來看。

又比如說說話不要嚷嚷的問題,國人在境外,讓人覺得尤其突出。在一個普遍的語言不是中文的地方,突然聽到“理直氣壯”的外語,所有的人都會皺起眉頭。可是這樣的反應對不對呢?在洛杉磯,我們也經常可以聽到西語,有時候我也有抵觸情緒,會覺得刺耳,因為這種語言不是我以為的好的環境裏麵應該用的。但是,再想一想,為什麽我也有這樣的歧視性的看法呢?為什麽說西語就不入大雅之堂呢?是我的素質不好,還是說西語的人素質不好?答案很清楚了。

我上課的時候,也不喜歡學生聊天,有時候會有這樣的情況,如果大家和我一起聊,我就覺得舒服,但是如果他們在聊我不明白的話題,用英語也不行,我就是覺得刺耳,覺得是一種幹擾。甚至會說“閉嘴!”,不允許他們繼續聊了。中國人在美國對美國人這樣說話,隻有我。但是這真的就是說他們的素質不好嗎?當然不是。

很多情況,我發現其實美國人說話很響亮的,大概是美國地廣人稀的地區很多,他們說話普遍比中國人自信和清晰響亮。但是為什麽中國人一開口,人們就要側目呢?其實是一種歧視。我有一個韓國朋友,老太太住在我過去的住過的公寓樓上,她英文說得很好,經常來和我聊天,她說到她先生在一個研究所的中國同事,說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很響地說話,言語中,我覺得她的憤怒和厭惡。我就問她:你和你先生在乎的是他們不該說中文,還是他們說得太響?她想了一會,說:可能是因為其他人聽不懂的時候,就不該大聲地說不同的語言,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我說這是自然,但是如果他們的英文能力沒有他們的中文那樣強,需要用自己的語言更好地溝通,那難道不行?她啞然。

在加州,很多地方都有英文和西語兩個版本的解釋說明,自動語音電話一定是雙語的,我就想說這是為什麽?明明英文是美國的唯一官方語言,難道因為拉美裔人多了,就必須要這樣做來顯出尊重來?那麽為什麽沒有中文呢?難道一定要看族裔的大小來決定?如果人口多了,就有優先,那不就是種族歧視了嗎?中國人在美國還是少數的少數,就不該大聲地說中文了?一定要小小心心地說,甚至不說,才是一種“素質”嗎?

再說對規則的遵守,人們總是說中國人最容易打破規則,怎麽怎麽地,哎!這實在是張冠李戴啊!西方人其實是最容易破壞規則的,因為他們的規則首先要服從人性,在人性前麵,或者在人道主義的前提下,任何規則都是虛設。但是什麽時候適用人性靈活的一麵,又是由人的好惡決定的。我們常常看到學校的體育比賽,因為一個殘疾兒童的努力,大家意外地把獎杯給了他。這種同情票,在現在的西方政治中已經成了一種伎倆,輪椅上的競爭者一定用更大的優勢。這難道不是改變規則?我的小孩班裏有個侏儒,老師教育孩子們,說她的最美麗的,小孩回家就問我,為什麽我沒有她漂亮,要是變成侏儒就好了!小孩子當然會迷惑,甚至自然的美醜標準都動搖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好萊塢的動畫大片裏的形象,都是在改變著我們以往的審美概念,當然是一種進步,隻是中國人在裏麵沒有被有“素質”地表現出來。

一次我去Costco加油,我進了Costco車場的車道,我是直行,用道路優先權,但是當時交通很堵,旁邊岔道出來一輛車,本來要等我過去的,突然出來一個白人女人,往路口一站,象指揮交通一樣把兩邊的直行車(包括我的)都叫停了,讓她自己的車先拐彎出來,正好在我的前麵進去加油站。我跟在她的後麵,心裏覺得好笑又好氣,可是人家是女的,跳出來和她爭?我當然不會。側目看到旁邊一輛車裏,有個笑眯眯的白人男子,就是當時也給攔下來的對麵的車主,在裏麵攤攤手,聳聳肩,也是無可奈何。類似的事,在美國很常見,並沒有被人指責為沒有“素質”,因為人家一個女人,人們總是善意地一笑了之。

如果碰到的是中國人呢?一定饒不了他們!

帶小孩在外麵,隻要有特殊的需要,人們都會勁量幫忙和遷就,而且往往是在一片讚美聲中突破了規矩,因為這是美國,最體現對兒童的愛護的地方。我過去住在公寓的時候,付了押金的,要維護房間的整潔,我和妻子都是愛幹淨的人,用了三年的廚房也沒有油膩的東西,連電爐的底板都沒有油跡滴下去(其實是不斷擦洗的),但是,小孩子們的臥室就沒有這樣好了,雖然我們不斷地去擦洗,可是也趕不上孩子們的“藝術創作”速度,我們搬家的時候,發現他們臥室牆上的創作已經有畢加索“歌爾尼卡”的規模了。我很不好意思地去租賃中心找他們解釋,說願意他們扣除押金,在我們搬出來的第二天,我還有少許物件留在那裏,回頭去拿,原來公寓的門是開著的,有幾個物業中心的人在小孩的房間拍照,我大驚!以為他們在收集證據,其實,他們都聽說有個房間裏用小孩子的“壁畫”,就來拍照片,覺得很有意思,過了一陣,我的押金都退還給了我,我才相信這幾個人真的隻是自己喜歡來拍兒童畫的。

出去玩的時候,孩子們絕不會控製喝水的,往往在最不可能有廁所的地方要小便了。好幾次我們都很窘,在本來沒有對外廁所的店裏,隻好跟店員要求,而每一次,店員都會打開內部的廁所給我們。更不用說一些咖啡館,門上寫著隻對客人開放衛生間(用密碼),但是即使我不買咖啡,店員看到孩子們要用,也一定會告訴我密碼。不是我故意破壞規則,但是規則不可能抵擋愛心的表露。在美國人看來,孩子有如天使,怎樣的要求都不過份,所以才有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跟蹤報道聖誕老人在哪裏並接聽兒童打去的熱線查詢電話。對多數中國父母來說,孩子是一種門麵,他們拿孩子來裝教養和體麵,如果孩子做得不對,別人也會當麵給家長難堪,其實大陸人,香港人,“素質”是差不多的;在美國,孩子有孩子的自尊需要滿足,跟孩子說話,你得蹲下來(美國人的姿勢其實是跪下來),小心地用和藹的語言去勸說。

說到這裏,讀者一定明白了,我沒有說誰對誰錯,問題是“素質”不夠高,大家的“素質”都不高。那麽,“素質”到底是什麽呢?我認為,“素質”就是一種理解能力。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對別人的文化和習俗的理解和寬容,來讓自己“和諧”其中,二是對別人的“不和諧”的理解和寬容,來讓自己發現一種新的“和諧”。

所以我說自己是“素質”高的人,很知道西方文明的規律,知道怎樣融入其中,享受其中,而為其所包容。反過來,我又很理解各種各樣所謂的“不文明”的行為,知道其然和所以然,幫助分析和解釋。同樣一個看來不文明的行為,都是在主體和客體兩方麵的作用下定性的,對於主體來說,錯在有沒有“察言觀色”,沒有了解當地的規則和習俗,也當然不會去遵守;對於客體來說,錯在不理解,不寬容,惡劣的本地意識,上海人也好,香港人也好,都大同小異,對外地人不惜惡語相加。

“素質”也體現在不同時期,對於自已的身份和地位的清醒認識。為什麽現在中國人在外麵這樣惹人厭?不是因為行為本身的對與錯,而是行為人的身份問題。這個身份,並不是金錢和地位的高下,而是一種群眾心理的問題。同樣的行為,過去貧窮的中國人可以做,後來勒緊褲腰帶跟風的中國人還可以做,但是現在發了財的中國人就不可以做了。說起來真的不公平,但是現在人家就嫌你有錢,你還偏偏拿著錢到處跑,怎麽會不被人說閑話?

中國不是有個故事嗎?先生看到自己得意的學生睡覺讀書,就說:真刻苦啊!連睡覺也看書。但是看到不喜歡的學生同樣的行為,就惡之曰:真懶,一讀書就睡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Wiserman的評論:
不跟女人計較是歧視,計較了就是珍視了:)?
z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引: “突然出來一個白人女人,往路口一站,象指揮交通。。。在裏麵攤攤手,聳聳肩,也是無可奈何。類似的事,在美國很常見,並沒有被人指責為沒有“素質”,因為人家一個女人,人們總是善意地一笑了之。”
---
好像樓主有性別歧視!
要不得!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etterwed和河裏的石頭1的評論:
謝謝你們捧場:)元宵節快樂!!!
betterw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河裏的石頭1的評論:
嗬嗬,休假在家,閑來無事,說多了,說岔了。來汗版主的領地還是多聊聊藝術比較好。也祝你和版主元宵快樂!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etterwd的評論:
領教了, 謝謝!祝元宵快樂!
betterw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河裏的石頭1的評論:
關於離婚我也想多說兩句。西方社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強調自我的發展。他們的家庭對子女的投資所占比例不如中國多。他們不會選擇犧牲自己個人去成就小孩。他們動用的是社會資源而不是個人資源。反觀東西方離婚家庭對小孩的影響,就可以看出在西方社會離婚對子女的影響力是小很多的,法官在判罰離婚首要考慮的就是小孩的利益,而不是最近中國離婚法修改案鬧出的那些個笑話。中國的家庭可以傾家蕩產,忍辱負重,犧牲自己一輩子的幸福去為小孩創造條件,可區區小家庭的力量怎麽抗衡國家資源呢?
betterw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河裏的石頭1的評論:
您說的現象都非常對,但是我們討論的範疇不同,我強調的是社會行為,因為學校醫院銀行等等使用的都是社會資源。我在這裏談到的愛是不帶私人感情色彩的關愛,是社會的一種共識。打架,吸毒哪裏都有,就和哪裏都有好人壞人一樣,這些具體現象不能用於比較社會文化差異,因為這樣一來文化就大同了,這也是某些政府麵對質疑慣用的攪屎棍手法。中國社會的社會共識,養兒是為了防老,尊老是為了自己也有老的一天,這種共識的出發點是自私的,對社會的發展是沒有益處的。中國家庭可以把全部的資源用於自己的子女教育,可國家卻不願把資源用於下一代和社會未來。不但如此反而用虛偽,教條的愚民教育洗腦和恐嚇下一代,這樣的社會有什麽希望。西方鼓勵小孩否定權威,質疑政府,給予大量的資源培養小孩獨立思考。醫院,銀行等等公共場所永遠有為小孩準備的糖果,各種關心小孩婦女權益的組織也遠遠多於中國。您說的問題固然存在,你不可否認西方社會的教育投資的比例遠遠高於中國,西方社會用於小孩娛樂,體育的社會資源所占的比例也遠遠大於中國。如果把一個社會比作一個人,西方社會更像愛護子女的母親有好吃的先想到的是孩子,中國社會更像隻關心自己權威的父親有什麽好東西先孝敬了老子再說。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河裏的石頭1的評論:
這樣說,思想實質是一回事,放在社會環境裏的約定俗成又是另一類事。我的文章不著重於哪一方哪一國更有素質,而是說,在西方所約定俗成的“素質”要求,的確不是中國人很理解的,反之亦然。而素質的表現,就是讀懂它,適應它,也寬容它。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etterwd的評論:
人對自己的孩子愛的程度超過其他和自己無關的孩子我認為是人的一種本性, 無論哪個國家的人都一樣。個別思想境界特別高的人除外。 普通人基本是一樣。隻不過由於文化, 傳統,宗教, 經濟發達程度等等因素, 表現出來的社會現象有所不同而已, 但骨子裏是一樣的。 如果你的意思是在西方, 普通人對和自己無關的孩子的愛或關注與對自己的孩子的愛和關注是一樣的, 我實在不敢苟同。 中國人確實有尊老愛幼的傳統, 但並不是如你所說,“什麽是都是論資排輩”,也是看具體的事情和場合。 兩個社會都有各自的問題, 也有各自值得對方學習或參考的地方。 你要是選擇中國社會現在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 拿它們和西方社會好的一麵比,難免得出偏頗的結論。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得出“ 反觀西方社會對小孩的無處不在的愛,你就可以反思出這個社會的一些基本價值觀是比較無私和博愛的。” 西方人離婚率之高是出了名的, 很多父母為了追求自己的所謂幸福選擇離婚。如果他們真心愛孩子, 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話,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可以不離婚的, 是可以通過夫妻雙方的溝通, 妥協維係婚姻的。 很多黑人家庭都是單親家庭, 很多小孩都是在父母沒有婚姻關係的情況下出生的, 然後父親就不知道跑那裏去了, 把孩子一個人留給母親。 一個有博愛價值觀的父親怎麽會連自己的孩子都拋棄呢?難道是去愛別的孩子了? 這決不是個別例子, 而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普通的公共學校, 經濟條件稍好的華人都不會送自己的孩子去那裏讀書。 富裕的白人更是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讀書, 不僅僅是因為學習, 還有學校風氣的考慮。 學校裏吸毒, 亂性, 學霸欺負小同學, 鬥毆成了經常發生的事。 一個這麽愛孩子的社會怎麽會讓孩子們在這樣一種環境中學習呢?
betterw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河裏的石頭1的評論:
你沒仔細看我的評論,中國人隻愛自己或親戚朋友的孩子,社會層麵不注重對小孩的愛,要不然不會有官員大吃大喝,孩子沒教室上學的現象,教育的投入也是世界各國中較少的國家之一。你說的教堂懺悔的事的確是你說的那個樣子,西方社會有其偽善的一麵,但至少他的底線強調麵對上帝他是真誠的,不然你隻會下地獄,這個放到社會層麵上來也是很重要的。無論你幹了什麽壞事,隻要懺悔了,上帝就能原諒你,這樣的說法看似是在從容犯罪和幹壞事。其實他的重點是要求人至少要真實的麵對自己,這是道德的底線,你必須真誠的告訴自己我做錯了,因為隻有你和上帝知道,沒有人監督你,你沒必要對自己撒謊與虛偽,況且有個好處,懺悔了你就能上天堂。如果假設罪行永遠不會被發現的情況下,懺悔比不去懺悔對社會的正麵意義要大很多。至少你對上帝還有所敬畏。有個很好的比喻,西方人幹了壞事,懺悔了就行,中國人幹了壞事,沒人看見就行。其實放大到社會層麵上來講,寬容比嚴刑能更有效的預防犯罪。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etterwd的評論:
你的看法好像太片麵了吧?現在中國社會的4-2-1結構, 不說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愛, 爺爺,奶奶, 外公外婆對孫輩的寵愛是盡人皆知的, 小孩都成了小皇帝了。 你根本就說倒了。 西方人的表麵功夫確實比中國人強多了, 在公共場合, 大眾麵前基本不說政治不正確的話, 處處要表現自己是個好人, 體麵的人, 高貴的人。 但在私下裏, 什麽肮髒的話, 比體麵的事, 下賤的事照做不誤。 最可笑的邏輯是, 無論幹了什麽罪惡的事,隻要星期日到上帝那裏懺悔一下就行了。 從教堂出來,該幹嗎幹嗎。 中國人比較實誠,心裏想什麽, 嘴上就說什麽。 如果幹了什麽缺德事,包袱可能要背一輩子。
betterwd 回複 悄悄話 最喜歡對孩子的那一段的東西方文化的敘述,這也是西方文化最讓我欣賞的地方。中國人的愛隻局限於家人和熟人,而且是長輩優於小孩,連愛的獲取都要論資排輩。西方人,同事朋友之間的聯絡不如中國人之間那樣熱絡,但是對陌生人的奉獻,捐贈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對小孩的愛更加是無處不在。中國人講究尊老愛幼,尊老在先,什麽是都是論資排輩,告訴年輕人一個重要信息,你也有老的一天,維護好這個次序將來對你是有好處的。看似很有道理,其實是徹頭徹尾的自私自利的文化表現。整個社會,不以對錯,水平能力高低論是非,並且恣肆縱容了自私自利的文化。政治局用年齡一刀切安排退休事宜,就是個天大的笑話。中共已經沒有能力按照能力大小解決帝位的輪替,隻好借助年齡這個貌似公平的方法做到大家一視同仁。你們的心裏倒是平衡了,13億人民的利益與期望就靠邊站了。反觀西方社會對小孩的無處不在的愛,你就可以反思出這個社會的一些基本價值觀是比較無私和博愛的。小孩不會都是你自己或熟人朋友的,第二,你不可能越長越小,對小孩的付出將來是不可能回報到你自己身上的。所以你在愛的奉獻的時候心裏是純潔的沒有計較回報的,相比國內孝敬父母的時候想的是給自己的小孩做個好榜樣,巴結領導的時候想的是維護好這個體製總有一天好處是會輪到我頭上的。也許會有朋友得出結論西方家庭老人沒有溫暖之類的結論,其實就我看來恰恰相反,老人心裏不會有所要回報的潛意識,對待兒女的孝敬心存感激而不是理所當然更有甚者貪婪的所要認為兒女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我認為前者更加快活和健康。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先生看到自己得意的學生睡覺讀書,就說:真刻苦啊!連睡覺也看書。但是看到不喜歡的學生同樣的行為,就惡之曰:真懶,一讀書就睡著了!] 一語中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