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彭光謙:三論戰略機遇期——中國的戰略機遇期提前終結了嗎?(二)

(2013-03-20 22:19:04) 下一個
2013年03月     來源: 新華國際   

世紀之初,我們黨綜觀全局,高屋建瓴,作出了“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判斷。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我國安全環境發生了許多深刻的變化,特別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強權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東移,以我為戰略對手,調整軍事戰略部署,我麵臨的外部戰略壓力明顯上升。

在此大氣候下 ,日本右翼勢力乘機而起,以釣魚島為突破口,對我發難,力圖顛覆戰後體製,加速推進軍國化,以建立日本主導下的大東亞秩序,對我的牽製日增。菲、越在海洋權益上也不甘寂寞,一哄而上,與我無理糾纏,對我造成越來越多的幹擾。一時間我周邊烏雲集聚,波濤翻滾。有人悲觀地認為,我二十年戰略機遇期有可能因此而提前結束。對這種認識我們並不認同。近年來,盡管我國安全環境趨於複雜,挑戰趨於嚴峻,不確定因素增多,但支持我國持續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的基本要素依然存在,有的還有所發展。隻要我們妥為因應,不犯大的錯誤,今後較長時期內仍可能擁有能夠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 。

就時代的大趨勢來講,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將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世界多極化將對兩極格局解體後,特殊情況下的單極霸權形成越來越大的製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社會信息化正在以信息為載體第一次把全球真正構建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網絡體係。在命運緊密相連的地球村內,任何人在挑戰當代國際秩序的時候,他不能不考慮他實際上也同時損害著自身利益。這種利益的相互依存性,使我們所處的整體國際環境,不會輕易被顛覆。

就我外部挑戰而言,美國是唯一具有影響我國戰略機遇期的實力,且相互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的國家。美國對中國實行戰略圍堵政策,容易造成雙方的摩擦與衝突。但是,另一方麵,中美沒有領土糾紛,沒有曆史積怨,互為最大貿易夥伴,在經濟上和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美國離不開中國的合作。美國雖然具有毀滅中國乃至世界的軍事實力,但在中美不對稱性軍事平衡麵前,美國並不能確保自己在攻擊中國時,避免中國戰略反擊所造成的難以承受的災難性後果。因此,中美走向全麵攤牌的可能性仍然較小。

美國實行戰略重心東移,既有牽製中國的一麵,也有維係亞太地區主導地位,防止被邊緣化的一麵。而且美國深陷經濟危機和西亞北非等地區泥潭,短期內難以脫身,要全力壓向中國,談何容易?至於一些中小國家乘火打劫,對我多有襲擾,但這些國家“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難以與中國真正切割,而且不具備擾亂我戰略機遇期的實力。即使最近聲稱決不做“二流大國”的日本,由於其戰略空間狹小,戰略資源缺乏,至今不能對其侵略曆史深刻反省,充其量隻是二流、三流角色。

日夜圖謀擺脫憲法約束,獲得開戰權的“自衛隊”也不過是一支美日安保體係下的依附型、支援型和戰役戰術型軍事力量,與獨立自主的戰略型中國軍隊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日本重溫甲午戰爭和全麵侵華戰爭舊夢的機會早已一去不複返了。我國保持較長時期戰略全局的相對穩定還是可能的。

就未來走向而言,美國連年對外擴張征戰,透支了國力,誘發了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暴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內在矛盾。雖然美國的霸權不會很快衰落,但盛年難再,業已呈現出多疑、不自信等霸權更年期的典型特征。中國雖然也受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同時麵臨深化改革,整頓吏治,清除腐敗,改善民生等艱巨任務,但畢竟中國處於青春期,上升期。

中國麵臨的煩惱是成長中的煩惱,中國麵臨的壓力是前進中的壓力。改革開放30年,中國高速發展,積累了雄厚的國力和國防實力,增強了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而且,中國的發展勢頭遠未停止,中國領導集體的順利交接,是中國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政治保證,中國規模巨大的內需市場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世界金融危機在給中國造成巨大壓力的同時,也給中國充裕的資金提供了走出去的巨大空間。

如果說,建國之初,西方沒能將新中國掐死在搖籃中,那麽現在中國已成長為膀闊腰圓陽光燦爛的青少年,除非中國自己垮台,外部勢力要扼殺擁有五千年文明,近千萬平方公裏國土,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正在闊步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其成功率等於零。

這些都是我國未來繼續擁有較長時間戰略機遇期的重要依據。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緊緊把握住。(作者彭光謙 中國國家安全論壇副秘書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