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戴旭:從\'極地閃電\'看美空軍新屠刀

(2009-09-03 08:18:34) 下一個

戴旭:從"極地閃電"看美空軍新屠刀
2009年08月14日 18:31:17  來源:新華網綜合

   本文原題《“幽靈”附體“猛禽”——從“極地閃電”看美空軍新屠刀》,原載於《世界軍事》雜誌2009年第8期,作者戴旭,編輯金昊。

美國空軍F-22隱形戰機

    6月初,美國空軍進行了代號“極地閃電”的演習,出動2架“幽靈”B-2,在空中加油機、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和空中預警機的協同配合下,演練了對 “擁有強大地空導彈和先進戰機,在亞洲已有區域性影響力的對手”的突防、突擊的能力。

    就像2001年太空戰演習一樣,美國指定的對手是毫不含糊的,那就是中、俄。能製中、俄,那些靠俄式武器體係武裝的國家更不在話下。從演習基本內容看,“極地閃電”其實是美國空軍的“隱身全球打擊特遣部隊”在磨刀。相對於朝鮮核試驗的重重煙幕,這道“閃電”更讓人驚心。

    成功演練全球隱身打擊

    2005年12月,已經試用一年的F-22正式列裝美國空軍。針對隱身戰機少,大批三代機尚未完全退役的情況,美國空軍戰術司令部設想了以F-22A戰鬥機的隱身突防能力,在戰鬥中 “把門踹倒”,為其他陸海空軍部隊破門而入掃清道路的戰術。美國空軍據此決定,在現有10支航空航天遠征部隊的基礎上,組建由48架F-22A和12架B-2隱身戰略轟炸機組成的“隱身全球打擊特遣部隊”。其具體戰法是:全球任何地方的衝突一旦爆發,首先使用F-22戰鬥機掃除敵方天空上所有高性能戰機。然後,F-22和B-2一起去摧毀最危險的諸如S-300地空導彈係統,甚至包括更新的S-400係列導彈。美國空軍計劃用3天時間,完成空中和地麵防空係統掃蕩任務。一旦敵方的作戰飛機被擊落和掃清,對空導彈係統被摧毀,即便是隱身性能較差的機型,如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甚至現有的 F/A-18、F-15、F-16戰鬥機都可以從4500米的相對安全高度展開持續進攻。第二波“持續轟炸力量”將主要用於摧毀敵C4ISR係統、裝甲力量等其它目標——一如它在近來一係列戰爭中所做的那樣。

    和以往的演習不一樣,此次“極地閃電”出動飛機非常少。這不完全是因為美國空軍裝備的F-22和B-2數量少,而是因為由於隱身戰機天然的特性,使目前最先進的對空防禦雷達和導彈係統基本失效,擔負電子幹擾壓製的戰術電子幹擾機將成為多餘的夥伴。更由於大威力炸彈、鑽地炸彈等新型彈藥的問世,由F-22A、B-2等組成的空中突擊力量,不再需要組成如現有第三代戰機一樣的突擊集群。美國“2020年的美國空軍”的戰略構想說:“當某個遙遠的地方有了麻煩,隱身無人駕駛戰鬥機將駛出倉庫,集中起來投入行動。裝載小型彈藥的B-2轟炸機一個架次將能攻擊80個不同的目標。遠程飛機從防區外發射的超高速導彈將以6倍音速飛行,攻擊800多公裏之外的目標。”以“隱身全球打擊特遣部隊”的實驗戰術為例,通過首批60架次(48架F-22、12架B-2)的飛行任務——平均每架飛機僅出動一次,以現有的武器配置就可以在衝突開始後的24小時內,用精確武器摧毀敵方270多個目標。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約翰·詹伯將軍建議,將B-2轟炸機攜帶的武器由一枚907公斤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換成4枚227公斤的精確炸彈;同時將F-22掛載的454公斤彈藥換成小型靈巧滑翔炸彈。這樣,僅用4架B-2和一個中隊(16架)F-22,第一天摧毀的目標就可以達到426個。

    這樣的攻擊能力,不要說海灣戰爭,就連科索沃戰爭的“八國聯軍”和伊拉克戰爭時的“震懾與畏懼”行動也相形見絀。

美式作戰體係再占先機

    由於B-2是亞音速,且空中機動性差,沒有自我防護能力,要進行全球24小時連續攻擊,必須要有F-22“猛禽”的護航。約翰·詹伯將軍認為:F-22和B-2的組合能夠產生全新的作戰方式,兩種先進戰機間的優勢互補和強強聯合,將首次實現“24小時全天候隱身作戰”。此次“極地閃電”連續進行了24小時,B-2持續飛行距離為1.6萬公裏,正是為了檢驗“幽靈”與“猛禽”組合這種“全新的作戰方式”。

    和同一時間朝鮮大張旗鼓的導彈發射和核試驗不一樣,美國空軍的“極地閃電”是一場靜悄悄的演習。事實證明,美國並沒有被金融危機所打垮,也沒有因為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困境而停滯,美國空軍在公開宣稱停產F-22的同時,卻在磨礪一把嶄新的屠刀。

    美國已經擁有183架F-22和數十架B-2。算上壓倒性的常備軍力,美國已足夠讓當今一些大國的最新軍事能力重新處於巨大的危險中。近20年來現代局部戰爭的一個共同證明是:機械化時代的地麵大兵團,完全失去了以往的戰略作用。戰爭的基本樣式是遠程、空中打擊,麵對掠空而過、直奔政府首腦和國家核心設施而去的巡航導彈及攜帶精確製導彈藥的飛機,地麵大兵團即使不被全麵摧毀也將被“閑置”, 如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地麵部隊一樣束手無策。一些國家根據美國以往戰爭的模式,大力發展新一代防空導彈、彈道導彈和大航程飛機等遠程打擊力量,試圖對對方的作戰基地和兵力集結地發起攻擊,以抵消或瓦解進攻者的先發優勢。正是看到這一威脅,美國快速發展出了隱身戰機和隱身空軍,並在計劃中首先將對方有效的反擊手段予以優先打擊。

    除了消滅先進戰機和防空導彈外,美國空軍作戰部門為“隱身全球打擊特遣部隊”設計的戰術中,還要求F-22A和B-2要首先清除敵方的彈道導彈,以保證美軍部隊和裝備的大規模集結不受威脅。由於可以在不被對方發現的情況下悄悄接近,突然打擊,所以即使是機動式的地地導彈係統,也無法逃脫被準確摧毀的命運。伊拉克戰爭中,伊軍“薩姆德”導彈在目標暴露後,隻有5分鍾的生存時間,說明美軍偵察能力和實時攻擊能力十分強大。隨著隱身空軍的成形,全球隱身偵察機和太空係統的結合,將使美軍已經“高不可攀”的戰場感知能力更上一個台階,從而使敵方戰前的隱蔽變得十分困難。加之美軍隱蔽攻擊能力更加強大和普遍,所以,對方彈道導彈的生存時間可能更短。

    最近,美國智庫列克星頓研究所出台報告就公開稱:F-22隱身戰鬥機將可深入中國腹地“獵殺”中國的戰略導彈。由於朝鮮半島形勢一觸即發,而朝鮮用以威懾美軍駐亞太基地的主要武器就是彈道導彈。筆者相信,“極地閃電”的演習應該不會缺少這個內容,隻是由於高度機密,可能不為外人所知而已。

    彈道導彈和遠程突擊兵器,是目前一些國家僅有的、能夠有效打擊美式作戰體係中空軍基地和海上重大目標的武器。在這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較量中,美國又占得先機。一些國家針對美軍以往戰爭模式開發的新軍事手段,又麵臨落後與危險的境況。

或將顛覆常規戰爭樣式

    “極地閃電”演習,並沒有動用“隱身全球打擊特遣部隊”的全部戰力,但窺一斑可見全豹,如果60架F-22、B-2同時出動,不難想見是怎樣的情形。

    “極地閃電”演習,沒有出現空中格鬥的場景。演習中以F-16代表的敵方第三代戰機,沒有與F-22空戰的資格。2月12日,美國環球戰略網報道稱:美國空軍近日公布了其F-22戰鬥機的性能數據,指出其隱身能力與雷達覆蓋範圍實際上遠遠超出預計水平。原來美方形容F-22雷達反射截麵積相當於乒乓球大小,現在“僅相當於一個鋼珠”。 而且,“F-22戰機所配備的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的有效覆蓋範圍為210公裏左右,而設計方案最初規定的雷達覆蓋範圍為200公裏。此外,戰機所配AESA雷達還能夠偵察到距離相當遠的敵軍雷達。這就意味著,如果來襲敵機使用了雷達,那麽F-22戰機在距離大約300公裏遠的時候,便能探測到該架敵機。F-22戰機的這一優勢使其有更多的時間進入戰鬥狀態,以便首先給予敵機致命性的一擊”。 報道還稱,“美國空軍進行的模擬試驗表明,一架F-22戰機能夠摧毀30架蘇-27/米格-29戰機。

    因此,“極地閃電”演習再一次悄無聲息地證明了——空中格鬥時代將徹底成為曆史。這是各國空軍麵臨的第一個直接的挑戰,但卻是不值得重點探討的問題。早在20年前設計之初,美軍的意圖就是依靠“猛禽”對抗並清除歐洲上空的蘇製戰機,統治21世紀的天空。現在撇開冷戰結束的政治因素,俄羅斯現役最新的主力戰機蘇-30/35係列,與F-22A有一代的差距,特別是由於F-22A的隱身,在單向透明的態勢下雙方根本不可能進行傳統的空對空格鬥。

    在F-22A還是YF-22的時候,美國軍方曾以F-16模擬蘇-27與F-22A進行空中格鬥,結果F-22戰績為6∶0。目前,俄羅斯下一代隱身戰機正處在樣機試製階段,且其設計指標是以全麵低於F-22A性能的F-35為對象的。在15-20年內,世界在研的新一代戰鬥機中,沒有一種堪與F-22A性能相當。

    在這種情況下,F-22A事實上不會在空中遇到對手。它所攜帶的各類空空導彈,不是為了進行對等空中格鬥,而是用來進行空中屠殺的。

《美國2000空軍年鑒》是這樣說:“F-22是一種采用最先進技術手段製造的多用途空中優勢戰鬥機,能夠突破敵方高威脅空域、奪取空中優勢,並擁有先敵發現、先敵開火、攻擊多個目標的作戰能力……F-22將電子設備、機身結構改造和推力換向噴管有機結合在一起……自1993年起,美國空軍提出F-22A應擁有對地攻擊能力,未來的F-22作戰使命將包括:戰略攻擊、戰略阻滯、偵察與監視、殺傷和非殺傷敵防空火力。”其中,沒一項為空戰而準備的任務和戰術。

    2009年6月,正值東北亞戰雲密布之時,F-22不同尋常地缺席了巴黎航展的百年盛典,卻急匆匆地奔赴關島和衝繩,而B-2早已伏在那裏多時。可見,此時在美國本土進行的這場演習,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這是一道石破天驚的“極地閃電”。我們不應該被F-22和B-2翼下的炸彈所迷惑。美國空軍握著這把新屠刀,一定不會使用以前的老套路,它已經公布的部分戰術,遠不是它的全部。筆者認為,由於隱身戰機將要擔當戰場主力,以最短的時間、最大的效益結束戰爭就將成為最主要的戰略考慮,而以大麵積猛烈打擊,迅速癱瘓敵方國家機器運轉,無疑有著比隻對領導人進行“斬首行動”和大麵積突擊各類工業和軍事目標更有意義。何況,在戰爭目的有限,從而有可能使軍事打擊成為外交手段的時候,癱瘓國家重要係統的任務也將比“斬首”政府首腦更成為基本選擇。由於電磁脈衝、鑽地炸彈等新型武器的巨大威力,隱身戰機的突防能力也越發顯得可怕,同時也預示著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作戰模式,已經過時。

    這還隻是在隱身戰機已經投入實戰,隱身空軍尚未完全形成之前,世界軍事領域麵臨的挑戰。一旦隱身空軍作為一種整體力量出現,常規現代戰爭的麵目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而美國本來計劃在2010年就實現這一目標的,隻是由於金融危機的掣肘,稍微放緩了進程。隱身空軍,不僅僅是對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軍種的威脅,而是對現行整個軍事體係的挑戰。對於軍事落後程度較嚴重的大國,新型軍隊的規劃和重新組建已經刻不容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