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端午節的習俗

(2010-06-15 08:22:55) 下一個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先解釋一下為什麽把五月初五叫端午?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西晉周處(就是除三害的那一位)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鶩原義是野鴨,引申為家鴨;角黍是把黍類做成角狀,現在叫粽子。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賽龍舟、懸掛菖蒲和艾草、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或菖蒲酒、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佩香囊、遊百病、吃鹹蛋、吃粽子和時令鮮果等,賽龍舟甚至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盛行於吳、越、楚。楚地的傳說是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遺體;越地的傳說則是起源於越王勾踐在紹興鑒湖訓練水師。根據聞一多考證,“龍舟競渡”早在戰國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午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台灣是在乾隆二十九年(1736),開始舉行龍舟競渡,那是一場由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的友誼賽。劃龍舟還先後傳入日本、越南、英國等。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辛未年(1991)五月初五,在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此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堿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周處的《風土記》中還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粽子品種增多,並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出現了“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蘇軾就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由菰葉變為現今常用的南方的箬葉(俗稱粽箬,箬竹的葉子)和北方的玉米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鬆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懸艾葉菖蒲:艾葉、菖蒲、蒜頭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采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交互轉換之時,容易得病,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上海和蘇南一帶有諺語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實際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上山采藥,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雄黃本屬礦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灑牆壁間 以祛諸毒。塗於小兒頭額、耳鼻、手足心,也有消毒作用。流傳民間之《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使白蛇現出原形。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但雄黃有毒,雄黃酒不宜多飲。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其作用和插艾和菖蒲,點染雄黃類似。

遊百病是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用來洗澡,老年人稱為“遊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遊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南方還有端午吃鹹蛋的習俗,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叫做掛蛋兜(袋),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立蛋、撞蛋、吃鹹蛋、送蛋看嶽母等做法由來已久,例如據清同治六年修的《通城縣誌》(通城縣屬湖北省,位於鄂湘贛交界處)記載:“五月五日親故以角黍、醃蛋相饋遺。”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吃黃鱔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必食黃鱔,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麵扇子,麵扇子用發麵蒸製,呈扇形,有5層。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製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浙江溫州地區,端午節還有家家戶戶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春卷皮裹上炒熟的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做的餡,卷成圓筒狀而成。

從前還有懸鍾馗像和寫符念咒的端午節習俗。鍾馗捉鬼,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據說唐明皇開元末年,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名鍾馗,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愈,於是令畫師吳道子,按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節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寫符念咒:除了用艾為虎、菖蒲為劍和蒜為錘這“端午三友”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黃表紙,硯台裏麵和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較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類。因為事涉迷信,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