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湖的曆史沿革

(2010-05-23 18:33:41) 下一個


以前有個誤解,認為錢塘江是因為五代時,吳越國王錢鏐為抵禦海潮侵襲,修築海塘,後人紀念他,稱之為錢塘,錢塘江也因此得名。近來看了一些資料,才知道不是那回事。根據這些資料寫成本文,供大家遊西湖時參考。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這是一個山間小縣。《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醜,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而被稱為武林水,從這個名稱看,應該是一條河流。 西漢承秦製,杭州仍稱錢唐,又被稱為“泉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複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鬆嶺,相當於今日的湖濱路一帶,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西湖已有“明聖湖”和“金牛湖”之稱。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錢唐縣東麵的明聖湖或金牛湖從此也就被稱為錢唐湖。隋王朝建立後,於文帝開皇九年(589)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裏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作為州治,錢唐縣也就從逼仄的靈隱山麓,搬遷至錢塘湖的東麵。煬帝大業六年(610),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裏,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高祖武德四年(621)改“錢唐”為“錢塘”,從此有“錢塘”的名目,如錢塘湖、錢塘江,所以“錢塘”兩字實際上並非得名於吳越國王錢鏐所修的海塘。太宗時屬江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複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肅宗乾元元年(758)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範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穆宗長慶二年(822),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後世稱為白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原先湖中最大的島嶼孤山,通過白堤和陸地相連。此時,因為錢塘湖在錢塘縣城的西麵,開始有人(包括白居易,雖然他更多寫成錢塘湖)把錢塘湖叫做西湖。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蘇軾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後世稱為蘇堤),上有六橋自南至北分別為:映波、束浦、壓堤、望山、鎖瀾、跨虹,堤邊相隔種植一桃一柳。因為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中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此後也把西湖叫西子湖。蘇軾對西湖還有兩項貢獻:用築堤多餘的葑泥堆成湖心亭的島基;在湖水深處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為三潭,明令從蘇堤到這裏的水域不得種植菱芡,以防湖泥淤積。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在蘇堤西邊又築一條堤壩(今稱楊公堤)拓展田蕩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使西湖重放光彩,恢複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

白堤和蘇堤,把西湖分成五部分:外湖、裏湖、嶽湖、西裏湖和南湖。白堤以南,蘇堤以東的水麵稱為外湖或外西湖;白堤以北,孤山以東的水域為裏湖或北裏湖、裏西湖;西北角,蘇堤以西,曲院以東,嶽廟以南部分叫嶽湖;蘇堤和楊堤之間是西裏湖;南湖是花港南麵蘇堤映波橋西麵的水域。

除了五湖以外,還有三島,即外湖中三個人工島。楊孟瑛在蘇軾的島基上修建了振鶩亭,這就是今天的湖心亭。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麵積約7萬平方米,其中水麵積占60%。島基是明萬曆年間 錢塘縣令聶心湯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築而成的,清代又對其進行了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緊靠它南麵就是三潭映月,現存的三塔是明天啟年間重建的,三塔高約2米,分布呈每邊62米的等邊三角形。清嘉慶五年(1800),浙江巡撫阮元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第三個小島阮公墩就是那時由葑泥堆積而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