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28)蔡襄《茶錄》

(2009-07-27 18:25:16) 下一個

蔡襄(1012-1067),字君謨,福建莆田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任福建轉運使、端明殿學士等職,故人稱蔡端明,卒贈禮部侍郎,諡忠惠。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而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蔡襄書法以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蔡襄不但在文學方麵造詣較深,而且對植物學也頗有研究,尤其是農藝名著《茶錄》和《荔枝譜》,在古今中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著作先後被譯成英文、法文等傳到國外去,這裏隻介紹《茶錄》。此外,蔡襄還寫過一篇題為《茶記》的短文。

蔡襄是宋代茶史上一個重要的人物,他的《茶錄》,對福建茶業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前人評曰:“建茶所以名垂天下,由公也。”(公是指蔡襄)今人也加以肯定:“十一世紀中葉,對福建茶葉生產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的,當推蔡襄。”現在流行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及《茶錄》的文化和科學價值,《茶錄》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最有影響的論茶專著。蔡襄也是宋代辨味品嚐茶葉的專家,據說當時論茶者,沒人敢在蔡襄麵前發言,恐班門弄斧,自討沒趣。

宋代最著名的貢茶為龍鳳團茶(龍團鳳餅),龍鳳茶有“始於丁謂,成於蔡襄”之說。丁謂創製大龍風團餅茶,一斤八餅。後來,蔡襄任福建轉運使,把它改造成小團,一斤有二十餅,名曰“上品龍茶”。其珍貴程度,歐陽修(1007-1072)在為蔡襄《茶錄》所作的後序中有生動的敘述:“茶為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錄序所謂上品龍茶是也。蓋自君謨始造而歲供焉。仁宗尤所珍異,雖輔相之臣,未嚐輒賜。惟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書樞密院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翦為龍鳳花草貼其上,兩府八家分割以歸,不敢碾試,相家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至嘉祐七年,親享明堂,齋夕,始人賜一餅,餘亦忝預,至今藏之。”

蔡襄在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任福建轉運使,皇佑年間(1049—1053)寫成《茶錄》,是宋代重要的茶學專著。全書分為兩篇,在序言中蔡襄說明了寫這本書的緣由:仁宗誇獎他在福建轉運使任上“所進上品龍茶最為精好”,有感於陸羽的《茶經》,未能把閩產指出,使建茶淹沒不彰;而丁謂所著的《茶圖》,僅論及采製,沒有說明烹試的方法,所以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寫成《茶錄》一書,共二篇,800多字。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都屬於烹試的方法。1054年,蔡襄調到中央政府任右正言,就把這部書獻給仁宗。十年後,英宗即位,蔡襄再次把《茶錄》獻給英宗。在《茶錄》“後序”中蔡襄說,因為在福州任知州時,書稿被秘書偷走了(蔡襄的書法太出名了,怨不得秘書偷去墨寶賣錢),自己又不能記住原文。後來懷安縣知縣樊紀買到書稿出版了,錯誤實在太多。臣看到這個不像樣的出版物,追念先帝顧遇之恩,不禁痛哭流涕。於是對它作了修訂,書寫並勒石,使《茶錄》永遠正確地流傳。蔡襄所書《茶錄》勒石,真楷小字,至今猶在,被視為書中絕品。

《茶錄》上篇論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侯湯、熁盞、點茶十目,主要論述茶湯品質和烹飲方法。

茶色:茶色貴白,而餅茶大抵於表塗膏澤,故有青、黃、紫、黑之異。要像高明的相士那樣,從表麵看穿內在本質,以肉質紋理圓潤者為上,黃白色的入水後混,青白色的入水後清,所以建安人認為青白的比黃白的好。

茶香: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和膏時稍微加些龍腦以助香,建安民間試茶,都不加香料,恐奪其真。烹茶點茶時千萬不能摻雜“珍果香草”,把茶的真香奪去。

茶味:主要是甘滑,隻有北苑、鳳凰山一帶茶場所產者味佳,隔溪諸山,雖然及時采摘,加意製作,色與味都不能及;又有水泉不甘,也能損害茶味,所以前人有論水品的專著(指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這說明茶味與產地、水土、環境等有密切的關係。

藏茶:“茶宜若葉,而畏香藥。”這就是說,貯藏茶葉,要避免茶葉吸收“異味”,變質,失去原味。又茶“意溫燥而忌濕冷”;所以要用箬葉封裹放入茶焙中,兩三天一次,用火控製在人體體溫的溫度烤一烤,抵禦潮濕。注意火太猛,則茶焦不可食。

炙茶:當年新茶,不用此道工序,經年舊茶,香色味皆陳,在幹淨的器皿中用開水浸一下,刮去表麵一層一兩重左右,用茶鈐(見下文)箝住,在微火上炙幹,然後碾碎。

碾茶:先用幹淨的紙密裹捶碎,然後趁熱碾。關鍵是炙好馬上就碾則色白,隔了一夜再碾則顏色就昏暗了。

羅茶:羅篩細則茶末細,能浮在水麵,羅篩粗則茶末粗,水浸不透茶。

候湯:候湯是古人點茶專用術語,指的是點茶時掌握好點茶時所用熱水的溫度。水未熟則點不出茶味,水過熟則茶沉乏力,前人講出現蟹眼時,水已經過熟湯了。沉在瓶中煮,不容易看清楚,所以說候湯最難。

熁盞:點茶之前,先必須把茶盞用開水泡熱或用火烤熱,茶盞冷了點不出茶味。

點茶:茶少湯多,則雲腳散(雲腳散是古人點茶專用術語,指茶少水多時茶末有的浮在水麵,有的漂浮水中,如同雲腳一樣散亂);湯少茶多,則粥麵聚(.粥麵聚也是古人點茶專用術語,指水少茶多時.茶葉未聚在水麵,如熬的粥麵一樣)。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攪動)。茶湯離盞口沿四分(6-7毫米)停下來,視其麵色鮮白,盞內壁邊上無水痕為絕佳。水痕以及隨後講到的建安鬥茶,將在下麵談到宋代茶藝時詳細介紹。

《茶錄》下篇論茶器,下篇論器,即製茶工具、品茶器具等。分茶焙、茶籠、砧椎、茶鈴、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九目。

茶焙:是用竹編成的,外麵包著箬葉,火在下麵離茶葉一尺左右,微火焙茶,保持茶色香味。

茶籠:不入焙的茶,應該密封包裹,裝在箬籠裏放高處,不要接近潮氣。

砧椎:砧,木製砧板;椎,捶擊工具,用金或鐵製作,便於取用。

茶鈐:以金或鐵打造,用來炙茶。

茶碾:用銀或鐵製作。黃金太軟,銅要生銅綠,不合用。

茶羅:以絕細為佳。羅底用四川東川鵝溪畫絹之密者,放在熱湯中揉洗(幹燥)後蒙好。

茶盞:茶色白宜用黑盞。建安所造者深紫黑色,表麵帶有形如兔毫細絲狀白色斑紋,壁比較厚,烤熱後不易冷卻,最合用。其中有一種盞名叫“黑釉兔毫盞”,為建安貢品,北宋時皇家專用。其他地方的產品或者偏薄或者顏色偏紫,都比不上。青白顏色的盞,鬥茶的人士不用的。

茶匙:越重越好,才能擊拂有力。最好用黃金的,普通人家用銀或鐵製造,竹做的太輕,建茶不用。

湯瓶:瓶要小一點,容易掌握點茶時所用湯的溫度,也可使點茶時注湯有準。湯瓶以黃金製作的為佳,普通人家則用銀、鐵或瓷石做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