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17)皎然最早提出“茶道”兩字

(2009-07-16 18:54:58) 下一個
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浙江湖州人,是南朝大詩人謝靈運的十世孫,活動於唐上元至貞元年間(760-804),後來住持妙喜寺。皎然著有《杼山集》十卷,不僅是著名詩僧,並撰有《詩論》、《詩式》,是唐代重要詩歌理論家。曾與顏真卿、陸羽等唱和往還,最後圓寂於妙喜寺。

他在當時詩名很大,又是一位茶人,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是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標“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並陸羽。

皎然與陸羽友善、詩文唱和,論茶品味,在詩中對茶飲的功效,地方名茶的特點和與陸羽的交遊,都有詳盡的記載,特別是與陸羽的交往記載,對後來研究陸羽的生平有莫大的幫助。皎然尋訪、送別陸羽和聚會的詩作、聯句,僅《全唐詩》就載有20首。在唐代詩人中無出其右。如他的《訪陸處士羽》詩:“太湖東西路,吳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見,歸鴻自翩翩。 何山嚐春茗,何處弄春泉。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後來有聖旨啟用陸羽為太子文學的官,接著改為太常寺太祝,他都沒有受職到任。陸羽曾寫過一首《六羨歌》,詩曰:“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表明自己不圖高官厚祿,不愛榮華富貴,甘於淡泊,追求灑脫,專心致誌於飲茶藝術和茶學的研究,這就是陸羽殫精竭慮的內心世界。

妙峰山地處西苕溪流域,海拔281米,是當年陸羽研究茶道,從事各種茶事活動的場所。他隱居山間,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閉門著述《茶經》。經常頭披紗巾,身穿短褐,腳著芒鞋,深入農家,采茶覓泉,評茶品水有時單獨徘徊在山野,敲擊林木,撫弄流水,每每至天黑興盡,才大哭而歸,當時人們把他看作是古代楚國的狂人接輿。

貞元二十年(804),72歲的陸羽在他的第二故鄉——湖州城外的“青塘別業”平靜地離去。在此之前他的好朋友皎然已經先他而去,按照陸羽生前的遺願,自己死後葬於皎然塔旁以紀念彼此的“緇素忘年之交”。因此他的朋友把他埋在了皎然的墓塔附近。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卷有《隱逸8226;陸羽傳》。《全唐文》有《陸羽自傳》,是陸羽二十九歲時寫的。陸羽的主要著作是《茶經》三卷,內容幾乎涉及到他那時為止的有關茶葉的所有事件,從而極大地推動了茶葉事業。中唐以來,陸羽被奉為茶神,茶作坊、茶庫、茶店、茶館都有供奉。

皎然塔和陸羽墓的原來位置不詳,1995年在妙峰山重建了皎然塔和陸羽墓,並開辟了由“慕羽坊”、“陸羽墓”、“皎然塔”、“三癸亭”等組成的陸羽茶文化景區。

陸羽墓墓基為三級平台,占地總麵積為436平方米。陸羽墓建在第三級平台上,墓高1.45米,墓堆直徑為6米的石砌圓柱形。墓頂為圓錐形,墓前碑文為“大唐太子文學陸羽之墓”。下置祭台,墓後拱型圈牆上鐫《茶經》全文。

皎然塔是唐朝詩僧皎然之靈塔,整座靈塔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塔高為2.5米,塔基為八邊形倒扣蓮花缸,每個側麵均用大理石砌築。塔身為正八棱柱,正麵書“大唐妙喜寺皎然上人之靈塔”,靈塔側麵刻有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孟郊的《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塔頂為青磚八角帽形,頂端置石雕蓮花望佛尊。

三癸亭,唐大曆七年(772),湖州太守顏真卿邀陸羽、皎然等江東文士三十餘人在妙喜寺修撰《韻海鏡源》,於癸醜之春,完成此書。顏真卿為紀念《韻海鏡源》360卷的巨大工程並迎接禦史袁高來湖州,在唐大曆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此建亭。當天恰逢癸醜年、癸卯月、癸亥日,所以命名為“三癸亭”。1995年重建,為石木結構,占地16平方米,呈正四邊形。台基高0.4米,亭子基座至頂端高6米,四根圓石柱撐起四角飛簷。亭子頂部覆以黑色琉璃瓦,中部呈高聳錐體形,頂端置以串形葫蘆塔尖。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按照陸羽的建議,開始在湖州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製“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顧渚紫筍,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該茶又產於現今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水口鄉顧渚山一帶,故而得名。另一個重要的貢茶品種是宜興陽羨茶,宜興屬常州,直到現在還是歸常州市管轄。宜興和長興雖然分屬江浙兩省,兩地靠得很近,正是陸羽隱居的地方:東、西苕溪發源地。

上文所引的晚唐楊華《膳夫經手錄》還描述了當時飲茶盛行的程度:“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也開始嗜茶成俗。茶不僅成為國內重要貿易物品,也是出口的大宗貨源,所以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接納了時任判度支(財政總監)趙讚的建議,開始征收茶稅。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