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11)漢魏六朝是怎樣飲茶的?

(2009-07-11 11:35:07) 下一個
漢魏六朝是怎樣飲茶的呢?古籍雖有零星記錄也是語焉不詳。《僮約》稱“烹茶盡具”,《桐君錄》記:“巴東別有真香茗,煎飲令人不眠”。晉郭璞《爾雅》注說:“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煎茶,當如煎藥,入水煮熬。煮茶,或入冷水煮熬,或入冷水煮至沸騰,或入開水煮至百沸。烹茶則是煮茶、煎茶的統稱,三者義近往拄混用。唐皮日休《茶中雜詠》序說:“自周以降及於國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言之詳矣。然季疵以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也。”陸季疵就是陸羽,在他之前也就是漢魏六朝的飲茶法,是像皮日休所講的,“渾而烹之”,煮成濃厚的羹湯而飲,和蔬菜羹湯吃法沒有兩樣。那時還沒有專門的煮茶、飲茶器具,往往是在鼎、釜中煮茶,用食碗飲茶。

三國時代百科詞典《廣雅》中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薑、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芼之”是拌和的意思)《廣雅》的作者是張揖,張揖字稚讓,清河(今河北臨清縣)人,在魏明帝太和年間(227—232年)任博士。他是一個博學多聞,精通文字訓詁的學者。因為《爾雅》以解釋五經的訓詁名物為主,所收集的訓詁還不夠完備,而由西漢初到三國,已經400多年,由於生產和文化的進步,語言和文字都有了新的發展,不見於《爾雅》的新詞、新義、新字日益增多。《廣雅》是仿照《爾雅》體裁編纂的一部訓詁書,書取名為《廣雅》,就是增廣《爾雅》的意思。《廣雅》在隋代避隋煬帝楊廣諱,改稱《博雅》。餅茶就是當時新出現的一種物品,而且已經在一定範圍流傳,所以才會收入這樣一本古代的百科詞典中。

《廣雅》中收入“餅茶”這個物品,傳遞了這樣一些信息:第一,唐代盛行的餅茶,早在三國時代就已經出現;第二,“荊巴間”而不是“巴荊間”說明長江中遊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第三,有了餅茶這種形式,茶葉更容易保存、流通和使用,促進了茶葉貿易,使茶文化可以在更廣泛傳播;第四,餅茶是用老葉加工,並且用較稠的米湯拌和而成餅狀。第五,飲茶的時候先用火炙香茶餅到焦黃色,再碾碎成末,浸泡在水中,放入蔥、薑、橘子煎煮,可見當時飲茶方法和現在的泡而飲之大不一樣。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晉朝陳壽的《三國誌》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孫權的孫子、吳國第四位君主孫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飲酒七升,雖然不完全喝進嘴裏,也都要斟上並亮盞說幹。有位叫韋曜的酒量不過二升,孫皓對他特別優待,擔心他不勝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賜給他茶來代替酒。這是現在已知的“以茶代酒”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見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

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比如,使洛陽紙貴的著名辭賦作家,《三都賦》的作者左思,流傳至今有一首《嬌女詩》,詩中有句:“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是金字旁,右邊為曆的一個字,鑊的意思)。”這描寫家庭生活的兩句詩,是說他的兩個愛女一心一意為了煮好茶,對著鼎鑊努力吹火。出身名門的杜育,字方叔,襄城鄧陵人,生年不詳。幼便號稱神童。長大後是個才華橫溢的帥哥,當時人叫他杜聖。官一直做到國立大學校長(國子祭酒)。晉懷帝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洛陽將陷,為敵兵所殺。他的《荈賦》是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茶為題材的作品,賦中所涉及到的範圍已包括茶葉的自生長至飲用的全部過程。稍後將詳細介紹這篇文章。

三國、西晉階段,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遊茶業得到長足的發展,當時這一地區,是我國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政治中心。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了,可從南朝齊劉澄之《荊州風土記》得到佐證。其書記載道:“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當時武陵郡在以今天的常德市為郡治的沅水流域七個縣)說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複存在。

南朝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現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托名上古人物桐君所著,實際完成於南朝劉宋時期的古代藥物學著作《桐君錄》所載:“西陽(治位今湖北黃岡縣東)、武昌、晉陵(今江蘇常州)皆出好茗。”從《桐君錄》所刊的三種名茶看,基本上就都屬江淮的範圍,最東一直到太湖西岸的宜興一帶。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朝時,長江下遊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水巷人家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這個係列。
太謝謝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