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朝的內閣

(2007-08-12 19:59:14) 下一個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殺了丞相胡惟庸以後就不再設置丞相這一職位,中央的行政工作由吏、兵、刑、禮、戶、工部負責,分別掌管人事、國防、司法、教育、財政、建設。各部以尚書為主管首長,配備左、右侍郎為第一、第二副手。明初的六部尚書權力很大。加上都察院(掌管監察皇帝言行和彈劾百官違紀違法行為,首長為左、右都禦史),通政司(掌管奏議和信訪,首長為通政使)和大理寺(最高法院,首長為大理寺卿),成為六部九卿。廢除丞相,六部直屬於皇帝。由此高度集中了政權,也增加了日理萬機的負擔。曾有人統計,八天內的內外諸司奏劄,即多達一千六百六十件,涉及三千三百九十一事。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九月,明太祖依仿古製,設四輔官,稱春、夏、秋、冬官。依時序輔佐皇帝閱處章奏。春官夏官各選老儒三人。每月三旬輪流任事。秋官冬官不專設,由春官夏官兼理。此製實行約兩年餘。洪武十五年又改為依仿宋朝製度、設立殿閣大學士。以禮部尚書劉仲質為華蓋殿大學士、翰林學士宋納為文淵閣大學士。翰林院檢討吳伯宗為武英殿大學士,典籍吳沉為東閣大學士。大學士是皇帝的侍從文臣,兼備谘詢,由文官兼任。
明成祖即位後,參據此製,簡選翰林院文臣入值文淵閣,入閣侍讀的文臣備谘議,擬製誥。文淵閣原為皇帝與文臣研讀之所,建於皇宮之內的,就此開始有了內閣的名目,以別於外廷。翰林待詔解縉、修撰胡廣、編修楊士奇、編修楊榮被簡選入閣。永樂二年(一四○四年)立太子後,解縉進為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春坊屬詹事府,輔導太子。楊榮進侍講,楊士奇進侍讀。又簡選中書舍人,進士黃淮,授翰林院編修。戶科給事中,進士金幼孜授翰林院檢討,通曉天文的舉人、原桐城知縣胡儼,因解縉推薦,授翰林院檢討。三人也同時入閣。入值文淵閣的七人,本職仍是翰林院官員,不另置官屬,但受到皇帝的禮遇,在皇帝左右,參議朝廷政務,成為爭帝的參謀。為與外朝的六部大臣相區別,入閣的文臣泛稱為閣臣。閣臣無行政權,不得直接管理六部諸司事務,諸司奏事也不得通告閣臣。第一任閣臣領班解縉是明代兩大才子之一,太子之弟漢王高煦乘成祖北征,與近臣屢次讒陷太子高熾,又奏言解縉乘成祖北征,私覲太子,被成祖下獄處死。隨後進胡廣文淵閣大學士,成為第二任閣臣領班,胡廣是個書法家,基本上也隻是做秘書工作。明成祖的這一措置,為明朝的內閣製奠定了基礎,不過成祖朝內閣權力不大。
成祖時,入值文淵閣的文臣,逐漸參議國政,又多受命輔導太子。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去世,太子高熾繼位是為仁宗,次年改元洪熙。朱高熾隻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太子瞻基繼位是為宣宗,次年改元宣德。宣宗即位,命掌仁宗時新建的弘文閣閣事的翰林學士楊溥與楊士奇等同值文淵閣。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入值文淵閣的閣臣六人,楊士奇、楊溥、楊榮、黃淮、金幼孜等五舊臣,又新增原東宮左諭德張瑛為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次年二月,原東宮侍讀陳山晉為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入閣,合共七人,與成祖時閣臣人數相當。楊士奇曆事三朝,受顧命輔立宣宗,在七人中最有聲威,也最得宣宗的倚重,隱隱約約已經相當於後來的首輔。。張瑛因在閣中少有建樹,宣德四年調任南京禮部尚書。陳山因少學術也被解除閣職,專門去教授年輕宦官學習書法。宣德二年,黃淮以老病辭官,六年金幼孜病死,閣臣隻餘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世稱“三楊”。
仁宗、宣宗時,大多數閣臣既是前兩朝的東宮師保,又是受命輔立的重臣。權位更加崇隆,也更加受到新君的倚任,皇帝往往不叫他們的名字而尊稱為某老先生。閣臣的職責,仁、宣兩朝尚無明確規定,在侍論經史、草擬製誥之外,已從多方麵參預軍國重事。史籍所載以下事例,足以說明閣臣地位日益隆重。
谘議——閣臣原隻備顧問。但仁宗立宣宗、宣宗迅速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曲赦趙王朱高燧、調免陳山以至舉任官員、捐免租稅等重大國事,均曾向楊士奇等閣臣谘議,然後決策實行。
建言——閣臣近在皇帝左右,便於上章建言。仁宗朝曾特許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密封言事。仁、宣兩朝,楊士奇等曾多次上章建策。閣臣直接向皇帝建言,從而參預國事。
糾彈——糾彈原是諫官的職責。仁宗朝特賜閣臣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繩愆糾繆”銀章,說:“朕所行,未善,當盡言。”宣宗朝楊士奇奏稱“前詔減官田租,戶部征如故”,是彈劾戶部的一例。
決獄——洪武時定製,三法司(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審理重囚須奏報皇帝遣官往決。仁宗曾親諭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三法司決審多濫。詔命三法司“今後審決重囚,必會同三學士同審”。
軍務——成祖時已命閣臣參預軍務。宣宗朝出兵作戰,均由閣臣參決。進士出身的楊榮,成祖朝即受命經辦軍務,與金幼孜扈從北征。進為文淵閣大學士後,隨從成祖出塞,成祖將軍務悉委楊榮。宣宗朝,楊榮首先建策親征高煦,並隨軍出戰。其後又隨宣宗北巡,並曾將兵出擊。
邊事——仁、宣兩朝的邊事,北有蒙古,南有安南。或戰或和,是軍國重計,也由閣臣參預決策。
以上一些事例表明,仁、宣時期的閣臣,事實上已經通過不同形式,參預朝廷行政、監察、司法、軍務以至對外事務等軍國重事。由原來的侍讀學士逐漸成為皇帝的輔佐。朝廷中則在皇帝以下六部以上出現了主要由閣臣組成的輔佐皇帝的決策核心,所以閣臣也被稱為輔臣。這一政治格局的變動在宣宗朝已基本形成,為此後曆代皇帝所繼承和發展,對有明一代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過在明代中期以前擔任尚書的元老重臣雖未入閣,也往往成為皇帝左右最高決策核心的一部分,如宣宗朝的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孝宗朝的吏部尚書王恕、兵部尚書馬文升。孝宗以後就沒有這種情況了,軍國重事除了權閹把持的時間外,基本上都是由內閣處理,直到以察察為明的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明朝的內閣輔臣除個別外(如嘉靖朝的張璁)都是翰林出身,文筆很好,仁、宣時期的楊士奇,孝、武時期的李東陽還都是公認的文壇領袖。明英宗以後內閣的權力又逐漸集中於首輔,首輔成為實際上的宰相。明朝的內閣輔臣特別是首輔,除了嚴嵩等少數幾個以外,大多數是負責和稱職的,皇帝和輔臣之間關係基本和諧。所以明中期以後,盡管出現過幾次太監專權,一些皇帝不理政事,個別甚至很荒唐,在內閣領導下國家機器基本能正常運轉。因為中間還有頭腦比較清醒的皇帝和有能力的首輔,常常使國家轉危為安,皇朝總能維持下去。
察察為明的崇禎皇帝看起來很努力,其實比他的曾祖父隆慶皇帝朱載垕差遠了。有人說朱載垕是曆史上最懶惰的皇帝之一,這說法不對。朱載垕並非懶惰而是無為而治,因為他選好了輔臣和將領,就放手讓他們去幹,不需事必躬親。作為皇帝最重要的是識人和用人(就是一個大企業的領導也是如此),不需要像朱由檢那樣苦幹。朱由檢運氣不好,繼承哥哥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留下的爛攤子。剛上台的時候剪除魏忠賢,取得一些成績後就自以為是,剛愎自用,察察為明。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盧象升等一大批能臣良將或殺戮或斥退,執政十六年內閣首輔基本上是兩個閹黨餘孽周延儒和溫體仁輪流坐莊,明朝是非亡不可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