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人都會長大,但不一定會成長。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個人資料
成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上海與台北 -- 兩岸大不同(下)

(2011-06-26 15:06:59) 下一個


最近聯合報刊登了郭采君寫的『張望兩岸/在上海,在台北』,俺也是一個常常出入兩岸的人,雖然上海不是俺常去的地方,但文章中列舉的上海例子俺在別的大陸一線都市也大都遇見過。

海峽兩岸雖乃同語同宗,但因政治因素而使得雙方相阻了好幾十年。
歲月隨著社會的製度和教育的不同而導致雙方在生活習慣和接人待物的語言用詞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差別。

最近兩岸隨著台灣開放對大陸人士來台的自由行,而會使民間的接觸和交流更加的頻繁和廣泛。
但兩岸間的差異也是不爭的事實,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生活在上海的台灣人,或許從她的眼光中我們能濾出兩岸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點,當然她所列舉的是她自己的看法,但卻不失作為遊客對兩岸認識的一個參考。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因學習,工作,休閑而穿梭在兩岸三地,多一份認識,多一份了解就能使我們如魚得水在任何地方都優遊自在。


 張望兩岸/在上海,在台北 (下) 
        
             (聯合報/郭采君)

 

在地鐵裏

在上海,一周上班五天,周六、周日不上班的話是公司給你放假。注意,是公司「給你放假」哦!

在台北和國外,正常就是一周上班五天,周六、周日不是「放假」,而是本來就不用上班。不過聽說台北加班超級多!

在上海,你如果給計程車師傅很多零錢,他們很高興,因為大陸的紙幣最大的是一百塊,如果你給他們一張一百元的鈔票,而隻要付十二元,他們很難找錢。

在台北,如果你全部給零錢,計程車司機可能會不大高興,因為台幣的零錢麵值很小,他們是不需要一堆零錢的。

在上海,我如果提著重東西,會主動來幫忙的人相比之下比台北少很多。
在上海的地鐵裏,有兩次我看到有人讓座給老人,結果一起來就被別人搶走了!那些寫著「請讓給年老、懷孕等等的人」的座位永遠都坐著人,但常常假裝睡覺,所以有老人、殘障者的話,坐在位子上的人會假裝沒看見。
如果車上空空的,人們喜歡坐兩個位子中間,可能感覺賺到了吧,一張票坐兩個位子耶。有時候,旁邊的人下車,人們便很喜歡把手放在空的隔壁座位上,也很有賺到的感覺。上海有幾條線的地鐵車子裏的椅子是一長排的,中間沒有隔縫,雖然上麵寫了「此座位為六人座」,但坐滿了六人之後還是有人把自己的屁股擠進某兩個人之間,變成七個甚至八個人擠在一起。

在台北,人們在捷運或者公車上很喜歡讓座,不會一上車便以最快的速度搶位子。如果不是老人、殘障、懷孕或抱小孩的話,通常不會去坐「博愛座」,盡管那座位是空的。

在上海地鐵裏,吃吃喝喝大聲喧嘩隨便你。我看過人家吃包子、小籠包(用筷子的哦好厲害)、臭豆腐、關東煮、便當等等。

在台北的捷運裏,不能吃喝東西。

在上海,地鐵裏大部分都是有手機收訊的,可以在地鐵裏打手機。打電話的時候,大家會很大聲的對著電話吼。

在台北,還是有些人會大聲吼,不顧及別人,但是相比之下比較少。

排隊的時候

在上海,如果有人插隊你罵他,那你就自己罵吧,沒人會幫你,包括店員、收銀員。

在台北,如果有人插隊,同時會有很多人講話,而且工作人員也不會受理插隊的人,會叫他們排隊。

在上海,如果你坐長途汽車或者飛機,要下去的時候,大家會同時站起來,盡可能擠到走廊上。如果你晚站起,那麽就要等大家都下去才能出到走廊,然後下車、下飛機,因為大家不大會讓你。

在台北,到了下機的時間,大家比較慢條斯理,如果人家正在往外走,看到你在你的位子上,他們會停下或者慢一點,舉個手意思是讓你過去。

在上海,當你在便利商店要付錢的時候,後麵的人會把手伸到你麵前,把他們要付錢的東西先放在櫃台上,然後站在你的斜後方貼著你的背,急著付錢。有時候,他們會用手肘輕輕推你。店員找你錢的時候,會把零錢丟在桌上,你得自己撿起來。

在台北,後麵的人會站在你的正後方,等你完全付完錢,皮夾收好,東西拿好,站到一旁的時候,才往前站到櫃台前。找錢的時候,店員會等你把手伸出來,把收據跟鈔票放入你手中,再把零錢放入你手上,方便你放回錢包裏。

哥哥弟弟姊姊妹妹

在上海,表哥表弟表姊表妹堂姊妹堂哥堂弟都叫作哥哥弟弟姊姊妹妹。如果你繼續問,他們才會說到底是什麽關係。可能是因為一胎化的關係吧。

在台北,表哥就是表哥,不會叫作哥哥。

在上海,不管你生大病小病,大都是去醫院。

在台北,小病多半去診所。

在上海,如果有一群人在一起,大家都是上海人,有一個不會說上海話,那麽大家會說上海話,像我這種不會上海話的人就隻好自認倒楣啦!

在台北,如果一群人都會講台語,而我不會講的時候,大家會講普通話,這樣我就聽得懂,然後可以融入對話,不會坐在旁邊像個傻呆子一樣。
我不會上海話也不會台語,真爛!

以下,我整理了上海與台北不同的稱呼方式∶
上海/台北:
服務員/小姐或先生 酒店/旅館 土豆/馬鈴薯 塗改液/立可白 地鐵/捷運 打D /叫計程車 自行車/腳踏車 長途汽車/客運 公交車/公車 奶牛/牛 雙休日/周末 顯示器/電腦螢幕 計算器/電腦 勺子/調羹 芝士/起司 酸奶/優格 操/幹 愛人/老婆 餐巾紙/紙巾 談朋友/交往 左拐/左轉 大拐/左轉 右拐/右轉 小拐/右轉 公安/員警 門衛/警衛 文胸/胸罩 小褲/內褲 導購員/店員 普通話/國語 地道/道地 文明/有禮貌 讓讓/借過 厘米/公分

以上的說法,有的兩地已經通用,譬如,文胸與胸罩,在上海其實兩個都說,但是我聽到講文胸的比較多,而在台灣沒有人用「文胸」這個字眼。還有導購員跟店員,在上海其實都說,但是我聽到講導購員的相比之下比較多。
這些隻是這六年來的觀察,有些東西是上海需要進步,有些則是台北,有些隻不過是文化不同,並沒有誰對誰錯誰好誰不好,有些呢,可能是我自己神經質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3)
評論
亦行 回複 悄悄話 郭采君原文寫的是“張望兩岸/在上海,在台北”,張望兩字的釋義是從小孔或縫隙裏看或向四周或遠處看,也就是她的“我見我聞”的忠實記錄。或許可以這麽說:以管窺天。這好比見了幾棵樹,不代表這片林子的通性;反之,理解這片林子的通性,不代表能解釋其中幾棵樹的特性。不過為文發表不同的意見,應該是健康良性的互動,尊重客觀事實,透過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也同時增長自己的見聞。
我六歲那年,隨父母親到中國,成長時正好趕上文化大革命,十八歲來美國,一直心係祖國和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因為工作的關係,曾外派到上海和台北,分別在那兒工作生活了三年,喜歡那兒精致的生活圈。也在英國、德國居住過好幾年。去年底到台北出差,最近又去了上海、北京、杭州和重慶,舊地重遊,感觸良多。不過,我可沒有郭采君和成長兩位女士的勇氣和智慧將自己張望的心得公諸於眾。借用成長最近發表的轉載文章“溺愛戰爭”中的口訣,我還是應該采取停、收、等、慢,來愛我的祖國。:-)
ianma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文中的現象都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看了不舒服也得承認。台灣好很多隻是因為他們經濟發達一些,再過幾十年再來看吧。至於辯解外地人不能代表上海人也是很好笑的,真正的上海人素質隻有更差,教育水準更差。
亦行 回複 悄悄話 很久沒上你這兒讀你發表或轉載的文章,不過有時不禁為你捏把冷汗,在這博客的園地裏,總有些遊街的瘋狗當道,不分由說,見人就咬,不過我也同情它們,畢竟得狂犬病的狗多少有其悲慘的精神病史,因此,誠如我曾經說的,麵對那些斷章取義、信口雌黃的文字,適時一笑置之,或許更能張顯自己的修養。與無的放矢、無風起浪的文字共舞,隻有疲於奔命。何苦來哉?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俺認真的看了大家的回應,在這些正反兩極的回帖中不難看出文學城良莠不齊的層麵。

正麵的就事論事,中肯進取。負麵的比爛低級言語汙穢,一副輸不起的小農心態。

特別是樓下這位,拜托你下次自我膨脹時也做一點功課,其實隨便動動手指你就會看到台灣護照無論是去歐洲還是日本都是免簽證,咱們大陸滴。。。嘿嘿事實會說話哈。

俺在本帖的前麵就說過:『兩岸雖乃同語同宗,但因政治因素而使得雙方相阻了好幾十年。
歲月隨著社會的製度和教育的不同而導致雙方在生活習慣和接人待物的語言用詞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差別』

有些東西是修養,有些東西是文化,就好象日本人吃拉麵時,一定要吸的很大聲才能證明麵好吃一樣。

作者寫的是她所看到的,也是她所感悟的。俺轉貼時已經說明了,現在台灣也正式開放大陸人民去台灣的自由行,而這篇文章也可以讓遊客們有一個知己知彼的作用。

對那些極力否認本文所列舉的事,不僅不能改變作者所看到的(俺也看到許多她所說的),反倒是曝露了你。。。。。。自己去對號吧。

再次謝謝大家的回應,成長祝您:平安,喜樂!
春雨瀟瀟11 回複 悄悄話 去過台灣後最大的感歎就是為台灣悲泣。那裏那麽想讓自己像中國可是沒有那個機會。故宮隻有北京的十分之一大,建築又是那麽的破舊,街道如此之窄,年輕人那麽努力的學習普通話是自己更像中國人。一個年輕人告訴我,那台灣護照在世界上行走真是個羞辱,有多少人承認? 他一再強調因為我沒有這樣的經曆實在是不能理解他們的苦衷。他還一再告知我為什麽那麽多的台灣人想移民到大陸,凡是有些錢的人都在想盡辦法去大陸。我問他你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他說不是我說了算,是中國人不拿中國護照算什麽中國人?不是中國人,又是什麽人?哪裏有人承認台灣是個國家,連個公民的感覺都沒有。我很同情他,似乎可以理解。
richem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成長的評論:
80年來美。難怪了。
那個年代來美的人,受到的震撼太大,心理和人格上一下子跪下後再也起不起來的人太多了。而且思維也隨之停格在那個年代了。話很難聽,見諒了。
拉拉雜雜 回複 悄悄話 From the discussion below that "Taipei is more westernized" might be more obvious, but "more civilized" may not be obvious for majorary of readers.
wxcqq 回複 悄悄話 Obviously Taipei is more westernized, or civilized.

晨霧飄渺 回複 悄悄話 台灣與大陸的最大的不同之一是台灣在世界上沒有一席之地,隻有寥寥無幾的幾個小國的使館,而大陸恰恰相反,那些欣賞台灣崇尚台灣的台灣人繼續留在台灣,讓那些崇尚台灣的大陸人移居台灣。這大概是最好不過。為作者的自卑哭泣。
團圓 回複 悄悄話 寫文章的叫人鄙視,轉帖的也讓人鄙視。

這樣的文章也可以登在報紙上,真讓人懷疑編輯的素質。

建議樓主去看看心理醫生!
helmsley 回複 悄悄話 我的感覺是郭小姐在上海的生活比較節省,基本以上海低收入人生活場景來代表整個上海。因為精確度較差容易可能會誤導讀者。
拉拉雜雜 回複 悄悄話 隨然你“不是一個愛刪貼的博主”,但還是刪了。
你最好能把它全都再貼回去。
你是不是“土包子”讀者自有公斷。
mnlk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成長的評論:
博主在回複評論中所說的現在在上海生活的人中真正是上海人的不多,這是事實。
但在這篇轉載的文章中,明顯有一種自以為是感覺,這點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如果是誠懇、善意的批評,誰都能接受,但故意挑毛病,那誰都有毛病,想找到任何人的毛病都能找到。人的層次高低不在於你是什麽職業,你賺多少錢。人要有起碼的善良之心,待人的寬厚之心。我看這篇文章的作者至少給人的印象比較刻薄。
拉拉雜雜 回複 悄悄話 歐洲人常說“小國家小思想”。
作為一台灣人,住在那閉塞的彈丸之地,在上海住了6年,總算開了眼界。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也不錯了。
看她最後結論,還患有“神經質”。
I_Shanghai_Ren 回複 悄悄話 原來樓主雖出生在上海,但成長於天津,難怪。不過話說回來,把上海換成任何一個城市,這篇大作都是在找罵。順便提一句,“土”還是“不土”跟去過幾個國家沒直接關係。因為在當今中國,即便在被這篇大作譏諷的人群當中,我們都可以隨便找出一個曾經換過N本護照(甚至同時擁有幾國護照)的人。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關於刪貼

俺不是一個愛刪貼的博主,但對於那些“潛水艇”人士的粗言穢語俺就不客氣了。
因他基本上是不屬於WXC的,對這類水平線下的,還是請你回到你應該去的地方吧,別在俺這裏汙染空氣哈。

有不同看法在這個社會是正常的,言論也是自由的,但人身攻擊就太超過了。敬請各位愛惜自己的羽毛哈。

要闡明一點;被刪的帖中除了給俺“人參公雞”外,還說俺是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
俺的博客有寫俺自己:生在上海,長在天津,80年來美,雖然嫁給台灣來的留學生,人家也是生在台北長在台北並擁有台灣和美國執照的醫生,別說俺本人,就是俺的二個孩子從一歲起,每年跟著俺,除了非洲沒去過,每年出國一,二次也玩了二十幾年了。俺倒是想沾點“土包子”氣,所以寫帖時都在用“俺”,除此之外還真沒土過呢。俺們的護照都用過N本了,再沒見過世麵想必也比你見識的多一些哈。

所以,下次罵人時先做做的功課,不過,看你粗言穢語的,也不像是會讀書和做功課那一類。還是那句話,乘著你的潛水艇,到水平線下去吧,起碼在那裏不會丟人現眼哦。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這是俺在貼在『上海與台北 -- 兩岸大不同(上)』的回應帖,轉過來回應大家,因俺看了看著上下篇的回應,基本上都沒出大格,所以就偷懶一下啦。


嗬嗬,一石激起千層浪~~~~~~~~~~~~~~~~~~~

看了大家的回應,覺得還是毛爺爺最英明。他說:“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對那些張口閉口“台巴子”的人,希望你最好還是“潛”著。
因你這樣的語言不僅不會顯出你有多“高貴”,反倒是讓人從你所用的言語看出你實在是艘“潛水艇”,專門說些“水平線”下的話,如果你正好在上海(或其他任何地方)所作所為和文章中的行為相吻合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君子請自重哈。

俺在轉帖時已經說了,這是作者她自己的看法,但卻不失作為遊客對兩岸認識的一個參考。。。

因需要俺幾乎每年都會來往於大陸,台灣和美國。此文章中所舉的例子也是俺所見的實例(雖然我不常去上海,而是京津二地),俺覺得作者並沒有過度的誇張。

問題是此話是自己人說就OK,但如果是台灣人說,那麽就會讓一些人“炸鍋”,WHY?
這其中的道理還是自己去想吧,如果出國讀書,讀到“社會精英”,思想還是停留在小農意識中,那麽上海有這些現象也是純屬“自然”了。
不過,俺倒是要為上海人(不好意思,俺是地地道道在上海出生滴,俺的中國護照滴籍貫也是上海)叫一下屈。

現在在上海,真正的上海人,已經不知道跑去哪裏了(也許都在海外?),在上海買東西和賣東西的都不說上海話,好像上海話已經被擠到一邊納涼去了。

記得2001年俺隨著台灣的一個工商考察團去上海,由當時的上海市的央行行長做東招待大家,賓主坐了三大桌,在場的隻有俺是唯一一位出生在上海的,換句話說那些來作陪的東道主,全是外地人。

所以今天在上海所看到和餐廳碰到的未必是上海人。而且文章中關於吃飯的禮節,你能說人家那是雞蛋裏挑骨頭嗎?你看到有多少人在吃飯時是閉嘴咀嚼,安靜吃飯的?除非是很高檔次的餐廳。
俺在中檔次的餐廳看過更誇張的;有客人是直接把骨頭,渣渣等東西吐在地上,讓俺真是瞪大了眼睛!

上廁所不關門,俺也碰到過(N次),在台灣是絕對沒碰過。但是蹲在馬桶上如廁的,倒是兩邊俺都看到過。

現在兩岸越來越開放,知己知彼會讓自己不論在什麽地方都能拿捏合宜,如果一味地為反對(因作者是台灣人)而反對,“跳腳,炸鍋”隻會讓自己成為人家更大的笑柄。
MsSunshine 回複 悄悄話 我不明白大家為什麽這麽氣憤?樓主指出的問題在大陸確實客觀存在,不僅僅是在上海。我們姑且不談台灣那邊的人是不是都很有禮貌,即使台灣人在台灣不象樓主描述的那麽禮貌,並不表明我們就有理由 不顧忌他人,不禮貌。當別人指出我們的不足時,我們應該引以為戒,盡量做好就是了,沒必要通過貶低別人來抵賴自己的不足。
蔡辰禎 回複 悄悄話 調羹,腳踏車...這些才是上海話!真搞不懂他在上海都是跟哪些“新上海人”相處,連上海話都不知道的“新上海人”怎能代表上海?沒頭沒腦一盆汙水就往上海潑。現在寫東西的人也真敢瞎寫,不負責任博眼球!
z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nlk的評論:

你的評論,一槍命中! [抱歉! 改了兩字...嗬嗬!]

"雞毛蒜皮,吹毛求疵。沒什麽意思,'完全'無聊。"

I_Shanghai_Ren 回複 悄悄話 Oh my God. 居然還有上下集。非要用有色眼鏡看問題,那有什麽辦法呢?有些問題想請教博主(樓主):你是一個上海人,你認為這篇大作中有多少內容是屬實的?如果是屬實的,那麽出現的概率是多少?
ncbluesky 回複 悄悄話 I went to TaiWan last Dec. The trip changed my impression of TaiWan forever. It is an island with no hope. It might have more tradition than Shanghai. But Shanghai is 100 times better than TaiWan.
WienFan 回複 悄悄話 文章比較片麵。我補充一點: 台北有些地方(20-30%),道路破舊,摩托車黑崖崖一片,夜市及附近街麵房屋髒亂不堪,比喻成垃圾箱毫不為過。那裏再誘人的食物我都沒有胃口。上海在市容改建上超過台北20年。
無名男英雄 回複 悄悄話 兩地都是盛產奸詐之徒的地方。
又要過年 回複 悄悄話 哪個地方都有它的缺陷,美國也一樣.非要把上海(中國)比作垃圾,把台灣比作美玉,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作者還特喜歡在垃圾裏生活6年,所以自己已經爛的夠可以了.
其實中國原來民風純樸,改革開放後,把那些台巴子放進來,然後世風日下.哦,這就是台灣對中國的腐蝕把.
wenjuyuan 回複 悄悄話 台幣最小麵值是一塊,看起來像一美分。人民幣最小應是毛/角吧。
桃園地區公車費經常是18/22/36塊,沒一塊的就得給五塊或十塊。
我都是提前把錢數好攥手裡,結果有一次司機非說我少一塊,非要我再投十塊。還有一次我按鈴下車,司機沒停,還說一站了,到終點下吧。總之,有些台灣人聽我是大陸人口音,就一副不屑的神氣,當然並非人人皆此。
麻辣擱筆 回複 悄悄話 有些東西是很難改變的,比如插隊後旁人的反應。
mnlk 回複 悄悄話 雞毛蒜皮,吹毛求疵。沒什麽意思,有些無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