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金輝名牌轉貼

轉貼精華,網絡文摘.更是個人的網絡讀書筆記,以便把好貼珍藏,今後仔細回味,與網友分享。本人為生活奔波的小民,沒時間打字,隻好轉貼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不喜歡莫言作品,因為我向往文明

(2012-10-17 07:27:23) 下一個


中國某作家獲“大”獎了,莫言和其他未獲獎的“平庸”作家相比,殘忍和血腥可能是顯著特點之一。

用大量筆墨詳細描寫,渲染一種殘酷刑法殺人,殺中國人。看著,體會著,品位著那個活生生的生命,那個有血有肉,有思維,有情感的人,那個和我們有五千年前共同祖先的人,掙紮著,以如此痛苦,而緩慢的方式結束生命。。。剝皮,紅燒嬰兒,檀香刑。。。

這個過程,我不喜歡,不欣賞,因為我向往文明。


許多國家已經廢除死刑,未廢除死刑的國家,也都盡量縮短死刑過程和痛苦。酷刑和文明沒有交集。在公眾媒體及網絡上,過於血腥殘忍的畫麵,都給以屏蔽或加注。文明社會廢除酷刑,文明心靈,反感酷刑。“君子遠庖廚”雖然有點虛偽,但反映了中國傳統主流意識對血腥場麵的反感。反感血腥酷刑是文明世界的共識。


讀莫言作品,我不舒服,難受。盡管它獲獎了,我仍然不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會因為什麽獎就改變。這個獎不過是若幹瑞典人的觀點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


從小,我們被教育偉大領袖的“最高指示”,一句頂一萬句,句句是真理。後來,我們被灌輸諾貝爾獎是最高成就,獲獎的一定是大師,是為國爭光。現在我們知道“最高指示”不是最高,一句不頂一萬句,不是句句是真理,最高的是權力。今後,我們會知道,“最高成就”也就是千百種口味中的一種。最高的是話語權,可能還有獎金數額吧?

今年流行重口味,不知道評委們的真正意圖是什麽,可能是真的喜好這種重口味。閱讀,想象,欣賞著這些血腥過程,評委們應該是體驗著文學的美感和感染力吧,好像不止是文學的美感和感染力,還應該有震撼人心的震撼力。這種震撼力又叫刺激。這是一個比刺激的年代,沒有最刺激,隻有更刺激。

不由想起一個問題。如果作者描寫的是,以同樣殘忍的方式,瑞典人在殺瑞典人,是不是更刺激?更震撼?他們還會如此評獎嗎?

看看諾貝爾獎頒獎原則:“在文學方麵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哦,原來諾貝爾文學獎的理想有:剝皮,紅燒嬰兒,檀香刑。。。啊。

也許人家是真的高尚文明,並不真的嗜好這種血腥。說這反映了中國野蠻殘暴的現實。中國有多種多樣的文學,但他們就好這個,可以高高在上顯示他們的道德優越感了。看,中國多麽血腥變態,我們才是文明世界。

看著網上一片歡呼,不禁想起魯迅筆下一個著名場景:許多人伸長脖子圍觀,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抓住了。

本人從來都支持國家統一,可是對於山東高密(莫言作品背景地),實在希望它獨立出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admtac 回複 悄悄話 Well written and fully suppor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