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波

心如止水是一種境界,一種修煉,也是一種無奈與蒼老。不管年齡多大,經曆如何坎坷,有心如水,總是希望風兒吹過,帶起片片漣漪,湧起層層水濤,掀起滔天的巨浪,將那沉澱水底的淤積盡情宣泄...
個人資料
占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淡泊之我見》

(2011-09-20 23:41:24) 下一個

淡淡地品茗,淡淡地賞秋,淡泊名利,看淡人生,……, 一個“淡”字好生了得,受到網上眾多網民的追捧,不談“淡泊”不夠品味,不講“淡然”沒有文修。一個“淡”使自己遠離了世俗,進入到高雅之列。

同一個“淡”字在每個人的心中會有不同的理解,這是肯定和必然的。我所理解的“淡”主要有三:淡泊名利、淡待人情、淡求欲念。造成人們心理從“淡”的緣由也有三:功成名就,自動歸隱的淡;窮極物欲,空虛反思後的淡;情深受挫,心灰意冷的淡。已成淡定的人可分三種;自然而然的淡,不得不為的淡,無可奈何的淡。

中國的字除了帶有字麵意思,還在間架結構,字麵組合上傳遞很多哲理,自古就有拆字解字之說。且將“淡”字拆分一下細看。

漢字講究的是橫平豎直,“淡”字卻沒有一筆是正直正豎。“淡”字左邊三點水,右邊兩個火,水火本不相容,放在一起卻成為淡。如果把淡字裏麵的七個點拆出,剩下的是兩個疊加的“人”,全字十一道筆畫,互不交叉。

平淡之心的靜恬是要經曆許多挫折方可得到,人生的路也不總是一帆風順。要想做到真正的“淡”,人必須驗七情,走四方,體六欲,嚐五味,切實置身於水火之中,經受大浪的淘洗,火中的涅槃,方能成為心靜如水,火中不亂的人上之人。

完全沒有欲念,生性淡泊的人是不存在的。開口淡泊,閉口淡泊的人未必懂得“淡泊”二字的內涵,或許正是這些人心裏對名利的渴望比從不談論淡泊的人更加焦躁,真正淡泊的人是從不會自謂淡泊的。要想做到“淡泊”,特別是淡泊“名利”,首先要有淡泊的資本,從來沒有獲得過名利的人,空口淡泊名利,沒有經過驗證,誰知道真的名利來到你手邊,你是依然淡泊呢,還是伸手抓住不放。“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被很多人捧為經典,其實這是很多落魄文人,自以為有才,求取功名不成,聊以自慰的一句“阿Q”式語言。對不曾擁有過的東西去淡泊實在是一種滑稽。真的淡泊名利,必須要追逐名利並取得成功,獲得後的放棄才可稱之為淡泊。

古人中,戰國時的範蠡應當是個典範;範蠡在勾踐最落魄的時候跟隨他,盡心盡力,出謀劃策,最終輔佐越王打敗了吳王,成就了霸業。作為第一功臣的範蠡卻主動自己隱姓埋名躲到齊國。範蠡在齊國棄政從商發了大財,對於到手的錢財,範蠡並不看重,三次致富,三次散掉。進可安邦定天下,退可致富濟貧窮,名利都在手心裏轉,範蠡卻迎風揚袖,不受其累,淡然撒手。

近代的曾國藩也是功成自隱的好例子,憑借曾國藩的實力和威望,在當時的情況下就是一舉推翻當政王朝,自坐了皇位也完全可能,功名利祿全在自己一念之間。多少人縱容勸諫,曾國藩不為所動,反而以回家奉孝為名,自找台階退出官場,落得一身輕鬆。毛澤東曾經說過:“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範蠡與曾國藩的“淡”,都是功成名就,自動歸隱的“淡”。

弘一法師李叔同,一曲《送別》傳唱至今;“長亭外,古道邊,天之涯,地之角,今宵別夢,寒風送友。” 曲悠悠,情切切,引發多少人的離愁別緒。李叔同出身豪門,年少成名,留學東洋,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聲色犬馬沒有不享,演過茶花女,彈奏過肖邦,一句:“奔走天涯無一事。何如聲色將情寄,休怒罵,且遊戲”道出了年輕時的李叔同紈絝子弟的秉性。

就是這樣一個李叔同,當紅正狂之時,卻突然斬斷俗緣,遁入空門,一代風流,成為布衣齋僧。世人愕然、李則淡然,弘一法師飄然出世,直到圓寂於自己的陋室繩床。

對於李叔同的歸隱有很多猜測,筆者以為;窮極物欲,追求精神,是最主要的推力。再加上當時內憂外患,山河破碎,報國無門,極度的精神苦悶需要有個寄托之處。李叔同在自己的一首詞裏寫得清楚:

“披發佯狂走。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於酒。漾情不斷淞波溜。恨來年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西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

李叔同的“淡”,是在領略了榮華富貴,玩轉了七情六欲,誌得譽滿後的參悟。

情感受挫,心灰意冷,也會使人淡漠周圍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這個“淡”與前兩種“淡”有性質上的不同,需要展開來說,在此就不作細解了。

沒有經過“濃”就不會安於“淡”。自感沒有能力和機會去爭得名利,就自言“淡泊名利”。這樣的人,一是可憐,二是不思進取,三是缺乏自信。"善利萬物而不爭" 是淡泊的真正內涵,首先要做個於社會有用的人,如果隻是自得自清,孤芳自賞,無異於是個不該來世的廢人。

要想看淡一切,首先要經過一切,擁有一切。沒有到達自己人生的製高點,就以“淡泊”為借口,為自己的不思進取找理由。如此的淡淡人生,隻是一個看似清雅的托詞,其內涵就是頹廢懶惰的人生。

慎談“淡淡”,多去“捕獲”,名利看似粗俗不堪,如果得之有道也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兩手空空的“淡泊”怎比得上名利雙收卻揮手去之的“淡泊”。一個隻尋求自我內心平和的民族必定是一個走向衰敗的民族。生命是寶貴的,不要在虛渺的“淡泊”中把它浪費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