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質疑“揚州屠城;中國曆史上的14次人口滅殺!”

(2007-05-17 12:11:27) 下一個

質疑“揚州屠城;中國曆史上的14次人口滅殺!”

質疑“揚州屠城”

先簡單說一下
1。類似的描述還有麽?據說這是個孤本
曆史或者其他科學,都有“孤本”不可信這一說
2。裏麵的描述混亂,簡單用紅色顯示
3。有的說揚州屠城殺了80萬,當時揚州人口有那麽多麽?
4。揚州屠城是存在的,是漢族將領幹的,數字有誇大的嫌疑
5。有人肆意炒作,用心險惡。曆史已經是曆史,漢族殺的少數民族還少麽?
6。此文的性質和樓下哪個中國曆史大屠殺是一類的,都是造謠,都是誇大
----------------------------
【 憤怒!】 竟然有人為“揚州十日”平反,召喚專家揭露! (zt)

  《揚州十日記》證訛
1644年,清政權在北京建立,之後在繼續和南明、李自成農民軍進行的三方麵角逐中,取得了初步勝利,乃於1645年初,命在陝西的豫親王多鐸率所部“相機即遵前命趨往南京。”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
揚州戰役是清軍渡江前取得的第一個具有關鍵性的勝利。史可法被俘遇難,南明四總鎮及左良玉部的潰降,導致南明沿江防線的全麵崩潰,福王被擒,宣布了南明王朝基本結束。因此揚州戰役在清初曆史上成為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 曆史工作者及關心明末清初曆史的人士,自然要重視揚州戰役的史實及其作用。由於這個時期的史料發現的很少,一部《揚州十日記》便受到了比較廣泛地矚目。
明末清初揚州人王秀楚在其所撰寫以記錄清軍在揚州戰役中進行大屠殺為主要內容的《揚州十日記》(以下簡稱為《記》)中說:“其間皆身所親曆,目所親睹,故漫記之如此,遠處風聞者不載也。”他根據身受目睹並進行“調查”後記錄下來的清軍在揚州戰役中屠殺的人數是“查焚屍簿載其數,前後約計八十萬餘,其落井投河,閉戶自焚及深入自縊者不與焉。
《揚州十日記》在史學界影響很大,一些有影響的書籍和蕭一山著《清代通史》、《辭源》、《辭海》,《中外曆史年表》、《清史編年》,科普通俗讀物《簡明中外曆史辭典》、《上下五千年》等都予引用。國外,如蘇聯齊赫文斯基地也在其所著《中國近代史》中引用。諸書引用時都在不同程度上控訴清軍在揚州的“屠殺”,並加以譴責。
曆史是科學。科學是來不得絲毫虛假的。《記》中紕露很多,不能不使人對它的真實性產生懷疑。筆者學識有限,僅就《記》的真實性進行粗淺探索,並以管見就教於諸方家。
一 揚州並未形成南明和清兩軍的主戰場。
戰爭中死人的多寡,主要是由戰場的大小、雙方投入兵力多少、時間的長短、戰鬥的激烈程度、使用武器的殺傷力以及軍隊紀律素質等諸方麵因素決定的。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南明諸臣在南京擁立福王為帝,建立了南明宏光政權。這個政權班底是由各種勢力拚湊而成,馬士英把持朝政,壓製東林黨。同時,麵臨著清軍與李自成大順農民軍、張獻忠大西農民軍的威脅。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更可法的戰略意圖是在加強防禦的基礎上向北進擊,以圖中原。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十三日奏設四鎮,每鎮額兵三萬。東平伯劉澤清駐於淮北;興平伯高傑駐於泗水;廣昌伯劉良佐駐於臨淮;靖南侯黃得功駐於廬州,史可法督師屯駐揚州,居中調遣,此外寧南侯左良玉率軍十多萬駐防武昌。
高、黃、二劉等四鎮,擁兵自重,互相矛盾,皆欲搶占繁富的揚州。在清軍渡淮前,四鎮間已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 高傑與南明睢州總兵許定國有隙,許定國遂手順治二年(1645年)正月計殺高傑後率所部降清。揚州戰役開始前,四鎮中實力最雄厚的高傑便在自相殘殺中瓦解了。 南明軍事主力之一,駐守武昌的左良玉,袒護受馬士英傾軋的東林黨,以清君側為名,於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五日舉兵討伐馬士英,向南京進攻,李自成乘機占領武昌。馬士英於四月一日密詔史可法督軍渡江入援。當清軍已進入河南、安徽,行將奪取揚州時刻,左良玉不僅未能保守武昌反而掣肘南京。左良玉病死,其子夢庚續統大軍於四月七日陷彭澤、東流,迫使南京倉促宣布戒嚴和急征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三總鎮兵入衛。迨清軍攻取泗州渡淮,史可法退保揚州,連章告急求援時,二劉競然借口入衛,徑自率軍南下。
置揚州危機於不顧的劉澤清並未入衛,反於二十一日降清。劉良佐亦於豫王進入南京後降清。這兩鎮大軍亦未參加揚州戰役。
黃得功奉命截擊左夢庚於板子磯,左夢庚兵敗降清。黃得功率所部兵駐蕪湖。這一鎮兵根本來到江北,當然不可能參加揚州戰役。
四月十九日,多鐸兵臨揚州。史可法“檄各鎮赴援,無一至者,隻有總兵劉肇基率四百兵馳援”,斯乃車薪杯水。城內總兵李棲鳳和監軍副使高岐鳳二人欲劫持史可法降清未遂,便連夜“拔營降清”,這對揚州城守來說,無異釜底抽薪。
南明布置在南京周圍重兵數十萬,經過一係列的自相殘殺後,紛紛降清,吏可法實際上是少兵無援地孤守揚州城。
清軍四月自歸德(今河南商丘)分路南下,豫王率所部於十三日取泗州,十四日渡淮,十九日圍揚州。守城兵將雖進行頑強抵抗,但雙方兵力相差懸殊,並未經過殘酷的爭奪戰。
二 對揚州府城人口密度的估算

王秀楚在《記》中記載被清軍屠殺的揚州府人數時,說:“查焚屍簿載其數,前後約計八十餘萬,其落井投河,閉戶自焚及深入自縊者不與焉”,據此,當時死亡人數當在八十萬以上。依王說,揚州府城居住人口最少也要有八十餘萬。這就需要有容納八十萬餘人的生活空間。那麽揚州府城的麵積有多大呢?康熙十四年金鎮主修的《揚州府誌》卷一和雍正十一年重修的《揚州府誌》卷五所記揚州府城沿革為我們提供了探索的數據:“周顯德六年(959年)韓令坤始別築新城,舊誌所謂小城者也。宋初李重進毀之,複茸舊南半為城。南渡時詔呂頤浩繕修,乾道二年(1166年)又修,舊稱宋大城。周二千二百八十丈,蓋南渡後所增修也。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郭棣請即前毀城遺址建築。揚州乃有三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人取揚州,令僉院張德林改宋大城築西南隅守之。周九裏,為一千七百五十七丈五尺,厚一丈五尺,高倍之。門五,東曰寧海(今日大東,又曰先春),西曰通泗,南曰安江,北曰鎮淮.東南日小東,各有甕城樓櫓,敵台雉堞,南北水門二,引市河通於濠。嘉靖乙卯(1555年),知府吳桂芳以倭寇請於上官,接東郭建城,即宋大城之東南隅也。工方興而遷去,後守石茂華繼之,起舊城東南角循運河而東,折而北,複折而西,至舊城東北角止,約一十裏,為一千五百四十一丈九尺,高厚與舊城等,今稱曰新城,為門七,南曰挹江(今日鈔關),曰便門(今曰徐寧),北曰拱辰(今曰天寧),曰廣儲(初亦曰鎮淮),曰便門(今曰便益),東曰通濟(今曰缺口),曰利津(今曰東關),門各有樓,為敵台十有二,南北水門各一,東南即運河為濠,北鑿濠與舊城濠連注於運河。”
按照上述記載,結合《揚州府誌》所刊揚州府城池圖,複製當時揚州府城池的示意 圖如下:

說明:
(一)虛線內為舊稱宋大城處,原來周長2280丈,經明朝張德林改築後為周9裏,計1757丈5尺,即稱為府城處
(二)市河東部為新城區,係明嘉靖乙卯築以防倭寇者,周長約10裏, 計為1541丈9尺。府誌提供了城的周長,城池圖提供了城為四邊形的,但未說明邊長。在四邊形中以正方形麵積最大。
按照正方形進行計算,其結果是:府城區麵積約2144760.25平方米。新城區麵積約1651255平方米。整個揚州府城的麵積約為3795985.25平方米。
按照城池圖估算,城內的民房、官廨、寺廟、學校、廳堂樓閣、園院場橋等建築物及河渠所占地約為60%。假如王秀楚所記被殺人數“八十萬餘”是實,不把清軍、揚城生存者及其他方式死亡者計在內,這“八十萬餘”人的人均占有土地麵積僅4.7平方米,如將建築物所占麵積減去,則人均僅占有土地不足1.9平方米。這些人在生前,要摩肩擦背,死後要象柴禾一樣地碼起來。人在這樣環境裏是不能夠進行生存活動的。更何況揚州的實際形狀不是正方形的,其麵積平方米數必定要小於上述數字,而人口采用了“八十萬”這個最小數字。如果把城內麵積數字減少而把“八十萬”以外的數字加上,那麽在清軍入城前,揚州府內人一個挨一個也容納不下了,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現在要搞清揚州府城內人口的確切數字是很難的了。但是通過對明清兩朝揚州的編戶丁口情況進行一個估算,求得人口的近似數字還是可以的。
現把明清兩朝的編戶丁口情況列表於下。
見下圖:

說明:揚州府領屬三州七縣,它們是高郵州、泰州,通州,江都縣,儀真縣、泰興縣、寶應縣、興化縣、如皋縣、海門縣。縣附府治揚州府和江都縣在同一境內。
從上表可以看到:
(一) 自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迄萬曆六年(1578年)的185年中,揚州府所領三州七縣的編戶丁口,除成化十三年外,變化都不大。無論整個揚州府還是江都縣一縣的編戶數與人口數的比例,基本是在1:5這個數字上下浮動。這和我國的多數比較發達地區編戶丁口人數的比例基本一致。
  (二) 萬曆六年(1578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的近百年內,揚州全府丁口減少約42萬人。萬曆以來,災禍頻仍,崇禎以來,戰亂加劇,人民死走逃亡,人口大量減少是必然的。由於揚州府衙始終和江都縣在同一處,就人口數字而言,府縣為一。從江都縣一縣的登記來看,康熙前期和洪武時期的丁口數字基本持平而稍稍低於成化、嘉靖二朝。約減少了三萬左右。
(三) 百年左右時間裏,江都縣減少人口約三萬,揚州全府在百年左右時間裏減少人口約42萬。揚州府所領三州七縣共十個單位,平均起來,每個單位減少約四萬人。江都縣所減少的人口數字也是接近的。
(四) 自洪武以來,全府丁口最多時是萬曆六年(1578年),也僅有81萬餘人。揚州府和江都縣同在一城,府屬除政府機構外,並不另有自己直轄編戶丁口。就人口而言,府縣為一,而江都縣全部人口(包括郊外)從未達到過十萬。
王秀楚在《記》中述說得很明確、具體,自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五日止,共十日(筆者按:當年農曆四月為小建,隻有二十九天),其問皆身所親曆,目所親睹,故漫記之。如此,“遠處風聞者不載也,”他記述的是揚州城內的大屠殺,不是揚州府全境的大曙殺,而揚州城內從來沒有過這麽多人,也容納不下這麽多人,這是明明白白的。所以,即使把全城殺光,也不會超過十萬人,更何況事實上不可能殺光。
三 清軍可能投入揚州戰役的兵力
在科學不發過的時候,戰爭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即刀槍弓弩。一般的每個士兵隻掌握(使用)一種兵器,一般的不會比反抗一方手中的大棍、斧、鋤強多少,因此稍具頭腦的軍事統帥都懂得要以大於敵人的兵力(個別的以少勝多的戰例除外)去改擊敵人;最少也要投入和敵人基本同等的兵力。所以對清軍投入揚州戰役的兵力進行核算,對於弄清揚州的“大屠殺”是很重要的。
(一)清軍的總兵力
《清史論叢》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中華書局版)第三輯發表了李新達先生《入關前的八旗兵數問題》一文。據李先生考證,入關前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共有兵數約十四萬六千餘名,此外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誌祥等統率的天祜兵,天助兵共一萬餘人,加上外藩蒙古兵、朝鮮兵以及隨征子弟和奴仆等,“入關前清政權所能動員的總兵力可達二十萬人之多”。
(二)清軍入關的總兵力
據《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四“順治元年四月丙寅”記載:命攝政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率師經略中原,“統領滿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漢軍、恭順等三王、續順公兵”入關。李新達先生文章的結尾處也說:“在一般情況下,征調的兵額占八旗壯丁的三分之一左右,特殊情況下,則征調壯丁的三分之二以上。”入關經略中原,自然是特殊情況。按李先生對清軍總兵力的計算結果,所抽調兵數當在十四萬左右。徐鼐在《小腆紀年附考》卷五“吳三桂與闖賊戰於一片石”中亦記為:“攝政王度勢已迫,乃盡發騎兵而西,……全軍始至合十四萬騎。”魏源在《聖武記》中也記為“時流賊李自成將精銳二十萬東擊三桂,……三桂軍其右,我軍其左,尚不及賊陣之半,”
這些不同時間,不同態度人士的記載,認定入關清軍總兵力為十二萬到十四萬這一數字大致是不錯的。
(三)豫親王多鐸南下的總兵力
揚州戰役清軍主帥豫親王多鐸所統大軍的兵力,是證明清軍不可能屠殺“八十萬餘”人的重要依據。
攝政王多爾袞率大軍進入北京,民心浮動,京畿地區人民反抗鬥爭風起雲湧。保守京城,事關重要。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一日,多爾袞命以京城之半屯兵。“以南城為民居,盡圈東城、西城、北城、中城為營地。左翼;鑲黃旗在安定門內,正白旗在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右翼:正黃旗在德勝門內,正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在阜域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以八個整旗兵力拱衛京城。每旗按7500人計,共六萬人。順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初三日,在京朝鮮官員任(糸+光)向朝鮮國王報告說:“且聞衙門之言,則累十萬兵經夏屯留。”,兩份材料都說明北京留有重兵,但兩個數字之間相差四萬,這和當時軍事布署、軍隊調動頻繁有關。當時留守京城的兵力,經常保持在六萬到十萬之間是可以肯定的。
在確保京城安全的前提下,清廷以平定抗清起義為首要戰略目標,所以兵分多路出擊,六月遣肅親王豪格及石廷柱,巴哈納等:“往定山東,河南”。遣都統葉臣等“往定山西”。十月十九口,以“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以所部隨從.全軍三萬餘騎經山西攻陝北。”二十五日又以:“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軍征討南明,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以所部隨從,全軍二萬餘騎,渡黃河南下。”
豫王大軍擊敗李自成農民軍後,自潼關分路南下。此前,南明興平伯高傑兵發徐州時,曾致書劉澤清曰”清兵號稱二十萬,實七八千。”
多鐸兵不會有二十萬,但也絕不會隻有七八千,那麽豫王所統大軍究竟是多少?具體數字雖難考訂,但通過概算還是可以搞清楚約數的。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多鐸曾向清廷奏報說:“大軍於四月初五日自歸德府起行,沿途郡邑,俱已投順,十三日離泗州二十裏,令固山額真阿山率蒙古固山額真馬喇希、富喇克塔及將士前奪泗北淮河橋,其守泗總兵焚橋遁,我軍逐夜渡淮,翌日,追五十餘裏不及,十七日遣尚書宗室韓岱、梅勒章京伊爾德、護軍統領阿濟格尼堪、署護軍統領杜爾德率師至揚州城北,獲船百餘艘,是日,大軍距揚州城二十裏列營,令署護軍統領碩納代、伊爾都齊、費揚古、吳喇禪、梅勒章京阿哈尼堪,署梅勒章京格霸庫等,率師至揚州城南,獲船二百餘艘,十八日大軍薄揚州城下,招諭其守揚閣部史可法,翰林學士衛允文及四總兵官、二道員等,不從。二十五日令拜伊圖、圖賴、阿山等攻克楊州城,獲其閣部史可法,斬於軍前,其據城逆命者並誅之”,多鐸的這份奏報基本是可靠的。因為妄奏虛報既會招致對自己的嚴懲,也對參戰諸將的論功行賞影響甚大,而且,多鐸也沒有妄奏虛報的必要。依據多鐸奏折及《清史稿》列傳中涉及揚州戰役的諸將領當時所任官職,可能帶兵數量,爬梳分析,就可以對多鐸的總兵力進行概算。
現將參戰各將領的筒況摘抄如下:
尼堪:順治元年(1644年)追擊李自成至慶都,晉貝勒。順治二年(1645年)隨大軍趨歸德。定河南,五月從多鐸克明南都。
博洛:順治元年(1644年)從多爾袞入關,破李自成晉貝勒。後從多鐸征河南,二年,破李自成於潼關,五月下江寧。
屯齊:順治元年進貝子。從豫王多鐸破“流寇”,平陝西、河南有功,二年五月從多鐸下江寧,明福王由崧走太平,師還授固山額真。
拜音圖:崇德七年(1642年)授固山額真。順治二年,從多鐸西征,敗敵潼關,封一等鎮西將軍。複從南征,克揚州。
尚善:順治元年(1644年)進貝子。二年,從多鐸南征,平河南,下江南,並有功。
富喇克塔: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授正藍旗滿洲梅勒額真,旋授本旗蒙古固山額真。二年,從豫王多鐸下江南,與馬喇希等為前鋒,克揚州。
馬喇希:蒙古固山額真。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自歸德渡河至泗北淮河橋,明將焚橋走,與拜音圖以紅衣炮攻克武崗寨。
佟圖賴:漢軍鑲白旗固山額真。從豫王多鐸西討李自成,定河南。順治二年(1645年)移師徇江南,先後克揚州、嘉興。
李率泰:順治元年(1644年)授刑部參政兼副都統。二年,移師南征,克揚州,下江寧。分領精兵三百徇蘇州、鬆江。
韓岱:牛錄章京。順治二年(1645年)與梅勒額真伊爾德率兵南下,渡淮克揚州。三年授鑲白旗固山額真。
伊爾德:一等梅勒章京。從豫王南征,與宗室尚書韓岱等將蒙古兵。自南陽下歸德,至揚州,獲戰艦百餘。
阿濟格尼堪:一等梅勒章京。豫親王多鐸移師下江南,四月經淮安,遣阿濟格尼堪率所部趨揚州,克城北,與親軍合攻,城遂下。
阿山:固山額真。一等昂邦章京。順治二年(1645年)。豫王自陝西移師下江南,阿山及諸將從,與馬喇希等取淮河橋,渡淮撥揚州。
阿哈尼堪:鑲黃旗梅勒額真。大將軍豫王南征,命阿哈尼堪會師,自河南下江南,攻揚州。
鄂碩:擺牙喇甲喇章京。二年隨豫王南征,鄂碩將噶布什賢兵先驅至睢寧,敗明兵,從博洛下蘇州。
  努山:噶布什賢噶喇依昂邦。順治元年(1644年)命努山將左翼噶至什賢兵,從豫王西討李自成。二年,移師定河南,下揚州。
阿爾津:二等甲喇章京領擺牙喇章京。順治元年(1644年)從豫親王西破潼關,還定河南,進三等梅勒章京。
都爾德:署擺牙喇章京。順治元年(1644年)從豫王西征,二年,自河南下江南。
顧納代:擺牙喇章京。順治二年(1645年)從豫王徇河南,渡淮,四月至揚州,率擺牙喇兵軍於城南,獲舟二百餘,翌日薄城下,七日而撥。
圖賴:超授三等公。順治二年(1645年)正月,率百四十騎,直前搶殺劉宗敏部。四月至揚州,令圖賴與拜音圖,阿山攻之,克其城。
除上述外,還有未予立傳的伊爾都齊、費揚古、吳喇禪、革霸庫等將領從征。
從上列情況可以看到隨豫王南下並參加揚州戰役的將領中,可以單獨掌握一個整旗的人,僅有五個。在這五個固山(旗)額真中,蒙古旗二人,漢軍旗一人,滿州旗二人。高級將領很少而中下級將領很多,這就從一個側麵反映清軍兵力不會大。像副都領李率泰在“徇蘇州”時,僅“分領精兵三百”,而圖賴在“搶殺”驃悍的劉宗敏部時,僅有“百四十騎”,可以看出清軍兵力之單薄。
豫王多鐸親統大軍於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十八日,包圍揚州城。二十三日,清軍從泗州運來攻城之紅衣大炮,尚未對揚州發動攻勢。二十四日,試炮,轟揚州城。二十五是,多鐸知史可法不屈,急攻城破。這裏值得探討的是多鐸為何日急行百裏趕到揚州後,兵圍揚州七天而不攻?五次致書史可法,史皆不啟封投入火中,多鐸為何不怒不急?如果真是愛惜史可法,那為何在城破後而立斬之?主要原因是由於揚州城高,厚、濠深,清軍兵力單薄,不宜強攻,采取圍而不打的策略,直到攻城利器運到,不待即試射,隨即城破。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實錄”所載豫王兵數約二萬餘騎,是可信的,基本上是準確的。

四 幾個可以說明《揚州十日記》不可信的問題
(一) 清軍在入關之初的紀律狀況
軍隊紀律是統治階級政策的體現。清軍在進入山海關之前,順治元年(1644年)月二十三日,多爾袞與諸將誓約:“今入關西征,勿殺無辜,勿掠財富,勿焚廬舍,如約者罪之。”在清軍中豫王多鐸是執法較嚴的,據顧炎武《聖安本紀》卷六記載:“豫王攻占南京後對違犯軍紀,搶財物的清兵,曾進行嚴懲,豫王斬清兵搶物者八人,又示前日大內搶掠各物自行交還江寧縣,藏匿者梟示。”就揚州而言,第一,清軍未遇到頑強抵抗,炮轟城毀,既未進行殘酷的爭奪戰,清軍也未受到重大損失。第二,清軍雖靠武力攻占揚州,但揚州一役關係到奪取南京,平定江南,招攬明臣,收攏人心,統一全國的大業,影響深遠巨大,清廷不會顧及這一點。
還應當注意到,在屠城與否的政策上,清廷統治核心內部曾發生過激烈爭論。朝鮮官員李(禾+來)在回答國王李(亻+宗)時,曾奏報:“八王(指阿濟格)言於九王(多爾袞)曰:“初得遼東,不行殺戮,故清人多為遼民所殺。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諸王以鎮燕都,而大兵則或還守沈陽,或退保山海,可無後患。”九王以先皇帝曾言,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況令人心未定,不可棄而東還。兩王議論不同,因有嫌隙雲”。多爾袞以其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置兄弟生隙於顧而否定了阿濟格的野蠻淺見。如此,多爾袞是不會允許多鐸采取屠城的野蠻行為的。
(二) 如前所述,不足三萬人的清軍,要在五六天內,手刃八十萬餘人,無論上下,老幼,病傷,平均每人要殺死30-40人,姑不論殺人者的心理狀態,就武器而言,一把刀無論如何鋒利、堅硬,也是不敷用的,這樣大量的武器供應如何解決?五月二日持何物向南京進軍的?
(三) 屠城的善後事宜如何進行?
據王氏自雲:“初二日傳府道州縣已置官吏,執安民牌遍諭百姓,毋得驚懼。又諭各寺院僧人焚化積屍,而寺院藏匿婦女亦複不少,亦有驚餓而死者,查焚屍簿載其數,前後約計八十萬餘,其落井投河,閉戶自焚,及深入自縊者不與焉。”這就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其一,焚化積屍八十萬餘具,必須搬移集中焚化,這樣大的運輸量從何處來呢?據雍正十一年《揚州府誌》載,江都共有古今寺觀六十三座(其中已有幾十座不存在了),甘泉(縣,雍正九年置,與江都縣同在府城內)有四十八座,共有寺院百餘座。如平均每寺有三十人,約有僧人三千名,僧人與居民數的比例是1∶30,即每30居民中有一是僧民,這種假設數字,肯定大於實際僧人數字。即便如此,這三千名僧人全部出動去運輸集中如此多的屍體,也是不可能的。其二,揚州地處江畔,河流縱橫,焚屍用柴量巨大,采自何處?如何運來?要焚多久?這些困難,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不要說是戰爭時期,就是在正常情況下,也幾乎是不可措辦的,遑論焚屍的統計登記工作了。
從南明兵力,揚州守軍,清軍兵力,居民人數,“屠”後處置等幾個主要方麵考查,都證明王氏《揚州十日記》關於清軍屠殺揚州府八十萬餘人的說法,是經不住推敲的。
五 《揚州十日記》一文自身的矛盾
王秀楚在這篇不足8000字的文章裏,特別強調了這是他自己在揚州城內親曆目睹了這場大“屠殺”後記下來的,使人不能懷疑文章的虛假訛誤,但經仔細讀後,發現了很多自相矛盾之處,由於經不起推敲之處甚多,現僅舉數例以證其訛。
(一) 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十二日,大學士馮銓、洪承疇因皇上“一日之間,萬機待理,必習漢文曉漢語,始上意得達而下情易通”,遂奏請選派滿漢詞臣向皇帝進講六經。昭連在《嘯亭雜錄》卷二《啟心郎》條記載說:“國初滿臣不解漢語,每部置啟心郎一員,以通曉國語(按即滿語)之漢員為之,職正三品,每議事坐其中。”這都反映了清政權在北京建立之後,實行全國範圍的統治,在語言文字上遇到的困難。1644年以前,清軍雖曾數次入關,但停留時間都比較短暫,滿漢語言障礙不可能迅速超越。迨豫王大兵進入江南地區,戰事緊迫,沒有學習漢語的條件,而且清軍從未到過江南地區,江南(揚州)話比北方話更難於聽懂,即便是講漢語,用漢文的漢人,也不易聽懂,更何況剛過淮河的清軍。另外一方,即揚州人,多數人聽北方話也會感到困難,時至今日,在南方和北方人之間,不是仍然存在著互相聽不懂的情況嗎?,更何況清軍講的是“滿語”呢!王氏卻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聽“滿兵”講話和他與“滿兵”對答如流的講話情節。如“一騎獨指予呼後騎曰:“為我索此藍衣者”。“卒固囑我於諸婦曰:“看守之,無使逸去。””王秀楚不僅能聽懂滿語,並且能和“滿兵”相問答,現將這段話摘抄如下:
紅衣者熟視予,指而問曰:“視爾非若儔輩,實言何等人”?予念時有以措大而獲全者,亦有以措大而立斃者,不敢不以實告,紅衣者遂大笑謂黃衣者曰:“汝服否?吾固知此蠻子非常等人也。”(引者按:清朝服飾製度,普通人是不準也不敢穿黃色,包括明黃、杏黃和金黃的衣物的,這裏卻是說是穿黃色衣服,豈非大謬)複指洪嫗及予問為誰,具告之。紅衣者曰:“明日王爺下令封刀,汝等得生矣,幸勿自斃。”命隨人付衣幾件,金一錠問:“汝等幾日不食?”予答以五日,則曰:“隨我來”。
從這段流暢的對話中,怎能感覺到這是“滿兵”用“滿語”於江南人第一次見麵時的直接交談呢!揚州人講的話,不但清軍將官可以聽懂,“滿卒”也聽得懂。如記一“滿卒”對其兄進行敲索時,其兄哀懇曰:“吾有金在家地窖中,放我,當取獻。”又如在“滿卒”汙辱婦女時,被辱婦女說:“此地近市,不可居”。在他妻將受辱時,他對“滿卒”說:“婦孕多月,昨乘屋墜下,孕因之壞,萬不能生,安能起來?”而這個從未到過江南地區的“滿卒”對各類內容的揚州話都聽得懂,是令人難以理解的。諸如此類的談話,還有多處,不一一例舉。
此處須說明一點,《記》中所能講漢語的“滿兵將”係指滿州旗之兵將而非漢軍旗之兵將。因原著通篇未涉及漢軍旗兵將,同時《記》中多處明確寫道:“領此者三滿卒也”,“突遇眾騎至,中一與卒滿語一、二,遂舍予婦去”、“自相奮擊,內一卒勸解,作滿語”等。
(二) 揚州城破後,南明總兵劉肇基曾率兵進行巷戰,史書不乏記載。而王秀楚根據自己的“目睹”記二十五日城破時情況是:“予複至後窗窺城上,則隊伍(指清軍)稍疏,或行或止。俄見有擁婦女雜行,闞其服色皆揚俗。”緊接著他從家中出來,又看見“北來數騎皆按轡徐行,遇迎王師者,即俯首若有所語……迨稍近,始知為逐戶索金也。”在硝煙彌漫、喊殺震天的戰鬥之際,清軍競攜帶婦女從容地走在城上,將士們挨戶索錢,這是有悖情的。
[olor=red]按軍事常識論,清軍既奪取揚州,戰役的目的已達到,自然應彈壓保守之,而王氏在記敘五月初一的情形時,除描述了清軍的搶殺外,並記有:“是日,興平兵複入揚城而寸絲半粟盡入虎口。”到初二日,府州縣均已任命了官吏,而記述初五日情形時,城內仍然是“往來打糧者日不下數十輩……,初不知為清兵為鎮兵為亂民也。”勝利之清軍競能容忍“興平兵”和土匪之流任意進出府城,對其肆意搶掠也不聞不問,這也予情理不合。[/color]
(三) 王氏在其書中有三處提到清軍將領,記敘亦頗詳明。其一,四月二十八日,記其兄之遭遇時雲:“伯兄亦來,雲是日被動雲負擔,賞以千錢,仍付給令旗放還。”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清軍並非毫無軍紀的野蠻之師。其二,在同一天裏還發生了另外一件事:“複聞有王姓將爺,居本坊昭陽李宅,以錢數萬日給難民。”還些清軍既是強盜--任意搶殺,又是菩薩--救貧賑災,先當強盜,後做菩薩。以搶來的錢再施舍給原主。這樣的記載不禁使人懷疑。其三,二十九日與他談話的紅衣青年將領,曾勸慰他“幸勿自斃”,還給他“幾件衣服”和“金一錠”,當知道他家人已五天未吃飯後,就親自將他帶到一宅院,命人給他家燒魚做飯,他吃飯後,還允許他把魚和飯帶走去喂受傷的哥哥。這又叫人怎麽理解呢?
(四) 王氏在四月二十六日記事中引用“滿卒”話說:“我輩征高麗,擄婦女數萬人,無一失節者”。這裏不談他何以能如此透徹的理解滿語,就征朝鮮一事,史書記載頗詳,後金(清)與朝鮮共發生戰爭二次。第一次是在天聰三年(1627年)正月,由貝勒阿敏率兵遠征,距1645年已十八年,第二次是崇德元年(1636年)十二月,這次是由清太宗親征,兩次征戰,均無“擄婦女數萬人”之事,即《李朝實錄》也無此記載。且當時稱“朝鮮”,不稱高麗。
(五) 自古以來,兵火相連。揚州烈火,王氏屢屢述及。令人不解者,如此空前的兵燹之後,城中竟然還存有“督鎮(史可法)所儲軍糧,如丘陵,數千石。”未受任何損失,供清軍用它來賑濟災民。《記》中甚至還有這樣記述:“自念五日起,至此已五日,或可冀幸遇赦,乃紛紛傳說洗城之說。城中殘黎冒死縋城昔大半。舊有官溝,壅塞不能通流,至是如坦途,夜行晝伏,以此反罹鋒,城外亡命利城中所有,輒結伴夜入官溝盤詰,搜其金銀,人莫敢誰何。”觀此,給人印象是清軍隻在城外活動,隻是在白天活動,夜晚競無守城之兵,城外不知為誰家之天下,競會有人在清軍“屠殺”的時候,夜入城內送死。這哪裏是戰爭尚未完全結束的揚州城?
上述幾點,僅舉犖犖大端者,給觀全文,矛盾重重,破綻百出,這樣的記錄,怎能成為嚴肅的史料?
像這樣的文章,是怎樣躲過了清嚴密的文網而得以流傳下來的,不屬本文討論的範圍,但它作為孤證,而能夠在史學界廣被引用,左右名家,影響海內外學界,這固然由於它是孤證,另外同辛亥誌士的宣傳有關,辛亥誌士,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在進行革命宣傳時,難免帶有過激情緒,而至有的宣傳誇大其辭。正象謝國禎先生所說:“大都憑諸傳聞,橫加醜詆,或者是出於個人的愛憎,隨意喜怒笑罵,不甚符合於當日的事實。就是研究清史的專家也不能免”。王秀楚的《記》正好適應了當時宣傳的要求,成為反對清政府的材料而被廣為宣傳利用。“又因史料尚未大量發現,但憑個人信筆出之,這也難怪”。但時至今日,仍在以訛傳訛,必將給曆史學研究工作帶來很大幹擾,在人們認識上造成混亂,所以證訛工作十分必要,應恢複曆史的本來麵目。
============================================================

 
[轉帖]中國曆史上的14次人口滅殺!

中國曆史上幾乎每一個日子都在血雨腥風中飄搖,每一個心靈在皮鞭和饑餓的恐懼中顫抖--於是,每一個救世主先後揭幹而起了。中國的專製主義誕生於中國的災亂之中。
僅以戰爭為例,在商朝的《卜辭》中就記載了各種戰爭61次。 而據《春秋》記載,在春秋時期242年間各種戰爭448次。到了戰國時期,僅大規模的戰爭就有222次。孟子說,春秋無義戰。豈止春秋!2500年來,哪一場自相殘殺,談得上正義?哪一次改朝換代,不是人口死亡過半?
4)三國鏖戰
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說漢末三國大動蕩活下來的人隻是原來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767萬。


評論:
此文作者用心不明,隻做參考吧
裏麵的數字未必準確,比如文中說“三國時期221年人口數90萬”,這個數字太低了,
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之地。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劉備章武元年,有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通計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除平蜀所得,當時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孫權赤烏五年,有戶五十二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收其圖籍,戶五十三萬,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後宮五千餘人。九州攸同,大抵編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此晉之極盛也。
選自杜佑《通典.食貨典第七》


三國時期的人口數可參見 陶元珍 三國食貨誌 魏蜀吳三家通共也隻有147萬多戶 767萬多人 . 魏晉南北朝版麵 陶世龍:《陶元珍<三國食貨誌>》

 

發帖心情

 
揚州屠城親曆記 (今譯本) 作者 :王秀楚
  1645年清順治2年己酉夏4月14日,督鎮(官名)史可法從白洋河失守,倉皇退卻到揚州,隨即緊閉城門,死守揚州城。
  滿洲軍隨後而至,四月24日開始用大炮攻城,當日未攻破城池。此時的揚州城內守備森嚴,各個城門都有士兵把守。
  我家住在西城,屬於一個姓楊的將領所管轄的區域,其手下官員、士卒等散布於各處。左鄰右居都有兵卒進住,我家也住了兩個士兵。可是這些軍人住在他人家裏毫無規矩可言,踐踏禍害無所不為,我每天還要供給他們上千的錢幣。時間一長,漸漸的感覺難以為繼,不得已與左右鄰居商量,一起請他們的楊將領吃頓酒飯。
  酒席宴間,我強做恭敬不斷討好這位楊將領,終於討得歡心。這頓飯吃的效果不錯,楊將領指示那幾個士卒離這兒遠點,別再搗亂。楊將領看來還很喜歡聲色之娛樂,會彈琵琶,對我們表示很想找一名高檔次的揚州妓女,最好是當地名妓,以便在軍務閑暇之時休息娛樂。
  由於酒喝得融洽,當天晚上,他又回請我一起喝酒。本來一心要縱情歡樂一晚,但忽然督鎮史可法的一張紙條傳到酒席宴上,楊將領展開一看,為之臉色大變,急忙起身登城而去,我們大家也隻好散了。
  第二天25日早上,傳出督鎮史可法的告示,裏麵有“此次守城,一切由我一人擔當,不會連累百姓”的話,聞者無不欣慰,無不感激涕零。此時又傳來了巡邏的明軍小勝敵軍的消息,人人都喜笑顏開,互相慶賀。
  午後,我的一個娘家人由於躲避投敵叛亂的興平伯(明總兵)高傑的亂兵,自瓜洲逃來揚州投奔我家,(興平伯高傑投敵叛亂,史可法張榜通緝他,所以遠遠逃離揚州)亂世之中久別重逢,與我妻二人相見不禁唏噓不已(我妻當時已有九個月的身孕)。
  此時外麵盛傳敵兵已經入城,已有一兩個人專門來告訴我此事。我於是急忙到外麵打聽消息,又聽有人說:“並非敵軍入城,而是靖南侯黃得功(黃蜚)的援兵已經到了。(此時清軍正是假冒黃蜚援軍的旗號騙開城門攻入揚州,史可法輕信上當)”再看城牆上守城的軍隊,仍然保持嚴整不亂,才稍放寬心。但剛到了大街上,已是人言洶洶,一片混亂。眾人正皇皇之際,突然一片塵土飛揚中,披頭散發光著腳的逃難者狂奔而至,問他們,全都心急氣喘誰也無法講清到底發生了什麽。忽然,有數十騎自北而南奔馳,狼狽逃竄而去,其勢如波湧,人群紛紛躲避。其中眾人護擁著的一個正是督鎮史可法。原來他們是想奔東城突圍,由於滿軍防衛嚴密無法突破,才向南狂奔,欲出南關突圍。由此才知道敵兵入城是無疑的了。
  正在此時,又有一騎由北而南,撤韁慢步,緩緩而來。馬上之人仰麵哀號不止,馬前二士兵依依拉著馬韁繩不舍離去。此景至今猶在眼前,隻是恨當時未能前往問其姓名。此騎稍稍遠去後,守城的兵丁全都拋棄兵器和盔甲軍服,紛紛從城牆上跳下逃命。有人因此摔碎了腦袋而死,還有摔折了腿骨的。再回頭看看城牆上已空無一人了。
  城破之處的情形更為混亂。此前,督鎮史可法由於城牆上過於狹窄,炮具無法放置,令在城垛上設了一塊木板,一頭搭在城牆上,一頭搭在民居上,使城牆寬度擴展,得以放置大炮。而工程一直未完工。在此處敵軍率先登城的士兵揮舞兵器,白刃亂下,守城兵民紛紛奔逃躲避,互相擁擠踐踏。城牆上的道路很快被人流堵塞,於是人們跳上所置木板,匍匐攀援,企圖逃上民屋。但此木板並不堅固,人數一多,隨即傾覆,人如落葉般墜下,摔死的有十之八九;到達了民屋頂上的人,在屋頂上奔走,腳踩瓦裂,鏗然有聲,其聲如同劍戟相擊,又象雨雹挾彈,四應不絕。屋中之居民駭然不已,驚惶萬狀而出。而其客廳、堂室內外以至臥房之中,早已有了從城牆上攀屋而下的守城兵民,全都驚惶失措地尋覓縫隙和隱蔽之處欲潛匿下來,主人大聲嗬斥也無法阻止。此時揚州城全都已經關門閉戶,人人屏息靜氣而待,不敢有任何行動。
  我家後廳正對著城牆,從窗隙中向外窺視,見城上滿兵由南向西行進,步武嚴整,即使淋雨也絲毫不亂。我私下合計,認為這是軍紀嚴明且有節製的軍隊,不會對百姓如何。心裏稍微安定。
  突然聽到叩門聲急,原來是鄰人相約一起設案焚香迎接滿軍到來,以示臣服和不敢抗拒,我雖然知道這樣做不會有什麽作用,但此形勢下也無法立即改變眾人的決議,姑且唯唯相應。於是眾人換衣服,排好隊列站立,等待滿軍到來。但等待良久也 未見滿軍。
  我於是又到屋內後廳窗上窺視城牆,見到滿軍隊伍比剛才有些稀疏,停停走走。突見滿軍士兵中間擁有婦女雜行,看其服色,都是揚州本地女子。我才開始大為恐懼 ,回頭對老婆說:“敵兵入城,倘有什麽不測,你就當自裁以免受辱。”妻悲泣著說:好吧!隨即又涕泣交下,對我說:我以前積攢了好多私房錢,交給你處置吧,若我死了,永無複生人世之可能,留此財物何用?於是把所有錢財盡數拿出交給我。
  正在此時,有人進來大聲喊叫:來了!來了!我急忙跑出。遠遠的望見從北來了數騎,都緊拉馬韁緩緩前行,遇到了迎接的隊列,俯首對下邊等待的人好像在說什麽。這時候,揚州全城人人人自危,各自為守,所以雖然相隔不遠但往來消息不通。
  人們焦急地等待他們靠近,才知道他們正在逐戶要錢。然而也並不十分苛求,稍有所得,就不再多問,即使有不服從的,雖操刀相向恐嚇,尚未傷人。到後來才知道有人捐金萬兩相獻,而頃刻之間遭到殺戮,是因為有當地揚州人做滿人的臥底。滿兵逐次地到了我家門前,一騎馬滿兵獨指著我對後麵的騎兵說:“給我找這個穿藍衣的人要錢。”後麵的滿兵剛下,而我已飛快地逃遠了。滿兵也就棄我不顧上馬而去。我心裏捉摸:“我的服飾粗鄙象個鄉下人,為什麽單單找我要錢?”
  恰好這時我的大哥、弟弟也來了,於是一起謀劃:“我住的房子左右都是富商,他們是不是認為我也是富商呢,這可怎麽辦?”大家都十分焦急,最終決定盡快轉移。於是托付大哥率領家裏的婦女等人從偏僻小路冒雨來到二哥的住宅。二哥住處在何家墳後麵,左右均是赤貧之人,應該比較安全。我一個人獨自留在後麵以觀動靜。不一會大哥忽前來說:“大街上滿軍已經大開殺戒了,還留在此處何用?我們親兄弟無論如何應在一處,同生共死,雖死也可以無恨了。”
  我於是拿好先人神主與大哥一起來到二哥住宅處。當時有我和大哥二哥弟弟、一嫂,一侄、懷孕的老婆和五歲的兒子、兩個娘家小姨、一個內弟,共12人同避二哥家中。
  天漸漸黑了,敵兵殺人聲已響徹門外,眾多家人都不敢呆在屋裏,心驚膽戰地躲在房頂上。而雨越下越大,十多人隻有一條氈子共蓋,全身都被雨淋濕。外麵哀痛之聲撕心裂肺,懾人魂魄。直到夜深滿兵漸稀,才敢抓住房簷下來,敲石取火做飯。這時,城中到處起火,近的就有十餘處,遠的更是不計其數。揚州城內火光相映如雷電照耀,辟卜聲轟耳不絕。又隱隱聽到被擊傷未死者痛苦呻吟的聲音,哀顧斷續,其慘不可形容。
  飯熟,眾人相顧驚懼,竟沒人能下一筷,也沒人能出一個主意。我妻子取出前麵交我的私房錢,打碎為四塊,兄弟各藏一塊,藏在發髻、鞋子、衣帶內的都有,以備不時之需,或可以救人一命。妻又找了一件破衣服和爛鞋子給我換上,裝扮成窮人 。於是眾人整夜不眠,直到天明。
  就在這個晚上,有很奇怪的鳥在空中發出笙簧一樣的叫聲,又象小兒在啼哭,似乎就在離人不遠的地方,後來問大家都聽到了。
  26日,很快地,城內火勢減弱。天色漸明,大家再次爬高上到屋頂躲避,發現已有十多人伏在房頂與房頂之間的天溝內躲藏。忽然,東廂有一人爬牆上房逃跑,一士兵持刀緊追,也速度如飛般地上了房,一下就看到了我們這些人,隨即舍棄所追之人向我們而來。我當時嚇得惶恐失措,立即跳下房頂,大哥二哥也隨我跳下,弟弟也跟上逃命。我們快跑了百餘步才逃脫追逐。但與其它家人失散了,不知他們的生死。
  這時,幾個狡猾的滿兵怕藏匿的人太多不好找,就詭稱紿眾人以安民符節,不再殺人。於是藏匿的人爭相出來跟隨他們,共集中了五六十人,其中婦女參半。二哥對我說:“我們隻有區區四人,若遇到強悍不講理的士兵,肯定不能幸免。不如跟著大家,人多勢眾則容易逃命,即使遭遇不幸,也是大家一起生死相聚,無所恨了。”這個時候,我們都已亂了方寸,更找不到其他的救生良策,唯有默默相許。於是 大家一起出來跟隨眾人。帶領這群人的是三個滿兵。他們首先對所有人挨個索要金帛錢財,幾個兄弟都罄盡所有財物給他拿走了,隻我一個人幸運地被他們忘了搜查 。突然聽到婦人中有人叫我,一看是我的好友朱書兄的兩個小妾,我急忙製止她們。此二人都披頭散發,衣不遮體,小腳踩入泥中一直到沒脛的深度,狼狽不堪。一妾還抱著一個女嬰,滿兵發覺了,就揮舞鞭子抽打嬰兒,一下搶過來扔到泥中,旋即把婦人趕走。一滿兵提刀在前引導,一滿兵橫槊在後驅逐,一滿兵居中在隊伍的左右看管以防逃逸。三滿兵驅趕數十人如驅如犬羊,稍有不前,即加捶撻,或立即殺掉。婦女們還被用長繩索係在脖子上,繩索拖掛,累累如貫珠,女人們由於小腳難行,不斷跌到,遍身泥土,一步一蹶。此時街上但見滿地都是被棄的嬰兒,或遭馬蹄踐踏,或被人足所踩,肝腦塗地,泣聲盈野。路過一溝一池,隻見裏麵堆屍貯積,手足相枕,
  血流入水中,化為五顏六色,池塘都被屍體填平了。
  三滿兵把人群趕到了一所宅子的門前,原是廷尉永言姚公的居所。眾人從後門直入,隻見屋宇深邃,處處都有屍體,我想,這大概就是我的死處了吧。眾人又被驅趕逶迤前行到達前屋,出到街上進了另一處住宅,原為西商喬承望之宅第,這裏就是三滿兵的巢穴了。
  進了門,見到已有一滿兵看管著幾個美貌女子在裏麵翻檢堆積如山的彩緞服飾,見到三滿兵到,該滿兵大笑,隨即把我們數十男子驅趕到後廳,隻留下女人在旁室中。前廳房中有二方幾,三個製衣女人,另有一個中年婦人正在挑揀衣服。此婦是揚州人,濃抹麗妝,鮮衣華飾,指揮言笑,一副欣然自得的樣子。在其挑揀的物品中一遇值錢之物,就向滿兵乞取,曲盡媚態,不以為恥。我恨不能奪滿兵之刀,斬斷此淫孽。聽滿兵後來曾對人說:“我們當年征服高麗的時候,曾擄掠高麗婦女數萬人回滿洲,其受盡屈辱而無一人投敵變節,何以堂堂中國,竟然無恥至此?”嗚呼 ,這正是中國所以大亂之原因。
  三滿兵隨即命令所有婦女從外到裏,自頭到腳,全部脫光濕衣,並令製衣的婦人以尺量每人的長短寬窄,再給她們換上新服飾。這些婦女由於滿兵威逼不已,隻好裸體相向,隱私盡露,其羞澀萬狀,痛不欲生,難以言喻。換完衣服,幾個滿兵乃挑選婦女左擁右抱,飲酒做樂,嘩笑不已。
  不久,一滿兵突然提刀起身,向後廳的眾男子大叫:“蠻子,過來,蠻子,過來!”我旁邊的數人已被縛住不能動,其中有我大哥。二哥說:“勢已至此,夫複何言 ?”緊握住我的手往前走,我弟弟也跟著眾人走,這時被他們看押的男子共有五十多人,而滿兵提刀一呼,眾人魂魄已飛,無一人敢違抗不往前走的。我隨弟兄出廳,見外麵滿兵挨個殺人,眾人都次第等待著被殺。我最初亦想甘願就死,但若有神助一般,忽然心中一動,趁人不備,潛身後逃,又回到後廳,而所有五十多人都沒有發現。廳後宅西房還有幾個老婦,不可能躲開她們,所以無法通過。於是由中堂穿至後室,發現裏麵盡是馬匹牲口,也不能從這兒逃走。此時心中愈發焦急,就趴在馬肚子底下,從一匹匹牲畜腹下匍匐而出。若此時驚動牲畜,它們一亂起來,我很快就會被踏成肉泥。逃離此處,又過數間房屋,都沒有逃離之路,隻旁邊有一個屋間的小道可通往後門,而小道上的門已被滿兵用長釘釘死。
  我又從後屋來到前邊,聽到前堂殺人的聲音,愈加惶怖無策。環顧左側,發現一間廚房,裏麵有四個人大概也是被抓來做飯的。我求他們把我收留下來,讓我也一起幹點燒火做飯的活,說不定也可以幸免。但四人嚴詞拒絕說:“我們四個人隻不過是抓來幹雜活的,如果滿兵發現增人,肯定懷疑有詐,你會秧及我們!”我哀求籲不已,他們開始惱怒起來,要把我拉到外邊,我隻好離開。
  這時心中愈發焦急,發現台階前有個架子,架上有個大甕,離屋頂不很遠。於是抓住架子往上爬,手剛剛到達甕的位置,架子突然傾倒,身子已經摔到地上,是由於架子重心太高而我用力過猛。
  無可奈何,隻好急忙回到小道門處。雙手抓住釘門的大釘子拚命搖撼,怎麽也無法打開。用石頭敲擊,聲音之大一直傳到外庭。怕被滿兵發覺,不得已再竭力搖撼,直到手指裂開,血流不止,血水順著胳膊一直流到到兩肘。這時長釘鬆動,用盡全力往外拔,終於把釘子拔出在手中。急忙拉門閂,但由於木頭門閂遭雨水浸泡而漲,其堅澀難開更數倍於拔長釘。我愈發心急,奮力猛拔門閂,用力之下,門閂未開而門框突然折斷,整個門傾斜倒下連旁邊的牆壁都塌了大一塊,聲音之大如同雷鳴。我急忙聳身跳過爛門,都不知道哪裏來的那麽大力氣,迅速從後門出來。
  外麵就是城腳。這裏到處都充斥著滿兵和馬匹。根本無法通過。於是立即又擠身鑽入了喬宅之左鄰的後門,但發現這裏凡可避人處都有人藏匿,而且都堅決不肯容他人進入。由後至前,五間大屋子都無一例外如此,直到大門口,這裏已與大街相臨 。
  街上滿兵兵丁往來絡繹不絕,可能大家都認為此地很危險所以沒有人在此躲藏。我 急忙進入,見裏麵有一床,此床上方有仰頂,於是抓住支柱登到仰頂之上,屈身向裏躺下。喘息方定,忽聽到隔牆我弟弟的哀號聲,又聽到舉刀砍擊的聲音,一共砍了三下聲音才沉寂下來。不一會,又聽到二哥的哀叫懇求,說:“我有錢財在家中的地窖裏,放了我吧!我去把錢取出來給你。”隻聽到一刀砍下的聲音,一切又歸於沉寂了。我此時神已離舍,心若焚膏,眼枯無淚,腸結欲斷,不能自主。
  過了一會兒,有一個滿兵挾持一個女子直入此屋中,欲在床上奸淫此女。女子一開始堅決反抗不從,後來在滿兵的暴力脅迫下隻好屈從。完事後,女子說:“此地靠近大街太不方便,有可能被其他人發現,不可在此處久留。”滿兵於是又把她帶走離去。其間我幾乎被發現。(這個也有商量?)
  此屋頂上有竹席做的隔斷,不能經受人的重量,但順著它可以抓住房梁。我用手扳住梁上的桁條爬上去,用腳踩住駝梁,下麵有席子遮擋,房梁以上漆黑一團,不易被發現。
  後來仍有滿兵前來,用長矛往上搠,發現裏麵是空的,料想無人在上,我才幸運地  整日沒有遇到滿兵。然而外麵大街上每有滿人兵馬過,必有數十男女哀號隨其後,被屠殺的有多少人不得而知。
  這天雖然不下雨,但也沒有太陽,我躲在裏麵不知時間是早是晚。到了夜裏,街上軍騎稍稍稀疏,左右隻聽見有人悲泣的聲音。想我弟兄四人已經有二人遇難,大哥還生死未卜(他怎麽肯定他的另兩個兄弟死了?當時的情況,他不會到外麵看的,他隻是聽到聲音。
另外,他的另兩個兄弟不可以向他這樣逃跑麽?)
,我的妻兒還不知在何處。我不能在此久留,必須去尋找他們,說不定能得一見,告訴他們兄弟被殺死的事情。
  於是順著房梁慢慢下到地上,躡足走到前街。街中屍體橫陳,互相枕藉,天色昏暗無法分辨死者是誰。在屍體堆中俯身呼叫,漠漠無人聲應答。遠遠地看到南麵有數火炬蜂擁而來,我急忙躲避,沿著城牆而走。城牆腳下屍體堆積如魚鱗般密密麻麻,我幾次被屍體絆倒,跌在屍堆上與屍體相觸。由於到處是屍體,無放腳之處,我隻好趴下以手代步,一有風吹草動即趴在地上裝作僵屍。這樣爬了很久才到達大街之上。
  大街上有幾處火光照耀如白晝,有滿兵巡邏。我長時間在街上逡巡等待機會,趁間隙,越過大街,得以到達小路。路上曾遇到其他逃難者,身體接觸互相驚駭。不滿百步之路,自酉時至亥時方到及二哥家。
  二哥家宅門緊閉,我不敢立即敲門。一會兒聽到婦人聲,是我大嫂,才開始輕輕敲門,開門的正是我妻。原來大哥已被滿兵釋放先返回了,他尚不知二哥和弟弟的死。(為什麽釋放?)我的妻子兒子也在。我與大哥抱頭痛哭,而仍然不敢立即告訴二哥和弟弟已經被殺的事情,嫂問我,我隻好騙她。我問妻子如何幸免,妻說:“開始滿兵追逐的時候,你先跑了,其他人也跟著都逃走了,隻剩下我,我抱孩子跳到屋下幸虧沒有摔死,我妹則傷了腳也趴下不能動彈。滿兵把我們二人帶到一間屋子裏,屋中有男女幾十人都挨個被繩子綁起來了,但沒有把我綁起來,滿兵對幾個當看守的女人交待說:‘看著她,別讓她跑了。’滿兵就持刀出去了。後來,又有一個滿兵進來,把我妹妹劫走了。很久也不見前一個滿兵回來,就紿幾個看守的女人點財物而得以出來。出門就遇到洪老太,我們相攜來到這裏,所以幸免。”洪老太是大哥的娘家親戚。妻子問我逃跑的經過,我如實相告,我們一起唏噓良久。洪老太拿出點剩飯勸我吃。我哽咽著難以下咽。
  外麵又開始四處火起,更倍於昨晚,我難以安定下來,偷偷摸出戶外,隻見附近田中橫屍交砌,一些未死之傷者喘息猶存。遠遠看何家墳方向,樹木陰森,哭音成籟,有父親呼喚兒子,有丈夫呼喚妻子,在草畔溪間,嬰兒呱呱啼哭之聲比比皆是,慘不忍聞。回到大哥住宅,我對妻子說:“今日之事,惟有一死,屆時請讓我先走一步,以免連累了你們母子,有彭兒在,你日後好自為之吧!”
  我知道妻子性格果敢,生死無畏,在這生離死別之際,當夜與妻子竟夜私語,整晚未眠,直到東方發白。
  27日,天亮了,問妻子我們應該到何處躲避?妻子拉著我曲折繞行到一個棺材後麵的一片廢墟中。這裏古瓦荒磚,久絕人跡。我蹲在一堆荒草中間,把彭兒放置於棺材上,用葦席覆蓋。婦蜷縮著躲在前麵,我彎腰蹲於後。不敢伸展,上身直起來則露出頭,下身伸直則露腳。也不敢發出任何聲響,屏住氣息,四肢抱緊,身體縮成一團。
  剛剛驚魂少定而殺聲又一次逼至。隻聽見附近刀環響處,淒慘悲愴的呼叫聲四處不絕,眾人齊聲求饒乞命的有時數十人,有時百餘人。遇到一個滿兵,可憐的漢人不論人數多寡,全都垂首匐伏,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至於紛紛子女,百口交啼,哀鳴動地,其悲慘的場麵更無法描述!將近中午的時候,滿軍殺掠愈甚,積屍愈多,耳所難聞,目不忍視。妻甚至後悔疇昔之夜,誤聽了我的話沒有當時就死掉。然而我們僥幸未被發現,捱到夜幕降臨。
  我們小心試探著出來,見彭兒酣睡於棺材上,自早至晚,不啼不言,也不要吃的或渴了喝水。我們拿了一片瓦掬溝水喂他,隻是稍驚之後仍然睡去,於是把他叫醒,抱著離開回到二哥住宅。洪老太也已經到了,才知道大嫂未能幸免又被劫去。我的小侄子尚在繈褓之中,竟已經不知其所在,嗚呼痛哉!隻三天時間而兄嫂弟侄四人已經全失去,煢煢孑遺之人,隻是我大哥、我和妻子兒子四人了!
  我們一塊尋找臼中的餘米,但米已經沒有了,隻好與大哥枕股忍饑達旦。當夜妻子差點尋短見而死,幸虧洪老太太救了她一命。
  28日,我對大哥說:“今日還不知誰能活過來?偌大哥幸而無恙,求你保護我的彭兒,哪怕隻是苟延殘喘於一時。”大哥也是垂淚勸慰,終於告別,各自逃往他處。洪老太太對妻說:“我昨天藏在一個破櫃子裏,整天都很安全,今天就跟你換個地方躲避吧。”但妻堅辭不肯,仍然與我一起躲到棺材後麵。
  這一天沒多久,幾個滿兵就衝進屋中,打破櫃子,把洪老太劫了出來。他們拳腳相加,對老太太百般捶擊毆打。但洪老太太咬緊牙關,始終沒有供出一人。對此我甚為感激她的大恩大德,後來我把二哥的家產百兩銀子,我家剩下的也有數十的金銀錢財,一起給了洪老太,酬謝他的救命之恩。
  之後,滿兵來的越來越多,到我藏匿地點的滿兵前後不斷,接踵而至,但都是一到屋後,看見棺材就走了。忽然,有十數個滿兵恫喝而至,來勢甚猛,瞬間見有一人直奔棺材而來,用長竿搠我的腳。我大驚而出,一看,發現原來是有本地揚州人為滿人當向導尋找藏匿之人,估計是要敲詐錢財。滿人的向導有些麵熟但忘了他的姓名。我使勁向他們求饒乞憐,這些人果然向我要錢,就給他們點錢,他們也不過多為難於我,說:“因為她懷孕,便宜你老婆了。”最後幾個滿兵對其他人說:“暫且放了他吧。”這些人才散去。
  我正驚魂未定,忽然一個穿紅衣的滿人少年手持長刀快步直抵我所在處,大叫著要 我出來。我隻好出來,他也不說話,舉起兵器對著我。我拿錢給他,他收了錢,還不罷休,看見妻子就要帶走她。妻挺著九個月的大肚子,拚死伏地不起。我再拿給 他財物求他:“我妻子已經懷孕多月,昨天從屋頂摔下,又傷了身體,坐起來都萬萬不能,又怎能走路?”紅衣少年不信,於是掀起衣服察看妻的腹部,又看到了先前已經染血的褲子,才悻悻地走開。

  我看到這個滿人少年劫持了一個少婦,一個幼女和一個小兒。小兒叫著媽媽要吃的,惹惱了他,於是揮刀一擊,小兒腦裂而死。再押著少婦與幼女離去。
  我對妻說此地已經被人發現,不能存身,當再找好的地方躲藏。而妻子堅決要自盡,我實在也是惶迫無主,我們兩人就走出來,在房梁上係了繩子,一起自縊於梁。但正在半途之中,兩人脖子上的繩索一起斷裂,我倆雙雙跌落於地。還沒起身,許多滿兵又已經衝進了大門,直趨堂上,所幸還沒來得及過兩廊。我與妻急忙逃到門外,奔向一草房。
  草房裏麵盡是村間婦女,她們同意留下妻子,但不讓我進去。我急忙奔南首的另外 一間草房中,裏麵的草堆積連屋,我爬到草堆頂上,趴下身子藏匿,又用亂草覆蓋在身上,自以為可以無憂了。
  但沒一會滿兵就到了,他們一躍而上草堆,用長矛向下亂搠。我隻好從草堆出來乞 命,給了很多錢。滿兵拿了錢再搜草堆,又找出數人,都拿錢給他。滿兵於是滿意 離去,數人又一次鑽入草堆裏。
  我觀察此屋,靠牆有數張大方桌,方桌外圍都是稻草,方桌下方空曠無物,可容二三十人。我強行竄入桌下,自以為得計,不料桌子邊的牆體已經腐朽,突然從半腰高處塌下一大塊牆體,露出一個大洞,外麵正好有滿兵,他們從洞中看見裏麵有人,就從洞外用長矛直刺。正當洞口前麵的人無不被刺傷,我大腿後麵也被刺傷。靠近洞的人不得已隻能從洞中膝行爬出,立即全部被滿兵所綁。我和離洞遠的幾個人急忙向外爬出草堆。
  我隻好再次到了妻藏身的地方。妻與眾婦女都趴在柴草堆裏,用血塗滿身體,用煤灑在頭上,沫在臉上,形如鬼魅,通過聲音才找到妻子。我肯求眾婦人,終於得到許可,鑽入草底,眾婦擁臥在上麵,我屏息靜氣不敢動,幾乎被憋死。妻子把一竹筒交給我,讓我用口含住末端,另一端在上麵,通過竹筒才能出氣不被憋死。 當時戶外有一個滿兵,殺死二人,其事甚怪,筆不能載。草上的這些婦女無不驚恐戰栗。突然聽到外麵哀叫的聲音增大,原來是滿兵開門入室。但隨即滿兵又大步走出,再不回顧。
  天亦漸暝,女人們起來,我才能從草中出來,已經是汗如雨下。到了晚上,同妻至洪宅,洪家二老都在。大哥也來到這裏,說是白天被劫去挑東西去了,後來滿人還賞了他一千錢,並放他回來。今日一路上到處見到亂屍如山一般堆疊,血流成渠,慘狀無法描述。又聽傳聞說有姓汪的將爺,住在本坊昭陽李宅,把數萬錢財每天救助難民,其部下殺人,往往勸阻,所以難民保全性命的很多。這一晚悲咽之餘,昏昏睡去。次日,已經是29日了。
  自25日起,至此已五日,心中暗暗盼望能有幸遇上赦免。外麵紛紛傳言滿軍要殺光全城,人心更加慌亂。護城河由於壅塞不通到現在已成坦途,於是城中殘留的黎民百姓有一大半冒死縋城而出,夜行晝伏,企圖逃往城外,但因此反遭禍害。城外有 很多亡命之徒,眼紅城中財物豐富,就趁火打劫,結伴在夜間難民逃亡之要道設伏盤詰路人,搜刮金銀,逃亡之人誰都不敢起而反抗。
  我和妻子合計,還是不應該冒險逃走,大哥也為我之故不忍心獨自離城。到了天明,逃走的念頭就沒有了。
  原來躲避的地方肯定不可再留了。由於妻懷孕之故屢屢化險為夷,於是我隻一個人藏匿於池畔深草中,妻與彭兒不再躲藏,隻是裹臥於草堆之上。有數次滿兵來了,把妻搜出,都隻少給了一點錢就放她而去。
  後來,一個十分凶狠的滿兵來了,此人鼠頭鷹眼,其狀令人厭惡,意欲劫走妻子。 妻倒地不起,把前麵說過的話告訴他,滿兵不聽,一定要逼妻站起來。妻拖著肚子旋轉於地上,死不肯起,滿兵舉刀背亂打,血濺衣裳,表裏漬透。之前,妻曾告戒
  我說:“倘遇不幸,我必死無疑,你不可因為夫婦之故出來哀求,這樣還會連累兒子;我死則一定死在你眼前,這樣也就使你死心,不必掛念我了。”所以我遠躲在 草中沒有出來。我看到妻死不跟他走,也認為必死於該滿兵之手了。但滿兵沒有殺死她,始終不放棄要把她帶走,他揪住妻的頭發在手臂上繞了數周,把妻拖在地上橫曳而去。這樣反複幾次,曲曲彎彎地由田陌至深巷走了一箭地遠。其間每走數步

  必然用刀背在妻身上狠擊數下,一邊怒聲嗬斥,這樣一直到了大街上。突遇到許多滿軍騎兵趕到,其中一騎兵與滿兵用滿語說了什麽,滿兵才舍妻而去。妻始能慢慢匍匐返回,大哭一番,此時已是體無完膚了!

  忽然,再次烈火四起,何家墳前後多草房,點燃會立刻燒成灰燼。其間的寸壤隙地尚藏有一兩個漏網的人,被火一逼,無不奔竄四出,但一出來就立即遇害,無人幸免。更有些人則死也不肯逃出火海,一屋之中閉戶自焚的由數口多至數百口,真不知每一間房屋之中有多少冤屈積骨!

  偌大的揚州城內大約此時已經無處可避了,也不能避,避則一旦被抓住,沒錢死,有錢也是死;隻有老老實實地出來等在道旁,或與屍骸雜處,生死反而不可預知。我隻好與妻、子並往棺材後麵,用泥塗滿臉和全身繼續躲藏。互相看看已無人形了。

  此時火勢愈來愈熾列,墓中的棺木都被引燃,光如電灼,聲如山崩,悲風怒號,令人生噤,赤日慘淡,為之無光。眼前如見地獄中無數夜叉魔鬼馳逐驅殺千百人間生靈。驚悸之餘,時而昏眩,恍惚之間我已不知此身是否還在人世間了。 霎時間,突然聽到腳步聲騰猛而來,慘叫聲震蕩心肺。回頭往牆邊看,原來是大哥又被滿兵抓住。遠遠的看見大哥正與滿兵相持,大哥力大,撇開對手而得逃脫,滿兵在後麵奔跑追趕出田巷,半晌都不回來。我正在內心搖搖,突然看到一人赤體裸體,披頭散發來到我藏匿的地方。仔細一看,竟是大哥,而追趕大哥之滿兵,正是前麵欲劫我妻而中途舍去的相貌凶惡者。大哥因為被滿兵所逼,不得已向我要錢救命。我身上僅剩下一錠銀子,拿出給那個滿兵。而滿兵怒氣未消,拿了錢即舉刀砍向大哥,大哥立即輾轉倒於地上,血水噴射數步之遠,血水與地上的沙土相浸漬。我五歲的彭兒拉著滿兵的衣服涕泣求饒大哥一命。滿兵停下來拿彭兒的衣服擦拭刀上的血跡,突然又再一次砍向大哥,直至將大哥置於必死之地。隨即又拉住我的頭發要錢,一邊還拿刀背往我身上不斷的亂打。我說錢財已盡,你一定要錢那我隻有一死,但我還有其它財物可以給你。滿兵於是拉著我的頭發走到洪宅。我妻的衣飾放在兩個大甕中,我把它們倒置階下,取出所有東西供其選取。滿兵開始挑揀,凡金珠之類值錢之物沒有不要的,而衣服則撿好一些的拿。挑完,又看到彭兒項下有銀鎖,用刀割去。走的時候,惡狠狠地盯著我說:“我不殺你,自有人殺你。”我才知滿軍欲殺盡全城的說法確實,料想是必死無疑了。我把兒子放回宅中,同妻急忙出來看大哥。大哥的脖子前後都被刀砍傷,刀口有一寸多深,胸前的傷更重,撥開傷口都可以看到五髒六腑。我們二人把他扶至洪宅,問他,他也感覺不到疼痛,神魂忽瞶忽蘇。安置完畢,我們夫婦再回到原處躲避。

  附近鄰人有許多都裝死臥在亂屍之中,忽然從亂屍中發出人語,原來是相熟的鄰人,對我說:“明日必然是最後洗城,所有人都要殺盡,你還是丟下老婆跟我一起逃出城走吧!”妻也堅持勸我與他一起逃走,我念及大哥生命垂危,怎能忍心離去?又想:以前逃命所依的是尚存錢財,現如今錢財一空,料不能繼續生存了。一痛之下我暈倒在地,幾乎氣絕而死,過了良久才蘇醒過來。
  大火漸漸熄滅了,偶爾遙聞幾聲炮響,往來兵丁漸少,我與妻、彭兒又找了一個糞窖躲在裏麵,洪老太也過來與我們相依。
  後來見到有數個滿兵擄四五個婦女同行,其中兩個年紀大一些婦女的不停悲泣,而兩個年紀小一點的則不以為意,嘻笑自若。有兩個滿兵追上他們要搶這幾個女子。以至幾個滿兵自相奮擊,撕打在一起,後來其中一個用滿語勸解才罷。
  隨後,一個滿兵將一個少婦抱至樹下野合,其餘二女也被奸汙,老婦哭泣懇求不要,而兩少婦竟然恬不為恥,不加拒絕,被數十人奸淫後,仍與追來二滿兵淫亂,而其中一少婦此時已經不能起身走路了。我認識此女為焦家的兒媳婦,追想其家平日之所作所為,遭此報應並不為過,驚駭之下,不勝歎息。
  這時,忽然見一滿人官吏來到我麵前。此人紅衣佩劍,滿帽皂靴,年紀不到三十,姿容俊爽。旁邊一個隨從,穿著黃衣和盔甲,相貌魁梧。後有數個漢人身負重物相 隨。紅衣人對我熟視良久,指著我問:“看你並非與這些人同類,老實告訴我你是什麽人?”我心中合計,時常有因為裝大而獲得保全,也有因為裝大而立即斃命的 ,所以我不敢不以實相告。紅衣者於是大笑著對黃衣隨從說:“你服不服?我就道此蠻子不是尋常人等。”又指洪老太問是誰?我都以實相告,紅衣人說:“明日王爺(多鐸)下令封刀,你等可以保全性命了!這幾天小心,千萬別自己送死。”命隨人給我幾件衣服,一錠銀子,問:“你等幾日未食?”我答以五日,他於是說:“隨我來。”我與妻子邊走邊感覺疑惑,但又不敢不行。
  到了一處住宅,屋子雖小而柴火、魚肉、糧米等物資俱全,裏麵有一個老婦,一個小孩子也就十二三歲。見我們到了,老婦大為驚駭,哀號觸地求饒。紅衣者對她說 :“我暫且饒了你的性命,你給我好好伺候這四個人,否則就殺了你,你的這個兒子就跟我走吧。”於是拉住小孩子與我告別而去。
  老婦姓鄭,懷疑我與紅衣人是親戚,所以對我們招待周到,認為這樣她的孩子就可 以返回了。天晚了,傳來消息說我的妻弟又被一個滿兵劫走,不知生死,妻傷心不已。不一會兒,老婦搬出魚飯給我們吃,此地離洪宅不遠,我拿了食物給大哥送過去。大哥喉傷不能咽食物,隻吃了數口就不吃了,我給大哥梳頭,洗去汙血,心如刀割!
  這天,我把紅衣人的話遍告許多未出城的人,眾人心才放寬了一些。
  次日為五月初一,滿兵屠殺之勢雖然稍減,但也不是不殺人,不是不掠取,隻是窮僻之處還稍微安全些。揚州城內的富家大室被搜括一空,其子女由六七歲至十餘歲被盡數擄掠無遺。這天,興平伯高傑叛亂投敵的漢奸兵也進入揚州城內,其掠奪比滿兵更甚,最後僅剩的寸絲半粟,也被搜羅一空,盡入虎口,前梳後篦,真是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五月初二這天,傳來官府公告說府道州縣已設置官吏,有官執安民牌到處告知百姓,不用再有驚懼。又通知各寺院僧人焚化積屍,寺院中藏匿的婦女也有不少,還有很多因為驚餓而死的。查焚屍簿記載的數目,前後共計約八十萬餘,還有落井投河,閉戶自焚,及在偏僻處自縊的都沒有計算在內。
  這天,我燒綿絮灰並用人骨灰給大哥療傷。晚上,才把二哥、弟弟的死訊哭著告訴大哥,大哥神誌已經逐漸黯淡,隻點點頭而已。
  五月初三,官府貼出布告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我跟洪老太到缺口關領米,米實際是史可法督鎮所儲軍糧,堆積如丘陵。但數千石轉瞬一空,往來負載領取糧米的人,無不是焦頭爛額,斷臂折脛,刀痕遍體,血漬成塊,滿麵如燭淚成行,碎爛鶉衣,腥穢觸鼻。很多人都手持拐杖,挾著一個草袋,正如神廟中的竄獄冤鬼。有一點樣子能讓人看得進去的倒是那些乞丐。眾人爭搶糧米之時,你爭我奪,互不相讓,即使是至親知交也絲毫不顧。那些身強而凶悍的人一次次地往來搬運糧米,而弱者竟日也得不到一點糧食。
  五月初四,天開始晴朗,道邊的積屍經過雨水浸泡而暴漲,皮膚呈青黑色如蒙鼓皮,血肉在裏麵潰爛,穢臭逼人,再經過太陽暴曬,氣味愈加濃烈。揚州城內,前後左右,處處都在焚灼屍體,即使在屋內,也是煙氣氤氳,結成如霧,腥臭氣味傳出百裏之遠。
  嗚呼!此地百萬之生靈,一朝橫死,雖天地鬼神,亦不能不為之愁慘!
  初五那天,藏匿於幽僻處的人才開始悄悄走出,每每相遇,都落淚不能說一句話。我們幾個人雖處境較好,但仍然不敢久居宅內,早上吃過飯,就避到野外,服裝打扮一如前日。因為每天往來趁火打劫的人不下數十人,雖然並不手持兵器,但也明火執仗,威脅恐嚇,敲詐財物,常有人被他們手持木棒毆打至死。這些人一遇婦女,仍不放過,擄劫奸淫無惡不作,真不知是滿兵是明軍還是亂民?
  這天,大哥終於因傷重,刀瘡迸裂而死。傷哉,痛不可言!
  回憶我們最初遭難時,兄弟嫂侄妻子親人共八人,今僅存三人,妻之姐妹還沒有算在內。揚州人類似我家之遭遇者知有多少?我們數次瀕臨於死亡,死了也倒是幸事,然而不死,像我與妻子這樣能僥幸不死的應該還算是極少數,而我們仍然還是愁苦萬狀!
  自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五日止,前後十日,其間都是親身經曆,親眼所見,才如實紀錄。如果是從別處風聞而未經證實之事則根本不紀錄於此。
  我希望後人若有幸生於太平之世,享受無戰亂之快樂生活;如果不加強自身修養,一味暴殄天物、享樂無度,讀了此記應當驚醒警惕了!


怎麽說呢?

過去辛亥革命的時候造清朝的謠言
而現在的民yun分子和一些網上的小右右造xxxx的謠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