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曆史上20個少數民族的最後結局:匈奴人沒有去歐洲

(2007-05-26 19:47:46) 下一個
 

中國曆史上20個少數民族的最後結局:匈奴人沒有去歐洲


摘要: 關於中國的漢族和少數民族,現在人有很多錯誤的看法,比如,漢族是純血統的,這不對,漢族是無數個民族融合起來的。漢族是內容不斷變化的“民族”,其實,古代沒有“民族”這個說法,都是天子的子民,所謂“漢族”是近代革命黨搞出來的,有政治化的意味。生活在中國版圖上的所有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從以下16個主要民族結局看,盡管古代有殺戮,但他們都沒有消失,比如“黨項”沒有蒙古族滅絕,羯在16國時代也沒有被滅族。流傳最大的謊言是匈奴,原來說匈奴被西漢打敗後,部分成了歐洲的“匈奴帝國”,但近年通過數十俱古代匈奴屍體的DNA 分析,歐洲匈奴和中國的匈奴毫無關係,這個重大考古和生物研究成就,不知道為什麽被國內媒體忽略了。有趣的是,近年幾個學者證明,中國最早的朝代“夏”朝,是“南蠻”越族人創立的。

寫此文的目的,主要是我對民族和曆史感興趣,另一方麵,網上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又在叫囂漢族血統最純,說某某少數民族被誰誰滅族了,試圖挑撥民族矛盾。看看《史記》,最早的“漢族”就是多個民族融合而成的,根據人類考古學,最早的人類出自東非,匈奴和“漢族”來自同一個祖先。 希特勒這個狂熱的日耳曼民族種族主義者的下場大家都知道。美國有大量的移民人口,也沒有怎麽害怕汙染了他們本民族的血統。個人認為,中國的某些極端民族主義者是中了儒教的毒害,儒教的所謂“夷夏”之分,對今天的民族和諧團結非常不利,某個國學大師在媒體上甚至公然指責紀大才子,是服務於清朝的漢奸。

 

中華民族共有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數個未被中國官方確定的民族,如:土生葡人、夏爾巴人和猶太人等民族。中華56個民族(官方劃分) 中國少數民族全都是黃人種嗎?塔吉克族、俄羅斯族相對算比較純種,其餘的諸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塔塔爾族等隻有一半白種血緣。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朝鮮族 - 達斡爾族 - 傣族 - 德昂族 - 東鄉族 - 侗族 - 獨龍族 - 俄羅斯族 - 鄂倫春族 - 鄂溫克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薩克族 - 赫哲族 - 回族 - 高山族 - 漢族 - 基諾族 - 京族 - 景頗族 - 柯爾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滿族 - 毛南族 - 門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納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佘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爾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維吾爾族 - 烏茲別克族 - 錫伯族 - 瑤族 - 彝族 - 裕固族 - 藏族 - 壯族

 

 

一    匈奴

在秦漢時期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曆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曆了約三百年。中國古代的匈奴和歐洲的匈人(匈奴)沒有血緣關係,不是同一民族。近年來使用DNA等測試手段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係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是在漢朝。漢初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於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其後的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單於獲勝據漠北,呼韓邪單於前51年南下投靠漢朝。前33年呼韓邪單於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4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起兵占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311年劉淵子劉聰攻占洛陽,316年攻占長安,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

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425年赫連勃勃卒,子赫連昌繼位。428年北魏俘赫連昌。赫連昌弟赫連定在平涼自稱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連定,夏亡。夏國的國都統萬城是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在東亞留下的唯一的遺跡。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

以上是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匈奴在中國曆史舞台上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華夏族。匈奴後裔漢化後,所改漢姓有劉、賀、叢、呼延、萬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和山東等地。



二  東胡

東胡是一個古老的遊牧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東胡語言屬阿爾泰語係。“東胡”一名最早見於成書年代是先秦的《逸周書》,《逸周書·王會篇》提到“東胡黃羆 山戎戎菽”,在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流域發掘的東胡人墓葬被認為是對上述說法的旁證。

春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北部,《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北有東胡、山戎”。戰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和趙國北部,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

秦漢之際,東胡逐漸衰落。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擊敗,餘部聚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形成後來的烏桓族與鮮卑族。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曆史上消失。



三    烏桓

秦末漢初(前3世紀末)之際,匈奴王冒頓單於擊敗東胡。東胡人北遷至鮮卑山和烏桓山,各以山名為族號,分別形成鮮卑人和烏桓人。烏桓山即現大興安嶺中部的東西罕山。烏桓隨水草放牧,以穹廬為室,常要向匈奴進貢,匈奴每歲向烏桓征收牲畜、皮革。

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烏桓趁匈奴內亂之時進攻匈奴,把匈奴趕出大漠以南。東漢對烏桓優撫,允許烏桓人部分移居太原關內各地,駐牧於遼東屬國,烏桓人大多歸附於漢。烏桓南遷後,原居地為鮮卑所占,留在塞外的部分烏桓人民,亦附鮮卑,常助鮮卑寇邊。

東漢末年,遼東、遼西等地的烏桓大人趁亂稱王。初平元年(190年),遼西烏桓大人蹋頓統一現遼寧一帶的烏桓各部。漢獻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紹官渡之戰之後敗給曹操,其子袁熙、袁尚投奔烏桓蹋頓,形成殘餘勢力。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烏桓,戰於柳城,斬蹋頓諸王,從此烏桓徹底衰落,地位為鮮卑取代。

五胡十六國時期,烏桓與各族雜居,形成“雜胡”。烏桓和匈奴的混血後代“鐵弗”人赫連勃勃立國胡夏。

唐朝時嫩江以北有烏丸國,傳說是烏桓後人所創。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派兵征伐,之後烏桓融入其他民族。




四    鮮卑

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合稱東胡民族。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鮮卑起源自黃帝之孫曰始均, 《晉書》記載:曾在晉代受封為“鮮卑都督”的慕容廆, “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號曰東胡。”有熊氏,就是黃帝部落。

87年鮮卑崛起,在2世紀時繼承匈奴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滅亡後,陸續在華北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華北,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曆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穀渾汗國則維持到663年為吐番汗國所滅。

三國時期在烏桓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崛起。

在西晉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分為三大支部。

(1)  東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曾和晉陽的劉琨聯合,後被羯人的後趙擊潰,融入中原。有人認為該部與宋朝時期的大理段氏有關,但並無實證。

慕容部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創立的大燕國,史稱前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後衰落,慕容暐(字景茂)在位時亡於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戰敗於東晉之後,慕容垂複國建立燕國,史稱後燕。同時慕容暐的弟弟慕容衝(小名鳳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馬)也建立了一個燕國,史稱西燕。394年西燕被後燕所滅。後燕後被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擊敗後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後燕皇族由慕容德率領成立南燕,南燕後被東晉所滅。(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等人均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出現在虛構人物“慕容複”的“大燕皇族世係表”中。)

宇文部與高句麗通好,但敗給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後南北朝時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後為外戚楊堅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後來是契丹創始時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2)  北部,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與其多次交戰的柔然。

386年,代國後代拓跋圭自稱代王,建立北魏。北魏後來統一中國北方,在南北朝初期與南朝對立。北魏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分別被北齊捅敝芩??妗?/P>

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係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遊,成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室韋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參見柔然。


(3)  西鮮卑
慕容皝之庶兄慕容吐穀渾率部從東北遷到青海東部,稱為吐穀渾。吐穀渾在鼎盛時期占據現青海、甘肅、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龍朔三年),吐蕃攻占吐穀渾全境,吐穀渾滅亡。

史書上的看法認為,鮮卑與匈奴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赫連勃勃成立夏國。

在陰山以北,鮮卑與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國仁在淝水之戰之後造反,後在現甘肅榆中成立秦國,史稱西秦。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後秦擊敗,乞伏幹歸投奔南涼。409年乞伏幹歸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連氏的夏國所滅。

禿發氏與拓跋同源。397年,後涼的禿發烏孤叛變獨立,建立南涼。414年南涼滅於乞伏的西秦,禿發部人投奔北魏,被賜姓“源”。

部分被其他民族同化,部分演化為柔然




五    柔然

柔然,鮮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當時,正是中國曆史上處於十六國、南北朝紛爭對峙時期。

柔然源於東胡族,4世紀中葉附屬於拓跋部,主要遊牧在鄂爾渾河與土拉河流域。拓跋部南遷後,進居陰山一帶。5世紀初,首領社侖遷居漠北,合並附近的部落組成聯盟。

柔然最盛時,其勢遍及大漠南北,北達貝加爾湖畔,南抵陰山北麓,東北到大興安嶺,與地豆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珠穆沁旗和通遼市一帶)相接,東南與西拉木倫河的庫莫奚及契丹為鄰,西邊遠及準噶爾盆地和伊犁河流域,並曾進入塔裏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諸國如烏孫服屬。

鮮卑人拓跋部創立的北魏政權曾多次與柔然互相征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擊敗柔然牟汗紇升蓋可汗,肅清其在戈壁以南的勢力後,認為柔然人智力低下,像隻會蠕動的蟲子一樣,下令改稱柔然為蠕蠕。

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門可汗擊敗,汗國崩潰。柔然王室由鄧叔子可汗率領,南逃至西魏,西魏太師宇文泰不敢收留,將此部三千餘人收捕,交突厥使者全數斬殺於長安青門外。

另一部柔然西遷中亞,後同當地一些嚈噠部落為逃避突厥追殺進入歐洲,稱阿瓦爾人,占領了中歐潘諾尼亞一帶。568年,巴顏可汗建立了阿瓦爾王國,後阿瓦爾人又攜同其統治下的斯拉夫人南下巴爾幹半島,602年,攻打拜占庭不克。這些軍事行動使得整個巴爾幹半島斯拉夫化了。公元9世紀初,阿瓦爾王國被查理曼大帝擊潰,阿瓦爾人定居下來,成為現代匈牙利民族族源之一。

還有一些柔然人逃至外興安嶺一帶,融入當地室韋民族。室韋人是蒙古人的祖先。據一些曆史學家考證,中國東北地區的契丹民族也有柔然族源。



六   契丹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镔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征契丹人頑強的意誌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曆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鬱、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了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後建立遼朝。主體被女真族和漢族同化,剩餘的西逃到中亞,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中亞人的一部分。

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據考證,目前的達斡爾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後裔,另外在中國西南有家譜的家族中,有根據家譜記載,是隨蒙古軍隊出征而留在當地的契丹後裔,已經漢化和當地居民融合了。   在俄語、希臘語,以及中古英語中,整個中國均被稱為“契丹”。如現在在俄語中中國的發音是“Kitay”。 當代英語也有用"Cathay"來表示中國,如 Cathay Pacific(國泰航空,“中國太平洋航空”)。



七     蒙古

蒙古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除蒙古國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1000萬人,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鄂溫克族(2萬7千人)和土族(24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為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由鮮卑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

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係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遊,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

《舊唐書》有“蒙兀室韋”,“蒙兀” 與“蒙古”是同名異譯,在蒙古語中意為“永恒的火焰”。

蒙古諸部中,東蒙古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係後裔。宋朝時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係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東邊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的。室韋諸部在突厥語中稱作韃靼。西部蒙古諸部則在同一時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礎上形成。

明朝時東、西蒙古分稱為韃靼和瓦剌。



八    突厥

突厥是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現在全球約有1.3億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的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的新疆,遍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突厥人主要講突厥語。突厥語屬阿爾泰語係,跟蒙古語是兄弟語言。

突厥帶有匈奴的血統。在南北朝至唐朝時住在現今中國西北地方。現代土耳其人,認為自己是突厥的直係後裔,他們認為突厥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國的北匈奴。西元6世紀突厥部落遊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初歸附於柔然。西魏時首領土門擊敗鐵勒,破柔然,建立政權,東至大興安嶺,西抵西海(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製,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攻滅東突厥,在武則天時期,再度建立後東突厥帝國。約在7世紀末8世紀初,最後亡於回紇。



九    回鶻

回紇,中國古代民族名,亦稱“烏護”、“烏紇”、“韋紇”、“回鶻”。回紇是維吾爾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前身。在唐朝的同時代,回紇和吐蕃在北方和西方立國,對中國曆史有深遠的影響。

回紇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西元前三世紀為分布於貝加爾湖以南的部落聯合體。該部落群有狄曆、敕勒、鐵勒、丁零等名稱,都是相同發音的音譯。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為高車。這些部落共有袁紇、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北魏時,東鐵勒袁紇遊牧於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為突厥汗國的統治之下。
隋朝稱韋紇,隋大業元年,袁紇部因反抗突厥的壓迫,與仆固、同羅、拔野古等成立聯盟,總稱回紇。

唐天寶三年(西元744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回紇汗國,王庭(牙帳)設於鄂爾渾河流域,居民仍以遊牧為主。 唐朝時,回紇取“迅捷如鶻然”的意思,改作回鶻。

立國後,回紇因曆史的關係與唐朝的關係一直很好,不像其他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大都要對農業國進行騷擾與掠奪。回紇曾幫助唐平定安史之亂。 版圖最大時疆域東接室韋,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南跨大漠。

回紇後因長期與吐蕃戰爭,加上內訌不斷,於846年被所屬部黠戛斯所亡。

三路西遷
一遷吐魯番盆地,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
一遷蔥嶺西楚河一帶,稱蔥嶺西回鶻。
一遷河西走廊,稱河西回鶻,後來成為河西地方的土著,就是現在的裕固族。
其中前兩支定居新疆的回紇,發展成今天的維吾爾族人。

 


十      女真

女真(或女貞與女直),亦作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 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黑水靺鞨”,遼-金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清朝以後,“女真”稱為“滿洲”,後通稱為滿族至今。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

《金史·世紀》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涅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稱靺鞨,而七部並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無聞。”

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

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

1644年女真人(滿洲)入主中原,建立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清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國日後版圖的基礎。



十一   黨項

黨項是古代西北的一個民族,是羌族的一支,又稱作黨項羌,是西夏王朝的建立者。 黨項族原居住在四川鬆藩高原一帶,以畜牧為生,唐朝中期時,受到吐蕃所迫,主要北移至今天寧夏、甘肅、陝西交界一帶,原居地的黨項族人則受吐蕃貴族役使,被稱作弭藥人。北移的黨項則分為八部,唐末,其中較強的拓跋部首領拓跋思恭曾被唐朝封為定難軍節度使,並賜姓李。

至宋初,首領李繼捧歸降宋,但族人擁立李繼遷叛宋自立,李繼遷之孫李元昊稱帝,成立了西夏,統治西北地區達約200年之久,西夏為蒙古滅亡後,黨項族被蒙古人稱作“唐兀”,屬色目人的一族,在元朝時還有部分甚為活躍,但其後逐漸與其他各族融合,黨項之名逐漸消失於中國曆史上。

據近年來人類學家的查訪,在四川地區尚有黨項族人的後代,可能是西夏滅亡後南移的黨項人與弭藥人融合而成,此外在安徽、河南等地也有黨項人的後裔存在。




十二   羌

羌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現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和汶川縣。現有人口30.6萬人(2000年)。羌族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羌族曆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聚居於中國西北,秦國曾與羌族展開過戰鬥,至漢朝未止。三國時羌族開始遷居中原,分布於中國中部的山部地區。五胡十六國期間,384年羌人姚萇利用前秦苻堅淝水之戰兵敗後,關中空虛之際,自稱萬年秦王。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建立後秦。

北宋到南宋時,1038年至1227年期間,羌族的一支,黨項族曾在今寧夏,甘肅,新疆、青海、內蒙古以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建立了大夏政權,史稱西夏。



十三    氐

古代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之一,氐族的起源曆來說法不一。一說氐族與羌族同源。曾有說法,指屬於藏族(古代的吐蕃人)一支的白馬藏人。春秋戰國時始以氐為族名,居於中國西北部。漢朝至三國期間,氐族曾兩度大遷徙,至關中一帶居住。其時還有如羌族的少數民族遷入關中。十六國時晉室南下,氐人便在北方建立前秦、後涼、仇池等政權。隨著長居於中國日久,在唐朝時代,一部分氐族人與吐蕃人相融合,而其餘氐族則與其他民族相融合。



十四    吐蕃

今天的藏族,吐蕃王朝是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由鬆讚幹布到達磨延續兩百多年,是西藏曆史上創立的第一個政權。按照藏族曆史的傳統,鬆讚幹布是第33任吐蕃國王。846年,達磨讚普被殺,吐蕃分裂為貴族領主割據的局麵。元朝後受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統治。



十五     羯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於小月氏﹐曾附屬於匈奴﹐故又稱“匈奴別部”。匈奴衰亡後﹐南匈奴及一些原附於匈奴的部眾﹐於魏晉時代散居上穀郡與漢人雜居。他們以農耕為主,信奉“胡天”(祆教)。晉時,羯人石勒建立後趙,為十六國之一﹐後漸融入其他民族之中。部分舊史解釋說羯胡主要散居於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
時至今日,山西﹑河北及陝西渭水北諸山間也多有此族。他們與漢族雜處﹐主要從事農業﹐相貌特征為深目﹑高鼻﹑多須﹐通常用火葬﹐信仰“胡天”(祆教)﹐姓氏有石﹑支﹑康﹑白等。



十六   丁零

敕勒,中國古代民族,屬於原始遊牧部落,又稱赤勒、鐵勒、高車、丁零(丁靈、狄曆)。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附近,在冒頓單於時臣屬於匈奴。南遷入中原的敕勒被稱為丁零。鮮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車輪高大的車子,稱之為高車。漢朝擊潰北匈奴之後,敕勒的地域開始南移,與中原的漢人交往。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權。

4世紀中葉,生活在陰山一帶的人大都已鮮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敕勒人在北魏時期大量參加鮮卑人、漢人的戰爭,其中大部和丁零人一起逐漸融入漢族。

敕勒中北方的一部臣服突厥汗國,後來成為回紇,現代維吾爾族的祖先。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境內的雅庫特人也是敕勒人的後裔。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十七  苗族

 

苗族,是華南及東南亞的一個龐大民族。它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約為894萬人(2000年),是中國大陸目前人口占第4位的民族。苗族人亦是越南及老撾的原居民族。在泰國北部地區,亦聚居了苗族人。根據各地所流傳有關苗族曆史的傳說,他們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黃時代。中國曆史學家範文瀾考證,指當時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民族比黃帝還更早踏入農耕社會生活。九黎,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一個族群,又稱“黎”。最早見於《國語》:“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九黎在遠古時代居住在長江流域,也有人認為上古之時,長江、漢水之區皆是黎境。九黎有九個部落,每個部落有九個氏族,以蚩尤為首,共八十一個兄弟,都是酋長,蚩尤是大酋長。他們信奉巫教,雜拜鬼神,並編有刑法。後來炎帝與黃帝結盟,與蚩尤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懷來一帶)大戰,蚩尤以失敗告終。

 

 

十八  百越

 

Image:Yue's poterry jar.jpg

夔紋印紋陶器

 

 

Image:Brozen sword with humman face mask.jpg

雒越人首紋青銅匕首

 

百越又稱為百越族,是居於現今中國南方和古代越人有關之各個不同族群的總稱。在中國曆史上,整個廣大的江南之地,即所謂“交趾至會稽七八千裏”,在秦漢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他們所使用的古越語,與中國北方所使用的古漢語也相差極大,彼此不能通話。根據語言學者的研究,在現在漢語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官北話)可以粗略看成是古漢語數千年來在中國北方發展出來的結果,而其餘六大方言吳語、湘語、贛語、閩語、客家話和粵語,與南方民族的語言相關。

 

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越族就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夏朝稱“於越”;商朝稱“蠻越”或“南越”;周朝稱“揚越”、“荊越”;戰國稱“百越”。宋朝人羅泌的《路史》說:“越常、駱越,甌越、甌皚,且甌、西甌,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蒼吾、越區、桂國、損子、產裏、海癸、九菌、稽餘、北帶、仆句、區吳,是渭百越。”(摘自黃現璠撰《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一文)。現在居住在中國南方屬於壯侗語係和苗瑤語係的各個民族,不論是在語言上,或者是在文化習俗上,都與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淵源關係。

 

據文獻的記載,早在商、 周時期,就有被稱之為“越”的古民族,古代中國人泛稱東南方蠻族為“越”,北方蠻族為“胡”  ,生活在現今中國的東南及南部地區。春秋晚期至戰國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帶建立強大的越國,共傳8代,曆160多年,與當時中原國家會盟,雄視江淮地區,號稱“霸主”。研究百越族的宋蜀華認為:“勾踐的祖父夫鐔以上至夏少康庶子無餘,世係不清楚;夏少康經商至周敬王共60餘代,兩者世係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踐說成是夏少康的後裔,實難信服”。此外,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為:“夏人活動地區從未發現過‘印紋陶文化’,而‘印紋陶’流行地區也從未發現過‘二裏頭文化’”(引自龔佩華 nd)。根據目前考古學的證據,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創造出來的文化。

 

和“古越族”相關的最早文字記錄涉及“於越”,於越是春秋時期之越國的前身,最晚在商朝的時候就巳經存在,雖然沒有參加武王伐紂,但至少曾經北上當周成王的賓客。該國傳至勾踐 (500 B.C.)的時候,他試著向北擴張,曾經沿著江蘇的海岸北上膠州灣。古越族和漢族早期的關係主要在貿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換北方的絲帛和手工產品(鍾倫納 2004)。

古越族在經過漫長的曆史演變之後,到了戰國時代,已分化成眾多的支係。故而,從這個時候開始,文獻中便出現了“百越”這一個新的稱謂。戰國後期﹐除了有百越這個名稱以外﹐還有“揚越”的名稱﹐即揚州地區的越族。揚州包括今淮南、長江下遊和嶺南的東部地區,有時又包括整個嶺南地區。所以揚越實際也是戰國以來至秦漢對越人的另一種泛稱(王東 2003,3;陳國強 2000)。

秦漢時,相關史籍則泛稱中國南方的民族為“越族”,史稱“北方胡、南方越”。由於曆史的發展和變化,至遲在漢朝初期,百越族已經逐漸形成幾個較強盛而明顯的部分,即“東甌”(東海)、“閩越”、“南越”、“西甌”、以及“雒越”(駱越)。東甌在現今浙江省南部的溫州一帶;閩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帶﹔南越在今廣東省境,後來又發展到廣西以及以南地區﹔西甌則大概分布在今廣東西部、廣西南部及以南地區﹔駱(雒)越主要分布在現今的越南北部。這些部分都形成了當時該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說閩越第一代君主無諸、東海第一代君主騶搖、以及南越王趙佗,都曾經叱吒風雲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

 

最近有一種提法,認為“百越族”就是甲骨文裏曾經發現過之方塊漢字“濮”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語言學者金鍾(李敬忠)就認為,中國曆史上的“夏朝”,正是濮人所建立的王朝。比較早提出這種看法的學者可能是董楚平,他在《吳越文化誌》這本書中,列舉了十多條證據,企圖論證“夏朝”是百越族北上所建立的王朝。

 

 

 

十九    壯族

 

壯族(舊稱僮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秦以來,壯族先人曆代分別稱為西甌、駱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蠻、烏滸,在宋代史籍中始稱為“撞”、“僮”、“仲”,明清時也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的。壯族在其文明曆史的長河中,曾湧現出許多偉大人物:羅誠(戎成王),梁奉(鎮南王) ,潘長安(安南王),阿儂(儂智高生母,“婭王”),儂智高(曾建“大曆國“,“南天國“)、冼夫人, 蕭朝貴(太平天國西王),韋昌輝(太平天國北王),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鄭獻甫(清代學者), 人民幣上印有用壯語文字書寫的銀行名稱和麵額。

 

Image:Zhuangzu shanzhan.jpg

廣西龍脊的壯族山寨

 

 

 

Image:Zhuangzu women.jpg

正在烤火的的壯族婦女

 

 

二十   回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民族。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散居全國、分布最廣的民族。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東、雲南等省也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區。大約有981.6萬人(2000年)。

 

 

Image:HuiChineseMuslim2.jpg

禱告的回族人

 

回族人是由中國和其他國家民族,在曆史發展中形成的民族。這些民族包括了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伊朗人以及突厥語係民族,在唐代到中國跟蒙古族、維吾爾族及漢族相融合產生。 距今600年前的元末明初,今日的回族人口開始成型。

651年伊斯蘭教正式傳入中國,大批穆斯林商人陸續由海路來華,在廣州、西安等城市定居,建築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禮拜寺。當時他們被稱為蕃客,至元代被稱為回回蕃客或南蕃回回,成為回回人的一部分。回回一詞初見於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和南宋彭大雅《黑韃事略》中,主要指蔥嶺東、西處於喀喇汗朝統治下的回紇人。元代,穆斯林被歸入色目人等級,高於漢人和南人。於是大量純血統的漢族也皈依伊斯蘭教,自稱世代是回回。回回是對伊斯蘭教信仰者的通稱。明代稱伊斯蘭教為回教,稱其教徒為回回人。清朝至民國年間凡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統稱回或回回。回族主要來源則是13世紀初葉,大量被迫遷來中國的中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後來同漢族人、維吾爾人、蒙古人融合,形成了回回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各民族確定了自己的族稱,回回成為回族的通俗稱呼。

此外,明朝時從南洋到中國的人口中亦有不少信奉伊斯蘭教,這些人口來到中國,成為了中國沿岸(如:山東、福建及海南)的回族。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其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伊斯蘭”一詞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原詞來自“撒拉目”,是和平、順從的意思。伊斯蘭教這個名稱出自《古蘭經》。伊斯蘭也是世界對這個宗教的統稱。伊斯蘭教是嚴格的一神教,其“清真言”道明了伊斯蘭教信仰的基本教義:“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伊斯蘭信仰有六項,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先知、信前定、信後世。

“穆斯林”一詞是派生於“伊斯蘭”,是和平者、歸順者和服從者的意思。穆斯林是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也有稱穆斯林為穆民﹝篤信者﹞的。

按伊斯蘭教義,穆斯林須實踐五項功課,即念(念經)、禮(每日按時禮拜五次)、齋(每年封齋一個月)、課(拿出約1/40的餘財施散給貧窮者或清真寺)、朝(凡經濟和身體條件允許者,一生需到麥加朝覲一次)。每禮拜五為主麻日,要聚禮。 伊斯蘭教在我國也稱清真教、天方教或回教。

回民從剛出生時開始,就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經名),結婚時請阿訇證婚,死亡後請阿訇主持殯葬。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習俗上的便利,回民習慣在住地建禮拜寺(也稱清真寺),圍寺而居

婚姻方麵,回族注重男女雙方在信仰和生活習慣上的一致,主張男女“婚姻無貧富,必擇善良”,不重門第、富貴,而注重雙方的信仰、品德和才貌。舉辦婚禮時要請阿訇念“尼卡哈”(阿拉伯語,意為結合),寫“依紮布”(證婚書),男方還要給女方聘金(根據男方條件而給予女方並由女方單獨擁有支配的一定數量的錢財)。 按照伊斯蘭教傳統,人死後用布包裹,實行土葬。

 

1958年成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及青海、新疆、河北等地的2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5個聯合自治縣。昌吉回族自治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   門源回族自治縣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焉耆回族自治縣

 

 

知名人物

 

元   賽典赤

明   鄭和 海瑞 李贄 常遇春

清  杜文秀 馬新貽 白彥虎

民國  馬駿 馬本齋 楊靖宇 白崇禧 馬步芳 馬仲英

 

近年來,海內外數名學者認為,明朝的皇族是回族穆斯林,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代替明朝皇帝到麥加朝覲去了。回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地方是其有獨特和濃重的宗教信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達理 回複 悄悄話 很長見識。民族融合。名族政策。階級鬥爭停止使用。民族爭鬥,持續的課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