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山西古文化之旅(10) 大同

(2009-10-24 13:58:40) 下一個

資料來源: 《龍行旅行社》

大同古稱平城、雲中,包括四區七縣,人口約260多萬。其地處大同盆地,晉、冀、蒙交界,內長城蜿蜒其南,外長城橫臥其北,東連太行,西臨黃河。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形成許多天然關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北方之重鎮。

大同古城至今已經曆了兩千四百多年的春秋。早在戰國初年,這裏已成為趙國的重要軍事要塞。從秦漢至魏晉南北朝,大同由平城縣治上升到北魏京都四世紀末到五世紀末的近百年中,曾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民族聚居並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地域。當時大同空前繁榮昌盛,人口曾達一百多萬。

從隨唐到明清,隨著封建王朝的更迭,大同曾數易其名,直至遼重熙十七年(公元1048年),始稱大同,一直沿用至今。此間,大同還曾是遼、金兩代的陪都(西京)和明清兩朝的軍事重鎮。

在大同的曆史上,曾創造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藝術,留下了眾多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氣魄雄偉的雲崗石窟,是世界文明的藝術寶庫,上下華嚴寺、善化寺、恒山懸空寺、九龍壁殿宇嵯峨,金碧輝煌。

大同雖然地處塞上,其自然風光既不同於南國水鄉的花紅波綠,也不同於白山黑水的瓊枝玉樹。但她那獨特的天高雲闊的塞北風光,雄偉壯麗的重關疊嶂,古樸奇偉的巨刹危樓,也足以使人壯情抒懷,流連忘返。“人天北柱”的北嶽恒山,巍峨疊嶂的七峰山,臥龍望水的采涼山,奇景無限,大同的自然景觀豐富多彩。

大同是北魏拓跋氏王朝的京城,遼、金兩個民族王朝的重鎮(西京),地理位置又處在邊塞內長城之外,少數民族尚武的風氣及邊界上金戈鐵馬的征戰生活,使古代的大同人驃悍強健,好勇善鬥,這種性格延續了許多年代。隨著社會的進步,民族的融合,現在的大同人已變得性格溫和、體態端莊、平易近人。

大同人對自己的家鄉有強烈的自豪感,常稱大同為“福地寶城”。大同人的衣食住行,一般比較講究,這是有曆史淵源的。明朝曾在大同做官的外地人說:“九邊如大同,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而婦女之美麗,什物之美麗,皆邊塞之所無者。市款即久,未經兵火故也。諺稱薊鎮城牆、宣府教場、大同婆娘為三絕。”

10月16日 大同

早餐

早上在下榻的五台山銀海山莊用餐。

麵疙瘩湯。

小米南瓜粥。

羊雜湯。

雞蛋餅。

油餅。

花卷。

吃完早飯,開車去大同,在五台山的最高峰停下來照相。





 

應縣木塔

資料來源: 《太原道》

釋迦木塔位於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麵八角形。第一層立麵重簷,以上各層均為單簷,共五層六簷,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簷並有回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簷。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複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鬆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

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杆,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光線充足,出門憑欄遠眺,恒嶽如屏,桑幹似帶,盡收眼底,心曠神怡。塔內各層均塑佛像。第1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麵目端莊,神態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豔,人物栩栩如生。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三層壇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層塑佛和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像。五層塑毗盧舍那如來佛和人大菩薩。各佛像雕塑精細,各具情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刹,製作精美,與塔協調,更使木塔宏偉壯觀。塔每層簷下裝有風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十分悅耳。

應縣木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采用鬥拱結構,全塔共用鬥拱54種,每個鬥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設計科學嚴密,構造完美,巧奪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民族特點,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築,在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中可以說達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現在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木塔自建成後,曆代名人掛匾題聯,寓意深刻,筆力遒勁,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率軍北伐,駐宿應州,登城玩賞時親題“峻極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軍在陽和(山西陽高縣)、應州一帶擊敗入塞的韃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天下奇觀”。塔內現存明、清及民國匾、聯 54 塊。對聯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麵雲山拱一柱,乘風步月萬家煙火接雲霄”;“點檢透雲霞西望雁門丹岫小,玲瓏侵碧漢南瞻龍首翠峰低”。此外,與木塔齊名的是塔內發現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遼代文物,尤其是遼刻彩印,填補了我國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經卷為數較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卷長達30多米,實屬國內罕見,為研究我國遼代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應縣佛宮寺釋迦木塔,曆 900多年的風雨侵蝕、地震戰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結構謹嚴外,曆代不斷維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了係統的修繕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國家撥大量專款,調撥優質木材對木塔進行全麵搶修,使這座當今世界上保護最完整、結構最奇巧,外形最壯觀的古代高層木塔建築煥然一新,巍然屹立。並以其悠久的曆史、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建築技術,吸引著國內外遊客。

摘自《朔州史話》,書海出版社,1995,武喜榮編著
 

據說梁思成在敦煌看見應縣木塔的壁畫,一路尋找,最後在山西找到。 上次來隻有木塔和前麵的這尊雕像,這次多了欄杆和其他很多仿古建築。 傳言木塔是為皇帝觀賞戰事而建,也有傳言是為皇帝的某位妃子登高所建,這尊雕像大概就是那位受寵的妃子。

前麵是仿古一條街。

木塔前麵的建築是收票處。

每層都有提字。

隻能上到第五層,看外麵的風景。

午餐

中午在應縣木塔對麵的國利假日酒店用餐。

涼粉。

茶樹菇燉雞。

燒茄子。

素肉炒辣椒。

麵湯。

紅燒魚。

懸空寺

資料來源: 《太原道》

懸空寺,位於恒山腳下,在渾源懸城城南五公裏處的金龍峽內西岩峭壁上。自古以來,這裏一直被列為北嶽恒山的第一奇觀。新加坡電視連續劇《蓮花爭霸》曾在這裏取景。

懸空寺創建於北魏後期(大約為公元471——523年),已經經曆了1400多個年頭。現存建築是明、清兩代修建後的遺物。懸空寺背西麵東,像是懸在一幅巨大屏風中腰的一尊精巧、別致的玉雕。

懸空寺寺門朝南,寺內有樓閣殿宇40間。南北各有一座三簷歇山頂,危樓聳起,對峙而立,從低向高,三層疊起。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起棧道相連,高低相錯,用木製樓梯相溝通,曲折迂回,參差有致,高下錯落,虛實相交,構思布局妙不可言。整個寺廟,錯綜而不合零亂,交叉而不失嚴謹,似虛而實,似危實安,實中生巧,危裏見俏,一種在國內其它寺廟中體會不到的危險感會緊緊地抓住遊人的獵奇心理。

懸空寺內塑像頗多,並有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雕像80尊。三聖殿內的釋迦、韋馱、天女等塑像,形體豐滿,神態感人,是懸空寺內彩塑中的佼佼者。更為特殊的是地處懸空寺最高層的三教殿內,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耐人尋味。佛教、道教、儒教始祖同居一室,確不多見。

懸空寺雖幽居深穀,但有恒山水庫依傍。恒山水庫蓄水1300萬立方,澆灌著五萬餘畝良田。夏日,兩側青山側立,黛色的山巒在水庫中顯出倒影。水色清碧,漣漪累累。到溢洪閘全開時,峽穀內飛流噴湧,山水相交,渾然一體,結懸空寺的奇景又增添了秀色。

附:

懸空寺楹聯

蘊畢昂之精,霞蔚雲蒸,萬丈光芒連北極;
作華夷之限,龍盤虎踞,千秋保障鎮邊陲。

望懸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
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穀口風。
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過懸空寺 明·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遊懸空寺 清·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
淨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岩畔月,半壁畫中禪。
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摘自《山西攬勝》,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懸空寺建在凹進去的山穀裏,可以避免風吹日曬。

連接右邊兩座廟宇的棧道上的小廟是真正的懸空。

懸空寺左邊。

據說這是李白的真跡,壯字旁邊一點表示由衷的感歎。

開始登山。

入口。

往懸空寺左邊看。

看到下麵有點頭暈目眩。 我們是沿著水渠前麵的小路走上來的,後麵的兩排平房是飯館和禮品店。

裏麵沿途畫有標誌,從二樓往前走,三樓回來,不走回頭路。

懸空寺靠橫著打入山裏的木樁支持,木樁三分之一在外麵,另外三分之二插入山裏。 這些柱子是裝飾,用手推底部是活的。


山下的水庫。

從三樓開始往回走。

屋頂的瓦片很精致。


剛才就是從下麵進來的。


出口。

懸空寺對麵的山。

九龍壁

資料來源: 《太原道》

九龍壁在代王府,位於大同市中心和陽街,係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王府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王府座北朝南,呈長方形,中軸線上前有九龍照壁,進裕門依次為端禮門、承運門、承運殿、崇信門、存心殿、長春宮、廣智門;東邊由南向北依次為廣贍倉、長春宮、望宗樓、清暑殿、宗廟、燕居之殿、後殿等;西邊進戟門,左有社稷壇,右有風雲雷雨山川壇、大成之殿,過穿廊為謹德等殿。整個王府建築金碧輝煌,豪華壯麗,廊廡相接,屋宇錯落,前堂後寢,西廂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所完整的王城府邸。總占地麵積達175950平方米,

現今的東華門、西華門、皇城口、石宰門正是當時王府四門的遺址。該府於崇禎末年(1644)毀於兵火。王府照壁九龍壁因隔和陽街而立,故獨以保存至今。

九龍壁位於城內大東街(和陽街)路南,座南朝北,建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該壁東西長45.5米,高 8米,厚2.02米,是我國現存三座九龍壁中建築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壯觀、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座。九龍壁結構整體使用孔雀藍、綠、正黃、中黃、淺黃、紫等色,全壁由 426塊特製燒造琉璃構件拚砌而成。壁底部為須彌座,中部為壁身,上部為壁頂。彌須座的束腰部的75塊琉璃磚上鑲有兩層琉璃獸。第一層是象、獅、虎、鹿、飛馬、麒麟、狻猊等形象。第二層是小型行龍。這些琉璃獸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須彌座上平托 9條琉璃壁龍,整個壁身下部是青綠色的洶湧波濤,上部是藍色的雲霧和黃色流雲。巨龍之間以雲霧、流雲、波濤、山崖和水草相隔相聯,五彩斑斕,蔚然壯觀。正中心是一條坐龍,為正黃色,此龍正對著王府的中軸線,昂首向前,目光炯炯。中心龍兩側的一對淺黃色龍,為飛行之龍,龍頭向東,龍尾伸向中心龍,神情瀟灑,怡然自得。第二對龍為中黃色,頭尾均向西,形態飄逸,古樸大方。第三對龍為紫色,是對飛舞之龍,神情凶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勢。第四對龍呈黃綠色,神采飛揚,氣宇軒昂。整個正麵 9條巨龍伸爪抱珠,捕風弄雨,盤曲回繞,體態雄健,色彩絢麗,栩栩如生。

壁頂為仿木構單簷五脊頂,由62組琉璃鬥拱承托,正脊脊頂兩側有高浮雕的多層花瓣的蓮花及遊龍等圖案,兩端是龍吻、戧首,為龍首造型。飛椽、額枋均雕鏤得細致、逼真。龍壁東西兩端分別是旭日東升和明月當空的圖案,並襯有江崖海水,流雲紋飾。壁前倒影池長34.9米,寬4.38米,深0.8米。由石欄圍繞,中有一石橋相連。池水碧綠,龍影倒映,水波微興,九龍似昂首奮爪暢遊水中,氣勢磅薄壯觀。九龍壁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摘自《山西名勝》,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本文作者:姚斌
 

這張圖照了九條龍,但是太暗了。

左一龍。

左二龍。

左三龍。

左四龍。

左五龍。

左六龍。

左七龍。

左八龍。

左九龍。

晚餐

晚上在大同宏安國際酒店用餐。

涼拌酸筍雪菜。

涼拌十香菜。

黑椒牛柳。

山藥炒木耳。

炒雞丁。

菠菜湯。

竹笆裏脊。

豬肉雞肉燉麵團。

土豆茄子油麥麵。

刀削麵。

鹵汁。

黃金餅。

韭菜餃子。

10月17日上午 大同

早餐

早上在下榻的大同宏安國際酒店用自助餐。

雲岡石窟

資料來源: 《太原道》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裏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裏。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 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曆了“太武滅佛”、“文成複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製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曆史見證。

雲岡第五、六窟在雲岡石窟群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朱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裝。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 6窟平麵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二層方形塔往,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麵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簷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環繞塔柱四麵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匯集的大檢閱。

雲岡第七、八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部,為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七窟前現存的木構建築,是清順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麵均為長方形,窟內布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七窟後室北壁上層天幕龕的中央,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內容仍為三世佛,且出現了造像組合。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層雕有八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各雕四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人和伎樂天人像。明窗內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拱內雕力上、護法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棋,中為團蓮,周雕飛天,把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第七、八窟與前期窟群比,在形製、內容、造像構成、題材等方麵出現了諸多變化,從中折射出北魏社會變革的洪流。

曇曜五窟現編號第16——20窟,是由曇曜和尚主持開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雲岡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據《魏書·釋老誌》載:“和平初,……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這五窟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形製上共同特點是外壁滿雕千佛,大體上都摹擬橢圓形的草廬形式,無後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過去、未來、現在),主佛形體高大,占窟內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釋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瀟灑。第17窟正中為菩薩裝的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為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立像,高15.5米,氣勢磅礴;東壁上層的眾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嫻熟。第19窟本尊為釋迦坐像,高16.8米,為雲岡第二大造像。第20窟為露天造像,正中為釋迦坐像,高13.75米,為雲岡石窟的代表作,麵都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兩肩齊挺,造型雄偉,氣勢渾厚。

雲岡五華洞位於雲岡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這五窟因請代施泥彩繪而得名。第 9、10窟為一組前後室結構的雙窟,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遼代曾在此興建崇福寺。兩窟平麵近方形。前定南壁鑿成八角列柱,東西壁上部雕出三間訪木構建築的佛龕,餘壁滿雕佛像、飛天。後室窟門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釋迦佛。第10窟主像是彌勒。後室門拱內外兩麵有精雕圖案花紋,結構嚴謹,富於變化。第11——13窟是一組,具有前後窟的第12窟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麵上下開龕造像,除南麵上龕為彌勒外,均為釋迦立像。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 483)造像題記,是研究雲岡開鑿史的重要資料。窟東北有太和二十年( 496)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簫、琵琶、橫笛、束腰鼓等樂器,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13窟本尊是交腳彌勒菩薩,高約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產生了力學作用,又兼具裝飾效果。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皆為窟中精品。東壁佛龕形製各異。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曆史、藝術、音樂、舞蹈、書法和建築的珍貴資料,為雲岡石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岡東部窟群,指雲岡石窟東端1——4,均為塔洞。第1、2窟為同期開的一組,鑿於孝文帝遷洛前,窟內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麵開龕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彌勒,塔南麵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釋迦像。浮雕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第二窟是釋迦像,塔南麵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三世佛。兩窟南壁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第三窟為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兩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為彌勒,壁麵滿雕千佛。後室南麵兩側雕刻有麵貌圓潤、肌肉豐滿、農紋流暢的一佛三菩薩。坐像高約10米,二菩薩立像高6.2米。從風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時的作品。第四窟風化水蝕嚴重,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間銘記,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雲岡西部窟群包括雲岡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編號的小窟小龕。大多屬於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以後的作品。其特點是不成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為補刻的小龕多。造像多為瘦骨清相,衣紋下部褶紋重疊,神態文雅秀麗,藻井中飛天飄逸灑脫,具有濃厚的漢化風格,與“龍門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樂神”浮雕,是研究北魏雜伎的形象資料。

第39窟中心五層塔柱,塔身每麵作五間,六柱,柱頭上鬥拱承托出簷,天平座,每層間闊高度皆小於下層,穩重雋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資料。第40窟整體布局巧妙地運用裝飾藝術,使洞窟格式、構圖既有規律,又有變化,提高了石窟藝術的格調。

摘自《山西名勝》,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本文作者:姚斌
 

入口。

蓮花造型的房柱。

第9、10窟建於北魏延興元年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71-494年),洞口屋頂的雕刻很有音樂感。

穿紅褲子的是指揮家?

第9窟內壁。

第9窟內壁。

第9窟內壁。

第11窟內壁。

第12窟建於北魏延興元年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71-494年)。

第12窟內壁。

第12窟內壁。

第12窟內壁。

中部窟群外景。

第13窟的交腳彌勒佛像,高13米,右臂另雕一托臂力士塑像,對佛掌形成支撐,為世間所少見,是雲岡石窟中富有代表性的石雕之一。

第13窟內壁。

第13窟內壁。

第16窟立佛,建於北魏和平元年至皇興末年(公元460-471年)。 據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領帶,證明領帶是中國人發明的。




清朝的時候在佛像的身上打很多木樁,再塗上厚厚色彩。 後來色彩脫離,露出木樁的洞口。

第18窟立佛,建於北魏和平元年至皇興末年(公元460-471年)。

第18窟立佛,建於北魏和平元年至皇興末年(公元460-471年)。

第18窟東壁立佛,弟子像及肋侍菩薩局部。


第19窟主佛,建於北魏和平元年至皇興末年(公元460-471年)。

第19窟附2窟倚坐佛。

 

資料來源: 《雲岡石窟》

20窟的露天大佛,被譽為雲岡的代表作。主像是高13.7米的結跳躍坐像。因洞窟崩坦而使大佛露天,而被人們稱為露天大佛。這尊造像富麗堂皇。麵容豐滿端莊。但如果從不同的視角去觀賞體味,你會從佛的臉上看到慈悲、莊嚴、歡喜、思維、入定、普救、應化、持世、震攝……“二十二相”。細心的人能發現該佛有兩撇彎曲上翹的八字胡!站在他麵前,你會感到一種難以言說的美。他那種自在、自信、自尊的精神品性,使你感到心靈的明淨。

第20窟的坐佛,是雲岡最著名的露天大佛,可能是由於某次地震災害,窟前半壁山崖崩塌,至使坐佛暴露在外,巍然獨存。據推測,他是依照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似一位閱盡滄桑、雄才大略的長者,在陽光下俯視人間。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雖是坐姿,卻仍顯得分外高大。並且由於可以遠視,更境加了他的莊嚴肅穆之感。大佛全身比例適稱,造型手法簡練概括,他寬闊的身軀給人以穩健之感,他所據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精神風貌,為這一時期佛像雕刻的傑出代表。他微微前傾的身軀和棱角分明的嘴角,仿佛在向眾生宣講著佛教的真話,他那細細的彎眉和微啟的雙目,使人感到慈祥為懷的氣度,他不僅是雲岡石刻中的傑作,即在全國來說,也是佛像藝術中的精品。


中餐

中午回到宏安國際酒店用餐。

涼麵。

亂燉。

非常好吃的芝麻芋條。

功夫牛肉。

燒茄子。

棗泥煎饅頭。

炒牛肉。

扯麵湯。

西湖牛肉羹。

下午坐車去北京。





山西古文化之旅係列:

山西古文化之旅
第一站
上海
第二站
洛陽
第三站
三門峽
第四站
運城
第五站
臨汾
第六站
洪洞縣
第七站
平遙古城
第八站
太原
第九站
五台山
第十站
大同
第十一站
北京
第十二站
承德
第十三站
北京
第十三站
上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