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山西古文化之旅(4) 運城

(2009-10-23 17:47:43) 下一個

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

運城市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全市轄1區2市10縣、146個鄉鎮(辦事處)、3338個行政村。全市總人口495萬,其中鄉村人口351萬,占71%。全市國土麵積1.4萬平方公裏,總耕地877.3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2.15畝。

運城市曆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80萬年前,這裏就有人類活動生息。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以及中國奴隸製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的都城均在這裏。春秋時統屬晉國,晉獻公於公元前669年定都於絳(今絳縣)。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當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夏縣禹王城一帶)。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以後兩千多年,建置頻繁,但一直慣稱這一地區為“河東”。新中國建立後,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並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消,重設運城地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運城地區設運城市。

運城市人文薈萃,英賢輩出,文化燦爛。春秋時期著名商人猗頓,戰國時期思想家荀況、武將廉頗,三國名將關羽,西晉科學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學家王績、王勃、王維,中唐政治家、文學家柳宗元,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元代戲曲家關漢卿都是這裏人。這裏還有曾出過59位宰相、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的聞喜裴氏家族。全市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旅遊景點達16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馳名中外的有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四大名樓之一永濟鸛雀樓、藝術宮殿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祭祀聖地萬榮後土祠、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以及鹽湖舜帝陵、黃河大鐵牛、萬榮秋風樓、夏縣司馬光墓等。


10月11日 運城

本來要去看壺口瀑布,可惜十幾天連續下雨,路上塌方,我們的旅遊大巴去不了。 導遊另外安排了幾個景點,還把壺口瀑布的門票錢退回給我們。

開元鐵牛

資料來源: 《唐開元鐵牛》

唐朝時期,為了將河西的食鹽運到長安,於是決定在黃河上建一座浮橋,主要還是與黃河本身的性質有關:一、它年年水位提高,如果建座石橋,就把橋淹了;二、河流經常擺,所以這兒就不能夠造木橋,也不能造石橋。而浮橋水漲船高,因此黃河長江這樣的大河上,在古代大多是建浮橋的。在黃河這樣的大河上建一座浮橋,必須有比 小浮橋更加牢固的索纜和地錨,寵大的鐵牛和拴在鐵牛上的粗鐵索,足以抵禦河水的衝擊。蒲津浮橋至少在300米以上,那麽,這樣一座橋又是如何建造的呢?

當時的蒲津渡,被沙洲一分為二,沙洲上有一小城中灘,正好成為浮橋的天然橋墩,於是一座聯接三城的鐵索浮橋就這樣建成了。經過儀器測量,鐵器群的用鐵總量在800噸,占當時產鐵量的4/5,當今中國是世界的產鐵大國,假如現在中國用產鐵量的1/3來建一座橋,又是多麽駭人聽聞的數字。而這恰恰是唐朝的事實,一座彩虹一般的蒲津橋。

唐代,這個夢幻般的時代,是這浮橋理所當然的歸宿,同時,這些鐵器群也讓後人呼吸到同樣的榮耀,然而這座橋又是如何建造的呢?

關於蒲津橋的毀滅,史書上有明確記載:公元1222年,金朝軍隊和盟軍鐵騎在爭奪蒲州城時一把火燒掉了蒲津橋,然而曆史上的蒲津橋曾多次毀於戰火,卻屢毀屢建,越修越寵大。700多年前那場大火之後,蒲津橋為什麽沒有重建呢?何況鐵牛地錨並沒有燒掉,重建浮橋並非難事。蒲津浮橋的毀滅,似乎還有更深層的含意。回顧蒲津橋的建橋史,從蒲津橋的誕生,到唐朝把浮橋建成鐵索橋,期間所有朝代都把京城建在長安附近。做為通往長安的交通咽喉,蒲津橋的興衰很可能和長安城的命運息息相關。位於長安城上的西安市,雖然是中國七大古都之首,但是唐朝之後,再沒有成為中國的首都。長安城沉跡湮滅了,蒲津橋也隨之毀滅了。

蒲津橋鐵牛與鐵人未被發掘出土之前,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論斷說:“浮橋地錨中以蒲津橋的鐵牛錨最為著名”。1989年7月31日,埋沒在地下的鐵牛出土問世。麵對體闊腰圓、威武雄壯、造型精美、完好無缺的稀世國寶,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英國劍橋大學《二十世紀世界建築》特約作者唐寰澄十分激動,在向國外宣傳報導時,他指出:“這不同於揚軍陣、耀帝威的秦兵馬俑,亦不同於宣佛法、炫珍寶的釋伽舍利,也不同於講五行、為厭勝的鎮水石犀。這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是中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橋梁、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梁曆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

蒲津橋的地錨,為何選用鐵牛而為之呢?牛,幾千年前就進入華夏民族的生產和生活中,《易經》中說: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所以我們的先祖選用氣吞山河的鐵牛作河橋的地錨,有牛,當然要有牽牛人,有人策牛,牛才會更有力氣。

現已出土的四尊鐵牛,都是頭向西、尾向東,皆為伏臥,各鑄2.3米的長方鐵板上每尊鐵牛都是膘肥體壯,肌肉隆起,圓目怒視,豎耳聆聽,尾貼後股各向下,肩負橋梁的重任。每尊牛下有六根大鐵柱,入地丈餘,堅固不拔。 四尊鐵人緊挨著鐵牛。

一號鐵牛:
(西北方位),身長3.3米,身高1.51米,重約45 噸。一號為牡,即公牛。  

一號鐵人:
(西北方位),身高1.93米,肩寬0.66米,體重約2噸。 一號鐵人,鼻頭碩大,鼻梁隆起,鼻翼上部尖細,頭戴圓形綴頂小帽,身著輕盈長袍。整個體形服飾與神態, 均屬維吾爾族裝扮。

二號鐵牛:
(東北方位),身長3.15米,身高1.66米,重約49噸。 二號鐵牛為牛牛享,即母牛。

二號鐵人:
(東北方位),身高1.96米,肩寬0.63米,重約2噸餘 。二號鐵人身體粗壯豐實,臉方眉粗,神態彪悍,頭戴束 帽,身著騎士服,手提於胸前,若似牽韁勒馬。從頭到腳 ,動作形態,均屬蒙古族裝扮。

三號鐵牛:
(西南方位),身長3米,身高1.50米,底座鐵板厚0.40米,寬2.3米,長3.54米,重約65噸。三號為犍,即閹過的雄牛。

三號鐵人:
(西南方位),身高1.90米,肩寬0.62米,重約2噸。 三號鐵人鼻梁上下粗細無異,眼目伸邃,皮質渾厚,頭 戴“綴耳”帽,身著藏袍,左臂套於袖內,右臂套衣袒露於袖外,和現在居住於雲貴川藏一帶的藏族服飾仍然相仿。

四號鐵牛:
(東南方位),身長3.05米,身高1.52米,鐵板厚0.40米,寬2.3米,長3.54米,重約70噸。四號鐵牛為牛區,即三歲小牛。

四號鐵人:
(東南方位),身高2.06米,肩寬0.70米,重約2噸。 四號鐵人麵孔慈祥端莊,神態文靜自豪,頭戴前抵後高的“相公”帽,身著短袖翻領的唐朝服飾,儼然是一個漢民族的形象。

在鐵牛的背部清晰地保留著澆築口的痕跡,他引出了兩個問題:這60多噸的鐵牛是如何澆築的呢?澆築完成之後又是如何把這寵然大物運到現場的呢?唐朝用的煉鐵爐和現在山西仍然使用的小鐵爐大同小異,這樣一爐鐵顯然遠遠不夠用,但要澆築牢固,必須不間斷地一次澆築完成。終於,一本300年前的圖書《天工開物》揭開了築造的疑點(附天工開物圖)。原來古人在築建大型築件時都是將多個煉鐵爐搬到施工現場,煉好鐵後,再通過保溫導槽源源不斷的澆築到模具中,正如中國橋梁泰鬥茅以升所說:築千萬斤的鐵件多數在現場。當年的施工現場,上千人往來穿梭,喧嘩一片,空氣在汗水中沸騰,黑夜在鐵水中燃燒,鐵牛即將誕生,那是多麽激動人心的場麵。那如何使澆築時保持鐵水熱度使築件更加牢固呢?在鐵牛身下的鐵柱上,人們發現了大量用炭火保溫的痕跡。用生鐵作浮橋的地錨結構,無論是在建橋史上、築造史和冶金史上,還是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的。



七星鐵柱,鐵柱五根,鬥二根。 柱通高6.2米,直徑0.40米,每根重約6噸。鬥高4.2米,二鬥相連,總重約10噸。

在鐵牛的後部是七星柱,除了象征之外,他們在地錨中起什麽作用呢,考古專家認為是用來纏繞浮橋鐵索的。纏在鐵牛後邊的鐵索,繞橫軸之後,再甩到鐵柱子上,用來纏繞鐵索的。 而七星柱上的三個反向的觸角又有什麽作用呢,他們認為是埋下去之後固定柱子,使它不轉動。

鐵山,高90cm,長168cm,厚85cm,重約2噸餘,鐵山共計兩座。鐵山,起“穩如泰山”之意,其實際作用:架纜浮橋鐵索,減小浮橋來回擺動的幅度。

在鐵牛兩側出土的四個帶有圓孔的鐵柱墩,專家認 為它的一個作用有可能是用來打夯的,另一個作用可能是讓鐵索穿過圓孔來控製鐵索的走向。

出土的鐵夯墩,經過測量,高111cm,底部直徑77cm, 頂部直徑30cm。共計四個。


 

普救寺

資料來源: 《山西旅遊資訊網》

普救寺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永濟縣境內的峨眉塬頭。這裏是我國曆史名劇《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寺內有座方形磚塔,原名舍利塔,俗稱鶯鶯塔。這座塔同北京天壇的回音壁、河南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內的“石琴”,並稱為我國現存的四大回音建築;和緬甸撣邦的搖頭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摩洛哥馬拉克斯的香塔、法國巴黎的鍾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六大奇塔。

普救寺始建於何年,現已無從得知。但從古籍記載和出士文物考證推斷,隋朝初年即已有普救寺了。不過,那時該寺的名稱不叫普救寺,而叫西永清院。唐朝時,曾對該院大加修葺。五代時河東節度使叛亂,後漢皇帝高祖劉知遠派郭威領兵征討,久攻不克。郭威找院僧詢問對策。僧人說,隻要發善心,城池即可攻下。郭威當即折箭為誓,表示決不加害百姓。第二天,郭威的軍隊果然攻下州城,並遵守誓言,沒有殺戳一人。從此,西永清院便更名為普救寺。宋朝,對普救寺再次進行修葺。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普救寺所在地區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寺院的殿堂僧舍、樓閣塔坊,全部毀圮。八年之後,即公元1563年,普救寺的建築包括鶯鶯塔,才得以重新修複。到了清朝,普救寺雖也得到修葺,但至清末,寺院已很破舊。1920年又遭受了一次大火,以後又受到侵華日軍的破壞,至1949年時,普救寺便隻剩下鶯鶯塔、石獅、菩薩洞,其餘建築已不複存在了。1986年,政府撥出數百萬元,對普救寺進行修複。如今,鶯鶯塔四周,回廊圍繞;峨眉塬上,殿堂錯落有致,僧舍鱗次櫛比,一座按原樣在原址修複的普救寺,又出現在三晉大地上了。

普救寺的建築由寺院和園林兩部分組成,寺院部分在前,園林部分在後。山門上懸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寺名橫匾。

普救寺的寺院建築,大致分布在三條軸線上。目前至後,西軸線上的建築有大鍾樓、塔院回廊、鶯鶯塔、大雄寶殿;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菩薩洞、彌陀殿、羅漢堂、十王堂、藏經閣;東軸線上有前門、僧舍、枯木堂、正法堂、齋堂、香積廚等。大雄寶殿內供著三尊石佛。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釋迦牟尼佛像高三點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複普救寺時在塔後三十三米處的地下出土的。從佛像的藝術風格看,這當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據說,另外兩尊佛像出土時沒有頭,現今的佛像頭部是以後加上去的。

曆史名劇《西廂記》,描述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戀愛故事。當年,張生赴京趕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遊玩。碰巧,在寺內看見了扶送父親靈柩回鄉時滯留在寺內的崔鶯鶯。兩人一見鍾情。張生當年的讀書處西軒,就在大雄寶殿的西側。鶯鶯和她母親、侍女紅娘居住的黎花深院,就在大雄寶殿的東側。在這裏有張生越牆會鶯鶯的跳牆處,也有張生上牆踩踏過的杏樹。

鶯鶯塔在明嘉靖三十四的那次大地震中也被毀掉了,現今我們看到的,是公元1563年重修的。塔內外呈四方形,塔簷呈微凹的曲線形式,這些都說明鶯鶯塔保留了某些唐塔的特征。

回廊圍繞著的鶯鶯塔,是用磚砌築的。全塔十三層,高三十六點七六米。七層以上突然收縮,使整個塔顯得更為靈巧。塔內各層之間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層。但六、七層不能直接相通,必須從六層下到五層後才能上得去。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鶯鶯塔具有奇特的回聲效應。在塔的附近以石相擊,人們在一定位置便可聽到類似青蛙鳴叫的聲音。鶯鶯塔回廊西側外有一個擊蛙台,這是擊石的最佳位置;台下不遠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名叫蛙鳴亭,這裏是聽類似青蛙鳴叫回音的最好去處。 另外,塔下的鳥叫聲,通過鶯鶯塔的“擴音”之後,聲音變大,可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

普救寺的後麵,是一組園林建築,假山、竹林、小橋、水池點綴其間,還有引人遐想的鶯鶯亭、拜月台,景色美麗,令人心醉。

摘自《中國著名佛教寺廟》,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



張生上牆踩踏過的杏樹。

後花園。

張生。

崔鶯鶯。

鶯鶯塔。

擊蛙台。

午餐

中午在康迪美食用餐。

這是疤餅,也叫十字餅。

紅燒魚。

西紅柿拉麵湯。

關帝廟

資料來源: 《山西旅遊資訊網》

解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運城市西南15公裏的解州鎮,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創建於隋開皇九年( 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後屢建屢毀,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後,曆時十載而重建的。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南北兩大部分,總占地麵積約 66600餘平方米。街南稱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殘存高2米的結義碑1通,白描陰刻人物,桃花吐豔,竹枝扶疏,構思奇巧,刻技頗高,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園內桃林繁茂,千枝萬朵,頗有“三結義”的桃園風趣。街北是正廟,座北朝南,仿宮殿式布局,占地麵積18570平方米,橫線上分中、東、西三院,中院是主體,主軸線上又分前院和後宮兩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門、雉門、午門、山海鍾靈坊、禦書樓和崇寧殿。兩側是鍾鼓樓、“大義參天”坊、“精忠貫日”坊、追風伯祠。後宮以“氣肅千秋”坊、春秋樓為中心,左右有刀樓、印樓對稱而立。東院有崇聖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宮、饗聖宮和東花園。西院有長壽宮、永壽宮、餘慶宮、歆聖宮、道正司、匯善司和西花園以及前庭的“萬代瞻仰”坊、“威震華夏”坊。全廟共有殿宇百餘間,主次分明,布局嚴謹。殿閣嵯峨,氣勢雄偉;屋宇高低參差,前後有序;牌樓高高聳立,鬥拱密密排列,建築間既自成格局,又和諧統一,布局十分得體。庭院間古柏參天,藤蘿滿樹,草坪如氈,花香迷人,使磅礴的關帝廟氤氳著濃烈的生活氣息。

遊人從義勇門或忠武門入前庭,穿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端門,東西鍾鼓樓巍巍聳立,迎麵三座高大的單簷歇山頂廟門,中門是專供帝王進出的門,叫“雉門”,東麵的“文經門”是文職官員行走的,西側的是“武緯門”,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門門樓上嵌豎匾,書金字“關帝廟”三字。雉門後部的台階上是戲台,鋪上台板即可演戲,是一座雙昂卷棚歇山頂建築,下是橫匾“全部春秋”,與上、下場門的“演古”、“證今”相映成趣。

前行有午門.是一座麵闊五間,單簷廡殿頂、石雕回廊的廳式建築。周圍有石欄杆,欄板正反兩麵浮雕各類圖案、人物 144幅,洋洋大觀,頗有童趣。廳內南有周倉、廖化畫像,軒昂威武。北麵左右兩側,彩繪著關羽戎馬一生的主要經曆,起於桃園三結義,止於水淹七軍,隻是沒有走麥城這個情節,在全國關廟壁畫中都按此進行,據說這是因忌諱關羽自高自大而被殺,終於造成蜀國的覆滅而隱去的。穿過午門,經“山海鍾靈”坊、禦書樓,便是關帝廟主體建築崇寧殿。

北宋崇寧三年(1104),徽宗趙佶封關羽為“崇寧真君”,故名崇寧殿。殿前蒼鬆翠柏,鬱鬱蔥蔥,配以石華表一對,焚表塔兩座,鐵旗杆一雙,月台寬敞,勾欄曲折,使人頓生敬佩之感。殿麵闊七間,進深六間,重簷歇山式琉璃殿頂,簷下施雙昂五踩鬥拱,額枋雕刻富麗。殿周回廊置雕龍石柱26根,皤龍姿態各異,個個須眉畢張,活靈活現。下施欄杆石柱52根。砌欄板50塊,刻浮雕 200方,蔚為壯觀。大殿明間懸橫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書。簷下有“萬世人極”匾,是鹹豐皇帝所寫。下列青龍偃月刀三把,重 300斤,門口還有銅香案一座,鐵鶴一雙,以示威嚴。殿內木雕神龕玲瓏精巧,內塑帝王裝關羽坐像,勇猛剛毅,神態端莊肅穆。龕外雕梁畫棟,儀仗倚列,木雕雲龍金柱,自下盤繞至頂,猙獰怒目,兩首相交,以示關羽的英雄氣概。龕上有康熙手書“義炳乾坤”橫匾一方,更增崇寧殿莊嚴肅穆的氣氛。

穿崇寧殿而出,入後宮南門,就進入寢宮,過花圃,有“氣肅千秋”坊,是中軸線上最高大的木牌坊。東側有印樓,裏邊放著“漢壽亭侯”玉印模型,西側是刀樓,裏麵列青龍偃月刀模型。雙樓對峙,係方形三層的十字歇山頂建築。院裏植有翠竹一片,風動影搖,珊珊可愛。又有《漢夫子風雨竹》碑刻,以竹隱詩,詩曰“莫嫌孤葉淡,經久不凋零。多謝東君意,丹青獨留名”。傳說出自關羽的手筆。

後宮後部,是關帝廟扛鼎之作的春秋樓,掩映在參天古樹和名花異卉之間,巍然屹立,大氣磅礴。樓內有關羽讀《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經》,故又名麟經閣。創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九年(187O)重修的。寬七間,進深六間,二層三簷歇山式建築,高33米。上下兩層皆施回廊,四周勾欄相依,可供憑欄遠眺。簷下木雕龍鳳、流雲、花卉、人物、走獸等圖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樓頂彩色琉璃覆蓋,光澤奪目。樓內東西兩側,各有樓梯36級,可供上下。第一層上,有木製隔扇 108麵,圖案古樸,工藝奇特,傳說是象征曆史上山西 108個縣。世傳春秋樓有三絕:建築結構奇巧別致,上層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層垂蓮柱上,垂柱懸空,內設搭牽挑承,給人以懸空之感謂之一絕;進入二層樓,有神龕暖閣,正中有關羽側身夜觀《春秋》像,閣子板壁上,正楷刻寫著全部《春秋》,謂之二絕;據說樓當項,正好對著北鬥七星的位置,謂之三絕。

關帝廟除古建築外,還有琉璃影壁、石頭牌坊、萬斤銅鍾、鐵鑄香爐、石雕飾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塊,各朝題詩題匾60餘幅,還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觀的藝術精品。

關帝廟,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又是全國最大的祭掃關帝的場所,遊人信士絡繹不絕,香火旺盛。如今經過多次修葺、彩繪,關帝廟更加壯麗輝煌。

關帝廟春秋樓楹聯

青燈觀青史,著眼在春秋二字;
赤麵表赤心,滿腔存漢鼎三分。

聖德服中外,大節共山河不變;
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北鬥在當頭,簾箔開時尖掛鬥;
南山在對麵,春秋閱罷且看山。

摘自《三晉名勝》,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本文作者:沈大同

北街前院。

北街前院照壁。




















崇寧殿懸橫匾“神勇”二字乃清乾隆帝手書。

崇寧殿外懸宮燈。

崇寧殿周回廊置雕龍石柱26根。

後宮。


刀樓。


街南結義園。




晚餐

晚上又回下榻的金鑫大酒店用餐。

家常豆腐。

清蒸魚。

鳳凰炒雞。

羊肉煲。

鐵板粉絲煲。

農家小酥肉。

蔥花餅。

刀削麵。

酸辣湯。





山西古文化之旅係列:

山西古文化之旅
第一站
上海
第二站
洛陽
第三站
三門峽
第四站
運城
第五站
臨汾
第六站
洪洞縣
第七站
平遙古城
第八站
太原
第九站
五台山
第十站
大同
第十一站
北京
第十二站
承德
第十三站
北京
第十三站
上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