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李偉光灰狗殺人案件折射出來的思考

(2008-08-13 04:59:46) 下一個

 (本人開博客以來,一直將讀者視為自己的判客,因此很願意聆聽各位的指教 ,歡迎諸位常來寒舍轉展流連,並給出你的意見。拋磚不可怕,怕的是:拿著磚頭從不落下。西風也十分歡迎大家給我發e-mail,讓我的博客成為你訴說的空間。)

參看: http://www.anpopo.com/?1283

從李偉光灰狗殺人案件折射出來的思考

西風綜述

最近發生在通往溫尼泊灰狗上一起凶殘殺人案,實在是一起離奇驚人血案。說它驚人原因如下:

1 加拿大從沒有發生過的大庭廣眾視線下的殘暴凶殺。

2 凶犯有如下特征:

a 無怨無仇行凶,沒有突發誘因。

b : 殺人者殺人猶如解庖,神誌不清。

c 行凶者好像沒有恐懼感,低級智商。

d 對於逃跑和自我保護意識接近於零。精神嚴重失常。

3. 沒有另外傷及無辜。很難判斷是不是因為仇恨所產生的歇斯底裏的同歸於盡的報複行為。

4 . 外文報道:這個疑凶前雇主說: 疑凶工作表現是: normal guy

5 另外新聞報道論及: 案發三周前李偉光對顧主阿哥特說:他要去溫尼泊有一個招工麵試。阿哥特給李偉光手機打電話,通知他返回來工作,李妻子接電話說她不知道他在哪裏,他離開城市,他現在是在非正常狀態。

摘自: 8 月 2 日國家郵報。 Mr. Li worked at an Edmonton McDonald's restaurant. He also delivered newspapers for a distribution firm until he left his contract position in April, said his former employer Vincent Augert. Mr. Li returned to that job in July.

"I believe he was having some marital problems," said Mr. Augert. When he met with Mr. Li to hire him back as a newspaper distributor, he said, "you could almost read between the lines" from the way Mr. Li was talking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not right there."

Mr. Augert said Mr. Li called him three weeks ago, saying he had a job interview in Winnipeg. That was the last time Mr. Augert and Mr. Li spoke to each other.

"I've been doing this for 21 years, and I can judge the type of people we're hiring," he said. "He was just a normal guy, or so we thought. To read about this, it just totally gives me shivers. I've had shivers just the past couple of hours."

Mr. Li delivered newspapers on Monday. On Tuesday, he "fell off the face of the earth," Mr. Augert said.

Mr. Augert called Mr. Li's cellphone. A woman calling herself Mr. Li's wife called him back.

"She says to me that ‘I don't know where he is, he had to leave town, it was an emergency,' " said Mr. Augert.

6. 專家稱李偉光可能有精神病 (本段來自網絡)
李偉光於周五首次出庭,將被控二級謀殺罪。據悉,這是他首次上庭,在此之前他並沒有任何犯罪記錄。鑒於他殺人的時候行為從容,似乎一點也沒有初犯者的緊張和內疚,甚至殺人後還洋洋得意地去將殘屍示眾,當地的一些精神病專家估計他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溫尼伯精神病專家沙恩分析說李偉光可能患上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而且已經有很長時間。事發時受害人可能有一些地方刺激了李偉光,令他產生幻覺,促使他殺人。
而心理學家貝利則認為,李犯案前可能受到精神或實體的強烈刺激,比如麥克萊恩的出現、穿的衣服、耳機傳出的音樂聲都可能勾起他的記憶,引致他狂性大發,也可能他有濫藥習慣。另一方麵,據麥克萊恩的前女友斯托裏稱,他在手機短訊中說,懷疑車上有乘客服了含興奮劑的 “ 忘我 ” 。因此貝利認為,李偉光犯案可能是精神和實體二者綜合作用的結果。

溫哥華臨床心理學家袁誌文受訪時表示,從媒體描述的犯案手法來看,李偉光在精神上應該受過很大打擊,否則不會在不認識對方的情形下下毒手,而且手段如此冷血殘暴。李的精神狀態不穩,或者有憂鬱症傾向,或者曾受到精神重創,使他的報仇心強烈。

正如專家們所說,如果李偉光可能是精神病患者,那麽按照加拿大的法律,他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不過會被法官判入精神病院強製接受治療。

從以上報道和最新報道出來的專家的推斷: “ 李偉光這種人屬於 ‘ 典型的迫害型妄想狂發病 ’” 這種人表麵看起來很正常,但是會突然犯病。被迫害妄想型( persecutytype ):堅信自己受到迫害、欺騙、跟蹤、下毒、誹謗或陰謀對待等,病人往往會變得極度謹慎和處處防備,小小的輕侮可能就被病人放大,變成妄想的核心,時常將相關的人納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被迫害妄想症是一種慢性進行且已有係統、有組織的妄想為主的疾病。盛行率估計值約 0.03% ,發生率沒有男女的性別差異,多在成人中期或晚期發病。妄想症患者的妄想是 “ 非怪異性 ” 的,也就是說內容會牽涉到日常生活可發生的情境內容,例如被跟蹤、下毒、愛慕、家人欺騙或陷害等。一般來說,妄想症患者沒有幻覺的症狀,少部分會有和妄想主題相關的觸幻覺或嗅幻覺。除了跟妄想相關的內容可能受影響外 ( 例如怕被黑道追殺而躲在家中 ) ,其餘的行為、外觀等都很正常,病人的人格、智能以及他和環境間的關係並沒有太大的障礙發生。

以上所論大多出自媒體對案發當事人背後的新聞挖掘。從這些已知的材料,筆者想表達這麽幾個意思。

1. 作為華人不必為李偉光案件背上負疚感,因為作為個別案件的發生並沒有代表性。大千世界,極端的案件沒有任何必要與我們華人群體劃上連接。

2. 西人如果因此而對華人有恐懼和歧視,那絕對是一種先天帶來的偏見,對於文化教養有一定層次的西人,他自己會有客觀的認識問題的水準,絕對不會放大李偉光案件本身的背後 族裔背靜。我通過閱讀西人媒體的報道和事件分析,我知道這裏的共識還是有的。我建議大家也不要因此就誇大化的把李偉光信仰什麽宗教扯在一起。李偉光案件與他自己說的:受可蘭經啟示或者他曾經加入過什麽宗教團體沒有任何關聯。 我們必須清楚知道: 李偉光根據醫生所推論的病症,他是有典型的迫害型妄想狂發病的一個病人,對於精神方麵不健全的病人,自然不可以輕信他的話語,他連自己的行動都不能控製,根本沒有必要相信他的話語的真實性,

3. 對於無辜的死者,他是不幸的,為了一份對無辜者的安慰,建議警方解除李偉光防止他自殺的舉措,其實李偉光自殺是一個最好的栓解。因為加拿大沒有死刑,李偉光又是二級謀殺指控,那麽現實對於死者很不公平。當然加拿大法律並不會這麽做,因為法律就是法律,他嚴格的執行程序,沒有個人的情感因素。

4. 以上說辭僅僅是個人的觀點,在法庭沒有作出李偉光屬於精神病犯者判決以前,不作為依據。

另外本人還推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西斯頭子西特勒其實也是一種患有典型的迫害型妄想狂發病的病人,因為西特勒就象一個歇斯底裏的病人,他發動戰爭,製造細菌等殺人武器,當他在一個個戰役取得勝利的時候,他的精神愉悅達到巔峰,他的眼裏沒有戰爭給交戰國雙方的人民帶來的創傷和悲哀,由於西特勒這種患有典型的迫害型妄想狂發病的病人成為了德意誌國家的元首,所以他所帶給世界、帶給地球、帶給人類、帶給歐洲的災難更大罷了。

以上又引發筆者產生另外一個思考。那就是作為一個人的成長,到底什麽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用 “ 取得權勢的大小麽? ” 西特勒該又如何評價?用 “ 擁有的財富衡量麽? ” 陳良語,陳希同,拉登等又該如何?用 “ 占有的美女多少來衡量麽? ” 像曆史上的法王路易十六皇帝、羅馬帝政皇帝尼祿等暴君荒淫無度, 最後卻被送上了斷頭台。

看來,評判成功的充要條件肯定不是以上所列,如果我沒有標新立異的話,我以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充要條件是要看他否心智成熟和完善。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說: “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 無論一個人在事業的前進中,在家庭的生活中,在與社會的融合中,遇到挫折也罷,取得成就也罷,請永遠不要忘記修行自己的真誠,熱愛,團結,忠誠。如果能做到以上的高境界,那麽無論你是否成就了輝煌的事業,占有了顯赫財富或者清貧如洗其實都無關緊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海南老怪 回複 悄悄話 真正說起來,中國人(大陸)普遍存在"被迫害妄想狂"症,前不久在世界各地的抗議西媒不公的各類遊行示威正是寫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