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革宗靈修神學-論勤勉

(2007-07-22 12:23:12) 下一個
改革宗靈修神學-論勤勉

原著:布雷克 翻譯:王誌勇

上帝把靈魂和身體賜予人類,同時也賜予人類用靈魂和身體來工作和榮耀上帝的能力。亞當,即使在未墮落前的完美狀態時,也要從事上帝分派給他的體力勞動。“耶和華上帝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2:15)。

墮落之後,上帝還是吩咐人工作,祂讓每個人都作自己的工。“各人蒙召的時候是什麽身份,仍要守住這身份”(林前7:20)。上帝不僅希望人類完成祂的呼召,而且希望人類勤勉地完成呼召。我們現在所要探討的就是這種美德。

在希伯來文中,表達“勤勉”這個意思的詞是charoots,它的基本意思是“鋒利的”、“銳利的”、“勤勉的”。在希臘文中,表達這個意思的詞是akribeia。它所表達的意思是,為了確保一項計劃得以妥善執行並且結果完美,以最大程度的關心和慎重來對待這件事。因此,“勤勉”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不僅僅是工作。還有,這個詞的派生詞是akribos,它的意思是“詳細”。“將主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徒18:25);“你們要謹慎行事(即勤勉地,準確地)”(弗5:15)。希臘語中還有一個詞是epimeleia,它是melei的派生詞。它所表達的意思是以超乎尋常的方式——以最大的關注——來對待一件事。“……細細地找,直到找著”(路15:8)。最常用的詞是spoude,它是“速度”、“加速”的詞根。它的意思是願意並且勤奮。“治理的,就當殷勤”(羅12:8)。

勤勉是信徒自願地、歡喜地、迫切地運用屬靈的或身體的能力來完成上帝交給他的使命,之所以這樣做原因就在於這是上帝的旨意。

這種美德隻在信徒身上運作。未歸正的人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勤勉,但他們的勤勉與信徒的勤勉之間的差別,就像生與死之間的差別那麽大。屬世之人的勤勉源自於一顆充滿罪惡的、扭曲的心靈。工作的使命雖是上帝的旨意,但他的心中既不渴慕,也不喜愛。他的目的就是謀生,取悅於人,或是為了達到其它目的。然而,基督徒的勤勉源自於一顆重生的信服的心。信心把他們的靈魂與基督相連,藉著基督來到上帝麵前,與天父和好。這反過來也激發了他對上帝的愛,促使他去討主的喜悅,因此,信徒把自身的使命視為上帝所吩咐的。這就產生了願意接受這項使命的心,在完成任務的時候滿有喜樂,並勤懇地使其善始善終——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都是為了使這樣的工作得蒙上帝的悅納。

勤勉的對象是上帝賦予我們的使命。上帝因著自己的智慧和美善,已經命定人與人之間應該分離居住。上帝在人中間設定了不同的級別,並賜給每個人不同的使命。祂分派一個人在教會中工作,另一個人在政府中任職,還有一個人在家中勞動。祂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呼召:一個人做了漁夫,另一個人是農民,還有一個是商人,還有手藝人。他們之間也有分別:有的人需要別人的服務,有的人為別人提供服務。信徒留心自己的職分和狀況,同時他也承認這是上帝所指定的;比如大衛,他把自己擺上服事耶和華。“耶和華啊,我真是禰的仆人,我是禰的仆人”(詩116:16)。因此,他滿意於上帝為他所作出的安排,無論是聲名顯赫,還是無足輕重,也不論是容易,還是困難——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上帝是至高無上的,同時祂又是智慧、美善的,祂賞賜所有忠心的仆人,所以,信徒把自己的使命當作上帝的呼召來領受(林前7:20)。

1.運用屬靈的和身體的官能(Exertion of One’s Spiritual and Physical Faculties)

勤勉的本質包括運用屬靈的和身體的能力。勤勉的人把全部心靈投入手中的工作,並把工作做好。

首先,他運用自己的理性來思想當以什麽方式,用什麽工具來作,他盡可能用最好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專心致誌地投入工作。大衛在他所行的一切事上,都是這樣做的:“……是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撒上16:18);“祂……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78:72)。所羅門這樣說到智慧的仆人:“仆人辦事聰明,必管轄貽羞之子”(箴17:2);“人必按自己的智慧被稱讚”(箴12:8)。

第二,意誌也以以下的方式投入到這項職責中:

(1)甘心情願。耶路撒冷的城牆之所以得以重建,原因就在於,“因為百姓專心工作”(尼4:6)。

(2)歡歡喜喜。我們不應該像奴隸那樣——違背自己的意誌,煩躁憂愁,隻是因為害怕挨打才工作。毋寧說,我們應該歡歡喜喜地工作,因為我們所服事的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主,是滿有憐憫的天父。無論是屬靈的工作,還是身體的勞作,他們都歡歡喜喜地殷勤作工,因為這是他們的主和父分派給他們的任務。“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詩100:2)。

第三,感情也投入其中。勤勉的人是勤懇的,大有熱心,他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快樂。他就好像是一匹精力充沛,隨時準備奔跑的駿馬,踢馬廄的門,想要出去,勤勉的人也是如此勤懇,當別人還在做準備時,他已經投入工作了。“我急忙遵守禰的命令,並不遲延”(詩119:60)。他們就如同“火焰”(詩104:4)。“你看見辦事殷勤的人嗎?他必站在君王麵前”(箴22:29)。

第四,勤勉的人也把身體的能力投入他所從事的體力勞動。他既不怕流汗,也不怕勞累;隻要完成上帝的旨意,這些都是值得的。他認為能夠汗流滿麵地來到上帝麵前,在上帝麵前顯明自己精疲力竭是他的尊榮,他說:“這都是因為我在你所吩咐的工作中,歡喜作工的緣故。”“凡你手所當作的,要盡力去作”(傳9:10)。

2.勤勉之人的目的(The Objective of the Diligent Person)

工人的目的激勵他辛勤地作工,反過來,這個目的也決定了他實現目的的方式。勤勉的人被他的目的所激動,他的目的就是要完成上帝的旨意。有很多時候,他並不需要如此作工;然而,完成上帝的旨意就是他的生命。勤勉之人無論做什麽,之所以去做,都是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因此,他們既不敢從事一些罪惡的工作,也不敢使用罪惡的方式來做一些自身為中性的工作。當他們自主經營時,他們靜靜地作工,把上帝擺在自己麵前,是上帝吩咐他們如此作工。如果他們的呼召是為別人作工或服事別人,他們也會在其中認識到上帝的旨意。這是他們做一切事情的原則、實質和目的:他們是在事奉上帝。勤勉之人也以勞作謀生,供養家庭,施舍給有需要的人。然而,他們所做的這一切最終都是為了完成上帝的旨意,因為以勞動的方式獻上這一切,是蒙上帝悅納的。使徒保羅教導我們,當我們事奉人時,要做得如同事奉上帝一樣:“你們作仆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要像基督的仆人,從心裏遵行上帝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是服事人”(弗6:5-7)。

3.不勤勉的人當受責備(A Lack of Diligence Rebuked)

表麵上勤勉,假裝具有基督徒的美德,這樣的人當曉得自己是有罪的:

第一,土裏的各種蟲子,象鼴鼠一樣打洞,它們確實是在勞動,但卻不具有勤勉這種美德。既然上帝已經吩咐人工作,這樣的人就假裝他們的工作具有敬虔的動機。但是,他們必須知道,他們這樣的勞作並非敬虔的行為。為了使這樣的行為具有敬虔的性質,必須以我們上麵所提及的心態、方式和動機來從事勞動。當我們的心與基督相連——並通過基督與上帝相連——我們就可以把上帝當作已經與我們和好的上帝和天父,我們就具有了孩子般的心,此時,我們的勞作就成了敬虔的行為。信徒認為他蒙召所從事的工作是上帝所賦予的使命。他所完全接受的是上帝的旨意,並以孩子般的順服作自己的工作,他的目標就是事奉上帝,得蒙上帝的悅納。如果你錯過這一切,那你就必須認識到,你的勞作並不具有敬虔的意義;毋寧說,它隻不過是為你自己而從事的活動。上帝已經向所有未歸正的人宣布了這個咒詛:“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生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你必汗流滿麵才得糊口”(創3:17,19)。在《申命記》第28章20節中,上帝所說的也正是這個咒詛:“耶和華必在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上,使詛咒、擾亂、責罰臨到你。”因此,你不能確定你的勞作一定具有敬虔的屬性。

第二,很多人具有與之相反的惡習,也就是懶惰。這是一種如此令人羞愧的罪,以致於最懶惰的人也不願給自己貼上懶惰的標簽。這樣的人應該知道,懶惰的人是教會的恥辱,無論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如何。無論是國家官員、牧師、長老、執事、已婚或未婚的人、小販、商人、壯工、男人還是女人——如果這樣的人是基督教會的成員,那他或她都是基督及其教會的恥辱。

到底誰是懶惰之人呢?

(1)懶惰的人是那些沒有工作的人,因為勤勉的人總是能夠找到事做。懶惰的人總是抱怨說沒有工作,因為他不能忍受工作之苦。他總是表現出一副沒人願意雇傭他,也沒人願意讓他做任何工作的樣子。他逃避工作機會,當工作機會來臨時,他就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說:“我不能在那裏工作。”然而,勤勉的人總是尋找工作,並且必定能夠找到工作;如果這個地方不行,他就會到另一個地方去找。

(2)懶惰的人是那些喜歡睡大覺的人,那些喜歡在床上輾轉反側,以便睡得更久更香甜的人。所羅門描述了這樣的懶惰人:“懶惰使人沉睡”(箴19:15);“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仿佛如拿兵器的人來到”(箴6:9—11);“門在樞紐轉動,懶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箴26:14)。

(3)懶惰的人是粗心大意的人。他的一切都雜亂無章,一塌糊塗,並且任其自然。我並不是說,那些把自己的成就拿來展覽的人都是勤勉的人;然而,粗心大意確實是懶惰的標誌。偶爾也會有這樣的事:勤勉的人實在太忙了,他不得不暫時放下一些事,去做更重要的事;然而這並非他的本意。但是,穿著肮髒的衣服,屋裏滿是垃圾和蜘蛛網,到處布滿灰塵,這些都是懶惰人的表現。“好睡覺的,必穿破爛衣服”(箴23:21);“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荊棘長滿了地皮,刺草遮蓋了田麵,石牆也坍塌了”(箴24:30—31)。

(4)懶惰的人害怕工作。他東遊西蕩,走來走去,開始工作前總是挑挑揀揀,如果不是必須這樣做,如果不是羞恥心迫使他去做,他就不會去工作。此時有這樣的困難,彼時又會有那樣的障礙。不是太熱了就是太冷了,或者工具不夠,或者材料不足。他相信還有的是時間來做這件事,也可以以後再做。當他躺在床上或閑逛的時候,他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一些想法,並思考應當怎樣去做。然後,他會想到由勤勉而產生的益處是多麽令人向往。他下定決心自己也要殷勤作工,要勇敢地完成任務。這一切就好像他已經作了似的;然而,當時間真的到來時,他又不能誠心去做。“懶惰人放手在懷裏”(箴19:24);“懶惰人說,外麵有獅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殺”(箴22:13)。當懶惰人真的開始工作時,人若見到他工作,不可能不厭惡。他工作時就好像腿拖在後麵,就好像他的膝蓋以下陷在泥裏,就好像他摸的是柏油,粘在他手上。他會仔細地檢查他正在工作的設備,以不同的方法改變它的位置,重新安裝,再測量一次,然後再撫摩一次;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同時,他甚至會要求得到雙倍的報酬。

(5)懶惰的人是腦子裏充滿各種主意和幻想的人。在他看來,所有的事情沒有處理得好的;事情應該這樣或那樣辦。他幻想要做大事,在他自己的想象中,他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是那樣,在特定情況下,總是他最知道何時做出判斷。“懶惰人看自己,比七個善於應對的人更有智慧”(箴26:16)。他認為自己學錯了行業,假如他在這樣或那樣的環境中,有這樣或那樣的工作,一切就都會好的。然而,他並不關心自己的職業,總是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瑣碎的事上。他會構想一件事,拆開某種東西,然後去作別的事,就是不做自己蒙召當作的事。

4.防止懶惰的理由(Arguments to Deter Laziness)

我們已經詳盡地為你描述了懶惰人的特點,以便每個人都能對號入座,確知自己是否像這樣的人。誠然,有些敬虔的人也不是絲毫不沾染懶惰的嫌疑。即使他們真的是勤勉的,他們也還是很缺乏前麵所說的勤勉的純潔性。為了進一步防止人懶惰,我們把懶惰的惡果擺在你麵前。

首先,上帝恨惡懶惰的人,他拒絕用頭生的驢子獻祭,這一事實表明了這一點。頭生的驢或者用羊羔代贖,或者打折它的頸項(出13:13)。被上帝厭惡,是多麽可怕的光景啊,這就如同把我們的頸項折斷或把我們的頭顱壓碎一樣!

第二,懶惰的人受到所有尊貴人的厭惡和輕視。人們會同情窮苦的人,但有誰會同情懶惰的人呢?“懶惰人叫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煙薰目”(箴10:26)。周圍有這樣的人,讓人討厭,常生麻煩。

第三,懶惰的人是他自己的負擔。他必須工作,而他又不願意工作。當他開始工作時,對他而言是雙重負擔。這就好像讓他赤身穿過長滿荊棘的籬笆,荊棘從各個方向刺向他。“懶惰人的道,像荊棘的籬笆”(箴15:19)。

第四,懶惰人使自己和他所愛的人陷入極度的貧困,這樣還不如不信的人(提前5:8)。悲慘貧困的光景,使他日漸衰弱。“懶惰人羨慕,卻無所得”(箴13:4);“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傳4:5)。

第五,懶惰是一切罪惡、妄想、淫行(撒下11:2)、背後毀謗(羅1:30)、不義和絕望的源泉。這樣,一種罪導致另一種罪,最終,罪的工價就是永遠的死亡(羅6:23)。因此,當害怕懶惰。在現世的事上懶惰的人,在屬靈的事上也會懶惰,在屬靈的事上勤勉的人,也會在現世的事上勤勉。

5.勸告信徒要勤勉(Believers Exhorted to Be Diligent)

信徒在多大程度上憎恨懶惰,逃避遠離,他就當在多大程度上迫切地努力殷勤作工,並根據所建議的屬靈方式去做。當認識到這種德行的美麗時,敬虔之人不僅喜愛它,而且還會以屬靈的方式用身體的勞作迫切地去實行它。要想更進一步地受到鼓勵,操練這一屬靈的美德,就請思考以下幾點:

第一,這是上帝的吩咐。你已經選擇了主作你的上帝,已經降服於祂,甘心服事祂。仆人應該問主人:“你要我做什麽?”你自己也當這樣行。因此,當聽從上帝的命令:“要立誌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叫你們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沒有什麽缺乏了”(帖前4:11-12)。看來在這些會眾中,極其缺乏勤勉的美德,所以,使徒保羅在他第二封信中再次勸告他們要這樣行:“因我們聽說,在你們中間有人不按規矩行,什麽都不做,反倒專管閑事。我們靠主耶穌基督吩咐、勸戒這樣的人,要安靜做工,吃自己的飯”(帖後3:11-12)。這些話語也是吩咐你的。

第二,勤勉是基督徒的妝飾,這一美德除去了屬世之人對敬虔之人的毀謗性的控訴;他們認為敬虔的人忙於各種教會服事,教理問答,各種講座,各樣聚會,從一處到另一處,卻忽視了自己的呼召,不關心自己的家人,很懶惰。屬世的人很看重勤勉,卻輕視敬虔的作用。然而,你應該加入到他們中間,以便使每個人都確信,敬虔使人既勤勉又誠實。這樣,你就會成為上帝教會的妝飾,使那些詆毀敬虔這種美德的人感到羞愧,鼓勵其他的人。

第三,上帝親自為我們作出了榜樣:六日勞碌做工,第七日安息(出20:9-11)。主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5:17)。因此,我們必須勤勞。除此之外,你還怎敢期盼來自主的祝福呢?即使動物都教你要勤勞。

第四,上帝應許賜予勤勞的人祝福。這種祝福並非來自勤勞本身,因為“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息,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詩127:2)。毋寧說,一切都取決於上帝的祝福。因此摩西禱告說:“願禰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禰堅立”(詩90:17)。上帝使祂的誡命和遵守祂誡命的人一起昌盛。為什麽不敬虔的人在田裏勞碌撒種,收獲莊稼;而敬虔的人若不以適當的方式耕作撒種,在收獲的季節卻會兩手空空地回家呢?泥土自身能夠出產莊稼嗎?難道不是上帝讓它們從土裏長出來的嗎?那麽,為什麽不敬虔的人獲得豐收,而敬虔的人卻收獲甚微呢?難道上帝喜悅不敬虔的人勝過敬虔的人嗎?不,毋寧說,上帝祝福祂所吩咐的事,因此,不敬虔的人得到了祝福,因為他們運用了上帝所吩咐的方式。如果有人沒有這樣做,那他也會錯過祝福的果實。然而,如果一個敬虔的人很勤勞,他不僅會收獲果實,而且他的果實也會得到祝福。這是根據上帝的應許:“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箴10:4);“殷勤人的手必掌權”(箴12:24);“殷勤人必得豐裕。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箴13:4,11)。即使從屬世的意義上來說,敬虔的人沒有積蓄他所渴望的那麽多財富,上帝的祝福也會臨到他那微薄的財產。“一個義人所有的雖少,強過許多惡人的富餘”(詩37:16)。這個應許會使你確信:“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詩128: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