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在享樂中消費掉陽剛之氣的社會

(2007-07-18 08:54:16) 下一個
作者:袁曉明

  論到國家的衰落,有許多的因素,其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國民的奢侈享受,尤其是在性事上的放縱和對男色的消費。在這一點上,無論是羅馬帝國的沒落,還是當代歐洲顯示出的衰敗,都無疑給出了最好的例證。有些史學家認為,社會的淫風、羅馬人的縱欲使得人口減少,是古羅馬帝國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消費男色對社會更有難以估計的負麵影響,因為消費男色導致社會陽剛之氣蛻化,從而逐漸失去文明保存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鬥誌和力量。當然,不隻是西方的大國衰落,中國過去的曆史也印證了這樣的因果關係,對肉欲的追求達到最高峰時,外敵就可以輕易攻破。如果把賈府比做一個國家,一部《紅樓夢》也對賈府的衰落做了詳細的描述。

  在二十一世紀,更加保守的美國仍然將繼續保持強國的地位,但同樣發達的歐洲卻已注定走上沒落的道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歐洲在吸食毒品、性解放上尤其是消費男色方麵比美國更加“進步”。換句話說,歐洲社會更早、更快地開始失去了陽剛之氣。比如,歐洲國家曾經威震全球的海軍已經不複存在,前一段時間英國的水兵被伊朗俘獲,在沒有受到任何身體傷害的情況下,他們就已經完全失去了鬥誌。回國後,那些英國軍人聲稱自己受到威脅才撒謊,他們不僅沒有受到英國方麵的質問,反而將自己的“英雄”事跡賣給英國的八卦小報和雜誌,由此一夜致富,並成為“名人”。

  從社會的內部來講,失去陽剛之氣的歐洲社會沒有了與犯罪鬥爭的意誌,歐洲國家的殺人犯可以在住了幾年豪華監獄後重回社會。在歐洲,本來能表達男性魅力的體育運動明星,卻必須要以陰柔的穿著和打扮去迎合男性消費的要求。此外,失去陽剛之氣的社會對成員沒有責任上的要求,事事都強調社會和自然環境對成員負責,社會成員所犯的任何錯誤都是因為社會的原因。

  二十一世紀給了中國一個崛起的機會,但中國崛起麵臨許多的挑戰,除了製度、資源、科技等因素外,當今中國社會越來越嚴重的享樂主義、縱欲,以及消費男色的流行也給中國崛起帶來挑戰。西方世界曾經有過崛起,再走向衰落,可中國社會還沒有真正崛起,卻已經開始流行西方衰落過程中享樂主義和男色消費,這是一個奇怪和可歎的現象,即如今正是需要鬥誌和力量去打造國家崛起的時候,中國社會卻越來越沉入享樂、縱欲,甚至是消費男色之中。過去的十多年,中國社會在性方麵有了極大的解放,隨意性行為、未婚同居已經習以為常,在中國各種傳媒上,性已經是熱門和平常的話題,尤其是在網絡上,甚至刊載人大決議的網頁往往也回避不了有關性的廣告以及豔女的照片。近年來,好男兒評選的走紅應該是中國社會開始流行消費男色的最好證明,那些比女子更陰柔的美貌好男兒們,吸引的不僅是眾多的少女,而且更提供了一種特殊的男色消費,而消費者並非都是女性。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社會不斷失去陽剛之氣的過程中,卻有女性在表達出一些陽剛之氣,並得到眾多少男少女的追隨,這也許能解釋為什麽男性化的女性奪得了超級女聲的冠軍。如果一個社會需要從女人身上去挖掘陽剛之氣,那這個社會是不是也太缺乏陽剛之氣?

  二十多年前,日本電影演員高倉健以其充滿陽剛之氣的外表,在當時的中國不僅獲得許多女性的欣賞,更有眾多少年男子把高倉健當成自己的偶像,期望自己成年後也能有高倉健那樣的陽剛之氣。可是,在今天的中國社會,高倉健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當年的魅力,更準確地說,高倉健的男性魅力在今天已經沒有什麽市場。也許,還不能說那些陰柔的好男兒是中國所有少男的偶像,但在當今的那些“天王”、“巨星”中,也再難找到高倉健那樣的陽剛之氣,他們更多地透出好男兒一般的陰柔。此外,當今盛行的“名人文化”更把那些有陽剛之氣的形象推到一邊,比如英武的士兵再也難以成為青少年崇尚的形象。

  毫無疑問的是,在當今流行享樂主義、縱欲、消費男色的時代,中國社會尤其是城市社會也在無形之中逐漸失去陽剛之氣的成分,這並非是個性的解放和社會的進步,而是中國社會所麵臨的嚴峻挑戰。

  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實在一言難盡,但社會道德的回歸,樹立青年男人陽剛之氣,應該是中國社會急需考慮的對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auya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如果一個社會需要從女人身上去挖掘陽剛之氣,那這個社會是不是也太缺乏陽剛之氣?“ 用‘陰柔‘這個詞概括這些男人也很貼切。咳。。陰盛陽衰,時代誤置,時不我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