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成長與愛德加•凱西

介紹愛德加•凱西的解讀及其它靈性資料在正在到來的水瓶世代裏,對我們每個靈魂發展的影響。凱西資料和一的法則均授權刊登!
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44

(2007-04-07 11:16:01) 下一個

 

第 1 章     與聖雄甘地在瓦爾達

 「歡迎來到瓦爾達!」聖雄甘地的秘書摩訶迪瓦·得賽先生(Mahadev Desai)以熱誠的言詞及白色棉布手工編織的花環迎接布利慈小姐、萊特先生和我。我們一小群人在八月的一個清晨剛從瓦爾達火車站下車,很高興可以遠離車廂中的灰塵及悶熱。我們將行李安置在牛車上,和得賽先生及他的同伴巴巴薩黑·得沙穆克(Babasaheb Deshmukh)先生及彭格爾(Pingale)博士一起坐進一輛敞棚汽車。駛過一小段泥濘鄉村道路,來到印度政治聖人修道院的所在地瑪岡瓦地(Magannvadi)。

 得賽先生馬上帶我們到書房去,那裏聖雄甘地盤腿坐著。一隻手持筆另一隻手拿著一小片碎紙,他的臉上滿溢著開朗、勝利及熱情的微笑!

 「歡迎!」他潦草的用印度文寫著;那天是星期一,他每周禁語的日子。

 雖然這是第一次會麵,但我們彼此熱情的微笑著。一九二五年時聖雄甘地曾親臨蘭契學校,還在校方的貴賓簿上留下優雅的頌詞。

 這位一百磅重瘦小的聖人在身、心、靈各方麵都散發出健康的光彩。他柔和棕色的雙眸散發出智能、真誠及洞察力;這位機智的政治家在無數法律、社會及政治戰鬥中贏得勝利。世界上沒有一位領導者可以像他這樣成為印度上百萬未受過教育人民心目中的安全庇護所。他們自發的獻上他舉世知名的稱號-聖雄,「偉大的靈魂。」(注1)。甘地隻為了他們,將自己的衣著限製在成為廣泛漫畫題材的腰布,象征他與受到蹂躪一無所有的大眾是一樣的。

 「在修道院的人們全部都任你們使喚;有任何需求請吩咐他們。」當得賽先生帶領我們這群人從書房走向招待所時,聖雄以特有的謙遜遞給我這張字跡潦草的紙條。

 我們的向導帶領我們穿過果園及花圃來到一棟有格子窗戶瓦片屋頂的建築。在前院有個水井,直徑二十五英尺,得賽先生說這是用來儲水的;附近豎立著一個用來旋轉打米的水泥輪子。我們每個人的小臥室隻放置了不能再少的陳設-手工編織繩索做成的床。在石灰牆壁廚房的一角隻有一個水龍頭,另一角則有個煮飯的爐灶。質樸的田園牧歌傳入我們耳中-烏鴉及麻雀的叫聲,牛鳴聲及雕鑿石塊鑿子的敲擊聲。

 得賽先生看著萊特先生的旅行日記,他翻開一頁寫下不合作主義(Satyagraha)(注2)誓約的明細,凡追隨聖雄者(不合作主義者(satyagrahis))均需嚴格遵守的:

 「非暴力;誠實;不偷竊;獨身;無恒產;身體勞動;控製味覺;無懼;平等尊重所有宗教;使用國貨(使用本國自製品);釋放賤民。這十一項誓言應以謙恭之心來遵守。」

 (甘地本人於次日簽名在本頁上,並注明日期-一九三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在我們抵達兩小時後我和同伴被通知去吃午餐。聖雄從書房經過庭院已坐在修道院入口的拱廊下。大約二十五個赤足的不合作主義者蹲在黃銅製的杯盤前。全體同聲祈禱後;接著用黃銅製的大碗裝著烤麵餅(chapatis)(全麥未發酵的麵包)灑上印度酥油(ghee);塔薩哩(talsari)(切成小方塊的水煮蔬菜)以及檸檬醬。

 聖雄吃著烤麵餅,水煮甜菜,一些生菜以及柑橘。在他盤中另外有一堆非常苦的印度楝葉,是種出名的清血劑。他用湯匙舀了一些放在我盤中。我和著水匆匆咽下,還記得兒時母親曾經強迫我吞下這討厭的食物。然而甘地津津有味慢慢地吃著這苦楝糊,仿佛是道可口甜點。

 在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我注意到聖雄可以隨心所欲地分離心靈及感官的能力。我回想起數年前他那轟動的盲腸開刀手術。在拒絕麻醉下,聖人整個手術過程中都高興的和徒弟聊天,他那有感染力的笑容顯露出他對疼痛毫無感覺。

 那天下午我有個機會和甘地著名的徒弟,一位英國海軍上將的掌上明珠瑪德琳·斯萊德(Madeleine Slade)小姐,現在稱為密羅跋伊閑聊。(注3)當她以流暢的印度語告訴我她每日活動時,堅強平靜的臉龐散發著熱情的光芒。

 「農村重建工作是值得的!我們一群人每天清晨五點就出門服務附近的村民並且教導他們簡易的衛教知識。我們將清潔公廁及茅草泥土的房舍當作例行重點。這些村民均未受過教育;對他們除非用實際的操作示範,否則是無法教導的!」她愉快的笑著。

 我讚賞地看著這位出身名門的英國女士,她真正基督的謙遜使她能夠去做這些通常是隻有「賤民」才從事的清道夫工作。

 「一九二五年我來到印度,」她告訴我。「在這片土地上我有『回家』的感覺。現在我絕不願意再回到過去的生活及喜好。」

 我們討論了一會兒有關美國的事物。「我一直很高興也很驚奇,」她說,「看到許多造訪印度的美國人,對靈性的探索顯示深入的興趣。」(注4

 密羅跋伊的手從快就忙碌於紡紗車(紡織旋轉的輪子)的操作,紡車在修道院所有房間都可見到,事實上因為聖雄的推廣,遍布在印度鄉村中。

 甘地有充分經濟和文化上理由鼓勵振興家庭工業,但他不會建議盲目的拒絕現代化進步。機器,火車,汽車及電報在他驚人忙碌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五十年來對公眾的服務,出入監獄,鎮目忙碌於對付政治世界嚴酷的現實以及實行的細節,再再都隻增加他的均衡,寬大的心胸,明智以及幽默的欣賞人性奇觀。

 我們三人成為巴巴薩黑·得沙穆克的貴賓在六點享受了一頓晚宴。晚上七點祈禱時間,我們回到瑪岡瓦地的修道院爬上屋頂,在那裏已有三十位不合作主義者成半圓形圍繞著甘地。他盤腿坐在草墊上,一個古代的懷表放在麵前。夕陽餘暉映照在棕櫚樹及印度榕樹上;夜色籠罩蟋蟀開始鳴叫。氣氛是寧靜的;我被迷住了。

 得賽先生帶領唱頌一首接著由團體響應莊嚴的聖歌;然後是梵歌的朗讀。聖雄示意我主持結束時的禱告。此時心與靈是如此的神聖和諧!永誌難忘的回憶﹕瓦爾達屋頂上,初升星光下的打坐。

 甘地準時的在八點結束他的禁語。生活中超量的工作使得他必須精確地分配時間。

 「歡迎,可敬的尊者!」聖雄這次不是用紙筆向我們致意。我們剛剛才從屋頂下樓到他的書房,簡單的陳設著正方形的坐墊(沒有椅子),一張低矮的書桌上放著書、紙及一些普通的筆(不是鋼筆);一個普通的時鍾在角落中滴答響著。充滿著平靜與虔誠的氣氛。甘地露出他令人神魂顛倒、凹下未露齒的微笑。

 「多年以前,」他解釋道,「我開始每周禁語一天的習慣,用來作為回複信件的時間。但是現在這二十四小時卻成為重要靈性生活的必需品。這定期禁語不是折磨而是恩賜。」

 我完全同意。(注5)聖雄詢問我有關美國及歐洲的情形;我們還討論印度及國際現勢。

 「摩訶迪瓦,」當得賽先生走進書房中,甘地對他說,「明天晚上請在鎮上大禮堂安排可敬的尊者演講有關瑜伽的修行。」

 當我向聖雄道晚安時,他體貼的給我一瓶香茅油。

 「可敬的尊者,瓦爾達的蚊子是不懂不殺生的(注6)!」他笑著說。

 隔天早上我們這小群人很早用餐,享用添加糖蜜及牛奶的美味麥片粥。十點半時我們被通知至修道院前廊和甘地及不合作主義者一起共享午餐。今天的菜單包括有糙米,新鮮精選蔬菜,及豆蔻種子。

 中午我在修道院的土地上到處閑逛,在牧場上有一些悠閑自在的牛隻。甘地充滿熱情地保護這些牛隻。

 「對我而言牛代表著一切低於人類的生物,擴展人類超越對與自己相同物種的同情心,」聖雄解釋說。「經由牛,人類被要求去了解自己與其它生命是同一體的。為何古代先知選擇神化牛對我來說是非常清楚的。印度的牛是最佳的比喻;她是豐富的給予者。她不僅提供牛奶,而且也幫助耕田。牛是一首憐憫的詩篇;在這溫和的動物中,人類可以感受到憐憫。她可說是數百萬人類的第二個母親。保護牛意味著保護所有上帝創造無法言語的生物。因為他們是無法言語,所以較低階生物的懇求更為強而有力。」

 正統印度教徒每天都必須遵守三種儀式。一種是布塔亞納(Bhuta Yajna),奉獻食物給動物王國。這種儀式象征人類了解他對較低階進化生物的義務,這些生物本能地被束縛於肉體的認同,這個認同也腐蝕了人類的生活,但它們缺乏人類特有可以解脫的悟力。布塔亞納因此強化了人類隨時幫助弱小的能力,就如同他反過來被更高階無形生命的無數關懷撫慰著。人類同時也有義務去恢複富藏於土地,海洋及天空中自然所賜與的禮物。在自然界、動物、人類及天使之間無法溝通的進化障礙於是被無言大愛的方式克服。

 另外兩種每日的亞納是批崔(Pitri)及耐(Nri)。批崔亞納是將祭品奉獻給祖先,被視為人類承認過去對祖先虧欠的象征,先人智能的精華照亮了今日的人性。耐亞納是奉獻食物給陌生人或窮人,象征人類現世的責任,他對當代人的義務。

 在下午稍早時刻,我借著拜訪甘地修道院的小女孩們履行了睦鄰的耐亞納。在十分鍾的車程中萊特先生陪伴著我。年輕花朵般的臉龐在五彩細長的莎麗上!我在戶外以北印度語(注7)簡短演講的尾聲,天空突然降下傾盆大雨。在暴雨中萊特先生和我笑著爬上車,疾駛回瑪岡瓦地。典型的熱帶驟雨及泥濘!

 當我回到招待所時,再度被這完全簡樸及到處都是自我犧牲的現象震撼著。甘地在他的婚姻生活中早就實踐他所立無恒產的誓言。放棄一家大型法律事務所,這家事務所每年為他帶來超過二萬美元的收入,聖雄將他的財富分給窮人。

 聖尤地斯瓦爾曾溫和的嘲諷一般人對舍棄不正確的概念。

 「一個乞丐無法舍棄財富,」上師會說。「如果有個人傷心的說﹕『我的事業失敗了;妻子離開我;我要舍棄一切出家,』他所指的是什麽樣的世俗犧牲?他並未舍棄財富及愛﹔而是財富及愛拋棄了他!」

 在另一方麵像甘地這樣的聖人們,不但做到了有形的物質犧牲,而且還做到了更為困難的舍棄自私的動機及自我的目標,將他們內在最深沉的本質與人道主義的洪流合而為一。

 聖雄了不起的妻子卡斯特拉拜(Kasturabai),當甘地沒有保留任何財產給她及孩子使用時,她並未反對。甘地和妻子年輕時就結婚,在生完數個兒子後(注8)就立誓禁欲。在這出他們夫妻共同生活演出的激烈戲劇中,她確實是一個鎮定的女英雄,卡斯特拉拜追隨其夫入獄,與他一起絕食三周,而且完全承擔分享他無止盡的責任。她曾經如下的讚賞甘地:

 我感謝你讓我有這特權成為你終身伴侶及助手。我感謝你這建立在布拉瑪查爾亞(自我控製)而非性欲上世界最完美的婚姻。我感謝你把我當作和你一樣為印度終身工作。我感謝你不會像那些沉迷賭博、賽馬、女色、酗酒及歌唱的丈夫,很快厭倦妻小就如同小孩很快玩膩玩具般。我是多麽感謝你不是那種致力於剝削勞工致富的丈夫。

 我是多麽感謝你將上帝及國家放在賄賂誘惑之前,你對自己堅持的信念有勇氣及對上帝有完全絕對的信心。我是多麽感謝你,身為一位丈夫將上帝及國家放在我之前。當我抱怨及反抗你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由很多變成很少,我感謝你對我個人及我少不更事缺點的容忍。

 當我還是孩子就住進你父母家;你的母親是一位偉大及良善的婦人;她訓練我,教導我如何成為一個勇敢、有膽識的妻子及如何對她的兒子就是未來的丈夫敬愛與尊重。數年之後,你成為印度最受人敬愛的領袖,在別的國家常常發生,丈夫功成名就時會拋棄糟糠,對此我卻沒有一絲畏懼。我知道至死我們都會是丈夫與妻子。

 幾年以來卡斯特拉拜擔任被視為是偶像的聖雄,所募到數百萬元公眾基金的會計。在印度民間流傳許多幽默故事,就是丈夫會很緊張妻子打扮珠光寶氣參加甘地的會議;聖雄神奇的口才,為受壓迫者的懇求,吸引住這些貴婦的金鐲、鑽石項鏈立刻自手臂及頸項上跑到捐款箱中!

 有一天基金會的會計卡斯特拉拜無法解釋四塊盧布的支出。甘地正式公布查帳結果,毫不留情指出妻子的帳目有四塊盧布的問題。

 我經常在班上對美國學生講述這個故事。有天晚上有位女士在講堂上非常憤慨的說。

 「管他什麽聖雄不聖雄,」她大叫道,「如果他是我丈夫讓我受到這種不必要的公然侮辱,我一定會賞他一個黑眼圈!」

 我們在一些幽默善意的討論有關美國與印度妻子的主題後,我接下來做了一個完整的解釋。

 「甘地的妻子把聖雄視為她的古魯而不是丈夫,即使隻是一點小錯,古魯也有權懲戒學生。」我指出。「在卡斯特拉拜公開被指責後不久,甘地因為政治因素被宣判入獄。當他平靜的向妻子道別時,她跪在他的腳下。『上師,』她謙卑的說道,『如果我曾經冒犯你,請原諒我。』」(注9

 那天下午三點在瓦爾達,我依照先前約定來到聖人的書房,他能將自己的

妻子變成堅定的徒弟-罕有的奇跡!甘地以令人難忘的笑容望著我。

 「可敬的聖雄,」當我盤腿坐在他身旁沒有墊子的草席上時,說道,「請告訴我你對不殺生的定義。」

 「在思想或行為上,避免傷害任何生物。」

 「非常好的想法!但是世人總是會問:難道不能為了保護孩子或是自己殺死一條眼鏡蛇嗎?」

 「我無法殺死眼鏡蛇而不違反我的兩個誓言-無懼及不殺生。我寧願嚐試用愛的振動力使蛇平靜下來。我不可能降低我的標準去迎合環境。」甘地接著以令人驚奇的坦率補充道,「我必須承認如果真的麵對眼鏡蛇時,我無法堅持剛才的討論!」

 我注意到他桌子上放著幾本西方最近出版有關飲食的書籍。

 「是的,就像在其它任何地方飲食對不合作運動是很重要的。」他輕笑著說道。「因為我對不合作運動者提倡徹底的禁欲,我一直在努力尋找對獨身者最佳的飲食。一個人要先控製好口欲才能控製好性欲。半饑餓狀態或不均衡的飲食都不是解決之道。克服內在對食物的貪欲後,一位不合作主義者必須持續遵循合理的素食以獲得必要的維他命、礦物質、熱量等。借著關於飲食內在及外在的智能,不合作主義者生殖性的體液很容易轉變成為全身的活力。」

 聖雄和我比較有關優質的肉類替代品。「鱷梨是非常好的,」我說。「在加州我的總部附近有許多鱷梨樹叢。」

 甘地臉上露出感興趣的表情。「我不知道它們能不能在瓦爾達生長?不合作主義者會很感謝有新的食物。」

 「我一定會從加州寄一些鱷梨樹苗到瓦爾達。」(注10)我接著說道,「雞蛋是一種高蛋白食物;不合作主義者也不吃嗎?」

 「沒有受精的蛋不被禁止。」聖雄笑著回憶道。「多年來我不支持他們食用;即使現在我自己也不吃蛋。」我的一個媳婦曾經因營養不良而生命垂危;醫師堅持要她吃蛋。我並不同意,而且建議他給她一些蛋類的替代品。

 「『可敬的甘地,』醫師說,『未受精的蛋沒有活的精蟲;完全不涉及殺生。』

 「我於是欣然同意媳婦吃蛋;她很快就恢複健康了。」

 前一晚甘地表達了想要接受拿希裏·馬哈賽克利亞瑜伽的意願。我深深受到聖雄寬大心胸及探索精神的感動。在天國的追尋中他像個孩子,正是耶穌讚美兒童純真接受的赤子之心,「…這就是天堂的國度。」

 到了我答應的授課時間;幾位不合作主義者現在進入房間-得賽先生,彭格爾博士及其它一些渴望學習克利亞的人。

 我先教導這小班學生身體的尤高達運動。身體被想象區分為二十個部分;意誌依次導引能量至每一部分。很快的每人在我前麵像是馬達般開始顫動。甘地身體二十個部位的起伏很容易被看見,幾乎所有時間都看的到!雖然他很瘦,但是並不難看;他的皮膚光滑而無皺紋。

 接著我傳克利亞瑜伽解脫的法門給這個團體。

 聖雄虔誠的研讀過世界所有的宗教。耆那教的經典,新約聖經以及托爾斯泰(注11)有關社會學的論著是甘地非暴力信念的三個主要來源。他曾如此陳述其信念:

 我相信聖經,可蘭經,及波斯祆教聖典(Zend-Avesta)(注12)如同吠陀經典都是天國的指示。我相信在古魯的製度,但在這個時代上百萬人必須在沒有古魯的情況下前進,因為要找到完美純淨以及完美知識的結合已經非常罕見。但大家對了解自己宗教的真理不需絕望,印度教及其它偉大宗教的基本義理是不會改變且很容易就能了解的。

 我像每一個印度人一樣相信上帝及祂是唯一的,在重生及救贖中。…我很難描述我對印度教的感覺如同對我妻子的描述。世界上沒有任何女人比她對我影響更多。她不是沒有缺點;我敢說她的缺點比我看見的更多。但這種牢不可破聯結的感覺就在那裏。即使我感覺到印度教中種種的錯誤及限製。沒有東西能比梵歌音樂或塔塞達斯(Tulsidas)的羅摩耶納更能使我振奮。當我想象咽下最後一口氣時,梵歌將是我的安魂曲。

 印度教並不是排他的宗教。在印度教中可以崇拜世上所有的先知(注13)。以普通用語來說它不是傳教性質的宗教。它無疑的同化了許多誌同道合的種族,但這種同化是種察覺不出逐漸發展出來的性質。印度教告訴大家依照自己的信仰或法則(注14)去崇拜上帝,並且與所有宗教和平共存。

 有關基督,甘地曾寫到﹕「我相信如果祂活在現在人群中,他必會祝福所有人類,也許有些人從未曾聽過祂的名字。…正如同被寫下的﹕『不是每一個呼喚我名的人,上主,上主…而是那些真正實踐我父旨意的人。』(注15)耶穌在祂生命的教訓中,教導了人類應該渴望的偉大目的及單一目標。我相信祂不僅是屬於基督教的,而是屬於全世界所有國家及民族。」

 停留在瓦爾達的最後一晚,得賽先生安排我在鎮上大禮堂發表演講。室內一直到窗台上擠滿了大約四百位聽眾聆聽及討論瑜伽。我首先以印度語,接著再以英文演說。我們這個小團體回到修道院時正好趕上對被平靜及信件包圍的甘地道晚安。

 當我淩晨五點起床時,夜色仍徘徊不去。村莊生活早就開始活躍;首先一輛牛車停在修道院大門邊,接著一位農民頭上頂著龐然重物搖搖擺擺保持平衡經過。早餐後我們三人前去向甘地頂禮道別。聖人淩晨四點就起床早禱。

 「可敬的聖雄,再見了!」我跪下來碰觸他的腳。「印度在您的護佑下一定會平安的!」

 揮別瓦爾達田園生活後的數年﹔大地,海洋及天空均因世界大戰而蒙塵。在偉大的領袖中,甘地單獨地提出務實的非暴力代替軍備武力。為了平反冤情及消除不公,聖雄使用非暴力的方法,這些方法一次又一次的被證明是有效的。他用如下的文字陳述他的信念:

 我發現生命在毀滅中仍然持續存在。因此必定有高於毀滅的法則存在。隻有在這法則下,秩序井然的理性社會才能存在,生命值得存續下去。

 如果那就是生命的法則,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它。不論戰爭在何處,不論我們在何處麵對敵人,用愛征服他們。我發現不可避免的愛的法則成功地適用在生活中,那是毀滅性的法則所無法達成的。

 在印度我們在最大限度上顯示了這種法則可見的運作。我並沒有聲稱非暴力主義已經深入印度三億六千萬人民心中,但我要說它比任何其它的教條,在難以相信的短期內更深入人心。

 要達到非暴力的心理狀態需要接受一些非常費力的訓練課程。像是士兵在軍隊,需要嚴守紀律的生活。完美狀態隻有在心靈、身體及言語適當協調時,才能達到。如果我們決定將真理及非暴力當作生活的法則,任何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就像一個科學家從自然法則各種不同的應用中製造出奇跡,一個人以科學嚴謹的態度應用愛的法則可以產生更偉大的奇跡。非暴力比自然界的力量例如電更不可思議及微妙。愛的法則是一種比任何現代科學更偉大的科學。

 以史為鑒,一個人可以很合理的說,使用殘暴的武力無法解決人類的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製造了令世界不寒而栗戰爭宿命的雪球,擴大成第二次世界大戰。隻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溫情可以融化目前巨大戰爭宿命的雪球,否則這宿命會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這邪惡的三次世界大戰將消除第四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因為原子彈已終結一切。在解決紛爭時以叢林邏輯代替人類理性隻會將地球變回野蠻叢林。如果大家在生活中不能如兄弟般和諧相處,就會成為殘酷死亡的兄弟。

 戰爭與罪惡永遠是沒有回報的。在爆炸煙霧中化為烏有的數十億元足夠創造一個新世界,遠離疾病且完全免於貧窮的新世界。不是充滿恐懼,混亂,饑荒,瘟疫,死之舞的地球,而是一塊充滿和平,富饒及豐富知識的廣闊樂土。

 甘地非暴力的訴求喚醒人類最高層的意識。讓國家不是以死亡而是以生存;不是以破壞而是以建設;不是與消滅者而是與造物主結盟。

 「人在任何傷害下都要原諒,」聖雄說。「據說物種的繁衍是起因於人類能夠原諒。原諒是神聖的;借著原諒宇宙結合在一起。原諒是最大的力量;原諒是犧牲;原諒是心靈的平靜。原諒及溫柔是沉著冷靜的品質。他們代表永恒的美德。」

 非暴力是原諒及愛的法則下自然產生的結果。「如果在正義之戰中死亡是的必要的話,」甘地宣告,「一個人必須像耶穌一樣,準備流自己而非他人的血。最後地球上的血腥將會減少。」

 總有一天史詩會寫下印度不合作運動者他們以愛抵抗仇恨,以非暴力抵抗暴力,他們寧願自己被殘酷屠殺著而不報複。在某些曆史事件中,當武裝的敵人看見那些人,視他人的生命在自己之上後,他們深受振撼的心靈拋下武器羞愧地跑掉。

 「即使需要世代的時間,我願意等待,」甘地說,「也不願意我的國家經由血腥的方式尋求自由。」聖雄從未忘記神聖的警告﹕「所有動用武力者必毀於武力下。」(注16)甘地曾寫到﹕

 我自稱是一個國家主義者,但我的國家主義如宇宙般遼闊。包括了世界上所有國家。(注17)我的國家主義包括了全世界的福祉。我不希望我的印度在別的國家的廢墟中升起。我不願意印度剝削任何一個人。我希望印度強壯起來並以她的力量影響其它的國家。目前歐洲沒有一個國家是如此的﹔它們並不幫助其它國家。

 威爾遜(Wilson)總統敘述他美好的十四點原則,但卻說﹕「如果我們的努力最後無法獲得和平,我們仍有軍備做後盾。」我想反過來說﹕「我們的軍備已經失敗無用了。讓我們現在尋找一些新的方式;讓我們嚐試以愛及上帝真理的力量。」當我們得到那些後,我們不會再想要其它的東西。

 借著聖雄訓練的數千名忠實不合作主義者(那些在本章前段所提及遵守十一條嚴格誓約),他們不斷散播訊息;藉由耐心教育印度大眾了解非暴力在心靈及最終物質上的益處;借著武裝他的人民非暴力武器-對不公平事物采取不合作運動,寧願忍受侮辱,坐牢,死亡也不願訴諸武力;借著無數不合作主義者英勇受難的例子獲得了世界的共鳴,甘地戲劇性的演出非暴力的實用本質,它不用戰爭解決紛爭的神聖力量。

 甘地經由非暴力方式已經為他的國家贏得無數政治上的權利,是任何國家任何領袖除了經由子彈外,無法達到的。根絕所有錯誤及罪惡的非暴力方法,不但顯著地應用在政治領域而且也應用在印度微妙複雜的社會改革。甘地及他的追隨者已經消除了許多印度教徒及回教徒之間的世仇;數十萬的回教徒將聖雄視為他們的領袖。賤民在他身上找到他們無畏勝利的鬥士。「如果我還有重返人世的宿命,」甘地寫到,「我希望在賤民中生而為賤民,因為如此我才能提供他們更有效的服務。」

 「聖雄」實際上是「偉大的靈魂,」但那些未受教育數百萬的民眾卻深具洞察力地贈予這個頭銜。這位溫柔的先知在他的國土上廣受尊敬。低下的農民能夠起而應付甘地所提高雅的戰爭。聖雄完全相信人類與生俱來的高尚本質。不可避免的失敗從未使他失去信心。「即使敵人欺騙你二十次,」他寫道,「不合作主義者還是準備好相信他的第二十一次,因為對人類天性的絕對信任是信條特有的本質。」(注18

 「可敬的聖雄,你真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你不能期望世界能像你一般做到。」一位批評家有一次評論道。

 「我們如何地欺騙自己是難以理解的,我們想象身體能夠被改善,但卻無法喚起深藏於靈魂中的力量,」甘地回答道。「我致力於試圖顯示如果我擁有任何那些力量,我像大家一樣隻是個會毀壞的肉體,並無任何特殊之處,即令現在也一樣。我是一個簡單的人,像其它人一樣會犯錯。隻不過我擁有足夠的謙卑承認錯誤並重新再來。我擁有對上帝及祂的美善無法動搖的深信,而且對真理及愛有不可磨滅的熱情。但這難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潛在具有的嗎?如果我們追求進步,我們絕不可重複曆史而是要創造新的曆史。我們必須將祖先遺留下來的發揚光大。如果我們能在現實世界中有所創新及發明,難道需要宣告靈性國度的破產嗎?讓例外成倍的增加,進而將它們變成法則難道是不可能的嗎?人難道一定要先像野獸之後才會具有人性,是否真有其事?」(注19

 美國人可能仍驕傲的記得威廉·佩恩(William Penn)十七世紀時,在賓州建立殖民區的成功非暴力實驗。在那裏「沒有堡壘,沒有士兵,沒有民兵,甚至沒有武器。」處於新移民與印地安紅人間持續殘酷的邊界戰爭及屠殺中,賓州的貴格教徒單獨地未受到幹擾。「其它的人被殺害;其它的人被屠殺;但他們卻是安全的。沒有一個貴格婦女受到襲擊;沒有一個貴格孩子被殺害,沒有一個貴格男子受到酷刑。」當貴格教徒最後被迫放棄州政府時,「戰爭爆發,一些賓州人被殺害。但是隻有三位貴格教徒被殺害,這三人是因為如此地背棄了他們的信仰拿起武器抵抗而死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訴諸武力並未帶來和平,」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指出。「勝利與失敗都一樣是無用的。世界應該已經學到教訓。」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惑惡之(暴力武器愈多,人類苦難就愈多),」老子教導道。「戰勝,以喪禮處之。」

 「我正為世界和平而戰,」甘地宣稱。「如果印度在非暴力不合作主義的基礎上改革成功,這將會賦予愛國主義新的意義,是否我可以謙卑的說,這也將會對生命賦予新意義。」

 在西方世界將甘地計畫視為不切實際的夢想而逐漸遺忘之前,讓我們先仔細想想加利利上師對不合作主義的定義:

 「你們曾聽說過,以眼還眼及以牙還牙;但我要對你們說,你們不要與惡人抵抗﹕(注20)不論何人重擊你的右臉,將左臉也轉向他。」

 甘地的時代以宇宙時間美妙的精確性,延伸到這已被二次世界大戰蹂躪殆盡的世紀。一份神聖的手稿出現在他生命堅毅的牆上:提醒人類未來手足相殘的警語。

 (聖雄甘地以印度文所寫手稿)

 聖雄甘地曾造訪我在蘭契有瑜伽教學的高中。他親切的在蘭契貴賓簿上寫下上述字句。翻譯如下:

「這所學校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對這所學校將來會促進紡車進一步實際的使用抱有很高的希望。」

 (簽名)摩漢達斯·甘地(MOHANDAS GANDHI

 九二五一年九月十七日

   一九二一年甘地設計了印度國旗。有紅色、白色及綠色的條紋;中間的手紡車是深藍色。

「紡紗車象征能量,」他寫道,「而且提醒我們在印度曆史上過去繁榮的世代裏,手紡紗及其它家庭的工藝是很出名的。」

【批注】

1:他的名字是摩漢達斯·卡藍謙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他從未自稱是「聖雄。」

2:從梵文字麵上的翻譯是「保持真理。」不合作主義是甘地所領導著名的非暴力運動。

3:哎呀真是錯誤!惡毒的報導最近四處散播說斯萊德小姐與甘地斷絕所有的關係並拋棄自己的誓言。斯萊德小姐是聖雄不合作主義二十年的徒弟,她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對聯合新聞發出親筆簽名的書麵聲明,解釋自她離開後一連串沒有事實根據的謠言,帶著甘地的祝福,在印度東北靠近喜馬拉雅山的一個小地方,在那裏成立了現在欣欣向榮的基山(Kisan)修道院(提供農民醫療及農業援助的中心)。聖雄甘地計畫在一九四六年間拜訪此修道院。

4:斯萊德小姐使我想起另一位傑出的西方女性,瑪格麗特·烏卓·威爾遜(Margaret Woodrow Wilson)小姐,她是美國偉大總統的長女。我在紐約碰到她;她對印度非常有興趣。後來她到朋迪榭裏區(Pondicherry),在那裏度過她最後的五年歲月,快樂地在聖奧羅賓多·高緒(Aurobindo Ghosh)的腳下追尋戒律的途徑。這位聖人從不說話;他隻在每年三個慶典場合無言地歡迎他的徒弟。

5:我在美國的數年中,令訪客及秘書驚愕的遵守定期的禁語。

6:無害;非暴力;是甘地信條的基石。他出生於虔誠的耆那教家庭中,認為不殺生是根本的美德。耆那教是印度教的一支,公元前六世紀由與佛陀同時代的摩訶吠羅(Mahavira)所創立。摩訶吠羅意為「偉大的英雄」;願他看著世紀之後的英雄兒子甘地。

7:北印度語是全印度通用語。大部分源自於梵語字根的印度-亞利安語,北印度語是印度北方主要使用的方言。北印度西邊主要使用方言為印度斯坦語(Hindustani),同時使用天城體(Devanagari)(梵文)及阿拉伯字書寫。它的次方言是烏都語,回教徒使用之語言。

8:甘地在他的自傳「我對真理的實驗」(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艾哈過爾巴德﹕那瓦吉溫出版社(Ahmedabad: Navajivan Press, 1927-29, 2 vol.))一書中以驚人的坦率敘述自己的生平。這本自傳的摘要「聖雄甘地自身的故事(Mahatma Gandhi, His Own Story)」,由安德魯斯(C. F. Andrews)主編,約翰·海恩斯·霍姆斯(John Haynes Holmes)寫序。

 許多自傳充滿知名人物及多釆多姿的事件,但幾乎完全沒有觸及內在心靈分析及發展。我們帶著某種程度的不滿放下這些書本,仿佛是說﹕「這個人認識許多名人卻不認識自己。」這種感覺是不可能出現在甘地自傳中;他以編年史上罕見力求客觀公正的態度真實地顯示自己的缺點和詭計。

9:卡斯特拉拜·甘地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二日過世於浦那(Poona)的監獄中。通常情緒平和的甘地默默流下眼淚。不久她的崇拜者建議發起紀念基金募款,全印度踴躍捐款募得一千二百五十萬盧布(近乎四百萬美金)。甘地將基金運用於鄉村婦孺福利工作。他在自己的英文周刊太陽神子民(Harijan)上報導相關活動。

10:我在回美國後不久就以海運寄去瓦爾達,這植物,唉!因為無法忍受長期海上運輸而死在路上。

11:甘地曾仔細研讀梭羅(Thoreau),羅斯金(Ruskin)及馬誌尼(Mazzini)其它這三位西方學者的社會學觀點。

12:這部神聖的經典是左羅亞斯德(Zoroaster)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波斯傳授的。

13:印度教在世界宗教中獨有的特色是,它並非源自於單一偉大的創始者,而是由非個人的吠陀經典而來。因此印度教提供了可以虔敬地並入所有古今中外的先知在它的信仰中。吠陀經典規範的不僅是祈禱儀式的練習,而且還有所有重要的社會習俗。努力地將人類每個行為帶入與天國法則和諧的狀態。

14:梵語中代表法則的綜合詞匯;相似於律法或自然的正義;不論何時何處人類與生俱來的義務。經典中將法則定義為「宇宙自然的律法,遵守它們可使人類免於墮落及受苦。」

15:馬太福音第七章21節。

16: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52節。

17:「人當榮耀不是他愛的國家;而是他愛的同類。」-波斯諺語。

18:「那時彼得來到他前並說,主啊,如果我的兄弟得罪我,我該饒恕他幾次?直到第七次嗎?耶穌對他說,不是直到第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第十八章21-22節。

19:有一次羅傑·巴森(Roger W. Babson)請問偉大電機工程師查理·斯泰茵梅茨(Charles P. Steinmetz)﹔「在未來五十年中何種研究可以預期會有最偉大的發展?」「我認為最偉大的發現將是沿著靈性的途徑前進,」斯泰茵梅茨答道。「這裏曆史清楚的告訴我們,人類可以發展出最偉大的力量。但因為我們有物質的力量,我們隻是玩玩,從未認真研究它。總有一天人類會知道物質並不能帶來快樂,而且幾乎無法讓人類富於創造力及增強力量。之後全世界的科學家會將實驗室的研究轉向上帝、祈禱以及心靈的力量,那些迄今為止幾乎是無法被消除的。當這天來臨時,世界在一個世代內將會看見比過去四個世代更多的進步。」

20:那就是,不要以暴製暴。(馬太福音第五章38-39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