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舞伴

(2009-12-20 20:23:52) 下一個


12 歲的大兒子已經比我高出大半個頭了。有一次從學校回來跟我報告學校裏教小朋友跳舞。我立即自高奮勇要給他當舞伴,把我的拿手絕活教給他。可這小東西完全沒有學習的誠意。對我的言傳身教根本不理會。他覺得跳舞是好笑的事,假模假樣地擁著我,口中說,我 Lead, 我 Lead… 把我當板兒車推來推去。推得我東倒西歪的隻好認輸,反手撓他的癢筋,兩個人笑成一團,最後這跳舞也就不了了之。

跳舞如果有好的舞伴其實是很享受的。當然,會跳舞的人一定要有樂感,心裏有音樂,有節拍。如果具備了這些基本條件,就剩下協調性問題了。不過有些東西是天生的,換句話說就是還得有那個什麽什麽的細胞,或者說得有感覺。好的舞伴,男伴一定要擅長引導,也就是大兒子說的 Lead ,女伴則一定要會跟進,如影相隨,心意相通。說到底,是一種自我控製,兩個人相互協調的藝術。強烈的個人表現欲,或者沒有能力懶得協調對方,其結果都是跌跌撞撞,舞起來跟打架差不多,毫無美感可言。

其實,生活中的伴侶跟舞場上的舞伴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隻是協調的內容和方式更加複雜多樣而已。

相比較而言,西方人比較重視情感的協調,不拘泥於形式;而中國人更現實,對情感反倒比較淡漠一些。

丹尼爾來公司應征時,我麵試他。他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口口聲聲都說,我的女朋友什麽的。我也沒有在意。直到他開始在公司上班的幾個月後,一天早上他打電話給我,緊急請假,說他女朋友臨產了,他要去醫院陪她,把我嚇了一跳。再來上班時,年輕的丹尼爾一下子升級做了父親。滿臉幸福地談論他可愛的小女兒和孩子她媽,她的女朋友。幾年過去了,孩子她媽還是他的女朋友,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準備把孩子她媽變成他的妻子。不過,這對男女朋友和他們的女兒住在一起,幸福而快樂。

丹尼爾這樣的生活是中國人絕對接受不了的。中國人可以不心動,寧願沒有感情,也要先有一個婚姻的形式。我的好朋友郤就是一個典型。認識郤的時候還是二十年前。應該是大學校友,偶爾在火車上認識的。本來是不怎麽熟的。郤頻繁到學校來看我,再傻的人都明白是怎麽回事。他是一個好人,對我好得沒話說,可是沒有什麽感覺。我在他開口的前一秒種,告訴他什麽都不要說,要不然大家連做朋友的機會都沒有了。他很聽話,鬱悶了一小會兒就過去了。

不到半年,他就如他之前跟我提到的到美國去了。個把月後寫了封信給我,說他在出國之前,經人介紹已經跟一個叫秀的女孩結婚了。我當然為他如願以償地娶了老婆感到欣慰,但同時對這種快餐婚姻的情感基礎非常懷疑。

郤一直跟我通信,報告我他們的生活狀況。他的妻子秀是一個學理工的女孩。人很懂事,安安靜靜的,不張揚不矯情,知書達理的,跟郤一樣的溫開水。兩人一起讀書,後來一起上班,養兒育女,生活得平穩安定。幾年前去他們住的城市玩,順便去看他們自己做 Builder 建的大房子,有模有樣的。不知道郤和秀是不是典型的“先結婚,後戀愛”。或者索性連“後戀愛”都省略了,直接進入具體的生活過程了。畢竟漂洋過海到美國來闖世界不容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倆還真是絕配。

但是,估計這樣的幸福生活如果換給丹尼爾去過肯定也是行不通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古話還是非常經典的。以舞場上的舞伴來評價丹尼爾和郤。丹尼爾這一對應該是深情款款,舞姿翩韆的舞伴。郤這一對應該是雖然有些生硬死板但還是很順暢,按部就班的舞伴。也許別人看著沒有那麽的賞心悅目,但郤還是很認真地舞著,執著而且按照他的方式幸福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