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奇悟

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佛門弟子怎樣看待反基人士

(2007-03-15 18:44:13) 下一個
做為佛門弟子,對反基督教的人,  我認為要分兩方麵來看:

1)作為任何人,都應當起碼對別人有一定的尊重,可以辯論,說理,但辱罵絕對是不好的。我想這是一個普世價值觀,與信仰無關。當然佛教就更講究要“愛語”了。我覺得這點上一說兄做得就很完美(至少比我好 )。
2)另一方麵,理性地思考別人的問題和指責也是非常重要的。拋開他們的辱罵,把“耶大牛皮”等詞匯換成“耶穌基督”後,大家可以就他們的問題和責難本身展開思考和辯論。畢竟,大家最想追究的核心應該是問題的答案而非問題的提出形式。

如果他們用佛大牛皮來指責佛經,我會:
1)如果他們純粹是謾罵而無任何論證說理為何佛是佛大牛皮,那我也隻有一笑置之,根本不會回帖。
2)如果他們謾罵之外還輔以論證說理,那我首先會思考他們的論證嚴密嗎,說得有道理嗎?與我的修學經驗和明顯事實依據是否吻合,然後再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和邏輯論證來說明我對佛教的理解,和他們的漏洞(如果有的話)。如果他們的言論真的非常有道理,揭示了一些我根本沒思考過的角落,我會非常認真的考慮他們的意見,並試圖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是我的真心話。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在我麵前說佛是佛大牛皮,再說佛從來沒說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所以很難找到無法彌補的漏洞。

佛教對於是非善惡的明確規定,實在一言難盡。我想你是指辯論方麵吧。
但基本上說,佛教一向提倡辯論。從古印度起,佛教就自己和自己辯,自己和外道辯。在西藏,寺廟裏經常辯經,辯輸的有時被用鞋子打腦袋,哈哈,後果很嚴重哦。
這可能和宗教的不同風格有關。基督教的核心是faith,當然就是要信嘛。 佛教的核心是wisdom,當然就要建立在“聽聞”然後“思維抉擇”然後“修持”最後“證果(親自證實了理論)”的基礎上。

問題的核心是:
1)教外的人或是教內沒有信心的人有沒有提出質疑和問題的權利?每個人都隻能接受不準懷疑嗎?至少佛教不是這樣。佛教裏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2)人和人之間是否應互相尊重彼此的信仰?不同信仰的人可否和平共處?
2)宗教徒在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信仰的同時,是否應該理性麵對別人的問題?我們是否也應反問一下自己,他們提出的問題我真有答案嗎?他們提出的問題我有認真思考嗎?他們提出的問題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我的信仰基礎是足夠深厚的嗎?我的信仰是建立在感情上還是理智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