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哥饕嫂

西皮原板:十載奔伐龍虎鬥,稻梁謀定始自由。飲遊四(呐)海誇緣受,愉樂心神莫要馬牛。此一(呀)番怡情來會友,臨風近雅意悠悠。
正文

滑雪勝地Whistler及溫哥華度假美食拾趣

(2010-01-23 11:57:21) 下一個
by 饕哥

“今年聖誕假期我們去Whistler!”饕嫂在餐桌上宣布道。“太好了!”兒女歡聲一 片。“老天,這是今年第N個假期了吧?”饕哥眉毛一聳,但也沒多說什麽。這麽多年來,饕哥嫂嚴格遵循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家訓,家中大小事唯饕嫂之命是從。雖然饕哥有點兒肉痛,但是“不逾距”的修養還是有的。

也許好事多磨,出門就不順。晚上九點多的飛機,因為天氣的原因遲飛近三個小時。到溫哥華機場的時候已經早上三點了。幸好饕嫂訂了機場內的酒店,好歹睡了幾個小時。

饕嫂在Budget租了車。冰天雪地的,怎麽也要四輪驅動的吧?一看賬單,五天一千六百刀!還敢叫Budget?饕哥忍不住問租車的小姐:“您沒搞錯吧?”“沒錯,供求規律啊,”小姐答道。“得,倒是俺不懂事了。”饕哥向饕嫂眨眨眼睛,無語。

既來之,則安之。

從機場開往Whistler的大路建在山海之間,風景非常壯美,開始有度假的感覺。隻見右邊逶迤雄奇的山上,俊拔的無際鬆林,雄姿英發;左邊則是浩瀚的大海,淼淼穿梭在巍峨的山巒間,雲光濤影,比之挪威的峽灣更顯得博大沉雄。饕哥在三亞時到過依山傍水的山海天。看到眼前的美景,覺得”山海天”這個磅礴壯觀的美名,用在這裏似乎更實至名歸。

來,鋝宋人一把:

車中雲氣千峰聚,
坐下鬆聲萬壑哀,
欲看銀山拍天浪,
搖窗放入大洋來。

Whistler的雪場之好,天下聞名,不需饕哥贅言。更幸運的是,在饕家到來之前, 剛剛下過一場大雪。因此接下來的幾天,玩得十分開心。天氣也很好,響晴白日,藍空如洗,一點兒都不覺得冷,這一點是東部雪場不好比的。
 






除了開開心心地滑雪,還有一項活動玩兒的盡興,這就是坐八隻husky拉的雪橇,夜馳在山路上。用“水滸”的白描筆法,或說是“驅馳在崎嶇雪徑之上,四外鬆林披銳,鹿鳥失蹤,料峭清寒刺骨冷,野崖斷流處處橫,冷月依稀中。”身臨其境,頗有江湖野趣。小時候很喜歡讀“林海雪原”,向往在人際罕至的茫茫雪原中盡情弛奔的暢快。現在享受這種半山寨版,依然興奮陶然。寂寂的林海中隻有阿拉斯加犬的奔跑歡叫和把式的不斷吆喝,撬速如梭,顛簸如同坐過山車,非常刺激,值得推薦。 當然這也有一點兒風險,尤其是在下山的時候。 同行的有一對澳洲兄弟,他們的雪橇在下山拐急彎兒時看看就要撞在一個突出的木樁上,把式調整不及,隻好急急的掀翻了雪橇,雖然是兩害相權取了其輕,但從大男人的哎喲聲中估計倆哥們摔的還不算太輕。饕哥嫂這撬倒沒出過狀況,隻不過上山途中間或有犬上演”三遺”之雅,氣韻逼人,也不能自稱有幸。



Whistler的餐飲很好,這也是一般雪場難望項背的。饕友度假,吃喝永遠是最重要的項目之一。這裏價位同曼哈頓差不多(酒水似乎更貴一點兒)。饕家試過的幾家都不錯,值得推薦。

頭一晚,吃在四季酒店的Fifty Two 80 Bistro。菜做的還好,景致也不錯。隻是酒店裏的餐館,大人帶小孩兒的較多。饕哥嫂都是喜歡孩子的,但聽多了小小孩兒, 有時也有點兒吃不消。偏偏是一些大人缺乏教養,他們覺得您同他們一樣,欣賞他們孩子的一切。您要是講究情調的,不去也罷。

第二晚,搭Snow Cat到山頂去吃fondue。上山下山各要一小時,顛簸如坦克,有時路徑旁便是陡坡,甚至是懸崖,令人心悸。車夫告訴大家不要擔心,因為從來沒出過嚴重事故。這樣反倒更讓饕哥擔心了。饕兒女倒是一點兒也不害怕,兩人談笑風生,興奮異常。嗬嗬,無知無畏,此其謂也。

Fondue沒什麽特別好吃的,主要是饕嫂和孩子們喜歡。對饕哥來說,主要是氣氛。 六千多尺的雪山之上,漫漫無際的鬆林之旁,有一木廬,在雪中央。廬內滿是樸拙的木飾,燭光昏暗搖曳,倒是碩大壁爐中通紅的火焰,映照著每個人紅紅的臉膛。有一吉他手,在低吟淺唱。旁邊一桌客人是一夥年輕人,全副武裝自己騎著雪地摩托上來的,想想這隊人冒著嚴寒,上山下山就要兩個小時,真是勇氣可嘉。這個地方很值得一試。



第三晚是和同學一家在韓國餐館吃烤肉。同學客氣地讓饕嫂選地方,最大公約數就是中餐了。奇怪,溫哥華這麽多中國人,怎麽沒人來這兒開家像樣的中餐館兒?退而求其次,來到了這家。雖然做的不如曼哈頓韓國城的江西會館,但天寒地凍的, 一天滑下來,體能消耗不少,吃頓韓國烤肉也是不錯的選擇。同學喝冷的燒酒,饕哥喝熱的清酒,盡興而歸。

第四晚去HY Steakhouse。 這裏的Prime Rib是我們吃過的最好的之一。海鮮也很好,饕哥點的Kusshi Oyster,來自距此不遠的Sunshine Coast。小而潤滿,汁帶甜絲。食之驚為天物,留影存念。旋即招呼全家分而食之,合家喜愛。這家餐館相當不錯。



最後一晚選在Araxi。這家是Whistler最好的餐館,也是在整個加拿大排前幾名的餐館。食後感覺是實至名歸。著名大廚James Walt注重於就地取材,尤其是附近的Pemberton地區。侍者對餐點酒水都比較熟悉,服務也很好,與之對話,感到舒服得當有水準。饕嫂覺得,除了Per Se 以外,Araxi不會遜於紐約任何一家餐館,饕哥亦以為然,值得推薦。另外Hell's Kitchen的獲獎者Dave Levey近期加盟Araxi,相信會使Araxi的品質更加可觀。

Two Tier Seafood Tower
包括:oysters, spot prawns,seared albacore tuna,Dungeness crab and avocado roll,hamachi sashimi。
其中hamachi sashimi加了少許yuzu醬油,凍蘋果醬,另配爽脆的pickled salsify(婆羅門參,這個名字聽起來就稀奇),堪稱一絕,其鮮美的程度甚至超出了Masa的sashimi,是整個晚餐的highlight。



那白的長條就是salsify。



這裏的薯條也不同凡響,是沾了奶酪再炸的。



Foie Gras Parfait and Duck Terrine



Octopus



饕哥的Arctic Char裏竟然出現了crosnes,口感很好,與我們中國醬菜中的比,別是另番滋味。黑色的意麵是用烏賊汁做成的。



鮮貝加西班牙香腸。



據饕嫂說,那酸奶油冰激淩很誘人。



這次旅行,最讓饕家印象深刻的,是在Whistler度假的國人之多。以往饕家度假的地方,華人甚少。過去幾十次度假加起來也沒見到過這次這麽多的華人,令人耳目一新!

再過幾個星期就是冬奧會了。要去Whistler的朋友記得要早點兒訂位,以免向隅。

最後順路在溫哥華逗留了兩日,目的是品嚐中餐。這是饕家第一次到溫哥華,印象不錯,城市水光山色,整潔安詳,尤其華人眾多,令人頗有親切感。這裏的餐館水準不俗。中餐館中,我們很喜歡新瑞華(Sun Sui Wah),分別去吃了一次晚飯和午飯,相當好,比紐約中餐好多了。
 







新瑞華的招牌乳鴿,旁邊的蛇羹非常好吃。



活的King Crab,其實紐約的唐人街也有,好像不如這個鮮活。



我們也去了麒麟(Kirin,在City Center),裝璜比新瑞華要好一點兒,但環境一樣噪雜。菜式水準似不如新瑞華。某盤菜還出現了頭發,令人失望。兩家餐館的共同特點就是服務一般,一如紐約華埠中餐館。帶位的小姐呼喚等位的客人均為:“姓 X的”,粗鄙的可愛,也是一特色。

C Restaurant的菜式是Northwest Pacific,做海鮮菜尤為擅長,這道培根裹沙丁魚,很令人印象深刻。



這裏的裝璜簡潔現代,饕嫂尤其喜歡它家與眾不同的椅子靠背。窗外就是港灣,看看夜景頗有情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