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筆一杆的博客

世上的路,有崎嶇平坦;世上的路,有寬窄短長;世上的路,有歡悅悲傷;世上的路,有清晰迷茫;但屬於我的路,永遠踩在腳下!
正文

安第斯山探礦(七)

(2007-07-02 09:21:32) 下一個
安第斯山探礦(七)

黃花地丁(蒲公英)







紫花地丁(米布袋)




安第斯山探礦(七)

七:為醫病嚐百草喜得野菜,及時雨牧馬人意外送雞

因為留守是臨時安排,所以原來帶上山的食物根本沒有考慮到我這一個星期的需要,現在帳篷裏隻剩下一些青皮魚罐頭和快餐麵,另外還有一些幹得像石頭樣的麵包。這些天我基本以快餐麵為主食,由於多日沒吃蔬菜和水果,又加上天氣炎熱幹燥,第三天起我就出現便秘,到了第五天開始感覺腹脹,我意識到,如再不想辦法 就可能會出現嚴重後果,根據從母親那裏學到的中醫常識,我開始在營地附近尋找能促瀉的植物,遺憾的是附近都是成簇的草叢,草葉硬得像鐵絲一樣,而且幹巴巴的沒有一點液汁,僅有的幾種植物也都長著嚇人的硬刺,令人望而生畏,近處有一些開著小黃花葉子像鬆針一樣的低矮灌木,看起來還可愛些,撕一片葉子放到嘴裏嚐了嚐,卻有一股很強烈地酸臭味,趕緊吐了出來。。。天藍得令人心醉,幾乎不見一絲白 雲,像火球一樣地太陽從東北方射下灼熱的亮光,毒刺刺的讓人不能抬頭,自從來到南美洲, 因長期在東半球生活的習慣,看到中午的太陽,我總會錯誤地認為那是東南方。此起彼伏的山巒在火熱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無精打采,蔫蔫地垂著頭,天際線也仿佛在高溫下熔化,顯得那樣模糊,遠處山腰上有幾顆高大的仙人樹,氣宇軒昂的挺立在那裏,似乎在顯示著對烈日的藐視。。。我此時卻遺憾沒有要求留下一匹馬,有馬我就可以去到山腰采些嫩仙人樹枝來吃,我知道仙人掌類的植物都是可以吃的,雖然味道有點酸,如果運氣好還可以找到甜甜的仙人果Duna,可是現在沒有馬,在烈日下爬到半山腰幾乎是不可能的,心中倏地湧起一些沮喪,忽然又想起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中主人公麵臨艱難困境的頑強抗爭,卻也釋然,以我目前狀況,不缺食物和淡水,更沒有危及生命的狼群和惡熊,兩天後全部探礦人員將會返回營地,帶來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我最多隻需要再堅持兩天,何須驚慌!想到這裏腦子豁然開朗,才想到自己怎麽會這樣笨,剛才隻是在附近尋找草藥,有水的地方才更有利於植物生長,那濕潤的山澗旁一定能找到我想要的, 我馬上提了水桶,拿了一把鋒利的刀跑到我天天打水的山澗旁。

山澗旁果然是另一番景象,雖然泥土稀少但由於濕潤還是長滿了鬱鬱蔥蔥的灌木和成簇的植物,水邊的石頭上也長滿了濃厚的苔蘚,我順著岸邊仔細尋找,首先就發現了開著毛茸茸的黃花的蒲公英,我一陣驚喜,哈哈,這下可好了!蒲公英清熱去火解毒,對便秘是有奇效的,我趴在岸上伸手下去可夠不到葉子隻采到了花,幹脆脫了鞋子和褲子,拿著刀跳下了水,奇怪的是這次並沒有感到水冷,倒是長滿苔蘚的石頭滑滑地差點將我摔倒在水裏。我順著溪邊一路尋找著把蒲公英連根挖出,並順手放了幾片葉子在嘴裏嚼著,葉子很嫩,液汁也多,但是出奇地苦,此時我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又放了一朵花在嘴裏,花不像葉子那麽苦,而且有一絲淡雅的清香,我把手中的蒲公英扔到岸上,又發現在開著黃花的蒲公英旁邊還長著一種開著三角形紫花的野菜,這種野菜我們老家叫它“米布袋”也叫“粘粽子”,它的葉子是長卵形,紫色的花落後長出一個三角形的籽包,裏麵是細小的種子,由於籽包非常像粽子,而且裏麵又有米粒樣的籽,所以就有了以上的稱呼,其實它的學名叫紫花地丁,是一種中草藥,它的味道可比蒲公英好多了,粘粘的像莧菜而且有甜味,我在國內每年春天郊遊時都順手采些回來,洗淨後沾些甜醬生吃,味道美極,原先我一直認為它是家鄉的特產,沒想到在這海拔近四千米的安第斯山竟發現了她的蹤影,令我唏噓,一邊感謝著上蒼的恩賜一邊興奮地采挖著這新鮮的野菜。。。太陽已經到了正北方,天已過午,我也挖了半桶野菜,將挖到的野菜在清亮的溪水裏洗淨,想到馬上就能享受到這絕對天然無汙染的綠色蔬菜,我不由得得意起來,吹著口哨《快樂的囉嗦》提著桶回到了營地。

從帳篷裏找出一瓶中國醬油,我到些出來把野菜沾了,放在嘴裏大嚼,經過清冽的雪山水浸泡過的野菜鮮脆無比,感覺那滋味比頂花帶刺的小黃瓜還要美十倍!可惜沒有甜麵醬,如果再有一瓶冰鎮啤酒,哈哈,那才叫美!吃了一大把,這才感到野菜和黃瓜還是有區別的,肚子裏火辣辣地而且咕咕嚕嚕不太舒服,也許吃的太多,我想煮熟可能好些,就生起火來在鍋裏加了些水燒開,放了一袋快餐麵煮了一會,並將將剩餘的野菜全部放入,再加些快餐麵的調料和少許色拉油,看看綠油油的野菜還有幾朵黃黃的野花點綴,不由得口水直流,顧不得盛到碗裏,就對著鍋享用起來。。。轉眼間鍋已見底,咂咂嘴好像還欠點,可又懶得再去挖,也隻好將就了。

吃完了我的“一品山珍麵”,肚子裏頓時舒服了許多,而且馬上就有了想方便的感覺,看來是野菜的作用湊效了,突然感到小腿和腳癢得要命,用手搓了搓,這才發現小腿上布滿了一片片的紅斑,原來是在冰冷的雪水裏久了,皮膚有些凍傷,再在太陽下一曬奇癢難耐,我暫時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先解決內急要緊,就拎了一把鐵鍁跑向山坡。。。

從山坡上回來,感覺一切好多了,本想再去挖些野菜,可腿卻癢的難受,就鑽進帳篷想休息一會。躺在帳篷裏,腦子裏剛開始放電影,忽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隱隱約約由遠及近的馬蹄聲,似乎似乎還有狗在叫,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也許是工程師們提前回來了!把頭貼在地上聽了聽馬蹄聲更是清楚,但卻隻有一匹馬。我跑出帳篷,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將雙手放在前額上支起眼罩,就發現西北方的山坡上有一匹馬在向這邊跑來,前麵還有一條狗在跑來跑去。。。我有些緊張,不知來的是什麽人,現在我是既沒馬也沒槍,如果來人要搶我們的東西可就麻煩了,我隻好找來砍柴的砍刀以防萬一,那騎馬人越來越近,但由於陽光太刺眼我還是看不清到底是誰,冷不丁身邊竄出一個黃色的影子,嚇了我一大跳,下意識地彎腰抄起砍刀,我這才看清那是一條不是很大的獵犬,看起來有些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那獵狗卻好像認識我,對著我搖尾巴,噢!它是我們那當地向導家的狗。這時那向導也已來到我麵前,他跳下馬和我握手,並告訴我是公司打電話安排他給我送些吃的來,他從馬上解下一個塑料編織袋包著的小鋁鍋,說是他太太做的土豆胡蘿卜燉雞,他要馬上返回,否則天黑之前是下不了山的。幾天不見人影,突然看到我並不是太喜歡的當地向導,卻也倍感親切,而他卻隻是禮節性的和我握握手就翻身上馬走了,望著向導漸漸遠去的背影,我不由得感到一陣淒涼。。。奇怪的是那條黃狗卻像看透了我的心事,搖著尾巴圍著我轉來轉去不肯走,我心裏頓時熱乎乎的,我蹲下來摟著它的頭喃喃的和它說起話來,完全忘了它是一條狗,那狗還真得好像能聽懂(真的我跟它講西班牙語,而且講得很慢),亮亮的眼睛看找我,並伸出舌頭輕輕地舔著我的手,我的淚不禁滴了下來。。。

附注:有關蒲公英(黃花地丁)和紫花地丁的資料
(1)、蒲公英(黃花地丁)
蒲公英味苦、甘、寒。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效。蒲公英全草含膽堿、菊糖和果膠等。同屬藥用蒲公英的根部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賽醇、Ψ—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膽堿、有機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樹脂、橡膠等。葉含葉黃素、蝴蝶梅黃素、葉綠醌、每100克維生素C50-70毫克和維生素D5-9毫克。花中含山金車二醇、葉黃素和毛莨黃素。花粉中含β—穀甾醇、5a—豆甾—7—烯—3β—醇、葉酸和維生素C。綠色花萼中含葉綠醌。花莖中含β—穀甾醇和β—香樹脂醇.此外,本品還含有考邁斯托醇、核黃素1.43微克/克和胡蘿卜素。
蒲公英水箭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四性鏈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雙球菌等多種革蘭氏陽性菌有抑製殺滅作用。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腸炎、痢疾、肝炎、膽囊炎、急性闌尾炎、泌尿係統感染、盆腔炎、瘡等疾病。 蒲公英,始載於《唐本草》。謂:“蒲公草,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孫思邈《千金方》作鳧公英,蘇頌《圖經本草》作仆公罌。《本草綱目》載蒲公英於菜部,謂:“地丁,江之南北頗多,他處亦有之,嶺南絕無。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莖、葉、花、絮並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
蒲公英味甘、苦,性平、寒、無毒。入肝、胃經。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健胃消炎、瀉肝明目之功能,煎湯內服,能使膽囊收縮,有利於膽汁排入腸中,同時對慢性膽囊炎痙攣及結石症有療效。水煎劑還能緩解四氯化碳致肝損傷引起的組織學改變,並能減輕肝細胞脂肪病變的作用,拮抗毒素致使肝細胞溶酶體和粒線體的損傷,對乙肝表麵抗原也有抑製作用。水煎劑在體外能顯著的提高人體的外周表淋巴細胞轉化率,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從蒲公英植株中提取一種由葡萄糖、甘露聚糖等構成多糖物質,是含微量蛋白質的化合物,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2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是早春開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於雙子葉植物綱-堇菜目-堇菜科-堇菜屬,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v. 堇菜科(Violaceae)共有16個屬,總共800多個種,擁有500多個種的堇菜屬是其中最大的屬。堇菜科植物的葉子多為互生,少數對生,葉子形態簡單。花雌雄同體,擁有5個重疊的萼片和5片重疊的花瓣,呈兩側對稱或輻射對稱,閉花受精現象比較普遍,果實為蒴果或漿果。堇菜屬是林奈以香堇菜Viola odorata為模式建立的。據1991年出版的《中國植物誌》,中國擁有111種堇菜屬植物。這一屬的植物有很多十分常見,且具有實用價值,如雞腿堇菜V. acuminata可食用,紫花地丁可入藥,早開堇菜V. prionanta和三色堇(貓臉)V. tricolor可作為地被植物用於園藝,香堇菜和細距堇菜V. tenuicornis有甜蜜濃鬱的香氣。

  北京的堇菜科植物有十來種,紫花地丁是其中最常見的。它異名光瓣堇菜Viola yedoensis Makino,並以此名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這種叢生的小草高10厘米左右,地上無莖,有很短的地下莖。葉基生,葉片舌形或長圓形,長3~6厘米,邊緣略呈鋸齒狀。4~5月間開花,花朵為紫色,寬約20毫米,有5~7毫米長的細距。果期5~6月,蒴果呈橢圓形,長6~10毫米。它喜愛陽光,適應溫暖、涼爽氣候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以種子繁殖,冬季或早春播種。紫花地丁的嫩葉可以食用,不過它更多地用作藥物,以幹燥全草入藥,在中藥裏被定性為“性寒、味苦辛、無毒”,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內外皆可使用。傳統上,除了V. philippica,中藥裏的紫花地丁還包括堇菜屬的多種類似植物。考慮到堇菜屬植物的種類繁多、分類困難,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另有一些豆科、龍膽科、罌粟科、遠誌科的植物也以地丁之名入藥,稱苦地丁、甜地丁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中部 回複 悄悄話 接著寫啊! 等著你寫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