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筆一杆的博客

世上的路,有崎嶇平坦;世上的路,有寬窄短長;世上的路,有歡悅悲傷;世上的路,有清晰迷茫;但屬於我的路,永遠踩在腳下!
正文

南美洲著名旅遊景點(之一:複活節島)

(2008-10-01 18:27:31) 下一個
世界馳名的複活節島石像










複活節島之謎



1772年,荷蘭一個艦隊司令羅格文率領三艘軍艦在南太平洋航行,突然,前方發現了一個航海圖上沒有的島嶼。

當船靠近小島的時候,島的四周似乎站滿了黑壓壓的人群,巋然不動,嚇得他們膽顫心驚。和他們高大身個相比,自己簡直是個可憐的侏儒。其實,這是一些巨石雕像,因為這天是複活節,所以,他把這個小島叫複活節島。

巨石雕像大小不一,最高的22米,幾乎相當於5層樓房的高度,腦袋長7米,直徑3米,鼻長3.4米,軀幹13米,最重達400噸以上,最輕的也有幾噸,平均重60噸左右。

這些巨石雕像的造型非常奇特,高高的鼻子翹起,薄薄的嘴唇緊閉著,像是表示輕蔑,又像是表示嘲笑,沒有眼珠,隻是在斜麵的前額下凹陷著兩個輪廓分明眼窩,眉弓寬大,耳廓偏長,雙手按著肚皮,神情嚴肅,似乎在望空懷想,又像在對海沉思。他們肩並肩站在一起,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巨石雕像大部分站在島的四周,也有的還躺在采石加工廠裏,也有的棄置在搬運的路上,也有的傾斜倒伏在野草叢之中,總計有1000多尊。

是誰雕刻了這些人像?又用什麽方法把它們運送到海邊?它們長年累月站在島邊的崖岸上,期待什麽?直到現在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巨石雕像之謎的關鍵是運輸問題。

1956年,挪威人類學家海爾達爾用牽引法進行了試驗。他組織了180個當地居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將一座12噸的巨石雕像,硬拖到
了海邊。但是,他是在沒有岩石的沙地上進行牽引的,而島上的大多數地方都是熔岩橫臥的亂石崗。

另一名學者威廉·馬洛伊用三角吊架法進行了實驗。他從比利時運去了木材,對一尊高不過3米、重不過6噸的小石雕像進行了試驗,剛一吊起,吊架就斷了,何況島上的土壤層,一般不超過5公分,樹根隻好橫向延伸,根本長不出可作支架的大樹。

一位法國醫生研究了島一的表意文字,證實了島上居民的傳說,巨石雕像是靠“對應力”一左一右,半圓半圓地向前移動,“走”到海灘上去的,即用繩子拴住巨石雕像的脖頸和中部,用力使他改變重心。當巨石雕像傾斜、重心移到一側的最小接觸點時,另一側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移動,他還作了計算,320人產生的有效拉力,就可以拉動一尊8噸重的巨石雕像。

但是,能承受320人拉力的繩子哪裏去找?何況巨石雕像的平均重達60噸呢,而且山路崎嶇。

1989年9月,法國考古學家讓·皮爾·摩安用圓木滾動法進行了試驗,他將常青藤放在水中浸泡,取得纖維製成繩子,他認為:幾個世紀前,島上還長著常青藤和可做圓木的大樹。雖然我們不能斷定常青藤的有無,但大樹是沒有的,即使有,也承受不了那長年累月的消耗。

島上最早的居民,據說是波裏尼亞的大酋長赫圖·馬圖阿,大約在12世紀末,他們找到了這塊棲身之地。他們來的時候,巨石雕像早已存在。據放射性炭測定,島上人類最早的遺跡是公元690年,實際上可能還會更早。

令人驚訝的是:這裏一切似乎是在一個無法預測期的時刻突然結束的。采石場裏300多尊巨石雕像,有的沿未完工,有的等待啟運,山道荒野裏,還有百來尊巨石雕像倒仆在衰草亂葉之中,顯然是在運輸途中。石場裏還七零八落地仍著采石工具。似乎昨天還在這裏勞作,但是,為什麽突然停止了呢?是戰爭?卻沒有戰爭的痕跡。是災害?抑或是疾病?但災害和疾病都是漸進的。或許,他們是在一個威嚴的生命的命令之下,一天之內,棄舍了這個貧脊的荒島。但是,他們不隻沒有可供遠行的船筏,甚至也沒有製作這些船筏的材料,他們到哪裏去了呢?

對於複活節島以及它的巨石雕像,大略有以下幾種假說。

宗教意義說。巨石雕像下麵還有一個石基,長80米,高約3米,石基上有長約7米的石階,石基下麵是雕像石像者壘成的墓穴。我們可以想象那座石像是死者本人的模擬像,或者是死者本人頂禮膜拜的宗教守護神,他們向往天國,或者希求死後的安寧。

各個民族都有有類似的雕刻,但大多是象征性的,為什麽島民一定要以如此匱乏的生活、如此原始的手段,來完成這一雄偉浩繁工程呢?而且,完成得了嗎?這樣,問題又回複到了開頭。

大陸殘存說。據說,南太平洋中有一塊古大陸,北抵夏威夷島,東端是複活節島,西端是馬利亞群島,麵積大略是南、北美洲的總和。大陸居民約六七千萬人,創造了相當燦爛的文化,大約在12000年以前,一場突然而來的災禍使大陸沉沒,夏威夷、複活節島、塔希堤島都是被茫茫大水所分割的殘存的山巔。複活節島的巨石雕像是當時的人,崇拜太陽神的產物,雕鑿在災禍到來以後停止,或許,這個山頭幸免於難的先民,大多是雕刻家,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被幾千海裏寬闊的水域所困,他們以他們特有的工藝,雕鑿了這些石刻,堅立在最顯眼的崖岸,呼喚著救助,那凝望和沉思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他們殷切的期待。

但是,考古學家並沒有證實太平洋古大陸的存在,而且,他們的搬運能力也叫人懷疑。

宇宙人基地說。土著人稱自己為“提畢托奧提赫紐”,意思是“世界的肚臍”,這真叫人驚詫。假如你處於極高的空中,茫茫的太平洋就像一張潔白平坦、富於彈性的肚皮,複活節島就像肚皮上的肚臍,太形象了!但是,這隻有在空中,對複活節島的相對位置有相當了解的情況下才能說出這個比喻。

於是人們懷疑宇宙人曾光臨小島,巨石雕像是他們的航標,或者,一個宇宙飛船失事,被困在小島的宇宙人豎起自己的形象向他們的同類求救,宇宙人有超自然力,雕刻和搬動都不是問題,一天,救援飛船來了,他們匆忙地離開小島。簡單,合理,但是,如果不能確證宇宙人的存在,這種解釋也會和前麵的解釋一樣地虛妄。

複活節島和它的巨石雕像,仍然孤獨地屹立在茫茫大洋之中,仰望著無垠的太空,俯瞰著浩瀚的大海,訴說著一個永恒的秘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