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筆一杆的博客

世上的路,有崎嶇平坦;世上的路,有寬窄短長;世上的路,有歡悅悲傷;世上的路,有清晰迷茫;但屬於我的路,永遠踩在腳下!
正文

安第斯山探礦

(2007-06-17 00:22:54) 下一個
安第斯山探礦之旅




山頂常年積雪的安第斯山


安第斯山,橫跨南北美洲,北起特立尼達島,南抵火地島,由一係列平行山脈組成,山間多火山、穀地、盆地和高原,大部分海拔在3000m以上,許多山峰超過6000米,全長8900千米, 橫穿南州七個國家,是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形成於白堊紀末至第三紀阿爾卑斯運動的地殼變化,地下蘊藏豐富的石油、銅、錫、硝石、硫磺、鐵、錳、銀、鈾等款產資源, 安第斯山脈也是南美洲開發最早的地區,中段山區保留著古代印加帝國的許多文化遺跡。
筆者在2001年一月至二月間,曾受雇於香港一家公司協同國內12名地質工程師,在世界最長的安第斯山脈的卡布列(Loscabrie) 地區的高山上進行礦業勘探,工作區域海拔通常都在3000米以上,地況複雜,地勢險惡,白晝溫差極大,有些地方終年積雪,環境惡劣,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曆經62天,圓滿完成勘探任務,現將經曆的趣事陸續貼出與大家共享。

一:擇母馬匆匆啟程,遇山澗馬懼卻步
汽車穿過一片果園來到山下,再往上就是一條隻有馬能行走的“馬路了”,事先租好的馬和馬的主人已等在這裏,麻煩的是很多工程師從來沒有騎過馬,這馬也欺生,撩起蹶子來,硬是不讓上,這使得那些工程師們更加懼怕,幸虧有一位跟馬打過交道的s工選了一匹栗色的高頭大馬,提韁跨蹬翻身上馬,並向大家傳授騎馬要領,可從沒騎過馬的工程師們麵對撒野的烈馬愣是沒有辦法騎上去,我隻好向馬主求救,馬主說母馬馴服些,容易騎,可體力沒有公馬好,並選出一些母馬由兩個當地人按住馬頭,我也在一邊連推加扶好不容易把那些膽小的工程師弄上馬,最後隻剩下兩匹公馬,,我挑了一匹最高最烈的火紅色的,另一匹就隻能委屈另一位L工了,我清點了一下人數,12個工程師加我及兩個當地向導總共15人,11匹母馬四匹公馬,兩頭馱隨行用品的騾子,還有一匹在吃奶的小馬駒,因為母親要跟我們上山也就隻能把它一起帶上了,看了一下時間,已經9點多了,按照向導的說法,從這裏到達我們事先預定的一號宿營地最快要6個小時,我向大家翻譯了向導講的騎馬登山應注意的事項,兩個向導一個打頭一個斷後,因隻有我一人懂西班牙語,就緊隨打頭的向導之後,其他人一字排開,就這樣,我們這支主要以母馬為坐騎的隊伍就匆匆啟程了。。。
開始的一段登山路還不算太陡,風景也很秀麗,“馬路”兩旁還經常有一些有一些不知名的樹上結著五顏六色的野果子,騎在馬上順手可摘,我問向導哪些可吃,摘了一些放在嘴裏,味道還不錯,就推薦給後麵的人,大家紛紛摘來品嚐,枯燥的行程憑添了一些情趣。。。
轉過一個山坡,老遠就傳來呼隆隆的水流撞擊聲,一條山澗豁然橫在眼前,大概有十多米寬,水不是太深但很急,融化的雪水借著高山的力量呼嘯而來,撞擊在石頭發出的響聲震的耳膜都嗡嗡作響,向導向我喊了一聲並揮手做了個衝過去的手勢,兩腿一夾並用馬靴後的踢馬刺踢了一下馬腹,那馬就一聲呼嘯衝向對岸,濺起的一片耀眼的水花。我也學著向導的樣子抬起身子兩腿緊夾馬腹,並用拴在韁繩上的馬鞭抽了一下馬屁股,我這匹高頭大馬也向對岸衝去,等我來到了對岸 ,向導已把他的馬拴好,他拉住我的馬韁拴在一顆樹上,我這才發現後麵的馬竟沒有一個跟過來,我跟向導商量了一下,他說水不深可趟水過去看看情況,我們倆就脫了鞋相互攙扶過了河,水最深處剛過膝,很急且冰涼刺骨,等我們來到對岸,卻發現後麵的馬都擠在河邊喝水但沒有一匹願意過河,兩個向導開始拉馬過河,可那些母馬麵對湍急的河流就是不肯過去,沒辦法隻好讓工程師們全部下馬,兩個向導一個拉馬一個推折騰了半天也無成效,都說驢強這下可領教了馬強了。情急之下我突然想到了那匹小馬駒,如果把它先弄過河,念子心切的母親也許就會過河,我把這主意告訴了向導他們說可以試試,兩個向導就連抬加抱好不容易把那小馬弄過了河並把它拴在對麵靠河的一顆樹上,又趟水回來,那小馬突然不見了母親,發出淒慘的鳴叫,霎那間,奇跡發生了,隻見那匹母馬像瘋了一樣掙脫韁繩躍入水中向對岸跑去,其它馬也跟著那匹母馬奔向對岸。。。
等大家都來到對岸這才鬆了一口氣,大家稍作休整,又繼續趕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天下無馬 回複 悄悄話 今天重讀, 好文依舊.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