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的天空

中國老記,漂至加國; 溫市異鄉,人間天堂; 自尊全無,顏麵尚在; 自詡博客,自娛自樂.
個人資料
正文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移民生活(2)----3年前登陸的依稀回憶(中)

(2007-03-24 12:47:25) 下一個
(2)3年前登陸的依稀回憶(中)
  
    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很多記憶是陌生的,也是模糊的。後來我去無數次飛機場,每次我也在努力回憶我第一次落地時候的情景,也包括第一次從飛機場來市區的街道回憶。但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初次的惶恐還有英文的局限是造成記憶中斷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來到朋友家暫住的5天,很多詳細地情節我至今清晰地記得。主要原因是後來我們又買了朋友家隔壁的房子。
   落地時候的時差困饒和陌生環境的焦躁不安,讓我每天半夜就會想來,然後就是漫長的失眠折磨。朋友告訴說,每一個新移民來都是這樣痛苦地倒時差。在溫哥華前半夜的小睡就醒來,其實正好是國內的一次小小的午休。
   於是,我索性每天一大早悄悄爬起來,到外麵跑步鍛煉,直至把附近轉了遍。當然範圍也不敢太大。當時確實也擔心在大清早失蹤了。
    隨後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們在短短幾天辦理了新移民所需要的一切東西。開戶存錢,社區登記等等。也在去政府機構辦理手續的過程,不斷地遇到落地時候遇到的幾家新移民。初期我們幾個新移民家庭也經常聚會一下。但是隨著各自生活範圍的變化和環境的變遷,隻有我們和上海的那家朋友3年來一直聯係並經常聚會。
   需要說明的是,來這裏的朋友中,很多是剛落地時候認識的新移民。因為大家一個階段彼此都是互相熟悉並且相互鼓勵的。所以期間結下的友誼也最真實和珍惜。
   其實同一個時間一起落地的有4個家庭。另外兩個一個是ZHAO,一個是LI。ZHAO是我們來自同一個城市的,自己一個人來這裏。以後斷斷續續聯係過,最近一次是因為她搞一個傳銷產品而給我們家來過電話。而這個時候她的先生和孩子也已經團聚在一起了。還有LI,是一個40多歲的老大哥。移民完全為了孩子。找到一個機械廠的工作。太太不會英語。2年前打過一次電話,LI的太太接的電話,大體情況是先生打工,太太英文不好沒有工作。孩子當然現在是幸福地學習著。
    其實我和上海的那對朋友一直如此評價當初移民的4個家庭。另外2個沒有上學。不想如何去評價他人。但是在這裏,對於新移民朋友來說,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必須家庭中有一個去上學。畢業後,這個家庭的生活肯定會達到很好的改變。
   通常的做法是,夫妻中誰的英文好誰先上學,另外一個打工。然後等第一個畢業後找到工作第2個人再去上學。等夫妻2人都畢業有了工作,基本上需要3年左右的時候,這樣一個移民家庭的生活才基本穩定下來。當然對於那些都有專業工作經驗,來這裏後不用上學就能直接找到專業工作的幸運兒,一來就找到工作,夫妻中的另外一個就沒必要急於打工,大可好好地上學。因為一旦找到專業工作,往往年薪都是5萬-10萬。
   一年大苦,二年小苦,三年不苦,應該是移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第一年大苦也是針對不同的人來說,對於那些一來就能找到專業工作的人來說,肯定不可能經曆第一年大苦的磨難。而對於那些一來就上學的人來說,也不可能經曆大苦。而這樣的人往往所占比例不多。太太一直說她就沒有經曆過什麽很苦的事情。因為她一來就上學,然後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對於英文很好的她來說上學也很輕鬆。考試不是A就是A加。還有一個老鄉,一來就找到了年薪7萬的高薪。不過目前他們夫妻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們一群人自己的事情上。
    上學是硬道理,不上學很難擺脫打8塊錢工作的困境。因為上學後一般的起薪都是14左右或者以上。幾乎起點就是LABOUR的2倍。而且都有很好的福利。
   但是上學不是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帶過去的。我在2006年年初開始COLLEGE。由於基礎差,差點把我學瘋了。開學2個月後幾乎堅持不下來了。因為學校每天小考,1個月大考。但是等畢業後的開心和幸福,那是耕耘和收獲的對比。
   而畢業後工作的輕鬆和愉快,和上學前做LABOUR的辛苦和鬱悶,是不可比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